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網路對親子互動影響之初探
陳惠玲(南華大學社會所)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電腦科技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飛快進步,其介面設計由傳統的指令輸入到視窗的發明,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思考模式,希望藉此改進人和電腦之間的雙向溝通成效。到了90年代網際網路(Internet)的開展,電腦不再僅是處理、運算與儲藏資料的記憶體,更成為人與人間的溝通管道。透過電話與光纖網路,訊息經由e-mail、bbs、ftp、gopher與World
Wide Web(WWW)的方式傳遞更為無遠弗屆;而人們從中不但可以交談,甚至可以購物、娛樂與社交,儼然形成另外一個社會(柯淑芬,1998)。資訊科技瓦解了傳統時空的限制,建構起一個無所不在的全球網路,深入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而其所架構的網絡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資訊產業更是政府擴大內需計畫中的龍頭,而普及中、小學電腦教育便是帶動內需的重要方法,也深受國內資訊產業重視,卯足全力爭取旗下產品在中、小學電腦教室擴大內需案中獲得青睞的機會。經濟部與資策會推廣服務處也推出「網際網路擴大內需」的動作,並在簽約儀式當天同時進行網路家庭聯絡簿系統聯合推廣儀式以及百萬店家上網總動員計劃績優合作單位頒獎典禮,希望藉由網路家庭聯絡簿的普及使用和推動百萬商店與家庭上網來擴大網路的使用人口(石依華,1998)。行政院也成立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N
I I)小組負責推動學校及家庭的網際網路應用;建構共用的資訊內容並促進學校與家庭上網互動的計劃;同時催生在立法院中推動N
I I 相關法案包裹立法審查(胡玉城,1996)。由於政府大力推行國中、小學電腦網路的教學,使得接觸電腦網路年齡層不斷下降,這也讓家長們漸漸察覺到電腦網路在未來社會中所佔有的重要位置,因此許多父母多主動的位家中孩子添購電腦設備。換言之,這連帶也讓此一新興科技逐漸受到了家庭的重視。
在政府NII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方案全力推廣下,台灣網際網路使用人口爆發驚人的成長潛力。根據FIND中心(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統計資料發現,台灣連網戶在1996年僅有36萬左右的人口;到了1998年底,即突破3百萬使用人口大關,繼而在1999年6月,再次以4百萬亮眼新頁揭開台灣網路發展新序幕。三年來平均維持每半年50%以上的成長幅度,使我國上網人口的比例提昇至18.2%,有可能超越英國,擠進全球排名第九大。在亞洲諸國中,亦與新加坡同列上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超越香港、日本及南韓(石依華,1999)。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在1999年針對網友網路使用行為所做的調查顯示,網路人口成長主力集中在16至25歲的青少年,佔全部網友5成以上的比例。至於上網的地點,有50%的青少年最常在家上網,三分之一在學校,其餘有的在朋友家、公共場所、或其父母親的工作場所(陳珮雯,1999)。
依電腦業者統計,年齡12~19歲的族群,和年齡20~29歲的族群,一共佔去73%的國內電腦消費市場(周祖誠,1994)。因此不論是電腦的購買或使用,青少年都是不可漠視的重要消費群之一。換言之,電腦網路的使用者多集中在子女的身上,而非所有家庭中的成員(如父母、長輩等)。故當電腦網路進入家庭後,並不一定是屬於全家人共同使用,反而其使用、控制權可能是落在子女手中。
根據調查有18%在家上網的青少年表示他們在上網時會停止手邊其他的活動,所以當青少年花費時間在電腦網路或電玩上時,自然地便會減少參與其他活動的時間。像以往可能在家中全家人一同吃飯、看電視,經常是增加家庭成員彼此互動與了解的時刻,但是卻因為網際網路上的許多附加功能,使得電視不再是全家人焦點所在(陳珮雯,1999)。青少年之所以會喜歡上網,常常是因為網路多媒體效果以及許多的娛樂、社交、學習…等功能而造成其沉迷於網路世界中。他們即使不看電視也同樣可以吸收到各方面的資訊與訊息,尤其還可獲得到針對他自己所想要個人化資訊,甚至可能因對電腦網路的熟悉而被冠以許多正面特質的形象,如:接受到的訊息比別人還快速、完整,或可扮演協助他人解決電腦相關問題的角色…等。這些對於正面臨希望表現自己的青少年而言是深具誘惑的。由於電腦網路的興起,使得青少年只要按一下滑鼠,立刻就能獲得自己所想要的資訊,再加上其多媒體功能、聊天、休閒娛樂、教育以及電腦電玩遊戲等多樣性,很容易使之沉迷於其中而可能忽略了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所以令人擔心的是在電腦網路介入家庭後,是否會因此剝奪了親子的相處時間而造成其關係的淡化呢?或者是對親子之間的關係產生其他影響呢?會不會子女和陌生人溝通的機會比父母還要頻繁呢?
在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調查中也指出,16~25歲之間網路使用者,其從事的活動以「查詢資料」為最常做的事。由於現代資訊傳播管道越來越多元化,使得青少年的知識來源與學習對象不再僅僅侷限於父母。特別是當社會文化、習俗與價值觀念急速轉變時,父母所經歷的時代與青少年所處的時代有顯著的不同,這使得親子世代間的差異加大。所以在面對這瞬息萬變的社會,以父母所累積的經驗也不足以提供子女面對將來之所需了。因此網際網路豐富、多元的內容,使得大多數使用的現代青少年們不再依循過去傳統模式,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向父母訊問意見或請求協助(例如:生理問題、第二性徵的出現、學業問題、感情…等)。
同時,也由於網路「匿名性」的特質,使得青少年更能夠在網路中暢所欲言,說出自己所遭遇到的問題而不需有所顧忌,所以他們往往可能會選擇利用網路資源來解決遭遇到的問題。但是這時候他所得到的答覆,對其是否有正面的幫助就是其中可能潛藏的問題所在了,而且也可能也會間接影響親子之間彼此了解與互動的機會。由於現在網際網路一股腦兒地把所有的資訊都搬上檯面,卻忽略了青少年是否具有選擇能力,因此父母如何去對待、教導子女使之不至於沉溺於網路中,又可以善加利用網路資源來加強學習效果,對父母而言實在是個不容忽視的課題(謝俊清,1997)。
不過,目前大多數父母對此一新興科技的熟悉度遠不如子女,所以讓許多為人父母者根本無法掌握到孩子的行為與活動。這也使得父母在管教權威上產了的鬆動,形成教養子女上另一種新挑戰,也可能讓家庭親情產生前所未有的大轉變。尤其在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已無法承襲往日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就可以因應,因此當新一代的孩子在面對多元價值社會時,與父母所擁有的傳統價值間有了很大的差距,便可能會影響上下兩代間的親子關係。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對網際網路興起所可能產生的親子關係變化做更詳盡之研究。
青少年這階段原本就是個過渡、轉變的過程,它銜接了兒童期與成人期兩大發展階段。青少年從時時依賴父母轉變到自我決定、獨立的過渡階段,使得他們不論在生物的成熟、社會的要求、與個人的發展上,均遭遇到了巨大的改變與衝擊。因此個體此時面臨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自我認同的問題。他們把自我認同產生於自己忠於的價值觀和人,而不僅只是接收父母的一套想法;同時,在行為上也不再把父母的話奉為唯一,開始嘗試其他的角色,於是會花費較多的時間與朋友相處,從事各種家庭以外的活動。像如此一個原本就處於轉變階段的人,更可能因網路的興起改變與家人互動模式,因而與父母間的關係也就必須重新調整。這時父母親是否能適切地調整自己的角色,並試著接納孩子的意見,完成協助孩子發展的任務,也將是親子關係能否維持和諧親密的關鍵。
在以往有限的研究顯示,使用電腦會導致使用者某些家庭生活的改變。例如在家庭休閒活動方面,家用電腦使用者在傳統媒介的使用習慣上會有所改變(孫曼蘋,1996)。而直接最受影響的就是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了,其次是有些休閒活動(例如戶外運動、休閒、藝術活動和一般性社交等)也跟著相對縮短了。另外在美國也有研究證實(Kehrberg&Heller研究小組),就親子上下兩代而言,有電腦的家庭,比一般人擁有更和諧的父子關係,且親子之間溝通、互助的機會也有所增加(孫曼蘋,1996)。家庭透過電腦學習的過程可能更有助於家人間的友善互動。Gennaro,Kehrberg&Heller(引自孫曼蘋)研究小組曾經對闔家參加電腦課程的家庭進行調查,結果不但發現來上電腦課程的父母、子女的電腦素養有進步,而且還肯定這種親子互動也促進了家庭關係,因為不論是父母或是小孩都經常有機會互換老師、學生的角色,彼此學習與電腦有關的知識。因此若學習電腦的活動是由整個家庭一同來進行的話,對其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應該是有良好發展的。
但是在台灣,並非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欣然的接受此一新興科技的。因為電腦網路在我國是近幾年才開始蓬勃起飛的,與美國已趨成熟的發展程度和電腦高普及率,兩者相比之下仍是有所差別的。且台灣家庭中的親子互動模式與西方家庭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美國,親子間的關係較傾向如朋友般的互動,並尊重彼此雙方自主的權利;但是我國親子間的關係則較傾向權威式的互動方式,父母擁有較大的優勢及掌控權。因此對於電腦進入家庭後,究竟是否會與美國有相似的情況產生?這仍是有待更多實際研究證明的。
在傳統家庭中,提供了家人彼此無條件的支持,但是在這支持之下,往往每個人又需接受控制。因此當父母付出提供子女任何教養所需時,父母也就意識到了他們有完全控制子女的權利。因此傳統父母其教養方大都是屬於專制權威式的,擁有無限的支配權力。他們不與子女講求任何得權利義務,也不認為子女在何時該擁有何種權利;但這也意味著父母可以完全犧牲個人,以辛勞來支持他們的孩子,所以即使子女長大了,這種依附關係依然不會有變化,這也透露出「父母永遠是父母,孩子永遠是孩子」的不變事實。在以前農業社會中,父母可傳授其技能給下一代,他們較清楚子女長大後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社會、需具備那些能力,所以父母教養權力的掌握是非常集中的。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傳統家庭結構已面臨瓦解:小家庭制度取代了大家族共同生活的家庭型態、離婚率的上升、工作流動性大、雙薪家庭的增加…等,而子女在生活上也深受許多科技的影響,例如:Internet、電動玩具、電視…等,產生了不同於以往傳統的生活方式(如Internet的資訊讓青少年懂得更多知識、電玩及電視更是其生活的主要休閒娛樂重心)。所以父母面對的是科技技術不斷快速發展、變遷且無法加以預測未來的社會,他們往往對一些新科技的熟悉與接受度都遠不如子女。這樣的情形下,在教育上產生了一種不確定感。這也使得父母的管教權力及影響力也漸漸減弱了。但是家庭仍需幫助孩子完成社會化功能,所以父母必須教導孩子培養適應種種變化所需的能力,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再是教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了(黃西毓,1996)。
所以我們會發現現代父母不再是以專制權威式教養方式為核心了,反而是必須面臨一股強而有力的子女次文化的影響。雖然其教養權威被打散了,但親子間濃郁的親情仍存在,以往情的束縛已被尊重取代了。新一代的父母,不再一昧牽著孩子走路,而願意陪在孩子的身旁走一段。他們不再將自己認為的「好」強行灌壓在下一代的身上,而是給予更多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多少都能有一些機會表達自己。
根據張老師月刊曾作過一項關於父母教養方式的調查(1987)指出,不管是傳統或是現代,父母希望孩子「乖」是不變的,西方自由的教養方式並未對台灣的父母造成太大的影響。他們對子女期望內容方面與傳統比較並無太大的變化。父母最擔心的是子女在外面的行為舉止及交友狀況,因為他們無法加以監視與掌握,但是到了現今資訊社會電腦網路興起的時代中,其無國界的特性,讓孩子更有機會能夠接觸到多元化的價值與規範,而不只是傳統由父母所直接傳授給予的觀念了。
所以若此時父母對子女的管教心態仍停留在「只要孩子乖乖的待在家,不到外頭做壞事」就可以安心的話,將可能已漸漸地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了,因為在有了電腦網路之後,孩子可以整天都在自己的房間裡,利用它來達到原來的社交、學習教育、休閒娛樂等功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從事負面的行為,如上色情網站、欺騙、網路犯罪等。所以即使在家中,父母若仍然未曾加以控制、留心青少年到底在電腦網路世界中,都從事些什麼樣活動的話,而這樣的結果,是否容易造成青少年在面對此階段的發展任務(自我認同)時,會產生無所適從的狀況呢?這時父母能否從旁給予指導與協助,將是青少年是否能順利達成此階段發展任務的主要關鍵。
參考書目
柯淑芬(1999年)。網際網路虛擬實境中使用者行為與設計議題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欣怡(1996年)。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父母、老師對青少年發展任務觀點差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貸美(1995年)。社會變遷下的價值取向與家庭教育。教師天地76期,頁39-42。
王鍾和(1995年)。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子女滿意與青少年行為表現。教育部訓委會八十三年度專案研究計劃。
謝俊清(1997年6月20日)。資訊、資訊科技及其運用。謝俊清(召集人),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
孫曼蘋(1996年)。中美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對其家庭生活影響之比較研究。「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
胡玉城(1996年10月24日)。由學校到家庭一網打盡:推動三百萬網際網路人口N
I I 民諮會要借力使力。工商時報,14版。
蕭羨一(1996年12月02日)。上網成癮
你別不相信。中國時報,10版。
周祖誠(1994年11月09日)。電腦族探索。聯合報,46版。
石依華(1999年03月30日)。台灣上網人口平均每月成長17萬人,﹝網頁﹞。PC
home Online。http://www.pchome.com.tw/news/880330/19990330-6﹝1999年10月20日﹞。
陳珮雯(1999年05月18日)。網路人口年齡層仍偏低,廣告主不妨突顯產品年輕化的特性﹝網頁﹞。PC
home Online。http://www.pchome.com.tw/news/19990518
﹝1999年10月20日﹞。
石依華(1998年12月23日)。網際網路也擴大內需,網路家庭聯絡簿施行可帶動家庭上網,﹝網頁﹞。PC
home Online。http://www.pchome.com.tw/news/19981223
﹝1999年10月20日﹞。
張傑誠(1999年06月08日)。西元2002年,兒童與青少年將在網路上消費金額將達到13億美金,﹝網頁﹞。PC
home Online。http://www.pchome.com.tw/news/19990608
﹝1999年10月20日﹞。
石依華(1999年01月29日)。全球上網人口已達1億5千8百萬,台灣上網人口密度居全球第12位,﹝網頁﹞。PC
home Online。http://www.pchome.com.tw/news/19990129
﹝1999年10月20日﹞。
姓名不詳(1999年08月06日)。國內網路用戶數突破四百萬!學術與一般撥接用戶穩定成長,企業連網率達四成,﹝網頁﹞。資策會推廣服務處。
孫曼蘋(1996年)。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出探,(網頁)。中研院社會所。http://itst.ios.sinica.edu.tw/seminar.htm(200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