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與Cyberorg主題介紹
袁薏晴、蘇健華─南華大學教社所、社會所研究生
◎
後現代-
對時代名稱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和內在性對於認識後現代主義是很重要的關鍵。
後現代的特性:
1)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
2)分裂性(fragmentation):
3)非神聖化(decanonization):
4)無自我性和無深度性(self-less-ness,depth-less-ness):
5)不可呈現性、不可表像性(the
unpresentable;unrepesestable):
6)反諷(irony):
7)雜交(hybridization):
8)狂歡性(carnivalization):
9)表演性、參與性(performance,participation):
10)構成主義(constructionism):
11)內在性(immanence):
◎
布希亞-
消費文化:布希亞認為:「物必需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對象。」
擬像:在布希亞看來,現代主義是中工業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以及布爾喬亞文化霸權所構成,其核心議題在商品生產;後現代主義則是由符號、符碼與模型所模仿的社會,其特色於藉著符號的繁殖而澈底的擬像。
◎ 後現代與資訊社會的連結-
兩種美學:IBM V.S麥金塔
多元主義V.S後現代:
詹明信就後現代的特性曾提出包括表面重於深度,模擬重於實際,遊戲重於嚴肅,而這些特性都恰是這種新電腦美學的特性。
符號擬像:
有了電腦以後,
我們可以在一個程式中模擬自然,也可以把自然拋在一邊,另建築第二個由我們想像與抽象能力創出來的自然。
思考對象:
當我們在購買電腦的同時,我們學會開始每天與電腦進行著互動。人們逐漸學會連上上網,學會在電腦網路上與其他人互動。
網路經驗幫助我們發展健康的後現代心理模式:
後現代心理模式贊同多元化及彈性,認為現實、自我及他人皆是建構出來的。
電子人之夢:
我們都夢想成為電子人。
◎
Cyborg - a hybrid of machine and organism
起源於『迴饋』控制
半人的有機體(Cyborg)概念可追溯至一九四八年,由美國著名的數理邏輯學家維納(Norbert
Wiener 1894-1964)所提出的控制論(Cybernetics)開始。當年,他創立「控制論」,著作中對基於「反饋」原理的電子裝置訊息處理的研究,啟發人將計算機訊息處理與人的思維過程進行比較。例如,家居恆溫箱用一個雙層金屬片執行這個「反饋」的功能:當室溫低於指定值時它會啟動供熱裝置,而當房間充分和暖時則關閉這個供熱裝置,目的是平衡外界的刺激活動。換而言之,控制論是研究人類與電腦的相互作用。
Cyborg一辭是在一九六○年由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Manfred Clynes與Nathan Kline率先提出,Cyborg即是Cyb(ernetic)神經機械學+Org(anism)有機體的混合意思,是人體與機械的混合體,也就是採用輔助的器械,來增強人類克服環境的能力。
技術的推衍
與Cyborg相關的科技技術,主要為基因工程、人工智慧、人體輔具…等。
界線的破除
科技上的修補已經開始將我們從身體的限制中「解放」出來,而且可能性是無窮的。….在我們下一代的一生之中,將人類的神經系統直接連上電腦,讓人類的意識下載(download)到隨取記憶體(RAM, 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上,以某種人工的狀態保存下來,這些都是可能的。在可預見的未來,自然與科技間的那條界限—將被抹滅。
關於界線的突破,最常被引用的就是Donna Haraway所提出「cyborg宣言」(A Cyborg Manifesto),包括人類與動物(human and animal)、人類與機器(human and machine)、自然的與非自然的(physical and non-physicaltranslation)、空間的界限(between spaces)。
對人機合體而言,內在與外在的的界限將成為鬆動的一條線,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隨時可以重新建構,差別將變成暫時性的。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人類獨特性的挑戰、角色的再定義、優秀人種的競爭…等。
◎
Cyborg society
Cyborg society的意涵:
Cyborg society可能代表兩種意義;其一是指社會中住著cyborg的公民,其二就是指整個社會結構就是cyborg。
Cyborg society發展三個階段
Cyborg society的人機介面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增強與替代、侵入的機器介面、一統。
1、增強與替代(Augmentation
and Replacement)
2、侵入的機器介面(Invasive
Machine Interfaces)
3、一統(Un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