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社會中市場關係變遷之研究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迄今人類歷史,皆是一部階級鬥爭史。」馬克斯在《共黨宣言》開端,揭示人類社會中的權力本質。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工具私有化,造成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間極端的對立,讓原已存在人類社會中的不平等性達到無與復加的地步。經濟上的不平等,成為一切不平等的總源,馬克斯因而主張廢除私有財產,讓每個人的自主性充分彰顯,以達到一個沒有異化的社會。馬克斯樂觀地認為,廢除私有財產後,生產工具不再專屬個人,因此也就沒有階級的存在,自然可以解決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惡果。這種樂觀的看法假設資本主義運作原則僅僅限囿在經濟活動範圍之中。但是,在現實中,資本主義的運作原則,早已從經濟範疇擴大到生活世界不同的領域之中。

學者反省馬克斯對「階級」的定義過於狹隘,嚐試提出不同的定義,以認識到社會中不同權力的運作方式。其中,最為各界普遍接受的是以韋伯為首的看法,將權力、財富、地位,都當作社會階級構成的重要成素。階級代表著人群具有共同的處境,處於相同位階上,很容易互換社會情境,同一階級在不同世代間的流動相當容易。相較而言,不同階級間則存在著流動時的限制與困難。

密爾斯(C.W.Mills)在《權力菁英》一書中,討論存在權力、財富與地位間的替代性,並強調階級間的封閉性格,權力菁英彼此間可以轉換不同型式,但並不對外開放。階級地位很難透過既有社會條件得到改善。現實中的權力、財富及地位可以互相轉換,但是,擁有者往往得到更多,匱乏者往往日益貧困;社會結構往往不斷複製現實中的不平等性。然而,在宗教、文化、思想諸領域中,人們常常存在改變現況的期待,現世中革命並不常發生,是因為人們相信來世或下一代,具有改變現況的可能,因此比較能夠安於現實、接受不平等的事實。改變現況最重要的社會機制有著兩種可能,分別是透過宗教及以及教育而來。然而,宗教期昐遙不可及,人們往往將改變社會地位的機會歸到教育領域。透過教育的薰陶與教化,人們能夠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並改變自己的權力關係。自從馬克斯對資本主義採取嚴厲批判以來,資本主義體制也有相當程度轉變,以因應現實社會中無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的挑戰。然而,儘管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有著諸多批評,所能提出的替代方案,並不能真正解決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問題,吉拉斯的《新階級》一書,說明了此一難題:為了解決資本主義所造成的階級對立與鬥爭,以共產主義代替之後,不但沒有消除階級對立,反而創造了更不平等的新階級。面對資本主義強力的社會複製機制,除了宗教鴉片的麻醉作用外,人們唯一能夠寄託的只有教育了。

鮑里斯與季亭士(S.Bowles & H.Gintis)針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在美國的實際發展,寫成《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1976》一書,反駁這種浪漫的想法。雖然,教育可以提升個人的素質與能力,但是,檢視美國的公立學校設立過程,強制性的公民義務教育,目標雖然在於建立高素質的受教育勞工,但反而是對資本家較有利的安排。揆諸事實,公民義務教育培養了有紀律的勞工,與傅柯在《紀律與懲罰,1979》中的主要論述相符,都說明了現代社會控制技術的提高,勞工相對地位不升反降,社會間所得分配與地位關係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日益惡化。

於是,「教育」這人們所賴以改善社會關係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沒有辦法達到消解階級對立的期昐。現代人雖然在真實物質生活方面改善不少,但人與人在相對關係與心理滿足程度上反而可能是減損的。面對資本主義在過去數個世紀的發展,所有人類社會都被納入到世界體系的運作關係中,無所逃於天地間。資本主義法則成為人類社會最高的指導原則,思想系統、經濟關係、權力運作、人際互動,沒有一個領域不受資本主義運作原則所左右。相當程度而言,資本主義構成了現代社會,人的地位與命運,決定於他在資本主義系統中所安立的位置,正像是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掌般。

布勞岱(F.Braudel)在三冊的《文明與資本主義》中,分析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資本主義的崛起與發展。在布勞岱看來,資本主義從其創始以來未嚐改變其本質,它是基於對國際資源及機會的剝削來擴張自己,資本家從不專業化,而是游走於高利潤的部門之間,基於合法或實際上的壟斷,在不透明的經濟活動中掌握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並以最高利潤的部門為其依存空間[1]。布勞岱呼應馬克斯對資本主義所持立場,視壟斷與累積為資本主義發展的秘訣,差別在於,布勞岱認識到資本主義的本質就在不平等性以及壟斷,在資本主義充分發展後,已經不是任何人能夠片面地加以調整的了。無論是工業資本主義、商業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操縱與控制都是大資本家獲利的主要手段。

華勒斯坦(I.Wallerstein)從布勞岱對資本主義的歷史研究中,建立出一套關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理論,認為只有透過有意識地彼此結盟,才能改變社會中的不平等關係,只有靠著權力平衡才能分配到現實的經濟利益。共產國家打著反資本主義的大旗,然而,在國際經濟活動中,仍然必須以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為依規,無力將自己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華勒斯坦原先寄望OPEC能夠發揮其影響力,改變資本主義的運作關係,然而,隨著產油國家彼此不信任,以及歐美國家的分化,改變資本主義的可能性愈來愈小。在東歐變天、蘇聯瓦解後,資本主義已經沒有任何制衡的力量,成為人類社會中,唯一能夠參考的社會體制。

從二十世紀開始,企業為主體的市場體系成為資本主義賴以開展的場域。在社會主義瓦解後,資本主義的原則宰制了全世界,亞洲金融風暴、俄羅斯金融危機,都說明金融資本主義在世紀末成為資本主義開展最重要的面貌。然而,就在這同時,扮隨著網際網路以及全球資訊網的蓬勃發展,資本主義在世紀之末開始有了轉變。

資本主義藉著數位化的開展,首次突破地理疆界所給予的限制,將社會場域予以數位化,形成了一套關於社會場域新的政治經濟學。學校、博物館、政府等領域,過去都受到企業經營原則支配,早已充分資本主義化[2]。面對新的數位化發展趨勢,企業經營方式將會有許多調整,數位資本主義亦將會以不同於傳統的方式出現。柯司特指出:

歷史上頭一次,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不是一個主體(例如企業家或企業家庭)、也不是集體的(例如資產階級、公司、國家)主體。….這個單位是網絡,它組合了許多的主體及組織,並且不斷地修正以成為支持環境及市場結構的網絡。[3]

這時,資本主義化為無數細微的具體操作,沒有一個為人們所直接譴責的對象,但又是那麼真實地感受到自已的無助與徬徨。

從量變到質變,數位資本主義逐漸改變其本質,目前雖然還處於傳統與數位化間的擺盪,然而,數位資本主義終將全面而無所不在地左右人們所有社會生活層面。這一天,恐怕很快就將到來!

 

那麼,這個轉變過程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在我們眼前開展的呢?

以我們所習慣使用的「資本主義」一詞為例,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1753年《法國百科全書》中,指的是「人們富裕的狀態」,1861普魯東將其界定為「在社會及經濟的領域中,作為所得來源的資本,並不屬於那些經由他們勞力而生產的人」,當代意義的「資本主義」用法至少在當時還未發展出來;即以六年後1867年為例,馬克斯仍然不知道「資本主義」這個概念,其理論開展也不依檢討反省「資本主義」而出發。學界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在1902年宋巴特出版的《現代資本主義》一書,早年「資本主義」一詞是被詛咒的政治性詞語,到了1904年韋伯發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時,資本主義才有正、反兩面爭議性的立場。「資本主義」在二十世紀成為政治議題論辯時,用以與「社會主義」對立的另一種體制的代名詞。[4]

二十世紀的學界約定俗成地將「資本主義」界定為自十六世紀開始發展,到十八世紀成熟,「生產工具私人佔有並利用它們作為追求利潤的手段」的生產模式。「資本主義」一詞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用語。然而,如果「資本主義」是那麼真實的發展,全面性地影響到所有社會大眾,我們仍可質問為何十八、九世紀的思想家及社會大眾都沒能意識到「資本主義」的來臨與影響?一直要到二十世紀的學者才幫十八、十九世紀定位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全盛時期?

關於此點,當然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我們關心重點並不在此。重要的是,學界在過去幾年間,突然提出「數位資本主義」一詞,究竟這個名詞對應著真實世界經濟體制的轉變,抑或,它只是一組在思維中構想的觀念,是學者方便討論時所建構出來的觀念?

伴隨著電子商務、線上交易的普及,經濟活動數位化已經是未來必然的趨勢,這點不但學界承認,社會大眾或多或少也都能感受到。但是,是否因而我們必須採用「數位資本主義」一詞,而不繼續延用「資本主義」概念呢?資本主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著許多變化,從最早的工業資本主義,到商業貿易主導的資本主義,以及後來的金融資本主義發展,形貌早已複雜得多,影響與支配力也遠非傳統社會所能想像,但直至二十世紀結束,人們還統稱其為「資本主義」,顯見雖然各歷史階段、不同社會有著各自的特性,但都還能歸在「資本主義」這個觀念之下,受著類似的規則所支配。

究竟,逐漸所採用的「數位資本主義」一詞,只是資本主義的一個變體,類似金融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一個特殊層面,不過是強調經營手段以數位化為其工具,抑或,未來世界經濟體系,終將因著數位化的發展,創生出一套與傳統「資本主義」不同的經濟體制?

正如同馬克斯在撰寫《共黨宣言》以及《資本論》時,資本主義已經形成,即使他不採用資本主義一詞,資本主義仍是可以具體反省的經濟體制,所欠缺的不過是他沒有清楚地採用此一概念罷了。同樣的,當我們意識到「數位資本主義」已然形成時,雖然,我們沒有具體、全面地對此一概念的內涵有所掌握,但這並不意味我們不能使用這一概念來分析、立論。

由於網際網路潛力無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仍無法具體估量,再加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遠超過人們對新知接受的心理適應速度,因而,無法為「數位資本主義」作定性、定量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一波的資訊發展已然對人類社會產生革命性影響,其涉及層面還在不斷擴大,這個過程已是不可逆轉的了,「數位資本主義」在可預見的將來,終將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彙。

當此之際,探討造成「數位資本主義」轉變的一些因素,就成為認識其特色較佳途徑。雖然,我們無法全面掌握「數位資本主義」的所有特性,但意識到其與傳統「資本主義」的一些異同,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資訊社會未來發展的可能取向。

下文,將從市場改變一事,探討「數位資本主義」的一些特性。

 

一、虛擬經濟與市場運作

博蘭尼(K.Polanyi)在《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一書中指出,在大部分的歷史時空中,人類的經濟行為是受到互惠(reciprocity)及再分配(redistribution)的原則所支配,而不是由市場法則來決定。只有到了資本主義大獲全勝之後,市場法則才成為人類經濟行為的支配原則,原初這只是西歐及北美在特殊歷史條件中,發展出來的一套特殊交換關係,由於其在科技與比較利益上的優勢,經由帝國主義的傳播,逐漸影響到全世界,終於成為世界上主要的交換體制。

人類的交換行為,常常是「互惠性」的,無論是公開的、私下的,客觀的、主觀的,各團體間建立出具有特殊性格的互惠性交換行為,構成了一套複雜的權利義務系統,也就形成了各地的分殊文化。各地的特殊交換系統相當複雜,往往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以初布蘭群島上的庫拉交易為例,看似原始的交換關係其實相當複雜,有些交易循環甚至要耗費十年才能繞行一圈,博蘭尼因而指出「令人感到興趣的是:建立在精確會計計算基礎上之最進步的現代市場組織,不知是否能應付得了庫拉貿易所要達成的任務」[5]。初步蘭群島的原始經濟雖然無法應付華爾街的複雜金融交易關係,但西式的市場組織也沒辦法提供初步蘭群島所欲完成的非經濟目的。

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冊最後六頁(pp.635-640)未完成的〈市場論〉,成為他對西方兩大團體組織類型解釋時的重要文獻。韋伯指出:[6]

市場行為是受到對利益合理與合目的的追求所影響的。交易者均期望著對方會依據合理的法律,以及一旦承諾後就在形式上不可違失[的規範]行事。而所有的一切形成了市場規範的特性。

但是,這套原則與傳統人類團體的基本構成原則是相衝突的。以血緣、地域、倫理等傳統方式所構成的團體,其人際關係是屬於社區性的(Vergemeinschaftung),它與經由系統性、可計算性等合理要素所形成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後者是為社會性的(Vergesellschaftung)關係。在韋伯看來,社會性的關係包括法人組織、現代國家、公司等團體,是西方歷史發展上的獨特產物,是經由市場原則的運作,依合目的性理性所開展出來的特殊組織型態,代表著西方合理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

傳統交換關係不必透過市場,是以互惠性及再分配性為原則,需考量許多社會功能及目的。然而,要達成這種非市場制度的交換行為,基本條件在於交換兩造具有對稱性,是以家族或部落為對應單位才可能順利進行。換句話說,只有在這種對稱性及家計性質被破壞後,市場制度才可能形成,這說明了為何早期的商業活動只存在異邦人之間,且是由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來進行。然而,在市場法則逐步取代傳統交換模式後,其影響力日漸增加,甚至逐漸成為社會運動的基本原則。

時至今日,市場原則主導的資本主義已然侵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中,沒有任何地區可以擺脫市場經濟的影響。於是,市場原則也就逐漸取代人類行為中互惠和再分配的類型,成為最具支配性的行為準繩。即令在前蘇聯、變天前的東歐等共產主義社會,為了與資本主義制度相抗衡,而強調依社會公義進行重分配模式,仍然無法擺脫市場法則的影響。

貨幣原為價值貯藏的中介,但在市場法則中,逐漸成為價值交換唯一的中介。進而,它甚至越位,反過來主導著經濟的生產。馬克斯將C-M-C’的公式轉換成M-C-M’的公式,正就說明資本主義致富的秘訣,市場上是以錢來賺錢,金錢拜物主義遂成為資本主義最佳寫照,資本主導著生產、主導著社會價值系統、也主導著人際關係,當代文化是順著資本主義的特性而開展的。

布勞岱對資本主義發展史深入研究後,將現代社會的經濟活動區分為三個彼此相關但又可各自獨立討論的層次:物質生活、市場經濟、資本主義。

物質生活是指不透過市場完成的經濟生活,它雖無法在貨幣經濟中顯示其價值,但卻是人類社會中無法切割的重要活動。例如,家中家務勞動或是朋友彼此幫忙服務等活動,雖然沒有以貨幣來估算,但這些對於人類社會仍然相當有意義,後進國家經濟發展時,有很大一部分經濟所得是將這些原先未估算的部分納入貨幣計算後增加的。物質生活不會因市場經濟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減弱或消失,即令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依估計其比重仍約佔國民生產毛額的30-40%,更遑論及其在傳統社會中的比重了。[7]

市場經濟指的是透過公開、客觀的市場所從事的客觀交換行為,是透明易識的商品交換,也是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中所討論的交易行為。然而,布勞岱認為韋伯等人視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於市場經濟的「合理化」過程是過度簡化了問題,沒能真正認識到問題所在。在布勞岱看來,資本主義是在市場經濟之上,一種特殊壟斷、不透明的經濟活動。只有少數資本家,有能力也有資本玩這種壟斷、獨佔且不透明的奢侈遊戲,外人無從瞭解整個遊戲規則,也沒有本錢參與資本主義的遊戲。現代資本主義的獲勝,代表著資本主義從歷史上的偶發經濟行為,逐漸擴展成為普遍的現象,甚至,資本主義進而成為指導物質文明與市場經濟的最高原則。

資本主義只在利潤最高的領域出現,它雖宰制物質文明與市場經濟,但對於固定利潤與合理計算等經濟活動沒有太大興趣,它只置身於高風險、高利潤的場域中。如以歷史開展過程來看,工業資本主義、商業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是它發展的不同形式,也代表著資本主義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布勞岱從歷史研究考察自十六世紀以來的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得出下列幾點關於資本主義的特性[8]

1)  資本主義自發展開始即以不平等的分工為基礎,經由中心對邊陲地區的剝削而得到其利潤。

2)  相對於市場經濟的自足性與透明性,資本主義是以壟斷為基礎,具有宰制及不透明性的特色。

3)  在資本主義體系中,中心可以轉變,但它與邊陲間的剝削關係不會改變;領導產業可以改變,但無論是在工業生產、商業貿易、金融交換等領域,資本家永遠佔據著高利潤、具壟斷性的關建位置,行其獨佔的優勢地位。

因而,資本主義歷經四個世紀的發展,始終沒有改變其本質。在馬克斯眼中,累積與剝削、控制與操縱就是資本主義的本質,這個看法在布勞岱《文明與資本主義》三巨冊中依舊站得住腳。

然而,九○年代,尤其在柯林頓主政的八年間,美國經歷有史以來最特殊的經濟發展經驗。七○年代後期開始,困擾著美國的停滯膨漲[9],到了九○年代一掃而空,美國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不但物價平穩同時失業率也相當低,國民生產毛額不斷提高,而景氣循環波動似乎也失去了作用。許多人認為這是由於以電子通訊、網路資訊以及生化科技為主的知識經濟發揮了作用,產生了一種新型態的經濟生產模式,它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基本的經濟體制[10]。由於數位資本主義所生產的產品是數位資訊,不同於傳統經濟生產模式與產銷邏輯,因而可以擺脫掉傳統經濟景氣循環之苦,成為替代傳統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模態[11]

關於此點,我們可以從兩種不同取向來解釋。第一種觀點視資本主義本質仍未改變,總是產生於隱誨而又高利潤的領域,它帶領著整體經濟系統的發展,成為火車頭般的動力來源。知識經濟只是取代工業、商業、金融產業之後的最新場域,資本主義藉此場域取得最新動力與利潤,擴大其影響層面與作用範圍。如果支持這個論點,我們可以視世紀之交Nasdaq指數暴跌、網路產業泡沫化為另一景氣循環的起點,故而,雖然歐美過去十餘年看似不受資本主義景氣循環的影響,但這只是由於新興產業延緩了起伏的速率,在持續擴張之後,歐美社會仍將飽受景氣低瀰之苦。

第二種觀點則視知識經濟掘起後,社會基本型態已經全然改變,資本主義再也無法如同以往般作用,其風貌已不復馬克斯《資本論》、布勞岱《文明與資本主義》書中所描繪的資本主義了。

由於數位資本主義尚方興未艾,距離其成熟穩定階段仍有一大段距離,目前電子商務活動佔全部經濟活動的比例也仍然相當有限,無法評估上述兩種觀點何者較為中肯。但是,諸多網路經濟所呈顯出來的特性,讓人們不得不思考網路經濟環境以及數位資本主義是否真的逐漸從量變而達到質變,終將成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型態。

在知識經濟時代,數位資本主義雖然仍然生產、販售實體物品,但更重要的是它以提供資訊及知識為主要服務內容。資訊存在時間中,但並不佔據物理空間;它是流動性的,易於複製。如果我賣掉一個實體物品或服務,則你得到後我就沒有了;但是,當我賣掉資訊,我們同時都擁有它,它是持續性的。故而,關於財產的觀念,在數位時代必須重行估量。邊際報酬遞減法則對資訊經濟而言也不適用,就累積與整合的觀點來看,邊際報酬反而會遞增的。[12]數位時代中,許多資源是共享的,累積在網路中豐富而大量的資訊與資源,提供了以往匱乏經濟無法想像的效用滿足,也讓邊際效用遞減原則出現了反例。

資訊科技釋放出的力量,能夠讓社會解構到最基本成分,回歸到個人與資訊的直接關係。許多習以為常的事物將會從資訊的角度重新定義,「書本變成資訊容器,圖書館變成資訊倉庫,大學是資訊提供者,學習則是吸收資訊。組織被視為資訊協調者,會議是資訊整合者,說話是資訊交換,市場是受資訊驅動的刺激與反應」,資訊時代的特性可以下列六個D來代表[13]

去大量化(demassification)

去集中化(decentralization)

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

去專門化(despecialization)

去中介化(desintermediation)

去集體化(desaggregation)

資本主義開展的原則,恰正就是這六個D的對立面,這正代表著資訊時代的數位資本主義,與傳統資本主義將會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終將無法援用對傳統資本主義的理解方式來面對它。

事實上,大量化、集中化、專門化、集體化等原則,是在工業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奠立出來的原則;國家化是資本主義在保障壟斷、強化競爭、制定規範時的現實需求;至於市場(中介)則是經濟活動能夠具體開展的場域。古典經濟學是建立在市場充份發達,貨幣交換工具完全獨立,藉著價格機能那隻「看不見的手」,來將公利/私慾、供給/需求加以調和,達到最適的均衡狀態。雖然,許多學者質疑古典以及新古典學派的諸多理論預設,認為諸如「經濟人」、資訊充足、理性選擇、邊際效用計算、均衡模型等觀念與假設,在現實應用時仍有其限度。有些人甚至批評經濟學所以能夠應用到現實世界中仍然有效,不過是「自我實現寓言」罷了,理論仍然有其限度。暫且撇開這這些爭議不論,即使批評新古典學派的學者,也是站在與新古典學派的對話立場,才能建立出異端或另類的理論,可見諸如市場、均衡等基本觀念,早已成為經濟學思想的骨幹,相當程度上,現代資本主義以及經濟學理論就是建立在這些歷史發展的過程之中,其基本性格也就深受西歐、北美過去四個世紀的發展經驗所左右。

理論建構與現實發展間有著相契的關係,例如,韋伯就曾指出,要在貨幣經濟逐漸普及進入到日常生活各領域的條件下,「邊際效用理論」才會逐漸代表著行動者的「心理法則」,他指出[14]

資本主義時代的歷史獨特性,以及邊際效用理論對理解此時代的意義,是基於今日存在的特殊條件之下:即實體對於理論命題的接近是與日俱增地。由於理論[ 逐漸地 ]接近實體,其中隱含著更廣泛層次的人類命運[ 的傾向 ]

上引文指出,理論建構是配合現實經驗世界的發展,而具有其文化特色。認識理論就在於認識社會,藉由對歷史、文化、社會的深刻反省,才能建立有效的理論,也才能具體而微地見出存在社會的問題。

過去數年間,網際網路的普及速度遠超過一般的想像,就在不知不覺中,網路已然入侵到真實生活的各個領域,將要成為真實世界基本構成的核心要素,而無法將真實與虛擬加以區分開來。「虛擬入侵」已經不是一個口號,虛擬世界逐漸將其影響壟罩在真實世界之上,非常真實地在全球悄悄展開一場無聲的數位革命。麥克魯漢(M.McLuhan)的名言「媒介即訊息」,最好的例子就是文字使用所建立的書寫傳統取代口說傳統的歷史經驗,無論是在柏拉圖哲學取代荷馬吟詠詩人、孔子刪詩書、十二世紀的英國與西歐、十七世紀的美洲殖民等,都印証了此一說法。甚至,哥騰堡印刷術的採用對現代思想與宗教改革的影響,也是最佳例証。過去傳播媒介諸如報紙、電影、廣播、留聲機、電視、電話、無線電等媒介發展,都已經對於社會型態、人類行為模式、經濟運作關係等各文化領域產生一定影響,對此,學界也有諸多研究論文予以討論。然而,最能展現麥克魯漢理論的厥為當前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這一複合媒體,它不但能結合所有傳統媒介的特性與功能,更能具有超強的即時性與互動性,具體地實現麥克魯漢在六○年代所提出的「全球村」觀念。

這一波數位革命比起以往任何的社會革命都要來得快,Intel總裁葛洛夫在1998年強調「五年內所有的公司都將會是網路公司,否則跟本稱不上是公司。」此一說法現在看來稍嫌樂觀,尤其是面臨網路泡沫化的危機時,顯然預測有其失真之處。然而,以歷史發展為例,當年南海泡沫公司、鬱金香熱潮所顯示的危機,雖然有其失調之處,但在基本方向上仍是朝著一定的經濟型態開展。倍速時代、資訊革命、知識經濟、虛擬商機、數位資本主義….人們是這樣看待未來社會發展的,相當程度上,這已是一條必然發展之途,問題只在步調與速度間的落差罷了。

 

二、數位時代的市場運作

資訊時代是個無重量(weightless)的時代,傳統資本主義藉工廠大量生產標準化產品的作法,已經成為基本的物質生活基礎,資本主義發展的著眼點不再是傳統的商品,「價值」的觀念也將有所調整。新經濟有三項明顯的特微:它是全球性的、它偏向無形的事物(理念、資訊和關係)、它的一切組成因素緊密地交互連結。當網際網路將全世界都緊密結合在一起,並將所有事物都虛擬化、解體化之後,網路終將贏得最後的勝利。由電腦、娛樂和通訊所組成的不具形體世界,目前已超過營建、食品或汽車等任何一種傳統主力產業,估計這新興起的資訊部門目前在美國經濟體系中已佔總值的15%,而其比例還在快速增加中,雖然舊經濟仍會在新經濟的內層中持續運作,但是,主導經濟發展的動力將逐漸轉移到新經濟系統中[15]。讓我們先看看數位時代新經濟的一些特性:

.就業人口從原來的製造業逐漸轉移到網路經濟的工作,目前美國僅有18%的勞工是從事製造業,而其中的3/4雖受雇於製造業,實際執行的卻是與網路經濟有關的工作。(p.17)

.網路價值總合與其成員數目的平方成正比,網路節點的數目呈線性增加,而其網路價值則呈指數性地增加(即Metcalfe法則)。(pp.46-7)

.在工業經濟裡,成功會自我設限;它遵守報酬遞減定律。在網路經濟裡,成功會自我強化;它遵守報酬遞增定律。而報酬遞增律創造了一個贏家通吃的環境。(pp.49-51)

.工業時代,價值來自稀有,數量增加價值遞減;網路經濟中,產品的數量愈充裕,其價值愈高。數量呈算數級數增加,其價值呈幾何級數增加,普及本身就會創造自己的機會。(pp.71-9)

.傳統經濟學中,唯有產品價格提高後,供給才會增加;在新經濟裡,供給會隨著價格降低而增加。科技能創造需求,然後再滿足需求。推動供給和需求的不再是資源的稀有性和人性欲望,而是科技這單一的爆炸性力量;知識和科技的加速擴充,既推升了需求曲線,也壓低了供給曲線。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同時推動雙方。(pp.97-9)

.工業時代個人對組織的高度忠誠在網路經濟中變得較不具意義,如今唯一的內外之別為:你究竟在網路內或網路外。(p.120)

.在網路經濟裡,一家公司的首要焦點從儘可能擴大公司的價值,轉移到儘可能擴大網路價值。(p.123)

.傳統經濟活動要在附加價值的環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在網路市場空間中,價值是在網狀結構中流動,新經濟中存活所需的多重互動為「從價值鍵移動到價值網」。(pp.170-1)

.網路中所有節點都是中介者,節點愈多,中間人就愈多;網路經濟鼓勵了中間的空間,它提供科技來培育中型奇蹟,而這是工業時代做不到的。(pp.174-9)

.網路的節點和連線的空間建立了新的社會組織、新的公司形態,它們的規模奇特,它們的結構異於傳統,網路空間中,幾乎任何形態的企業都是可能的。(pp.184-5)

.網路經濟已從「變動」轉變成「流動」,傳統由龐大的垂直整合企業所組成的產業,都將逐漸扁平化、原子化,形成流動性的「權宜式組織」。(pp.193-7)

.創新源自創造性的不平衡,要能持續創新,你必須尋求持久的不平衡。要尋求持久的不平衡,你必須追求混亂,但不屈服於混亂,或在它面前退縮下來。(p.201)

.網路經濟的核心經濟要求是增強關係,在全球化過程中,它們將一般的關係轉變成超關係(hyperrelation)的活潑狀態。以往因為缺乏充裕資訊,建構複雜組織最聰明的辦法是建立一個階層結構,但在網路式結構中,成員之間則是地位平等的同儕,享有類似的權力和機會,當資訊充裕時,同儕關係就接掌大局了。(pp.208-10)

.在網路經濟裡,生產(producing)和消費(consuming)溶合成一個單一動作:產耗(prosuming) (p.212)

.將人類事務中巨大不對稱稱為「經濟」,長期以來「產出」的累積快過「投入」已經創造出價值四千兆美元的世界,這個巨大不對稱所累積的不是金錢,不是能源,也不是物質。經濟財富是源自機會。(pp.250-1)

.泰勒建立了將機械性工作最佳化的科學方法,為工業製程帶來革命;然而在網路經濟裡,大多數非人性的製造工作都交由機器來做,勞工該問的問題不是「我如何將這個工作做對?」而是「甚麼是該做的工作?」在即將來臨的時代,找出下一件該做的事來做,其收穫會遠比將同一件事做得更好還要來得豐富。(p.260)

.全球資訊網是全世界最浪費時間的東西。但這種無效率也正是它最主要的吸引力及祝福。它是藝術、新模型、新理念、次文化及許多其他事物的來源。在網路經濟裡,創新必須先在禮物經濟的無效率裡播種,稍後才能在商業的效率裡萌芽。(p.264)

.在網路經濟裡,所有權分解成無數碎片,沿著電子的路徑加快腳步,散布到勞工、創投公司、投資者、聯盟夥伴及外部人士的手裡,甚至也微量地散布給競爭者。網路培養了群體資本主義。(p.278)

.網路興起時,中心退縮了,網路原則擯棄了僵直、封閉結構、全面計畫、中央權威及固定價值;網路提供了多元、差異、曖昧、不完整、偶然及多重性。這些特質正適於造成混亂,適於散布網路化的組織犯罪,適於掏空社會的共享價值。後現代轉向造成的碎裂、不穩定、無結果及不確定,恰正可以用來說明網路文化的特性。(p.278)

 

由前引諸端可以見出,在數位經濟中,各項經濟活動的基本運作原則都與資本主義所代表的傳統經濟學大不相同。透過網路聯絡,每個節點、每台主機都可以扮演傳統「市場」的角色以媒介交易,交易成本自然就日益降低。當組織來完成交易要比個人來得便宜時,公司就會紛紛成立,然而,隨著網路的迅速與方便,交易成本降到夠低的程度時,正式組織也將逐漸消失,這正就是唐斯與梅振家(Downes, Larry & Mui Chunka)所提出的「公司消失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Firms)[16]科技促成交易成本大幅滑落,也將逐漸促成公司的消失。

地理上的距離,造成了十六世紀以來長程貿易的高風險,然而,資本主義恰好就利用一般人無法克服空間上的距離,在這種資源分配不等的情況下,控制住交易中最關鍵的一環。無論是長程貿易、工業生產流程、金融資金等項,都可以成為可操縱的關鍵項,資本家就利用本身享有的特殊資源,掌控了產銷流程中最重要而不透明的關鍵項,因而取得極大的利益,成為資本主義體制的贏家。然而,到了數位時代,資訊沒有重量,複製容易又傳輸快速,傳統交易成本的觀念正在逐步改寫,當交易成本幾近於零時,商業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的原則,都無法適用在數位資本主義中。

數位資本主義將新古典學派只存在理論中的「完全競爭市場」觀念帶到真實世界中,「市場」可以只是一套媒介交易的代理軟體,只存在虛擬空間之中,快速而又無遠弗至地完成交易。例如,透過諸如eBay(http://www.ebay.com/)等網站,人們可以比任何傳統市場都更有效地進行有興趣的交易活動,網路空間從不打烊。隨著利益上的彼此競爭,愈來愈多的商業活動會逐漸轉移到網路上,透過各種代理軟體來進行。由於軟體是客觀而公開的存在,資訊充足、選擇豐富、傳輸迅速,各種代理軟體所代表的網路交易行為,展現出一個完全競爭市場的模式來,為數位資本主義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然而,IBMMIT研究人員將代理軟體放在明顯無摩擦的市場中進行實驗,發現代理軟體不受經濟活動中通常可以緩和人類行為的節制因素所約束,為求達到眼前的目標,不惜破壞市場穩定,進行價格戰殺得頭破血流,讓人類供應商無法立足,造成獲利情況大幅震盪的情形。可見無摩擦市場在理性計算的軟體操控下,並不見得能與一般人所期待地有效而符合經濟原則,傳統的社會摩擦和惰性反而具有壓抑多變性和提高穩定性的好處。因此,毫無摩擦的市場說不定反而會終結了傳統經濟學基本假設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澈底終結了傳統經濟學。[17]

古典經濟學假定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us),在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的情況下,「市場」中價格機能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讓個人追求私慾的利己行為,轉化成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利他結果,諸如休謨、亞當斯密等北蘇格蘭道德情操哲學家藉著在倫理學上的設準,開展出公利私慾調合說的理論架構,也開展出現代經濟學的基本論述架構。[18]

弔詭的是,藉著網際網路及代理軟體的發展,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能夠將經濟學理論中的諸多基本假設落實,具體而微地在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中展開;然而,當這些假設成為真實之際,虛擬經濟學正又宣告了傳統經濟學的死亡,傳統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將不適用在虛擬經濟活動上。在虛擬經濟活動中,諸多原先被大家習慣接受的經濟法則似乎都不再是自明的了,甚至,許多原則還與虛擬經濟活動相牴觸。

重要的是,面對無情的競爭,數位化以及採取代理軟體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將會是生存的唯一選擇。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數位時代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了。迎面而來的數位資本主義,其基本運作方式與影響,不會是傳統資本主義的翻版。目前,關於數位資本主義的研究仍相當有限,然而,可以想見的是,透過網際網路的普及,數位資本主義再也不必如同傳統資本主義,要借助跨國企業、銀行金融體系、各大產業的合縱與聯盟等組織,而可以直接深入到對每一個個人生活週遭極其細微繁瑣事項的支配與影響。

 

三、小結

Dinesh D’Souza認為這一波達康(dot-com)產業的繁榮是八○年代雷根自由資本主義精神的延續,是美國資本主義的產物,並不是什麼全新的發展。[19]暫且不論其立論所在,即令數位資本主義的發展條件是建立在傳統資本主義的基礎之上,經由數量擴張與性質改變,達康的經營法則也會逐漸發展出與傳統企業組織不同的風格來。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逐漸擴充,電子商機與線上交易普及到一定程度後,數位資本主義終將由量變到質變,成為一個新的類型,在未來時日引領風騷。

隨著報酬遞增法則以及無摩擦市場的發展,數位經濟會是個完全競爭市場,但也將會是個完全壟斷的市場。傳統經濟學中許多彼此矛盾的觀念,在網路空間中可以兼容並濟,不但毫無衝突,更可依賴傳統經濟學的不同理論架構而得到開展。

同樣的,傳統資本主義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數位資本主義中不見得會全面消除,反而還可能依原有軌跡,發展出全新的風貌來。

數位資本主義終將吸納傳統資本主義,並將傳統資本主義收授成為其間的一種模態,以與其餘諸多模態同時呈顯。

不平等性、階級對立、剝削、異化、物化,原有資本主義所面的問題,在數位資本主義中,亦將會以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數位階級、虛擬控制、人機界面(cyberorg)等形態出現。現實世界中的權力分配關係與權力運作模式,在虛擬空間中,亦將會依虛擬權力開展模式而得到另一領域的實施。

於是乎,資訊社會未來所將面對的,不只是新的領域的形成,也將會是一套全新的解釋,其中,虛擬經濟學與虛擬政治學都將會因「市場」形態的變革,而得到全新的開展。

關於此點,我們所知仍然相當有限,仍有待各界共同努力!



[1] F.Braudel, Afterthoughts o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977, The John Hopkins U P, pp.111-2; F.Braude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15th-18th Century, vol.III: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1984, N.Y.:  Harper and Row, p.662

[2] Dan Schiller, Digital Capitalism: Networking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2000,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205-6

[3] 曼威•柯司特《網絡社會之崛起》(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夏鑄九等譯,1998,台北:唐山出版社,頁206

[4] F.Braude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15th-18th Century, vol.II: The Wheels of Commerce, 1979, N.Y.:  Harper and Row, pp.237-8.

[5] 博蘭尼,《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黃樹民等譯,1989,台北:允晨出版社,頁120。例如,中國社會中,關於婚、喪等紅白事中的社會關係,就是一套極其繁複的交換系統,無論是禮金、奠儀等項,就是涉及數個世代、不同家族關係的一套交換系統,在適當時間、適當方式,都會持續進行的。資本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可謂不小,但在許多文化符號交換系統中,其影響力仍然有其限制。

[6] M.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1978, Berkeley: U California P, p.636.

[7] F.Braude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15th-18th Century, vol.III: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pp.630-1

[8] 筆者的整理。

[9] 傳統經濟學理論中,通貨膨漲與失業率有著替代關係,不應同時出現。然而,七○年代後期開始的美國社會,高通貨膨漲與高失業率同時並存,既有經濟政策均無法消解此一難題。經濟學者因而將這種情況稱為停滯膨漲,以與傳統通貨膨漲的現象加以區別。

[10] Shariq,S.Z.(1997),"Knowledge Management: An Emerging Discipline and a Professional Society for Facilitating Adaptive Change to a stable World Order in the 21th Century," Invited Paper for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Innovation, Macau, July 2-4,1997, (http://www.ic2.org/pubs/syed.pdf), 2001/5/3.

[11] 奧斯汀德州大學IC2研究中心的Sten Thore博士即持此主張(http://www.ic2.org/insider/6_15.htm), 2001/5/2.

[12] John Perry Barlow(1994),"The Economy of Ideas: Rethinking Property in the Digital Age," (http://www.eff.org/pub/Misc/Publications/E-journals/CyRev/cyrev1.html),2001/5/3;亦見Evans,P. & T.S.Wurster(2000),《位元風暴》,李宜懃譯,台北:天下文化書坊,頁23-6。同樣的,數位時代關於智慧財產權等觀念亦要加以改變。

[13] Brown, J.S. & Paul Duguid(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顧淑馨譯,台北:圓神出版社,頁22-4

[14] eber,M.(1975),”Marginal Utility Theory and the Fundamental Law of Psychophysic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56:21-36, p.33

[15] Kelly, Kevin(1999),Net & Ten,趙學信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頁9-11。下文關於新經濟的一些特性,亦從本書摘錄出來,不分別說明,僅在每段尾列出頁碼。

[16] Brown, J.S. & Paul Duguid(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頁26

[17] Brown, J.S. & Paul Duguid(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頁58-9

[18] 參見Hirschman, A.O.(1977), The Passion and the Interests, N.J: Princeton U P.,亦見翟本瑞(1993),《心靈、思想與表達法》,台北:唐山,頁499-528

[19] Bonasia,J.(2000)”Capitalism is dead. Long live capitalism!”(http://www.salonmag.com/tech/books/2000 /11/d_souza/), 2001/4/28.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