首頁 ]

 

資本主義式經濟與數位差距  

石淑慧  南華大學教社所 

 

 

根據馬克思(Marx)主張人類社會依「生產方式」劃分其歷史階段的原則,從遠古的農牧階段、古代奴隸生產、中古農奴制、到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演進,直到二十世紀末資訊科技的異軍突起,再加上資本主義式經濟的推廣模式,將使得今日社會逐漸蛻去資本主義的舊衣,而改披上資訊社會色彩之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衣。其中的演進關鍵,是知識的普及與蓬勃發展。

 

跟隨啟蒙運動的腳步,自工業革命以來,主宰人類生產效率的幕後推手--知識一方面內容走向細緻複雜,另一方面數量亦日趨龐大,充斥在週遭生活環境裡。知識社會的今日,一方面有賴教育的普及與識字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歸功於傳媒的力量,使得人們可以以更普及、多元、價廉的方式,輕鬆取得知識。於是,資訊及其週邊軟硬體的大量充斥,使得知識逐漸充斥到大眾的四周,似乎知識普及化、社會階級壁壘的消弭之夢想即將成真。

 

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知識的普及意味著人人都有機會去各取所需,意義深長的是,這「機會」是否一如以往,是有所差異的?以下就從大眾傳播觀點--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 Theory)論證資訊差距說起,再更進一步探討資訊社會裡的「數位差距」如何流著「資本主義式經濟」的血液、繼續這社會階層化的腳步,並論述資本主義與社會階層化的理論。

 

一、大眾傳播觀點--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 Theory):

 

70年代初期,隸屬於大眾傳播領域的「知溝理論」被提出後,才發現資訊的增加也會帶給社會負面的影響。其中一項重要特性是:不同社會階層會有不同的資訊儲存量,在大眾傳播媒介增加資訊流量的同時,不同階層間的知識差距不但不能縮小,反而加大[1]

 

(一)新的知識鴻溝出現

 

1970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TichenorDonohueOlien提出「知溝假說(Knowledge Gap Hypothesis)」,認為社會資訊的增加可能會促使社會資訊分配不均,也就是說,每個人在社會裡都有接近大眾傳播媒介的機會與權力,然而由於每個人本身的條件與環境的不同,將造成隔閡與差距,因此在流入社會系統的大眾媒介資訊增加時,社經地位較高的人,吸收資訊的速度比社經地位較低的人快,以致這兩類人的知溝會擴大而不會縮小。他們認為造成知溝的擴大的原因,包括傳播技巧、資訊存量、社會接觸等,而以上這些因素,教育程度高者佔有優勢,於是Tichenor等提出以教育程度作為上述社經地位的預測指標[2]

 

傳播媒體的發展,縮減了代間差距(Generation Gap)與地理差距(Geography Gap),但又會促使新的差距出現。資訊科技亦是一種新興的傳播科技,例如網際網路的出現,就是一種新的傳媒革命,它雖然帶來資訊獲取上的迅速與方便,卻也導致一種新型態的差距出現,如同學者Katyman所言,當資訊負荷大時,資源富者可利用以電腦為基礎的資訊儲存來解決資訊超載的問題。因此新的傳播科技常在舊的知溝未癒合之前,又形成新的知溝,致使知溝似乎難以縮小[3]。這樣的例子在資訊社會裡依然不勝枚舉。研究發現社會上的弱勢團體,例如教育程度與所得偏低者、居住於鄉村地區的居民,因為缺乏使用資訊的技能、沒有足夠財力負擔必要的費用,或者根本無法接觸到資訊,而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更不利的位置[4]

 

(二)知溝理論與數位差距

 

至於「知溝理論」如何解釋資訊社會裡數位差距的情形?陳百齡對此有兩項看法:首先,由「教育程度」可以預測個人接近使用網路的能力,因為教育程度是所得指標,一般家庭所得愈高,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年限愈長,接近與使用網路的機會與能力就愈高,因此,教育程度高的人,吸收資訊的速度通常較教育程度低的人來的又快又多。這些原本在社經地位上佔優勢者,通常可以將教育程度上的優勢用來鞏固自己既有的社經地位優勢,因此可說社經地位和資訊科技的使用能力是互為因果的。其次,社經地位高者,在資訊處理能力上的受益能力往往呈現在現實世界資源的擷取上,有能力使用資訊科技即表示有機會接近「關鍵資訊」,因而有較多機會可分配到較多資源。如此一來,「權力的相對剝削」的問題也將產生。由於社經地位高者可能掌握較多的資訊與管道,用來作決策或付諸行動,而社經地位低者則相對缺乏有效知識。如此的社經結構問題,由於科技高度發達,致使資訊量增加時,分配不均的問題可能將進一步加深[5]

 

學者Ettema(1989)在其資訊差距假說當中使用了「知溝理論」,他認為資訊差距只會日漸加大,最後將會形成一個兩極化的世界。Ettema將人們分成「資訊富人(Imformation Rich)」與「資訊窮人(Imformation Poor)」,前者指在教育程度及取得資訊來源較佔優勢者,例如懂得利用圖書館及電腦,後者不但相對前者位居劣勢,且在經濟能力上也是處於貧窮的狀態。尤其在資訊產業的影響下,資訊時代造成貧窮的因素也與以往不同,其主要因素是教育、電腦與資訊素養,以及近用通訊網路與資訊科技等。由此可知資訊素養以及使用網路、資訊科技的能力對於社會階層有相當大的影響[6]

 

二、數位差距與社會階級

 

上述的討論可歸結出教育、資訊素養以及近用網路的機會是影響個人跨越知識鴻溝、消弭數位差距、以及促進階級間流動的關鍵因素,但事實並非如此單純,資訊社會裡,除了存在既有資本主義的市場法則主宰著資訊的流通外,資訊軟硬體科技發展以及資訊分配的不平等依舊將資本主義式經濟發揚光大,以致數位差距愈加強化。以下將對於資本主義經濟以市場法則的角度,來討論數位差距與社會階級的關係。

 

(一)傳統社會學關於階級的論點

 

基於解釋根植於資本主義式經濟的資訊社會經濟模式,與社會階級型態確立之關係的角度,在論述之前,仍然有必要參考傳統社會學裡對於社會階級的理論論數,以下就馬克思(Marx)與韋伯(Weber)的觀點加以論述。

 

1、馬克思(Marx)的階級理論

 

Marx認為階級是一種歷史概念,它出現於由歷史組成的社會結構中,是故階級由社會的特殊結構條件發展而來,同時也是社會的構成要素。Marx認為人類社會可依生產方式劃分其歷史階段,例如西歐社會歷史可分為原始、古代奴隸、中古農奴、以及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等。生產方式有兩種成分,一是生產力,另外是生產關係。生產力是人類開發自然能力的表現,生產關係是人類社會在運用生產力時的組織方式與原則。生產工具與勞動力的控制權和控制方式,決定了生產關係的類型。若生產工具與勞動力的分配不均衡、不公平,將造成各種階級社會。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關係是無產階級擁有自己的勞動力,但他們沒有生產工具,同時資本家與勞工階級型態成形[7]

 

Marx對於階級的基本看法,是以生產模式,尤其是以生產關係中的財產關係(property relations)為其重心。Marx認為歷史上每一時期(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都各有其不同的主要生產模式,據此階級與階級關係乃孕育而生。而這些生產模式的真正條件(real condition)就是財產(property)Marx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財產關係的基礎在於下列兩點:(1)生產工具的私有權(privat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2)為維護此生產工具的私有權所建立的種種生產的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即財富是累積在少數人手裡,這批人為了要保護他們生產工具的私有權,所以就設定一些生產的社會關係來維護他們的財富[8]

 

(1)階級的形成與演變

 

Marx認為一個人在生產關係中所佔的位置給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經驗。據此,人們為了生活而得到的經驗,尤其是經濟衝突的經驗,終將促成同一階級的成員們發展出共同的思想、信仰與行動。是故Marx對於階級的形成與演變強調下列幾點:(1)階級利益(class interest)Marx認為個人形成一個集合體與另一個集合體產生競爭時,即產生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利潤(profit),無產階級的利益是工資(wage)。階級由於有共同的利益(common interest),所以才有階級的客觀存在(class in itself)(2)疏離感(alienation)促使階級的產生;(3)工人們聚集在一起而促使階級的產生;資產階級被迫與無產階級妥協,如提高工資、受教育的機會等;(4)當階級最後發展出階級團結(class solidarity)、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以及階級組織(class organization)時,則階級由客觀存在而演變成為為其利益而爭的主觀存在(class for itself)

 

2、韋伯(Weber)的社會階層化理論

 

Weber用秩序(order)來表示社會階層,認為秩序是高低不平的權力(power)之表現。Weber認為權力有三種秩序,分別是經濟秩序、政治秩序與社會秩序。三者又有其具體代表的團體,即階級(classes)、政黨(parties)和地位團體(status groups),三者是相互關聯(interrelated),同時各自亦具有相當程度之自主性(unreducible),例如有了社會地位或許會帶來政治權力或經濟利益;有了經濟力量,也可能會獲得政治權力或是提高社會地位。以下僅就Weber對於階級與地位團體的看法論述之[9]

 

(1)階級

 

Weber對於階級所下的定義是:(1)一群人有著共同的生活命運;(2)這些共同命運經由擁有財物收入機會的經濟利益而表現出來;(3)而且是透過物品或勞力市場情況而表現出來。Weber也強調階級劃分的標準是生產關係即財富的獲得,並歸納出階級有如下特徵:(1)階級狀況是以財產關係來界定。Weber認為有無財產是階級狀況的主要界定條件,財產可以劃分為各類的財產,而無財產者的階級狀況是由其所提供的服務(services)而表現出來;(2)這些各類的財產與種種的服務是透過市場(market)而展現出來。Weber認為市場狀況(market situation)是決定個人生活機會的基本條件,因此階級狀況最終是市場狀況[10]

 

至於階級的形成與演變,Weber認為階級行動(class action)的產生,是勞力市場(labor market)、物品市場(commodities market)以及資本主義企業(the capitalist enterprise)三者交織而成的結果。在階級鬥爭之時,階級間彼此的敵意最濃者,是直接處於階級鬥爭的雙方,即一方面是工人,另一方面極為資方代表的第一線人物,例如經理與生產者等,而非幕後操縱工廠的人,例如股東或銀行家等[11]

 

(2)地位團體

 

Weber以經濟來界定階級,而以生活方式(styles of life)來界定地位。Weber說:「地位狀況代表人們的一種共同的、典型的生活之命運。而此生活之命運乃是由特別的、正面或負面的榮譽(honor)之評定所決定。」Weber說明地位團體的特色:(1)相同地位團體的人,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透過相近的正式教育、家庭出身和某些高尚的職業所發展出來的結果;(2)限制性與排外性(exclusiveness)。地位團體分子對非其地位團體的人們保持距離與排斥之;(3)地位或榮譽常是建立在霸佔(usurpation)上。但強佔征服後必須透過經濟秩序的穩定才能使社會地位穩固[12]

 

另外,Weber認為地位團體常擁有一些地位特權(status privileges)和地位象徵(status symbol)以顯示其獨特性。地位特權有兩大類,一是規範性的(normative),例如英王室的穿著與時尚代表著社會核心價值;其次是物質的(material),例如地位團體擁有一些經濟上的壟斷權(壟斷權具有正反兩種意義,正面例如擁有採礦權;反面則是不擁有某些事務,例如不汲汲營利,否則有失身分地位)。準此,Weber認為階級的重心是由生產(production)來界定的,而地位是由消費(comsumption)來界定。消費型態不同即代表生活方式的不同。最後,Weber認為從歷史觀點與經濟情況而言,當社會變遷、技術變遷等社會不穩定時,經濟的階級區分較為人所注重;反之社會經濟情況較穩定時,社會地位便日益為人所注重,成為社會階層區分的重心[13]

 

(二)資訊社會裡的階級

 

論及資訊科技發展對社會階級的影響為何,一般而言有三種看法,也就是之前提及過的「階級消亡論」、「階級強化論」與「階級再造論」。除此之外,Lyon(1988)也提出了類似的可能假設,就是「階級否決論(Class Rejected)」、「階級再現論(Class Reasserted)」與「階級重組論(Class Reconceptualized)」。階級否決論認為資訊科技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將使社會每一分子都受益,階級的劃分不明顯,團隊中成員的地位趨向平等;階級再現論的支持者多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資訊科技將助長階級的鬥爭,擁有資訊科技的資本家將持續把持權力,剝削的情形將日益嚴重;階級重組論則強調資訊社會的發展產生了一群從事專門與技術性工作的新知識階層,他們擁有及控制資訊,意即擁有社會權力[14]Lyon的三種分類假設「階級否決論(Class Rejected)」、「階級再現論(Class Reasserted)」與「階級重組論(Class Reconceptualized)」恰巧分別與國內學者顏淑芬所提的「階級消亡論」、「階級強化論」與「階級再造論」三種區別方式不謀而合。

 

(三)Herbert Schiller的批判理論

 

談到數位差距與社會階級之關係,大多採用上述「階級強化論」或「階級再現論」的觀點,Herbert Schiller的觀點為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Herbert Schiller認為在新資訊科技發展之際,人們應該關注的中心議題,包括發展新的資訊科技是為了誰的利益?在誰的控制下施行?哪些人有機會或沒有機會接近使用這些資訊科技?這些改變是為何種理由及利益?資訊領域的擴張是為了達到何種目的?會產生何種後果?

 

Frank Webster檢視Herbert Schiller的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中有關資訊科技發展與社會關係的部分,認為Herbert Schiller的理論中有三項主要論證,首先是「市場法則(Market Criteria)」,特別是資訊商品化的問題,即資訊如同商品,必須經過交易才能取得;其次是「階級不平等(Class Inequalities)」,Herbert Schiller認為階級不平等是影響資訊生產、分配與獲取的主要因素,誰能得到什麼樣的資訊,以及什麼樣的資訊能為人所得都是由階級決定;最後是「商業資本主義(Corporate Capitalism)」。所有資訊與資訊科技的發展,主要是為私人企業,而非公眾利益[15]。以下針對「階級不平等(Class Inequalities)」再進一步說明:

 

(四)資訊差距擴大的根源--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資訊領域以市場為軸心,意味著資訊與資訊科技的創造與取得都將是為了那些可以負擔得起費用的人,儘管一般民眾依然可以獲取電視、廣播、報紙等價廉的資訊來源,但事實上市場的分配機制依然意味著這是一個以收入和財富區分的社會,也就是說,社會階層化仍然是資訊社會裡的主要運作機制。Vincent Mosco(1989)認為在資訊社會裡,「付費能力」成為生產資訊與獲取資訊的決定性力量,即位居階級系統中愈高位者,愈能取得更豐富、更多用途的資訊,相對在社會階層基層者,只能取得愈趨劣質的資訊。Schiller認為,根據此一「付費能力法則(the Centrality of Ability-to-Pay Criteria)」所產生的階級不平等現象,將使得資訊社會裡區分出「資訊富者(Information Rich)」與「資訊窮者(Information Poor)」[16]

 

Gibson(1985)認為資訊分配之所以產生不平等,係因為1.資訊技術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的產品,它們是被生產成為商品出售;2.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只有原本擁有這些技術的人才跟得上,無法接觸到資訊科技者,將會遠遠的被拋在後面;3.新的科技發展是建築在原有的基礎之上;4.原本就是富裕且有良好教育的社會與國家,在接受新科技的能力比落後的社會還要好。而上述的3.4.只是在增加現有的數位差距[17]

 

因此,數位差距的根源在於,所謂的「階級革命」乃是誕生於原有的階級社會裡,它不但彰顯既存的不平等,事實上還有加深這些不平等的傾向。在經濟及教育上擁有優勢的人們,愈能從接近使用組織良好的資訊資源與設施中獲得利益[18],因為資訊科技愈發達,資訊對硬體的依賴愈深,資訊的品質與其價格將成正比,要有效率取得高品質的資訊必得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Ray Thomas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不會創造出一個更為平等的社會,反而還創造出新的不平等。他舉出四項理由說明這種情形的產生[19]1.資訊科技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其本質是希望銷售而獲利,並非期望用來幫助形成一個烏托邦或人人均等的社會;2.未來資訊科技更新的速度將使得那些無使用資訊科技的不同階級間之分隔日益擴大,尤其是能否近用新科技所形成的數位差距將更為明顯;3.新科技是在既有技術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因此基礎建設較完備的地區,發展數位資訊科技的成本與速度是落後地區所不及的;4.較為富裕及受良好教育者相對之下比貧窮者更具有充分利用新科技的優勢。

 

三、結論

 

資本主義本身不是罪惡,人人都有追求私利的動機,也因此造成科技的進步,進而提供人們更便利優渥的生活方式,因此維繫該機制的運作是有必要的。就如同Branscom所言,當資訊提供者投注大量資金與智慧資本於資訊產品的製造,為了在資訊經濟市場存活,使用者付出合理的代價是必然的,因此「智慧財產權」與「資訊商品化」皆意味著資訊在市場裡的價值[20]。只不過資訊科技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儘管利及社會大眾是其創新目的的其中之一,然而伴隨而來的強化現有階級之不平等卻是難以避免的。

 



[1] 張良銘(1998),《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良銘(1998),《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同上。

[5] 同上。

[6] 張良銘(1998),《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

[8] 許嘉猷(1992),《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

[9] 同上。

[10] 許嘉猷(1992),《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

[11] 同上。

[12] 同上。

[13] 同上。

[14] 張良銘(1998),《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張良銘(1998),《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同上。

[20]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