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郵寄問卷調查使用之限制(下)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假如基於不具代表性的研究可以從社會科學調查中全部移除,整個圖書館關於這部份的書架資料看起來將會像前蘇聯百貨公司架上的貨物一般。
--Dana
Ward
Kim
Sheehan研究從1986年學界第一次採用電子郵寄問卷調查以來,到2000年為止,八個大型資料庫中,採用電子郵寄問卷來搜集資料的31篇重要相關研究文獻,將電子郵件問卷的優、缺點,整理如下:[1]
1)
網際網路普及率相當高,2000年時美國已有超過半數的使用者,歐洲37%、亞洲則為23%。在問卷電子問卷無論是在速度與成本上,都優於傳統郵寄問卷。傳統郵寄問卷平均回收時間為11.8天,電子郵件則為7.6天;至於成本上只有傳統郵寄問卷的5%至20%,降低成本後,可以增加調查的樣本。
2)
利用某些軟體,可以追蹤受訪者是否收到郵件、開啟檔案或尚未開啟就刪除檔案,可以改進抽樣過程,並提高作答品質;此外,在開放問題項中,可以有較長篇幅讓受訪者作答,而受訪者在匿名的環境下,能夠更誠實、率真地回答問題。
3)
有些調查的作答率高於傳統郵寄問卷,有些則更糟,甚至,有些回收率過低,在統計上根本是無效的研究。
4)
大體說來,電子郵寄問卷調查的作答率普遍降低,由於使用方便,許多網友被「過度調查」,導致大部分網友作答意願相當低。由於網友態度上的偏失,影響樣本選取的特質,因而影響了對母體的代表性。
5)
關於樣本架構、抽樣理論都仍無法充分掌握,以致於樣本選取以及回收問卷可能無法代表母體,極端的情況樣本根本就不具代表性。
影響電子問卷調查的因素不少,其中,問卷長度、是否密集聯繫、主題、是否致贈小禮物等都會有所影響。現有調查中顯示,問卷長度與作答率呈負相關,如果是企業取向的調查,問卷加長則拒答率會顯著增加。如果事先通知受訪者,並受訪者加以請託,則作答率亦會增加。有研究顯示,就電子問卷而言,除非問卷很短,否則,即使列出問卷說明,受信者也不一定會費時閱讀,沒有經過請託的電子問卷通常是無效的。此外,經過後續催收的動作,往往可以增加作答率,其中,傳統郵寄問卷會增加8%至48%,而電子郵寄問卷則可增加25%,調查顯示,多次催收效果更佳,電子郵件成本低、回信快,更可增加催收次數。當然,研究議題是否有爭議性、是否能夠吸引受訪者表達其基本態度,都會影響其作答率;與不斷接觸、致贈紀念品、問卷長度相較,議題是否為當事人有興趣的主題顯然更為重要。
Kim
Sheehan針對這31個調查,考驗年份、問題數目、事先通知、後續追蹤、主題是否醒目等項是否與作答率有關(詳見表一),以T檢定考驗發現大部份相關並不顯著,只有年分呈負相關達.005顯著水準,而後續追蹤呈正相關達.05顯著水準;如以F檢定考驗,則只有年份與問卷題目數達到.05顯著水準。詳見表二。
表一、影響作答率因素之相關性
變項 |
平均數 |
標準差 |
1 |
2 |
3 |
4 |
5 |
1.作答率 |
36.83 |
20.23 |
|
|
|
|
|
2.年份 |
1996 |
3.57 |
-.53* |
|
|
|
|
3.問題數 |
42.3 |
23.62 |
.25 |
.12 |
|
|
|
4.先前說明 |
0.19 |
0.40 |
-.16 |
.41* |
.18 |
|
|
5.後續提醒 |
0.77 |
0.76 |
-.17 |
-.01 |
.35 |
.14 |
|
6.議題突出 |
4.09 |
0.37 |
.18 |
.05 |
.14 |
-.06 |
.35 |
*P<.05
表二、五個影響項的Beta加權值與獨特性
預測項 |
Beta加權 |
T檢定 |
獨特性指標 |
F檢定 |
年份 |
-.54 |
-2.7** |
.24 |
11.5* |
問題數 |
-.03 |
-0.17 |
.17 |
8* |
先前說明 |
-.20 |
-1.01 |
.01 |
.05 |
後續提醒 |
.46 |
2.27* |
.03 |
1.5 |
議題突出 |
.22 |
1.24 |
.04 |
2.0 |
*P<.05
**P<.005
關於年份呈負相關,理由是初期電子郵件使用者人數少、凝聚力強,因而有較高的作答率,但到最近大家每天接到許多不同郵寄問卷,答不勝答,漸漸對電子郵件問卷不耐煩,再加上病毒泛濫,很多人對不明究理的附加檔連開啟動作都省略就直接刪除,更不要說費時作答了。有研究顯示,某些網友光是在工作場所平均每天就收到39封郵寄問卷,怎麼可能一一作答?如何增加作答率成為現階段電子郵寄問卷的難題;如果給予金錢或贈品的誘因是否能增加作答率?抑或,增加誘因後,能夠吸引作答的只是特定背景的網友,反而減損了其代表性?甚至,某些問卷給予報酬,意味著未來只要誘因不足的問卷一般人就缺乏作答意願。[2]作答者與拒答者在身份、背景、態度等項上是否有所不同?傳統問卷對此議題有較佳的研究,然而,電子問卷我們根本無從對拒答者的身份、背景加以掌握,又將如何比較作答者與拒答者間的差異呢?
電話訪談可用電話簿來隨機抽樣,但是,網路上並沒有e-mail地址簿,即使有的話其分配也不是隨機的,則郵寄問卷要如何抽樣才算是隨機?[3]其樣本分配如何?推論時的信度與效度如何測量?這些都是難於處理的問題,然而,這些問題不解決,電子郵寄問卷的使用基礎何在?又有什麼理由接受電子郵寄問卷調查分析的結果?甚至,在推論上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問題?線上行為模式與現實生活有所差距,線上調查的結果,是否能夠推論到真實生活之中?抑或,其間仍有著一些限制,而無法如同郵寄問卷般被大家視為當然地接受。
此外,扮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將問卷放在網頁上讓網友自行上網作答也是日漸普及的新興調查方式。其成本極低,如能妥善規劃,可能可以得到大量的樣本。只是,網頁瀏覽問卷與電子郵寄問卷所面對的是相同的問題。甚至,網頁瀏覽問卷在代表性上,可能比起電子郵寄問卷還要來得嚴重,值得學界進一步研究。
「現實生活不過是我螢幕上的諸多視窗之一,而且他通常還不是最好的一個。」一個美國大學生如是說,他所流連的電腦世界,其真實程度絕不遜於真實生活。他在「泥巴」中扮演四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風情萬種的女性、牛仔型的男人、性別不詳的兔子,及一個他不願意透露的角色),同時在電腦上完成作業。他分配他的心靈,在一個接著一個的視窗中轉換。電腦及網路允許他發展他不同的面貌,就像另一個使用者說的,「你就是你所想要扮演的角色。」[4]
按照特克在《虛擬化身》中的分析,每個人在虛擬空間中可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虛擬身份認同,個人在電腦中的身分就是散佈在若干程式中分身的總和,而這總和尚不包括真實社會中的身分。
《虛擬化身》點出了一個嚴肅的議題,以往我們總認為每個人只有一套人格,扮演固定的角色,所以會有固定不變的背景、事實資料,也有著統一的態度,研究法上的設計,就是為了揭露出存在這些客觀身分背景與統一的態度間的規律。當我們為每份問卷編號時,我們也是為每位受訪者編碼,以建立一份統一的態度。然而,如果存在虛擬空間中的諸網友,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分身,當接到一份電子問卷時,他/她應該以那一個分身來作答?他/她是以同一分身來作答,還是在不同問題項中,可以採用不同分身作答?他/她每個不同的分身都應該作一份答,還是選擇其中一種分身來作答?如果他/她選擇某一分身作答,是因為這個分身比較重要,還是因為問卷性質使然,抑或根本是因為天氣的作用?
這些問題早就存在傳統問卷調查中了,只是,我們認定「正常人」應該有統一的人格,只有精神分裂或多重人格病患才會出現人格上的不統一。虛擬空間不斷擴大其疆域,它揭露出傳統對人格及心靈認識的不足,也正提醒我們許多學界視為當然的觀念與概念,已經到了必須重行檢討的時刻了。
面對真實世界,傳統調查方法仍有其有效性,相對而言,電子郵寄問卷與網頁瀏覽問卷用來調查真實世界,就有其限制了。進而,要認識虛擬世界以及網路文化,雖然其基本成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如何認識虛擬空間一事,對於整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我們都應該進一步加以反省,以考察其使用上的特色及限制。電子郵寄問卷雖然省時、省錢又方便,但是,如果它無法面對虛擬心靈時,恐怕調查時還是應該謹慎使用,以免造成認識上的偏失。
[1] Kim Sheehan, “E-Mail Survey Response Rates: A Review,” JCMC 6(2),2001/01, (http://www.ascusc.org/jcmc/vol6/issue2/sheehaqn.html),以下討論亦以該文為本,不另說明。
[2] 筆者課堂有位研究生就明白表示,如果有贈品或抽獎的電子問卷她就會回答,否則就敬謝不敏。她亦表示,目前依她觀察,電子問卷作答最勤的族群就是在學學生,因為他們網路活動參與度高,而且沒有太多外務,只要有些誘因,或是朋友要求,就會積極作答。截至目前為止,學界尚未探討贈品對電子郵寄問卷作答率的可能影響。
[3] 這恐怕是電子郵寄問卷所面臨的最大難題,由於母體與抽樣分配、樣本等相關資訊都沒有理論上的安立,邏輯上是否可以應用統計來推論都還是問題。相關問題見Christine B.Smith, “Casting the Net: Surveying an Internet population,” JCMC 3(1), 1997/6, (http://jcmc.huji.ac.il/vol3/issue1/smith.html)
[4]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1998,台北:遠流,引文見封頁底,亦見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