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路文化經典書籍之書評摘要

 

南華大學傳管所  孫彬訓

 

Timothy Garrand, Writing for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dvertising, and the World Wide Web. Focal Press, 1997. Reviewed by Ira Nayman.

寫作因為多媒體而有巨大的改變,書的大小由 10個不同的多媒體工作的製造程序和審美的價值個案研究組成。個案研究,舉例說明多媒體廣泛的多樣性,這本書包含許多例證和摘錄。

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非線性媒體是他們提供新的結構可能性。作者列舉多媒體的寫作一些可能性,多媒體包括多種媒體,通常以數位形式一起帶來。舉例來說,互動電影劇本通常拿與傳統的電影劇本類似的一種形狀,所以作家應該熟悉電影劇本形狀。

多媒體遊戲得到最大多數的注意,在多媒體中的另外一個值得注目的發展敘述是人格的持續。在傳統的互動故事中,其他的人格只存在到人格表現,書中也提到雷射唱碟在多媒體中的運用。

 

David Lyon and Elia Zureik, editors, Computers, Surveillance, And Privac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Reviewed by Kent A. Ono.

書整體上而言提供一個警戒的訊息:雇主、公司和政府能獲得關於人們的個人資訊和使用它的法律權利。 Gandy's 基本前提是個人的資料是一個能被識別、分類,而且經由通訊達到公司目標產品閱聽眾。

    書中介紹了許多隱私的各派別概念,並進一步介紹了許多隱私的各派別概念,以及許多不同學者的觀點。這一本書有談到電腦,監視, 和隱私及很多更寬廣的主題。

舉例來說, 書中提及了學習、合成物和談天室的使用技術上的重要性、電腦病毒、虛擬真實的角色未來、電腦的使用追蹤罪犯、人類基因圖計劃等等。

全書集中探討電腦,監視, 和隱私,並試圖與未來對話。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Anne Balsamo, Technologies of the Gendered Body: Reading Cyborg Wome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eviewed by Andrew Glikman.

Cyborgs 渴望捕獲流行的想像、技術可能表示釋放和新的希望,書中提及女性的健美健身、化妝品外科手術、生殖的技術、虛擬真實, 和 cyberpunk 小說。

在女性的健美健身方面﹐提及了奧運的女選手花蝴蝶,記者對她的重心不在於打破紀錄,而在於手指甲的顏色、裝扮等方面。

第二點,提及化妝用的外科醫生的醫學注視,舉例說明文化的標準「美容等於健康」。書中也提及了許多女性的議題,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Teresa Senft and Stacy Horn, editors, "Sexuality and Cyberspace: Performing the Digital Body," Special Issue of Women & Performance: A Journal of Feminist Theory, 1996. Reviewed by Bryan Alexander and Debra DeRuyver.

書中提及了性別上的男女平等主義的理論,探討性別和網絡空間的直接交集。 網絡空間上的多產反映文件經驗的富有等等相關內容。

 

Christopher Dewdney, Last Flesh: Life in the Transhuman Era. HarperCollins, 1997. Reviewed by Anna Cooper.

這本書介紹科技的烏托邦,及許多藉由計畫的控制生活,進一步探討不朽語言。

 

Julian Dibbell , My Tiny Life: Crime and Passion in a Virtual World. Henry Holt, 1998. Reviewed by Kalí Tal.

這本書介紹作家的旅程、分類 MTL、旅遊文獻等等內容,書被區分為 RL(真實的生活) 和虛擬實境章,內容相當深奧,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南華大學傳管所  王舜偉

 

Dave Barry, Dave Barry in Cyberspace. Fawcett Columbine, 1996. Reviewed by Sarah E. Skwire.

 

大部分的網站生命週期短,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網站死亡,並有一些全新的網址誕生。網際網路的技術快速。"因為在電腦革命中,每件事物太快地為人類的腦改變方法了解 。  

Barry 提到,當使用 MS-DOS 1.0,若打了某代號 你能夠得到的結果為

指令或檔案名之外,而代號之外的意義,或許只有比爾蓋茲知道他們的意義。

 在網絡空間中的性別問題中,關切的為在此虛擬的世界中,人們的網絡空間的視野擴大,是一種可怕地嘗試cybersex,網上男女被當做貨物。網際網路帶人們的是對人的刻板印象完全轉變。

 人們在網上關係是填滿他們在真實生活中的空虛。如:cybersex 、cyberromance。而透過電子郵件的小說。虛擬或真實的愛行故事在網上流傳。使用者之間形成特別的關係

 

 

Christopher Harper, And That's the Way It Will Be: News and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Reviewed by Vian Bakir.

 作者認為在一個數位世界中,新聞和資料提供以截然不同。他以在政治的、經濟的, 社會的, 技術上的和法律的議題面對數位化後,網上新聞業的快速發展。  

大多數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知道網際網路是什麼,而且利用它, 但是不確定它的社會衝擊是什麼,或它的發展細節。 

下一代,電腦將會是資料和娛樂的主要來源。在年輕人的族群中,網際網路成為發表意見的領域。由於資訊的開放,傳統的新聞媒體,其新聞記者的可信度跌落。數位新聞業允許使用者查詢他們從傳統的新聞得到的資料可靠性;而數位媒體能整合各種不同的媒體,提供新聞報導,相片,聲頻和錄影帶。

 而即時性與互動性是網際網路新聞業的特色。而傳統報紙的另一衝擊為,數位新聞它成本花辦公室。如電腦。比較列印報紙便宜。數位新聞業的主要的提供者為包括比爾蓋茲。 微軟提供線上雜誌。美國線上公司也是提供數位新聞服務。

 

 

Sadie Plant, Zeros + Ones: Digital Women + the New Technoculture. Doubleday, 1997. Reviewed by Patrice McDermott.

 美國在隱私和自由之間選擇?.

 監視照相機的增加和記錄的儀器。所謂的 "到處窺視技術",使大多數的罪行無所遁形。但是在公眾的空間和私人的地方空前的監聽費用。

   在透明的社會中爭論,人像玻璃魚缸一樣的存在。從控制錄影機到網路 "餅乾" ,以及按鍵,。而每個人,政府有為對個人的資料,資料檔案, 和立即的很多存取監視影像。照相機的侵犯和進入我們的個人的生活。是誰將會最後地控制社會的到處窺視技術。富者或有權力者?或你和我?

 

 

Darren Tofts and Murray McKeich, Memory Trade: A Prehistory of Cyberculture. North Ryde, Australia: G + B Arts International, 1998.

 70 年代的法國理論的知識帶來給讀者一些對女性的反撲。鎮壓/ 抑制女人的迷思,於本書中表達。並研引同性戀的愛慾。並以歷史為注意的焦點。

 

Ellen Ullman, Close to the Machine: Technophilia and its Discontents. City Lights Books, 1997. Reviewed by Edward J. Gallagher.

 本書以媒體理論家 Darren Tofts 和數位藝術家 Murray McKeich 之間﹐對於虛擬文化之對話。

Tofts 編織不同的理論,他確的定義虛擬文化是什麼。Tofts 最後定義虛擬文化為人類的和技術的交互作用的一個新的模態。他藉著溝通和資料系統追蹤它的系譜,檢查他們如何有進展長久來說。承認虛擬文化是不同的次文化的一種光譜。

  

 

Ellen Ullman, Close to the Machine: Technophilia and its Discontents. City Lights Books, 1997. Reviewed by Edward J. Gallagher.

這是一本關於未來的故事。未來作者的生活。電腦不中立,系統中有本身之個性。 作者提出網際網路上建立的是 "華爾街".中心的消失。 "家" 辦公室消失。此書提供一個充滿幻想的未來世界。

 

 

南華大學教社所  袁薏晴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1997)

http://www.otal.umd.edu/~rccs/books/jones.html

 

這本書是由Steven G. Jones所編輯的,而這篇Book Review是由David Silver寫的。指出在網路空間中新的規範將成形,虛擬文化中社群團體正透過不斷的交互影響、人際情感、自我認同的作用在線上成長、茁壯、發展與凋零。

Jones以『網際網路和它的社會形貌』為文章的開頭,他對於虛擬社群這樣的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以「不連續的敘事空間」這樣的說法而非社群,而且特別陳述了關於社會中的認證、佔有、與交互影響之間的區別。

在第二章中作者討論『虛擬意識形態和集體的原則實現』,探索並列出網際網路中反對個體的集體特徵。

下面一章『虛擬共通性: 尋找網際網路上的印度』。探索特殊的網際新聞群組,以soc.culture.indian為例,或是分析那些由社會邊緣人所組織的網路社群。

第四章『結構的關係,電子的媒體,和社會的改變:群眾的電子網路和失去實體的家』,探索網路虛擬社群轉變為社區網路。主要是將焦點放在PEN這個虛擬社群的討論的轉變。

第五章『為什麼有關於虛擬社群的爭議:對於Phish.Net Fan這個社群的個案研究』,主要是探索這個社群的文化型態,包括其中的網路術語。

第六章『網際同性戀的通訊:談論網際空間中的性別與認同問題』,呈現同性戀社群中的特出文化。

在接下來的章節分析一些個案,談『傳輸型態的虛擬社群』說明網路社群市立基於社會互動與人際關係上。

第八章『性愛女人再流行:在虛擬文化母體中的性別和文本形式』,並提到Donna Haraway的cyborg論述,Dietrich最後終結這樣的爭論女性即將佔領網路空間並將耕植邊緣人的電子文化,並將聚集各項在網路空間中發生的實驗經驗。

接下來的的兩章談論到線上女性主義的線上活動,Susan Zickmund探究極右派者的線上討論,並介紹了一些關於網路空間建立意識型態辨正過程中有貢獻的人,提出類似的辨正過程有助於虛擬社群之間彼此的凝結力量。下一章談到線上的犯罪行動;在最後的一章『在網際網路中的市民的社會、政治上的經濟型態』。

 

 

南華大學教社所  黃瓊儀

 

Lynn Cherny and Elizabeth Reba Weise, editors, Wired Women: Gender and New Realities in Cyberspace. Seattle: Seal Press, 1996.

 

Reviewed by Janis Butler Holm

 

讀者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入門書籍。兩位作者在書中利用教育性的談話以及個人性質的敘述交雜的方式,清楚的提供了許多數位世界中與性別相關的議題討論與未來遠景。

簡單的說,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壞消息,網際空間確實是一個厭惡女性的文化所建立的城堡,有對於女性的支配與暴力在其中。它也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網際空間是無邊界的,而女人正在其中努力的建立自己的房間,為這一個宣稱是男性的領域重新定義。在這本書中提到的女性大部分在網際網路中是經驗豐富的先鋒,他們認為女性一定要參與這次的電子革命,以確保女性在未來的發聲權。

在一篇名為〈一千位婆婆媽媽與數據機〉的文章中,解釋了特定的團體試著要聚集在一起的過程。表達了網際網路能夠擴充並且提高對話的機會。

接著書中談到一個女孩利用電子郵件與一位不尋常的男性工程師談戀愛,然後發現,他們的關係只能透過電子郵件,藉著機械中的身體來維繫。女孩一些關於線上對話較負面的描述,提及邪惡的與傲慢自大的男性戰爭。

在『紅字』社區中,蘇珊探索線上女性的角色,發現她們逐漸成為新的幻想世界創造者。而娜塔所提供的則是一個被駭客入侵騷擾的經驗。

但是也有一些好的論點,珍說:「我們是玩家,而且我們不是傢伙。」他們也對那些認為女性在數學方面是弱者的論調提出反抗性的言論。

在這本書中的第三部份提到,「網路創造了男人與女人」,提供了新聞群組一個關於性別行為與性別特徵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大量的線上騷擾反映出審查制度的不周全,而在新聞群中大部分發表意見的都是男性,並且男女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時是有著不同的反應的。

另外,本書也蒐集了一些女性在泥巴(MUDS)中的經驗,蘿蕊認為女性很少出現在泥巴中是因為在泥巴論壇中懷有敵意與歧視的言論,於是有一些人組織女性的科技軍隊來對抗那些具有性別刻板印象與反對社會的泥巴使用者。

這本書提及這樣一個女人必須要參與但卻不一定感到舒服的新國度所帶來的欣喜與危機,「未來正邁向網路世界,而女人在其中是得不到更好機會的」。

 

 

南華大學社會所  陳怡安

 

Victor J. Vitanza, editor, CyberReader 2/e. Allyn and Bacon, 1999. Reviewed by Joe Wilferth. October 2000。

本書探討主題包括網路空間與虛擬真實、虛擬社群(社會與身分認同)、虛擬書籍與圖書館(超文件、多媒體、版權問題)、網路自由與安全性……Cyberpunk及Cyberorgs等議題。

 Vitanza給讀者一系列如何運用網際網路相關資訊的附加物,如何使用電子郵件及郵件列表、作線上研究、避免著作權之問題、如何使用適當的電子演說引證並提供一個線上寫作實驗室。

 本書最後主要之焦點為電腦協助教育及電腦中介溝通,本書提出在MUD遊戲中男性與女性行為特徵的簡略概述。透過MUDs及MOOs的遊戲互動中,人們可探索身分認同的另一面。書中闡述在電腦中介溝通媒介中,對於性別概念的詮釋有著書寫形容上之不同表達方式。

 

 

南華大學教社所  石淑慧

 

書名:Politics on the Nets: 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作者:Wayne Rash, Jr.

出版商: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 1997

評論者:David Silver.

 

本書作者Rash是一個記者,同時也是資深技術編輯和Communication Week的專欄作家,他以美國1996年大選為本書起點,檢視網路技術和美國政治之間的交互作用。

 

本書分為十章,每章都由細微的不同點切入。前兩章提供各主題的脈絡、以及網路的基本組成和特性﹔接下來三章分析不同派別的政治團體對網路的運用﹔六到九章檢視網路對政治和媒體的效用與影響﹔最後一章以推論網路上的政治未來做結,並附有三個有用的附錄。

 

在每一章,Rash都探討了政治、政治家、和政治活動轉換為網路力量的方法,同時,他亦檢視網路改變傳統政治的方法。Rash以提問和預言的方式呈現網路政治的現在狀態和未來形勢,這樣的方式是受到歡迎的。

 

然而,本書也有一些缺點,最嚴重的問題出現在他的推論上「網路在將過去民主邊緣外的族群帶進更大的社區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儘管Rash正確的指出網路提供接觸或進入政治的技術途徑,他卻沒有考慮到重要的經濟因素。另一個缺點是訊息來源,書中引述Jork Gill(前白宮媒體事務部的成員)和Lisa McCormack(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出版刊物主任)所做的觀察,這些觀察雖然敏銳,卻也有一些定義上的偏見。

 

除去這些缺失,Rash書末所附的三個附錄「On-Line Services Where You Can Discuss Politics」、「Political Groups on the Internet」、「News Media on the Internet」這些網址的整理整合,不管對網路新手或是老鳥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

 

藉由對網路族群在1996年總統大選的仔細分析,Rash已經開始了政治、政治組織、政治活動在網路上的探討以及未來如何繼續。至於未來的作者們該努力的,就不只是觀察這股新興勢力的民主潛能,還要包括它的潛在危機。

 

 

南華大學傳管所  李佳純

 

2000年一月

書名:Virtual Realism

作者:Michael Heim

評論者:Steven J. Schneiser

 

Michael Heim是《The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1993)的作者,他是一位科技哲學家,著重於基本與虛擬世界之間平衡之必要,他認為虛擬入侵真實將威脅到人類經驗的完整性。同時他也提出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本質是一種藝術,藝術是最高的規律。

   

    五年後,Michael Heim在《Virtual Realism》(1998)書中提出VR宣言,其基本理論是「社會和科技的改變為未來帶來爭論」。一方面,網路理想主義者促進虛擬社區和全球資訊的流動;另一方面,天真的現實主義者又將犯罪暴力和失業歸咎於科技文化,兩造之間運轉著虛擬寫實主義的狹窄通路。

 

Virtual Realism》一書各章概述。

 

第一章「VR101」

 

Heim在書中寫道:「虛擬真實屬於未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們需要去瞭解它不只是因為它是一股影響文化發展的暗流,亦是因為一強而有力的科技自身的權利」。順著這條思維,Heim為VR提出三個I--Immersion,Interaction和Information intensity。

 

Immersion:是一種起因於心裡學/現象學手段的效果,所謂手段在「完全隔離感官意識讓人的感覺傳送到其他地方」。Heim承認,目前Immersion是「一種複雜而無可捉摸的現象」,然而思想浮動的比率符合不同媒體多樣化的協定傳送程度。

 

Interaction:

Heim的意識中,重點在於「電腦快速的能力改變畫面的point-of view,如同人類有機體能改變它的自然位置和洞察」。而這端賴電腦有足夠的力量去轉換兩端的資料,所謂兩端指得是,由使用者這端輸入,由虛擬世界端輸出,反之亦然。

 

Information Intensity的概念指得是「虛擬世界能提供一特別的品質顯現出某種程度的智慧行為」。所謂「特別的品質」,Heim將之標示為「telepresence」,即一種實現在遠端操作並保留浸入於擬態環境的能力。

 

Heim對虛擬真實的非科技介紹是有益的,評論者對其唯一的批判是認為Heim應對三個I的差異花更多時間讓它更完備,討論的概念應擴及三者彼此互助的範圍。

 

第二章 「Virtual Realism」

 

皆示Heim所謂超越「天真的現實主義者」和「網路理想主義者」的中間通路一說。為了「好好生存」,Heim相信我們必須瞭解「這個之於我們熱情的雙重本質」:

 

我們必得同它一道活著,我們必須在理想主義者對電腦生活的熱情和將我們在原始真實中的需要壓抑至深層的現實主義者之間取得平衡。這種不穩定的平衡我稱之為「虛擬現實主義」。

 

要如何達到「平衡」?Heim稱之為「technalysis」,是對科技的實踐、批判和分析。為此,Heim提供我們一些沿路尋找虛擬現實主義的「路標」:這些路標的範圍從平庸的到治療性的,在在告訴我們,虛擬世界並非原始世界的再現。

 

 

南華大學亞太所  李祐蓉

 

作者:Martin T. Willis

篇名:Stacy Horn----

Cyberville: Clicks,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an Online Town. New York

 

 根據牛津英文辭典對模擬(Echo)此字的定義,它近似對已存在某些事物的模傲或複製,雖然Stacy Horn沒有清楚地陳述,為什麼她對紐約市的虛擬沙龍(salon)取為Echo,不過此定義具有非常地說服力是非常清楚。Horn堅定地相信她的虛擬城市是線上人類社會的精密複製品,且這本書大部分是站在這樣假定的立場。當然辭典的定義也有輕視的涵義,且儘管一個精神上和積極的論點,Echo最後被認為比曼哈坦(Manhattan)的chattering classes更好。

前幾篇文章,Cyberville是動人和公正的,Horn對她的線上城鎮沒有錯覺,如她在註解清楚地指出:網路世界正如同在物質世界的任何小城鎮。假如妳喜歡這個地方,妳不是解決衝突就是學習接受它們,線上,我們重新發現社會如何被建構和他們如何結合。每一個虛擬社區擁有自己的城鎮怪人和醉酒者、精神病患者和聖人、好女孩、壞女孩、好傢伙、壞傢伙,我不是在尋找世外桃源。描繪Echo的起源(經過技術初期的困難、線上友誼建立和破裂,以及作者本身的成功和失敗)是一個有教育價值想像的經驗。在接下來的章節出現Echoid變形為由她們本身對白和Horn活潑地著述的虛構字母。可理解地,閱讀這些電腦世界居民的私人討論的確具有窺視的樂趣,這樣交談式工具只能以寫字顯示,帶給讀者疏遠的感覺,且傾向非以不同的觀點看討論。作者對此似乎有所察覺,然而,並沒有對那些感到失望,此方面是最重要,有時候性別明確或無恥地尋找刺激的敘述帶給其觀眾:激情、個性衝突和暴力的內容。

以道德與民主政治而奮鬥是令其本身感到迷惑,例如:Horn對線上社區功能的未知性所作的反省,Cyberville是吸引人的,因為設立者不斷製造親近的途徑,Horn就像它的支配者一樣為Echo的公民,而且她的散文反應此分裂的個性。如同讀者,我們被放置在觀看的特權位置,不只是如同個別社區與Echo達成協議而且也涉及社區的領導能力的不同壓力,當然接受此也意指我們必須接受似非而是的論點,Horn相信Echo絕對是真實城鎮的線上翻版,不過她本人獨特地位暗中破壞此,真實世界不允許這樣容易在社會的高低階級之間流動,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是貴族和工人階級,例如:Echoid Horn容易地佔有二個位置而沒有衝突。

這些問題的根源也許是Horn對Echo的放縱,她的個人方式的確比一個組織者更能吸引更多成員,同時此使她對於評論有幾分視而不見,而且對於說出反抗其社區的那人傾向用「我們和他們」的態度。若我們以歷史或社會文件來閱讀Cyberville,它是有用的,它有助於我們對電腦世界和其文化影響力的瞭解,不過對這些哲學問題的答案必須在其它地方尋找。

 

南華大學傳管所研究生    黃才容

 

On 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Usenet and the Internet

By Michael Hauben and Ronda Hauben, Netizens

Los Alamitos, CA: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97.

Reviewed by Benjamin J. Bates

 

隨著網路即將進入到它的第三個世代,我們可以開始發現,書寫相關議題的作者漸漸從僅是理論性的、推測性的視野,轉到以歷史取向來看待電腦網路科技的發展及其影響。本書兩位作者Michael and Ronda Hauben亦是採取這樣的歷史取向,同時引用了許多有趣的典軼文章以及他們自己在網路使用上的經驗。他們的立論根據作者Haubens之前所提出的網路起源說,認為網際網路的出現是因為幾股不同的科技發展及使用的趨勢,包括一些早期的網路系統,像是BITNET, FIDOnet,還有發展成開放性平台的系統,像是UNIX,以及在使用上得到高評價的Usenet

 

作者比較關注的是推動網路往前發展的力量而非是網路發展的最終結果,這樣的觀點提供了一個強有利的基礎,幫助我們去思考網路將會如何的發展、又將會如何的影響我們的社會。不過,這本書仍舊有它的缺點---它比較像是一本文獻資料的集合而比較缺乏整體性。

 

本書可概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主要是提供一些關於他們歷史的分析取向的基礎,以Usenet作為例子,討論網路作為一個互動式的溝通平台,以及建立於其上的虛擬社群。第二個部分的焦點轉移到比較傳統性的歷史回顧。第三個部分又轉回到一些新近的議題上,其中兩個章節是討論到網路轉變到廣告化及私有化的歷史,另一個章節是回應NTIA's1994年舉辦的虛擬研討會,該會主要的議題是有關於普遍服務及開放近用。另兩章是講到網路與新聞,以及紐約新聞集團在網路上的一段小冒險。第四部分被稱做對於發展一個理論架構的貢獻,是由三段沒有關聯的但是屬於理論性質的部分所組成。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