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摘要出處為黃厚銘老師論文
資料統整:廖鐿鈤─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王舜偉-南華大學傳管所研究生
理論鋪陳:科技決定論、模控空間與速度
(一)從Heidegger談科技決定論與空間性
科技決定論:關於電腦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現今的研究可以簡單地區分為樂觀、悲觀、以及科技與文化配合說三種立場。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一直存在著解救與風險的兩面性。
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尤其是網際網路。Heim也認為海德格爾把技術置於形上學的中心,並利用Heidegger的哲學思想來反省虛擬實境等資訊科技。際網路做為一種科技,也一樣會化約我們的存在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正是網際網路的模擬效果。
(二)模控空間與空間隱喻
McLuhan
在分析媒介特性運用空間隱喻:主張文字與印刷術引發了支解、分殊化、與抽離的過程,而電子媒介則鼓勵連結、與涉入性。電子媒介的誕生又促成了再部落化的發展:使得世界融合為地球村,而這正是建立在電子媒介強調涉入、感官整合的效果。這也就是內爆(implosion)。
電子媒介的革命性元素:速度、雙向互動、或多媒體:
對McLuhan來說,空間只是個幫助理解的隱喻(metaphor)。文字媒介與是電子媒介,都為利用空間隱喻來理解。因而文字媒介所構成的是線性的視覺空間,而電子媒介所構成的則是同時性、吸納、涵括的聽覺空間。經由媒介的溝通無法取代實際的參與,但遠比其他非即時性的媒介更能提供參與感。速度
(三)速度的社會文化意涵
即時(real
time)性的網際網路,形成了模控空間(cyberspace):速度是電子媒介的最大特色,即時性的網際網路形成模控空間,即時性的電子媒介形塑了一個單一普遍的時間,以及一個單一、全球化的世界。
Virilio認為應善用網際網路做為集結與匯聚實力的地方:以此力量向真實世界前進。網路虛擬社群並非隔絕於真實世界之外的真空,虛擬社區的人際關係不僅會受到真實世界既有人際關係、權力因素的影響,網路社會運動一樣可以運用真實世界的資源。
速度政治經濟學:「速度就權力自身」,速度的不均也就是社會的不平等。網際網路固然有其民主化的效果,但並不就是民主化的實踐,因為在既有的社會基礎上,既得利益者仍會運用其手中的權力盡力地掌控速度及其分配。
孫彬訓-南華大學傳管所研究生
模控空間的空間隱喻
一、虛擬與真實交錯的世界:
1.
上網一方面它是個別、私下的活動,近似閱讀書籍,每個人有各自的興趣與閱讀節奏,很難與他人同時共享。但另一方面卻又是自覺地參與分眾性的集體認同,不像是書籍或電視都只是不自覺地促進局部或全面的集體認同。因此上網可說是私自而又自覺地涉入集體與個人身份認同的形塑。上網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地建構各個局部的集體,是全球與在地的匯流,只是此一在地已非物理空間上的在地了。就其自覺地涉及個人的身份認同而言,上網也比觀看電視更接近音響空間的涵括、吸納性質,只是網路溝通經常使用的文字媒介,加上頻寬對傳輸速度的限制,使其臨場感比電視的多媒體效果打了些折扣。但無論如何,上網比其他電子媒介更具有行動感與空間感。
二、歸屬感、認同感:
1.對地方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不須固著於物理上的具體地方,而主要是維繫於與他人之間長期維繫的關係。
2. 模控空間也被稱為母體(matrix),而matrix指的就是母親、母親的子宮,都意味著安全的居所。(9)[Coyne,
1999 #71]這一點Lupton(110-111)[Lupton, 1995 #63]也注意到了。Robin亦曾提及:「模控空間被想像為無限自由的區域,自由實驗的參考架構,對何去何從沒有界限、限制的氛圍,它是一個地方,此處容許女性的慾望在電腦圖像的密集彩繪與複雜深度中流動。Claudia
Springer(1991:306)召喚『一個微電子的想像,在其中我們的身體被抹除,而我的的意識則與網絡(matrix)結合。』注意到『網絡』這個字是由拉丁字意指『母親』與『子宮』的『mater』發展而來,她主張『電腦在大眾文化的電化人想像中使我們得到有如逃到母親子宮的撫慰性安全感的喜悅。』」[Robins, 1995 #64](141)
三、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
1.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不僅造成公私領域重劃,也導致了新的私領域產生。
2.網際網路不僅是媒介,他本身就是新興的活動場域,這正是模控空間的空間隱喻與資訊高速公路的媒介隱喻的關鍵差異。
3.
網際網路有其既連結又隔離的功能,所以我們可以探索自我認同、切換身分、不怕丟臉地主動與陌生人建立關係。Poster(90)[Poster,
1995 #62]曾指出隔離能夠開啟新的人際關係可能性。更精確地說,這些新的人際關係就是建立在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之上,若只有隔離則僅會導致離群索居而已。
4.
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恰好滿足了人們對自由與安全的心理需求,經由網路與陌生人的接觸便是如此。
5.
模控空間與都市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在都市的陌生人群中,我們所感受到的只有冷漠、疏離、沒有歸屬感,在這樣一個缺乏地方感的空間裡,我們也感受不到自由,不會有探索的勇氣。相反地,上網時,個人的身體實際上是安頓在自己私密的房間裡,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即便是在公共的網路咖啡店或學校電腦中心上網,也還是有自己的私密地方,同時,又可以盡情享受模控空間的自由,並在其中尋得安全的歸屬。而模控空間內部的公、私劃分,則進一步反映出安全與自由這兩種心理需求的辨證關係。當人們得到自由之後,又會在模控空間裡營造自己所認同與歸屬的地方,並安居下來。
6.
模控空間的公、私交錯恰好同時滿足了人們對自由與安全的需求,一方面人們可以安全地待在自己熟悉的房間裡,另一方面卻可以與他人連結,自由地探索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
7.
網際網路結合大眾傳播媒介與私人溝通媒介,提供了既隔離又連結的條件。
附錄:傳播新科技(筆者整理版)
一、傳播新科技衝擊:
(一)
沙諾夫(David Sarnoff):「現代科學產品其本身無所謂好壞;如何使用它們,才可決定它們的價值。」
(二)
馬歇爾•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人類歷史的路線是被技術的演變所決定的。
(三)
馬歇爾•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a.
每一媒介都是人的延伸(extension
of man)。
b.
世界會變成「一個地球村」(a
global village)。
c.
熱媒介—提供情報多量,有高度的定義(high-definition):印刷品、電影。
d.
冷媒介—提供情報少量,有低度的定義(low-definition):電視。
二、傳播新科技所產生的問題:
(一)
國界概念:網際網路讓傳統國界、時間觀念逐漸模糊,而出現馬歇爾•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世界會變成「一個地球村」(a global village)。而地球村之間所產生的跨國性問題如何解決也是一大課題。
(二)
侵害智慧財產權:許多方式原先是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宗旨,隨著網路商業化之後,有可能造成侵害他人著作權、商標權的結果。
1.
未經授權擅自進行網路鏈結:未經授權任意重製他人著作。
2.
未經授權任意散佈共享軟體與免費資源。
3.
利用知名公司的商譽或品牌申請網址或建置網站。
三、政府應做的事情:
(一)
訂立「網路原則」:讓所有公司、產業可以在公平競爭原則之下,自由發展。
(二)
不干預市場:不應介入、甚或主導資訊高速公路發展的本質。
(三)
電子世界與教育:協助因高科技崛起而失業的民眾得以在最短時間內學習新技術、適應新環境。
(四)
普及化:使進入成本更為低廉、進入通路更為容易。
(五)
更完整的電腦系統:使其更具有安全網路的保護系統。
(六)
超前立法有其必要:
1.
國內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通過科學技術基本法,對科技發展必須考量環境生態和社會倫理,對如何加強倫理卻沒有明確說明;以今日世界改變人類影響最大的生物科學與傳播科技來說,倫理問題的確是很難解的問題,許多的講法是從法律觀點上著手。
2.
為引導科技與媒體的發展,創造人類的福祉,應制定相當律法,並以科技的速度而言,「超前立法」有其必要。
(七)
不可本末倒置:應從重視基層結構(infrastructure)開始做起,不可捨本逐末。
(八)
加強傳播科技倫理教育:以倫理的價值、社會正義、良心、人性尊嚴等,作為教材訴求。
(九)
保護自由:鄭瑞城提出,一社會的傳播體系通常與該社會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體系息息相關。又新媒介如果不受獨裁者控制,對於政治的貢獻是更能促進民主制度,所以要善加保護其自由,不受任何外在勢力所壟斷或控制而能保持公正。
四、目前世界廣播電視政策與法規的取向,可供新興網際網路管理參考:
(一)
管制放鬆(deregulation)。
(二)
全球普及(globalization)。
(三)
齊力合作(synergy)。
(四)
產業合併(convergence)。
五、電腦的趨勢:
(一)
今後的個人電腦軟體,功能將趨複雜。
(二)
未來的電腦軟體,對使用者而言,使用將更容易、更可靠。
(三)
未來的市場難以確知。
六、結論:
8.
資訊爆炸的衝擊不單從新媒介的運用,而一直延伸到文化侵略、媒介帝國主義乃至於知溝的產生,產生社會發展及分配不均的情形。因此要相當小心並仔細觀察新的面向,並要以新的方式觀看其運作方式,不要被原有的觀點所侷限住。
9.
網路的傳播世界可以用個人的力量影響全世界,所以科技倫理不光在傳播界有所要求,也應充實於社會教育之中。
七、參考資料:
1.
網路生活第五十一期。
2.
張錡,1997,破繭而出,台北:生智。
1.
徐佳士,1997,資訊爆炸的落塵,台北:三民書局。
4.
王稟鈞,1999,「由CIH事件談資訊倫理建立」,中國時報。
5.
程予誠,1999,媒介科技論,台北:五南圖書。
6.
劉靜怡,1999,電腦科技下的倫理與法律,中國時報。
7.
鐘明通,1999,線上隱私權爭議不斷,通訊雜誌,1999年八月號。
8.
程予誠,2000,科技主導下的倫理教育意義,廣電人雜誌,2000年五月號。
9.
Patrick Lin,A Random Walk on the E-Commerce Street。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本章主張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色在於它們是以網路的媒介特性為基礎,而建立起虛擬設群中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接觸。本章運用德國社會學家齊穆爾對陌生人這個互動類型的分析,並延伸其形式社會關於距離的討論,說明網路上的陌生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會呈現出似近實遠、似遠實近的特色。
◎
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色就不在於它們是經過媒介(mediated),而在於它們是以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為基礎,而建立起虛擬社區中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接觸。
◎
齊穆爾(Georg
Simmel)的陌生人概念-齊穆爾曾經指出,陌生人有兩種,一種是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一種是與他人發生接觸,卻又保留離去自由的陌生人。齊穆爾是運用辯證法來進行對陌生人地分析,他認為再陌生人身上所顯示出來的是一種似近實遠、又似遠實近的社會關係。
◎
網路上陌生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物理距離(實體)、互動距離(媒介)、社會距離(關係)、與心理距離(親疏)這四個概念,藉著這些不同距離概念間的糾結、辯正關係,來說明網路上陌生人間人際關係的特性。
(一)暫時關係-由於隔離所創造出來的社交可能性是基於社會關係的遙遠,而在互動之時不計對方身分地位與條件,以及抱持開放的態度,則是社交愉悅感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原本預期沒有其他連結的關係,也可能在互動過程中逐漸發現兩人重疊地關係網路,因而面臨隱匿地身分被拆穿地危險與尷尬。在這種情形下,既有的關係可能會中止。
(二)長期關係-在既有的物理距離與互動距離可以讓使用者比較能夠掌控要與他人保持怎樣的距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長久而持續的關係一直停留在虛擬社區裡,也可能延伸到真實世界去。
◎似近實遠又似遠時近的網路人際關係-
(一)距離作為心理現象-Simmel認為經由交談所產生的接近性遠較視覺上接近更為重要,後者只會形成抽象的關係,而前者才會產生個別化的地親近關係。
(二)電子媒介與距離概念的重構-由於電子媒介的發展使得運輸媒介與溝通媒介區分開來,人們不再必須移動身體才能夠遠方的他人聯繫,因而心理距離與物理距離區分開來,甚至取得超越後者的重要性。
(三)網路上陌生人間的親密關係-艾絲特.葛溫尼認為其關鍵在於「因為沒預期見面,反而讓他們更無所顧忌地在信件中暢所欲言。」
◎
心得-黃厚銘老師在這篇論文中,是站在一種保守與反思的立場上來看,保守是因為黃老師談到:「在人類與資訊科技之間建立適切的關係,而非看著水晶球預測未來。」(P.24),也就是說,黃老師所持的是站在一個較為現實的觀點探討網路的現狀;反省是因為他也一在強調:「重點是我們必須認識個別的科技有何特性,當這些科技被使用在哪些方面時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反之,此一科技特性用在哪些方面則不能發揮其正面的效果,甚至導致災難地誤用。」(P.25),總之,黃老師希望透這樣的過程中藉著反思自身、反思現況、反思未來,並未企圖去寫一個科技未來的想像。還有,今天老師提到公領域/私領域的劃分問題?這也相關於在虛擬空間中研究倫理的討論,因為如果視網路是一個公領域的話,對所有在其中互動的人進行研究,也不過是一種參與觀察的方式,就有如在天橋上觀看路人行為的研究,事實上,這也並不算是牽涉到行動者隱私權的問題;但是,如果把網路看成是一個並不公開的私領域,則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就是必得牽涉到個人隱私權與告知地問題?
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
第一節、
面具與身分認同
◎人與電腦、技術的認同關係:
◎模控空間、媒介與身份認同:
虛擬社區中的自我呈現與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分化有何不同?
◎自我認同與自我意識、反思:
Giddens主張:「……自我認同並非做為個人行動系統的連續性之結果,而成為被給定的,相反地,自我認同是必須在個人反思活動中,被慣例地創造與維持著。」
◎匿名與化名:
面具不只是表皮,面具就是內在。
第二節、
幻想的交互感應
◎自戀痲痹(narcissus narcosis):最完美無瑕的自欺就是自己的幻想。但是,我們還應該加上一句,最深刻的自欺,是與他人幻想的交互感應。
第三節、
網路上的權力與性別
◎網路與權力:模控空間不是一個與現實世界隔離的真空世界,它與現實世界的所在有其各自的權力、資本,這兩者之間也就並非完全割裂、獨立。反之,虛擬與真實之間是內外糾葛、相互滲透的。
◎網路與性別:如果我們沒有把性別的刻板印象去除掉,網路上的兩性關係其實是與真實世界無異。
第七章虛擬社區中的信任
一、
信任的定義與功能
☉信任是在擁有部分的資訊,又有部分未知的情況下產生的,並且信任是可以選擇的。
在資訊完全充足的情形下所產生的叫「確信」,而信任或不信任的基礎是在於「熟悉」。比起熟悉和確信,信任多了一份投注和獻身,也就是在意識到風險之下,仍舊將自己投注出去,並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做抉擇。
☉個人信任與系統信任
兩者之間的區分是在於信任的對象。系統信任可以成為個人信任的擔保者,而大部分個人僅能成為系統的推薦者,因為個人對於系統是相對弱勢,因此個人較少能夠成為系統信任的擔保。推薦者和擔保者在關係的建立上所發揮的作用截然不同,前者是產生信任,後者是取代信任。
二、信任與時間、空間
☉空間所蘊含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實作上表現為空間的隔離所造成的時間延遲。但是網路的速度會加快信任的建立,因為時間縮短了。而信任將時空上的距離感消除,使得一些社會接觸成為可能,於是在時空分離、全球化趨勢之下,信任成為互動的基礎。可是,系統信任無法提供個人在人際信任上的那種心理與道德上的滿足感,於是,個人轉向在個人關係中尋求安全感與主體性。
☉現代社會與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
自我認同就是隨生命歷程中所做的一連串抉擇當中,而逐漸形塑出一個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統整敘事。在傳統社會,個人的自我認同是在預定的軌道中形成,其中大部分依循既定的習慣與傳統,而極少依賴有意識的選擇。但是電腦網路的隔離功能,使得各個身分之間的相互比對更不容易達成,在要求人格統整的社會壓力減弱之下,個人也因而比較不需要面對自我真誠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電腦網路的人際關係,有礙於統整自我認同的發展。但是,作為網路溝通媒介的文字所具有的自我指涉性質,又有助於與自己拉開距離,並進行反思。此外,只要個人能更真誠地面對這些差異,各個身分之間的差異對於個人的成長也是有助益的。
網路上人際互動的信任也僅只是建立在對局部人格的信任上。使用者所信任的只需要是圍繞著那個代號所形成的敘事一致性。
☉信任與陌生人
在現代的都市生活中,我們與陌生人的人際關係極為需要系統的介入,其中系統有時是扮演著取代信任的功能,也可能是發揮著保證信任、建立信任的功能。而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恰好是一個現實世界所缺乏的機會。人們可以在安全與面子無虞的情況下,試探性的、有所保留的、乃至於虛虛實實地與陌生人互動。進而藉此在陌生人之間建立不依賴系統信任的個人信任。
三、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
☉公開與私密、表達與流露:
當事人所有意給出的資訊,以及無意間流露的資訊。這兩者之間的一致性決定了信任關係的產生與持續。由於我們都認知到給予和流露之間的一致性是信任的基本,我們不只以此衡量別人的行為,也深知自己隨時也在接受他人的檢驗。所以,我們會刻意的調整自己的行為,儘量讓給予更像是無意的透露。
☉自我呈現的顯與隱:對信任的衝擊
在人與人實際的互動過程是我們得揭露自己,同時也期待別人有相應的回憶。進一步來說,信任還與秘密分享密切關係。Giddens指出,「實際上,透露不為外人知曉(的祕密)是要求對方信任的主要心理標誌之一,也是(當事人)所期待的回報。」
☉認知框架與欺騙
網路的跨國界性質也使得網友們的文化共同性降低,情境定義與其背後的認知框架往往不盡相符,於是產生大量不屬於欺騙的溝通誤差。在網路上,遊戲、探索與欺騙的界限往往變得模糊,因而也無法迅即發展出具有共識的規範,這種情況在網路上的不同活動場域有不同的呈現。
☉中介
由於信任是可以中介的,所以信任可能在數個行動者之間操弄。
四、結論
相對於我們在真實世界日常生活中對陌生人的防備、排拒態度,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功能使得網友們既不必冒著身體受到危害的風險,也無須擔心丟臉,而能夠與他人建立起一種似近實遠、似遠實近的特殊人際關係,並共同投入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但這樣的人際關係也必然會對做為現實社會人際關係基礎的信任機制帶來挑戰。
資訊時代的社區議題
社區議題
為何選擇都市社會學
關於社區的討論,最早期社會學家有Tonnies,weber等就有提到結合體與共同體,也就是社會與社區的討論,大多是的討論是將兩者分開討論,認為兩者是不同的團體,但它們卻可能是依附存在,而黃厚銘在這裡也是從傳統社會學出發,但他著重在都市社會學,因為都市社會學在對社會與社區間的區分並無很大的爭議,比較注重整體的改變,來探討工業化、都市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再則也注意傳播科技的影響。(工業化相當程度是一個社會變遷的過程,就如同傳播媒體的變遷由口述到紙筆再到網路等,這一連串的改變都對人類社會帶來影響。)
都市社會學關於社區的看法
1都市決定論:親密、同質的關係已隨著工業化與都市興起而消逝,次級關係取代了初級關係,因而社區也已經解組了(Wirth,1938),都市興起群眾湧入已無所謂血緣或地緣式社區出現,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人組成的團體,為生活而努力。
2人口組成論:社區與初級關係並未隨著都市化而消逝,相反地,都市裡仍然存在著許多親密的小團體與社交圈(Gans,1962),原本生活在此的群眾與遷入者共組社區。
3副文化理論:都市人口集中或運輸與傳播媒介的發展已經使得個人的社交圈擴大,人際關係的網絡不在局限於地域上的鄰里,因而使得具有不同傾向的人較容易按照其興趣形成具有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的團體,呈現出社區從地域上的限制解放出來的現象(Fischer,1984,1995)。
其中以副文化理論是前兩者的綜合,Fischer認為都市的人口數與人口集中可能產生都市社會問題,但是其作用並非社會的解組,而是副文化團體的凝聚。副文化理論認為都市的人口數多可以增加多樣性,於是可以發展出不同的人際網絡,而這些關係的建立不僅在原有的血緣地緣關係,甚至與外來陌生人發生關係,已經跨出地域性的限制,增加社會關係的範圍,而要跨出這界線需要傳播媒介,因為一切關係的建立需要有管道,另一方面都市造成人口的集中則使得具有不同傾向的人們比較容易在都市當中形成具有關鍵多數的團體,進而相互增強與支持其特有的行為傾向,形成一個社區,在Fischer認為社區是親密包容的社會關係。
回過頭來看網際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是因為有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有共同的興趣、經驗分享等而彼此結合在一起,建立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就如同都市有大量得外移人口,虛擬空間成為人潮匯集的都市,於是有人在裡頭探索自我、建立關係、尋找真理等,來補足現實的缺憾。可以這樣說現實世界是所謂的主流文化,而虛擬世界或許是副文化,但面對網路狂潮虛擬入侵,或許虛擬與真實相融創造出另一套文化。
後現代大眾
布希亞的擬像理論,在於解釋媒體對真實世界的影響:不同於工業革命時期以生產來再現真實,後工業時期是以模仿-包括複製、抄襲、模擬、傳播等來表現真實,其結果則產生一個比真實還要真的「過度真實」(hyperreality);當這幻影與現實之間揉合在一起無從分辨,便產生意義的「內爆」(implosion),而這或許是後現代理論可以解釋資訊社會得原因之一。
認為資訊與媒體只是在演出溝通、演出意義,實際上卻可能導致擬像社會的形成,以及社會性的終結,因而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免擬像的崩潰(Baudrillard
1983:97-98)。媒體不斷的複製、抄襲、模擬現實世界的情況下,因此媒體與現實世界可能產生內爆,導致我們無法分辨何者為真,因此布希亞認為大眾傳媒是阻斷溝通,當其氾濫時甚至會瓦解社會。所以黃厚銘在文中指出布希亞是悲觀主義者是有其道理。
而網路媒介對我們的影響是否如布希亞所言,虛擬空間只是現實世界的擬像,完全複製、虛擬入侵嗎?不盡然是如此,可從黃厚銘一些文章中得知,與他人的互動只有局部性而已,即使在網路中坦承以待所得到的結果,也會因網路特性消彌其真實性存在,人人皆視為理所當然,不必訝異,因此產生布希亞內爆效應的範圍可能不大吧。
小結
最後以涂爾幹的儀式的舉行作為社區認同的的活動,鼓勵積極親身參與,畢竟這是虛擬社區無法做到的。
下列是黃厚銘老師文章的連結:
1.資訊社會中教育的變與常
http://www.ios.sinica.edu.tw/SEMINAR/infotec2/黃厚銘.htm
2.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
http://cindy.cis.nctu.edu.tw/MUD/99/papers/huang1.txt
3.網路社會的衝擊與反省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1.htm
4.管制?解放?--反管制不等同於合理化,批判不必然指向管制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2.htm
5.書評《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3.htm
6.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4.htm
7.《虛擬化身》導讀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5.htm
8.商業邏輯擠壓下的網路公共空間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6.htm
9.資訊算術與網路上身
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huang-7.htm
1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http://itst.ios.sinica.edu.tw/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11.資訊社會的community問題(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未連結)
解讀台大椰林管制措施
http://news.yam.com/computer/w3_human/200003/03/11874700.html
12.性別與網路座談會
http://www.jour.nccu.edu.tw/mcr/mcr064/mcr6408.htm
13.模控空間的空間特性:地方的移除或取代?(清華2000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14.《布赫迪厄論電視》書評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11-4.htm
15.電子書的軟體邏輯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11-17.htm
16.《數位麥克魯漢》書評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11-18.htm
17.風格、名牌、與符號消費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1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