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化霸權(hegemony)在政治及社會場域中的角色
陳迪暉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南開技術學院通識中心講師)
一、文化霸權的政治邏輯
文化霸權的觀念可以說是對政治革命的重要性、革命階級間的分裂性、革命歷史情境的偶然性、政治相對自主性以及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反動,特別是在階級的特定性反動上
(Laclau and Mouffe, 1994: 72) 。文化霸權必須和革命階級、政治意識自主性一起來談,文化霸權的邏輯打破了經濟革命的一元論以及矛盾、不確定的二元論,並打破以上層建築的方式來解讀意識型態。文化霸權的任務可以透過各種階級來完成,是各階級間的共同任務,不具有必然階級性質,但如果某一階級不能實現它的作用,其任務自然地就由另一階級所取代
(ibid: 71) ,某一階級的勝利,並不能只從經濟基礎得到保證,同時也取決於進行文化霸權領導的能力。
文化霸的作用在於消除不同階級間或一階級內部的利益緊張或對抗分裂,取代了階級關係。沒有文化霸權的實現,利益將集中在某一階級上,造成階級間的對抗,使民主無法實踐。因此,文化霸權並不是要靠單一的階級利益來達成,刻意地去強調某一階級的歷史利益將會導致社會威權的形成,特別是在工人階級處境隨著經濟的逐漸穩定後。
新的社會中對象的接合不能再是馬克思式的圍繞著某一經濟利益下的工人階級,社會和政治的接合超越了經濟上的接合,而以歷史集團、集體意志、群眾、人民部門產生新的橫跨特定經濟、階級性的接合。但是,每一種被建構起來的整體,其內部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內部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環節,外部整體性又必須以內部的環節和兩者間的緊張為基礎才能形成社會實踐,因此所謂的整體固定或一致性絕對不是庸俗的一致性外衣。
任何被建構起來的整體都打算阻止差異
(ibid: 171) ,不同整體間企圖蓋過對方,社會實踐就是接合過程,而社會接合是否一致,是在言說中建構起來的。不同整體的對抗阻礙了文化霸權的接合實踐,對抗並不是對立,而是存在的互相排斥,因此必須以言語的討論來解決對抗,以達成文化霸權的接合實踐。
文化霸權的實踐就是破壞某些差異,分解一些立場的特殊性,這時對抗或差異就不是透明、完整存在的了。不過差異間也彼此地互相對抗著。差異對抗的形式和該社會結構有關,一個社會愈穩定,差異點就愈多,其對抗也就較難成功,因不同的差異互相對抗著;反之在不穩定的社會中,差異性較少,其目標是一致的,但差異性就減少了
(ibid: 176) 。
文化霸權得以實踐是以社會的內部差異、對抗、社會變動與不一致為前提,並企圖改變這個前提,雖然不同的差異對抗反對文化霸權對他們的收編,但吊詭的是他們還是必須透過文化霸權的實踐方式來取得自主性,所以自主權和文化霸權並不是對立的,也只有通過文化霸權的實踐,這個總體,差異才能更明顯表現開來。
二、文化霸權與文化多元主義(pluralism)
文化多元主義的發展奠基在語言、種族、地域及宗教不同從屬形式的政治認同上,它是環扣在劃分連帶的鑲嵌社會組織型態上以及從事每一文化部份平等分配的正義系統,這是一個現代的表現
( Leca, 1992: 21) 。
文化多元主義的產生表現了一個社會內部的多元化與差異性,為基進民主提供了一個必要條件,因為多元文化主義的形成必須是一種包容、平等與多元聲音,整個社會內部的需求將是多重的、差異的,因此必須經由公共討論才能達成一種對所有部份文化群體都平等的common
good。但是,也由於多元文化的存在,使文化霸權的策略得以產生,為了使各個部份文化群體都能享有平等的資源,文化霸權的接合過程變得是必須的了,此時,各個部分文化群體必須停止對抗與排他性,在各個文化群體間產生一個共同認同,而不是完全否定各個多元文化群體的差異性,各個文化群體所達成的一個共同認同,是經由言說所接合的,最後達成滿足各個文化群體的common
good,多元文化社會中,如果要達成某一共同利益、共同認同的接合,必須以「A、B」的型式存在,而不能以「A與非A」的型式存在,在「A與非A」的型態中,各個文化群體間是完全不同與對抗的,在當中沒有任何的共同點,那麼文化霸權的接合將無交集可能,最後將導致在一個多元文化社會中,由於認同的完全封閉,導致該社會流於充滿對抗、資源不平等的狀態,如此雖然民主的多元差異存在了,但卻不可能達成真正的民主。
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主體認同必須是「identification」才能使主體存在,而不是「identity」(Mouffe,
1992: 237-238)
,因為愈本質的東西主體就愈少。因此,多元文化下文化霸權的實踐策略,就不能像傳統馬克思主義以工人階級為主體,企圖迫使不同階級間形成本質化同質的認同,在此之下,民主下的主體性將消失怠盡。文化霸權在多元文化社會下的實踐不應該是一種本質性的認同,而應該訴諸於一種「identification」的過程,也就是說各文化群體間的差異性仍部份的被保留下來,維持了必要的各文化群體間的主體性,所認同的並不是該文化群體本質性的東西或者是要其他文化群體去認同某一群體使其同化,而是各個不同的文化群體去認同一個對象、政策的過程,但保留了各個文化群體自身的基本主體認同。例如不是要原住民完全認同自己的文化而與漢人文化產生對抗與相互封閉;也不是要原住民完全認同漢人文化與漢人產生同化而失其主體性,而是要原住民在其原有文化中加上對漢人文化的學習與認同或是漢人在其原有文化中加上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與認同,這種文化霸權的接合、認同結果,才能達成common
good及維持各個文化群體的主體性。
三、文化霸權與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
現代政治社群是政治工作區分的組織 (Leca,
1992: 20)
,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在於不同政治社群的利益競爭,但這種利益總是流通和非絕對的
(ibid: 25)
。在民主化過程中,多元的政治社群不可避免地會激增,隨之而來的將是只強調該政治社群本身的地域性發展與利益及垂直的侍從主義整合關係。為了應對這種隨著政治社群激增所帶來的結果,文化霸權在民主社會中的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各個政治社群的封閉地域性利益,使民主社會中各個政治社群無法達到整合的作用,也就更不用說是達到整個民主社會的共同利益與需求。因此,文化霸權的言說接合策略在政治社群激增甚至相互衝突的民主社會中扮演起整個民主社會的共同利益及需求。那要怎麼做呢?
首先要知道民主社會中各個政治社群之所以會為了自身封閉性利益和互相對抗是在於各個政治社群的成員只有「identity」自我政治群體,是一種本質性的主體認同,而不是在各個不同政治社群間的交互「identification」,只有identity的結果,將造成不同政治社群間「A與非A」的型式存在而無法接合,所以各個政治社群間的交互identification必須以「A與B」的型式存在,才有可能在各個不同政治社群間形成接合而形成一種多元政治社群民主社會中的文化霸權,也只有在文化霸權策略的接合下,各個不同的政治社群才能達成普遍共同的整體利益與需求並保存了各個政治社群的主體性,以「A與非A」型式存在的政治社群關係,表面上看似具有非常強的主體性,但實際上這種主體性的認同是庸俗的,也看不見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多元差異,因此,只有在文化霸權的接合成立下,common
good也才能形成,否則在多元政治社群的外衣下,其實只是許多封閉的政治社群罷了。
不同政治社群間所造成的垂直侍從主義關係之所以形成正是因為各個政治社群只關心本身的需求與利益,而必須侍從於垂直關係的另一政治社群以取得自身封閉的需求與利益,這種型式將無法達成社會的普遍利益,因為缺少了以一個目標為前提,與之對應的言說性接合,也缺少了共和的存在。所以政治社群間是需要接受一種特定的語言性市民交往(civil
intercourse),也就是共和 (Mouffe, 1992: 235) 。
四、文化霸權與基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
民主具有三個面向,它們分別是代議制、公民及權力限制
(Touraine, 1997: 27) ,與之對應的是理智(reason)、記憶(memory)以及自由(liberity)。在代議制度方面,現代民主社會產生了政治系統和社會系統相互脫離的現象,因為從前各個政黨充份代表了社會的各個階級
(ibid: 54)
,但後來因大眾消費發展,社會階級與政黨間的關係變得模糊了。這時文化霸權的策略為了解決這個危機就顯得更重要了。政治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分離,也是因為代議士決定了社會生活,變成人們自主性的斷裂,因此文化霸權的言說接合必須放在各個政黨間、政黨與其所屬代議士間以及公民和代議士間三個層面上,透過這種接合過程,可以防止各政黨、代議士以及公民各自的封閉性利益及主體性認同,使接合的結果產生政黨、代議士以及公民間的普遍需求與利益並達成整個社會的common
good和政治系統與社會系統的接合。也只有藉由文化霸權的接合過程,才能限制民主社會中任一政黨、代議士以及政府的權力擴張,但這種現代民主社會中的文化霸權接合絕對不能如傳統馬克思主義般地以某一特定階級利益為接合的認同與依歸,否則文化霸權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所產生的結果將是負面的,並造成同質性與不平等,同時也喪失了各主體的自由與認同。
民主社會中每個公民、群體的各自文化記憶、認同將有可能導致社會內部的分裂,而無法達成普遍的認同與利益,要達成民主社會普遍利益與需求的方法並不能完全破壞各個公民與群體的文化記憶認同,而是必須在保持各自文化記憶認同的基礎上,去產生出一個新的共同文化認同,這個新的文化是所有公民、群體所共享、所認同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在一民主社會中一方面不破壞差異,一方面又能產生普遍利益的雙贏狀態。
參考書目
Laclau,
Ernesto and Mouffe, Chantal 1994
《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陳
Leca, Jean
1992 Question on Citizenship. N.A
Mouffe,
Chantal 1992 Democratic Citizenship and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Verso
Touraine,
Alain 1997 What is Democracy. West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