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李祐蓉―南華大學亞太所研究生
一、前言
所謂電子商務,係指公司(或政府、個人、家庭)與公司(或政府、個人、家庭)之間,利用資訊與通訊的技術,以更有效率的方法,完成商品研發、製造、銷售、採購、售後服務及行政等商業交易作業。而根據柯林頓政府資訊通信基礎建設行動綱領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for Action ),對於電子商務的定義意指能夠使產品從設計、製造、上市明顯縮短時間,使在全球競爭中掌握市場地位,而能使產品即時上市 (Time to Market),同時亦能促使製造商、供應商、零售商與相關的產品開發者能夠共同合作研發。因此「電子商務」應是指運用電腦和通信網路來從事商業上商情蒐集、價格詢問、報價、購買合約、信用狀、交貨通知、發票、付款、購物等工作。
由於網際網路快速發展,電子商務(E-commerce)將是企業未來的當紅炸子雞。電子商務是利用電子通路(electronic channel)來進行買賣的商業活動。從購買者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提供給購買者一個全新的購買管道。和傳統的商店通路相比較,電子商務購買在價格、產品搭配、便利性和購買樂趣等方面都可提供給購買者更高的價值。Internet隨著所謂3C,即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及消費性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快速發展,電子網路商店將大受歡迎,在網路上進行商業交易行為變得非常容易。全球網路上使用者不分國籍與性別,所有人均可透過網路連上網路商店進行購物交易。電子商務的售價通常較傳統通路的售價為低;電子商務不受傳統商店貨架空間和倉庫存量的限制,可以「儲存」數以十萬計或百萬計的產品,如亞馬遜 (Amazon)網路書店有超過250萬種書的庫存;電子商務可提供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大幅增加了顧客購買的便利性。從銷售者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也提供給銷售者另一個有效的銷售管道,讓銷售者可以更方便地直接和消費者打交道,並對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電子商務不僅影響行銷,也影響生產與消費。以網站為基礎的網路應用正在逐漸浮現,並且開始取代傳統的連鎖企業模型。當新的競爭者想要進入現市場時,它可以幫助企業專注於核心的競爭關鍵;為了做到這一點,新競爭者可以透過網路與適當的廠商合作,由他們來彌補新競爭者力有未逮的地方。更重要的一點是,網際網路正在將權力移轉給買方。消費者不僅在線上訂購產品與支付貸款,也可以搜產品資訊、透露偏好、與賣方協商、交換產品和公司的資訊,也可以使用過濾、處理、與連接到其他電腦程式上在線上使用產品。同樣地,從網路商店所蒐集資訊用來訂作產品、預測未來的需求、以及形成商業策略,在企業與競爭策略上的供應關係需要著重在增加整個市場效率,而不僅只是交易效率。電子商務與其他資訊科技相關之服務業與產業,諸如:多媒體及網際網路通訊應用、資訊檢索及傳遞運用、交易資料安控應用、新興通訊產品、資訊服務業等,將成為日後數位經濟體系之新興產業,而原有商業系統與產業亦須配合環境調整運作方式和經營形態,採行電子商務之交易方式,方能在新時代下,賡續保持自身的績效與活力。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在網路的經濟活動中,消費者與業者不常有機會在店面市場上碰碩,但卻能隨時在網路的「空間市場」(marketspace)中互動。就如哈佛商學院的教授雷波特(Jeffery Rayport)及史維奧克拉(John Sviokla)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s)中所定義的:「今天,每個企業都在兩個世界中競爭:一個是管理者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體世界;另一個則是由資訊所建構而成的虛擬世界。」當企業從傳統的店面市場轉移到網路的空間市場時,必須注意到三個主要的改變:第一,企業的基礎架構不再是磚牆水泥,而是電腦網路。第二,與顧客在電腦螢幕上互動形同與顧客面對面接觸。第三,人們的交易標的不是有形的貨品,而是無形的資訊。網際網路正在改寫一切商業行為的本質,一種顛覆傳統經濟學理論的網路經濟學(Webonomics)正在形成。傳統經濟學理論,對於人口成長速度會超過資源供給量增加的速度之假設,在網路時代已無法適用。網際網路是成長迅速的虛擬空間,就網路經濟學而言,使用者可以無限制複製及下載智慧財產,虛擬空間的資源供應量,則會持續增加並且超越人類的需求量。
網際網路提供了四種不同的商機:第一是網際網路公司與客戶建立了直接聯繫的管道,使交易完成與交換訊息非常便利且節省成本。第二是網際網路的技術讓公司可以跳過經銷商、零售商直接與客戶接觸。第三是公司可透過網際網路以非常低的成本將新產品與服務介紹給客戶。第四是公司可以網際網路控制電子通路,掌握客戶與製訂新商業規則。過去,企業專注的焦點在於商本身,並且在設許時是以大眾市場為主要的訴求對象。今日,在客戶的贊同下,企業可以透過電子商務所提供的資訊和處理能力,對於目標客戶群有更深入的瞭解,並且利用蒐集的知識與分析的結果,修改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個別消費者的需求。由於企業可以利用電子商務的技術,針對特定使用者的要求,設計專屬於這位消費者的產品與服務,因此企業與客戶間的關係將會橫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而不是在交易後就結束。隨著商品個人化的趨勢,企業在做品牌的區隔時,除了必須考慮產品的品質以及價格外,還必須考慮到他們對於客戶的瞭解程度。
隨著網路應用層次提高與應用層面擴大,網路傳輸技術的成熟,逐漸擺脫距離及速度上的限制。在許多環境中,單一區域網路已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網際網路的連結,普遍成為一種趨勢。在愈來愈多的網際網路應用中,電子商務呈現出蓬勃發展及無窮的潛力。單純的內部作業流程及與客戶的交易活動數位電子化已經不能保有企業體的競爭優勢。全面性的工作型態由實體的辦公室桌面轉換到電腦螢幕上虛擬的桌面;提供客戶資訊、交易及服務的通路大量的移植到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電子通路;電子通路串接上、中、下游廠商的商務活動,提供共同的客戶更便捷、快速的服務,同時大量節省內部成本,將人為介入的錯誤減至最低。這種全新的工作型態及從事商務活動方式的改變,有人比喻為第二次工業革命。
Internet帶來最大特質就是「加速」,而其帶來的最大的改變就是「創新」。現在的商業競爭比過去更加劇烈,產業領導者與落後者相差只不過幾個月、幾個季度,而非幾年,經濟規模也漸漸不是絕對優勢,不管是國界、疆界、貿易、法令的障礙,都再也沒有完全阻擋或延緩競爭對手的入侵。今天企業互相比較,不再是產品服務,而是營運模式的競爭,因為好的產品及製程,也不過領先幾個月或一兩年,唯有創新,才能再創商機。隨著網路科技的不斷進步,可以預期未來虛擬組識將日益普及,虛擬組識也會更有效率。事實上,已有企業利用分權式資訊平台來取代部分中階主管的功能,透過資訊平台接受顧客的抱怨和需求,並轉達給在家上班的主管和專業人員去處理,快速解決顧客的問題或滿足顧客的需求。 在網路時代,市場的變化愈來愈手,產品的生命週期愈來愈短,為滿足市場上求新求變的需求,企業必須加速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服務的提供。
三、電子商務對總體經濟活動的影響
電子商務所帶來革命性影響,不僅造成生產與商業方式的改變,甚至影響人類的工作型態與生活方式。就總體經濟面而言,電子商務的發展勢必影響一國之投資、經濟成長、生產力、勞動及通貨膨脹等各經濟活動及現象;再者由於電子商務無國界(borderless)的特性,使得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更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各國均無法置身其外,因此,未來國際間的商業行為與互動將更趨於頻繁。如今金錢和資訊的流通都已全球化,無論國籍,每家企業都在全球各個成長區域內採購、銷售,並進行投資。不同於早期的是,這並不表示各企業派遣大批專業人士,長年進駐這些地區。同一批專業人士如今可以透過所在地的中央電腦終端機,掌控一切,作出回應,一展長才。消費者的購買模式也正逐漸改變。市場全球化使得人們的購買模式日漸統一。網際網路的全球購物,為雄心勃勃的企業創造了龐大的商機,它們將產品刊登在網際網路上,然後直接交運產品給顧客。亞馬遜網路書店擁有全球最大的書籍庫存(超過二百五十萬種),但這只是虛擬庫存,也就是說該公司接獲顧客訂單後,才向出版商訂購。而今戴爾電腦正以每天一百萬美元業績的速度,透過網際網路銷售電腦,且其中百分之八十的買主是公司的新顧客。
電子商務要有機會能滿足媒體對網際網路所設定的遠大預期,必須建構有效率與有效能的付款服務,而且要被企業與消費者所接受。認知到這點後,幾乎所有在學術界、政府與金融服務有興趣的單位,都在開發各種不同型態的付款服務以及探討環繞在電子付款系統和數位貨幣之相關議題。若從數位貨幣系統已發總體經濟學的問題,它們的影響跟貨幣供給以及政府對貨幣政策的控制有關。由於網際網路是全球性的,並且因從政府控制外的機制而對國家貨幣系統添加了相當的不穩定性。舉例來說,若境外銀行不需要或較低的現金存款準備,這將有效地降低存款準備率。再者,若境外銀行提供較高的利率人們將降低現金持有,將他們的現金存進這些銀行-這降低貨幣存款比率。結果是,貨幣乘數增加。當貨幣基數改變時,較大的貨幣乘數將使貨幣供給更大的波動、或價格水準上可能改變與名目GDP的波動。再者,若多數人偏好持有國際電子貨幣,中央銀行或聯邦準備的公開市場操作在控制貨幣數量或利率上可能沒有效果。
電子商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要經濟形態,藉由新科技和資訊技術的發展,將能泯除空間上的距離和國家間的界限,使全球匯合成為單一無疆界的市場。電子商務和電子金錢的世界結合了所有網路空間和金錢經濟的所有問題。當隱私權的議題與執法機關的需求到目前無法仍獲得解決的同時,假如數位錢仍然匿名且無法追蹤的話,洗錢將變成兒戲。以電子方式轉移資金,在這點上原是銀行和其他較大機構的特權,現在能供任何進入電腦和網際網路的人機會來利用。只要按鍵盤,便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移大筆資金而不留下查核痕。故目前距電子商務完全發揮其潛在利益之際尚早,仍須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按部就班地逐一解決問題及發展出更適合電子商務運作之環境。值此之際,政府與民間應攜手合作,共同面對數位經濟時代所面臨的衝擊及挑戰,妥善規劃發展方向與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並須採取合乎公共利益的立場,權衡各方之利益與需要,穩健地建立制度,確保電子商務使用者與消費者之信心,增進其對人類生活之效益以及便利,使國家能充滿信心地迎向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
四、結論
在數位經濟中的新企業擄獲了投資者的心──有時甚至是瘋狂地。新資金大量湧入股市,讓供新數位企業用的資金過剩。雖然這能舒解不少企業在發展初期的困境,然而資金來得太早、太快,常會製造出錯誤的成就感,以為自己從此能點石成金,立於不敗之地。這樣非但不能強化在組織程序上的嚴謹管理,或對於附加價值的體認,反而可能讓企業在產品和服務的發展上忽略了顧客喜好的重要性。長遠來說,享有超過實質能運用的資金,將妨礙彈性且永續的企業建構。電子商務的經營者應該將主要資源放在啟動以下七項效應,形成持續創新的競爭力。
1.學習效應(Learning effects):培養網路資源及經驗累積的能力。
2.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培養經營網路社區的能力。
3.獨特效應(Uniqueness effects):培養收集顧客喜好的能力。
4.定價效應(Pricing effects):培養差別定價的能力。
5.效率效應(Efficiency effects):高度作業及跨組織的方便性。
6.搜尋效應(Searching effects):建立虛擬仲介(Cyber-mediary)能力。
7.協力效應(Cooperation effects):建立策略聯盟的能力。
美國為了推動電子商務,美國政府於1997年公布「全球電子商務推動架構」,積極在全世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美國在該架構所提出的基本精神,首先就是承認電子商務應在自由、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中,方能有最快速的成長。因此,在推動工作上,民間企業應居於主導地位,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應是在確保市場公平競爭、消除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法律面或市場面)、確保交易的安全性以及讓消費者的隱私權受到最完善保護。同時,由於電子商務往往涉及不同國家的交易對象,且交易過程有時並不需經過海關來完成,因此,除了對交易行為的管轄權不易認定外,各國之間對商業行為的管制環境亦不盡相同,這些情形都是需要透過國際合作與協調,來取得一致的作法。由於電子商務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影響相當深遠,世界各主要國家均非常重視其未來的發展。而發展迅速且運用廣佈之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將使全球彼此之間的聯結更加密切,各國之間的互動日趨頻繁,全球採行一致政策或措施的必要性亦與日俱增。因此全球政府、企業界與國際組織勢必採取廣泛的合作途徑,據以形成穩定及可預期之環境,藉以確保電子商務活動賡續成長與實現其對於社會和經濟之巨大潛在利益。
參考資料
1、樂為良等譯,《新經濟-數位世紀的新遊戲規則》(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台灣分公司,2000年5月)。
2、許華茲,《Webonomics-一個新名背後的無限商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1999年3月20日)。
3、薛夙珍譯,《電子商務經濟學》(台北:紅螞蟻,2000年3月)。
4、鄒少涵,《台灣地區出版業之管理變革-以發展電子商務為例》,2000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陳宏守,(建構網路電子商務新世界),《網際先鋒》,2000年1月。
6、許福興,(電子商務新世界),《網際先鋒》,2000年1月。
7、Karl Salnoske,(傳統與創新:一個演變的過程),《0與1科技雜誌》,1998年9月。
8、黃俊英,(贏向網路和知識經濟的時代)(http://www.kite.com.tw/ec /Ec_special/04/knowledge_ecomic.htm),2001/6/27。
9、蔡文雄,(迎接電子商務新紀元)(http://www.chinatrust.com.tw/ news/bimonth/148/newpage5.htm),2001/5/27。
10、魏可銘,(數位經濟時代下之政府角色與政策發展)(http://www.moea. gov.tw/~ecobook/season/sag5_2/sag2-a1.htm#2),2001/5/27。
11、賈仲庸,(全球電子商務淺介)(http://www.grandsoft.com/gim/021 /dei212.htm),2001/6/24。
12、賴杉桂,(運用NII建立電子化商業網絡環境之探討)(http:// www.moea.gov.tw/%7Eecobook/season/sa534.htm),2001/6/24。
13、曾銘深,(國際間推動電子商務之作法探討)(http://www. moea.gov.tw/~ecobook/season/sag5_2/sag2-a5.htm),20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