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後福特主義的彈性分殊化與消費同志

 

黃才容南華大學傳播管理所研究生

 

一、 關於資訊社會:

怎麼去形容我們這個時代?

 

對於科技的依賴日漸加重、資訊科技的四處擴散、大眾傳播媒體的策略聯盟、電信傳播形式的不斷演進、工作的各種新型態等,這些可見的變化也造成了社會型態、組織、人際之間、生產消費關係等種種變化。

 

Frank Webster在其著作中提到,許多社會評論者將這些現象歸結於「資訊」(information),認為這是決斷現代世界的重要特徵,如同Martin所言:「值得舉為我們所生活時代的一個象徵」,我們正進入一個資訊的時代(information age)之中,一種新的資訊模式(mode of information)也正席捲全球。

 

根據Webster的說法,資訊社會有五大面向的定義:

1.  科技面定義:

如同奈斯比(John Naisbitt, 1984)所言:「電腦科技之於資訊時代,就如同機械化之於工業革命。」這是最常見的資訊社會定義,認為資訊處理、儲存、傳輸等方面的發展,以及電腦和電信傳輸工具的成本下降,使之得以運用於生活各方面,並使社會連帶發生變化。電腦的相連成網如同電力方格將每個家庭、辦公室、工廠、商店連接起來提供電力,是一種提供資訊的「資訊方格」(information grid);整體服務數位網路則提供骨幹以支應資訊社會的需要,也可說是微電腦之力將我們推進新的「矽文明」(silicon civilisation)之中。皮歐與薩柏(Piore & Sabel, 1984,引自Webster,1999)認為新科技也將使工作方式變為彈性專殊化,科技帶給小型公司資訊優勢,得以靈敏的回應市場需求,大量生產的方式將被多樣化的顧客需求商品所取代,生產線上的員工也將演變為具有多重技術及善於調適的能力。

 

2.  經濟面定義:

這類的說法主要將一些資訊經濟現象加以量化分析,試圖找出資訊產業的規模及動向,藉以建立測量資訊社會的標準。其中以馬赫路普(Fritz Machlup, 1962)最為著名,他將五十個資訊相關職業分為五個產業群,計算其經濟值並追蹤其在國民生產毛額中所佔的百分比,結果發現確實有愈趨升高的趨勢,因此據以推論資訊經濟已隨時間之前遞而形成。

3.  職業面定義:

職業變遷是另一個測量資訊社會的標準,若社會上大多數職業屬於資訊工作,那麼就是進入了資訊社會,這個定義的取向通常與經濟測量的取向結合。

 

4.  空間面定義:

資訊網路在資訊社會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這些網路將散落在各個地方的位置連結成網,對於以往的空間及時間的組織及概念,產生了戲劇化的效應,如同Giddens所稱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空間的限制被縮減了,時間本身也萎縮了,身處資訊社會的人,在時間與空間上能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

 

5.  文化面定義:

與以往的文化相較,當代文明承載了更多的資訊色彩,生活環境充斥著媒體,生活的本質也概括為「符號化」(symbolisation)這個觀念(Frank Webster, 1995),許多學者認定我們已經進入資訊社會,就是因為這個表意的爆炸。

 

二、 從福特主義到後福特主義: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至1970年代中期,福特主義凱因斯主義主宰該時代,

講求的是大量生產及消費之間的均衡關係,在民族國家的基礎下,國家積極介入經濟事務,促使國內及國際間的經濟和諧,政府的福利政策亦使社會維持穩定。但是由於全球化以及經濟蕭條的影響,使得原有的積累政制(regime of accumulation)面臨危機,福特主義下的僵固、遲滯的生產方並不足以應付新的需求。

 

在後福特主義的架構下有兩個重要的觀念,一是哈維(Harvey,1989)所提出的時空壓縮,另一則是 彈性(flexibility)。時空壓縮在1970年代開始進展快速,主要由於資訊網路及運輸工具的發展及使用成本漸次下降,使得企業能以外包、全球化的生產行銷而得到更有彈性的生存空間。

 

關於彈性,Webster認為主要可以概分為下列幾個面向:

1.  雇員彈性(flexibility of employee):工作的內容不斷變遷成為一種常態,因此多重技術的培養是就業者所必須,終生訓練也將是必要的,另外,就業者尚須面對薪資彈性、勞動彈性及工時彈性的變遷。

2.  生產彈性(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主要是利用資訊網路在傳遞訊息上及時性體系的運用(just-in-time),使得客戶及生產者可藉由資訊網路掌控生產流程,預知訂單數量及產品製作流向的控管,藉以減少倉儲的成本支出,另一種是廣泛的使用外包形式,並擁有在不同供應商及商品之間迅速轉移並選擇的權利,兩者之間藉資訊網路聯繫。藉以保持企業的彈性。

3.  彈性消費(flexibility of consumption):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電腦化使得工廠得以將生產過程簡化,交由程式來處理複雜的流程,也因此能夠彈性的應付顧客分殊化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個人在風格及生活品味上的差異性漸升,因此不滿於大量標準化生產後的同質性產品,後福特主義時代的生產及行銷亦漸趨於顧客導向。

 

針對後福特的種種現象,有人認為這是民主化的力量,開啟了新的機會及經

驗,也有人持悲觀的看法,認為將造成認同的零碎與區隔化,以及穩定感和滿足之情的喪失。在後福特主義下,不只生產依賴資訊傳遞以達成彈性的需求,消費者亦需要資訊的指引,來知道市場上有何貨品可供消費,同時最重要的,是在個人化的趨勢之下,消費者如何利用消費來傳達自身的身分,這涉及了消費的符號面向,人們以器物及各種關係對外陳述自己。

 

在後福特的時代(或說資訊社會時代)中,區辨社會上不同異己的方式,不

再倚重階級,而以不同的生活風格來區分,生產的顧客化、專殊化、分化等亦是應此而生,不同於以往企求穩定、大眾化喜好,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些以往在大眾化取向中被忽略、視而不見的邊緣族群在分眾化的取向上,或可因此而得到生產者在行銷考量之下的一些關愛眼神,藉以傳遞自身的身分,以對外陳述自身族群的需求,或是消費需求之外更多的訊息。

 

三、 彈性分殊化與同志族群:

商品專殊化的現象是否已在同性戀社群上實現?同志性戀族群又是如何利用後福特及資訊社會的概念以達到對外陳述自我的目的?

 

猶記數年前在一項同志活動中,主辦人要求參與活動的同志們,將當月購買物品後留下的發票帶到活動現場,意欲以發票來代表同志族群的消費能力,向外界(主要是向消費市場中的廣告主、廠商及商業決策者)展現同志族群存在於消費機制中的不可忽視性,藉由此以逼使商業體系能體認大眾市場中另有一個分眾的需求,亦是藉由消費能力的展現來提醒社會此族群的真實存在。

 

再看歐美等國的狀況,除了在同志社區中所發展出的消費文化之外,主流市場也漸體認此族群的不可忽視性,如同少數族群已漸在一般商品廣告中取得曝光機會,同志訴求的廣告亦日漸增多,商品行銷手法及產出,擺蕩在對同志這塊分眾市場的討好及不激怒反同性戀者之間,意圖兩者兼顧。

 

若就後福特主義的概念而言,彈性分殊化是致使同性戀消費族群能得業者垂青的重要因素。由於資訊之發展允許了生產、消費上的彈性需求,不同於以往的模鑄式大量同質性生產,因此,不同的生活風格之下不同的消費需求便能得到滿足,同志族群在商業考量下,是一個值得開發的處女地,這是由於其目標群眾明確,便於制定行銷策略,同時同志族群的消費能力亦是具有一定水準,除非企業本身具有強烈的反同/恐同色彩,否則在商言商,不會拒斥這個分眾市場。

 

對於同性戀族群來說,專殊化也帶來實質上及運動上的便利,就實際面來看,不論是電影、廣告、電視、流行音樂、廣告、時尚、旅遊等,或多或少可以取得一些同志情欲、認同、生活等面向的上的需求,如Adrienne Rich所謂的強迫異性戀機制(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Judith Butler所言之異性戀鑄模(the heterosexual matrix)或Monique Wittig所謂的直心態(the straight mind)等類,將所有人想當然爾的納入異性戀的範疇之中的故意忽略的情形,在分殊的架構下將可以得到改善,不同的情慾取向將可以被看見。

 

在運動面上,同志作為一個實際的消費者,「消費」不只是一種金錢物品的交換行為,並且具有其符號上的象徵意涵,藉由消費什麼、不消費什麼的表現,向外宣告族群內部的需求,陳述族群的觀點並作為對不利我族群者之反制,如同前述發票收集的活動,意圖即在於向外對話,透過商業機制來爭取族群的利益,並增加在社會中的可見性。雖然在專殊化之下的同志族群有較開闊的空間,不過正如張小虹(1996)所言,這類的論述仍不應忽略權力分析,才能使其不淪為純粹商品噱頭或自由意識開放多元的假象。

 

究竟資本主義的商業邏輯下的同志族群所被接納的位置,是消費主體亦或社會主體,相信答案以前者的可能性較大,同志訴求或「同化」的現象,基本上仍是主流文化對同志次文化符碼的商品化僭越,以及對同志消費族群市場的覬覦。同志運動的策略以展現經濟及消費實力作為向外對話的符碼,固然有其運動上的效用,但仍須注意在這樣的過程中,是否成為商業覬覦下的推波助瀾者,如何在大眾市場間佔一席之地,但仍保持對其之批判觀點,拒絕接受其恐同或異性戀中心的定義與意象。畢竟商業運作自有其邏輯,但同志們如何用得巧妙,可以達到目的又不至成為反挫勢力及商業牟利利用的工具,則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考書目】

n        Frank Webster著, 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1999

n        張小虹著,《慾望新地圖》台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6

n        周華山著, 《同志論》香港, 同志研究社, 1995

n        Naisbitt, John(1984),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Futura.

n        Machlup, Fritz(1962),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