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derCybergender

 南華大學教社所研究生 袁薏晴

 

第一節  女性、性別角色-

不可否認的是,兩性在先天上的差異性是因他們的基因及性器官而定,造成了兩性有不同的身體構造與體能。而人們也常會假定男性與女性的性格與行為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先天「性」的不同。不過,Rhoda UngerSusan A.Basow1996[1]曾說:

在新興的性與性別心理學中,男性與女性被視為社會所建構的產物,他們藉由自我表徵的性徵類型來確定自我性別,並且在不同的社會角色或位置中,表現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然後,持續表現出這些行為或特質,好讓自己能滿足內再的自我一致性需求,以及符合社會的期待。

事實上,男女兩性之間的最大差異性,是來自於他們所身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性別」是由人所建構,說明了社會對於男性行為與女性行為自有一套評價系統。我們常將女性的性別角色設定在生養小孩上,女孩常被鼓勵要扮演情感性的角色(expressive role),包括要仁慈、有愛心及能敏銳的覺察他人的需求。這些心理特質是為了使女孩可以成為一位稱職的太太和母親的角色-可以維持家庭的運作和養育子女。相反的,男孩則被鼓勵要扮演工具性的角色(instrumental role),要成為傳統的丈夫和父親,因為男性的責任是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並要保護家庭免受到傷害。所以,男孩被要求要成為具有支配力、果斷、獨立及愛競爭的人(D.R.shaffer,1995)[2]。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就是藉著強調情感導向的特質對女性的重要,及工具特質對於男性的重要而使「性別分化」,像喬德洛、吉林根便是持此種看法的學者,他們認為學習去知覺男與女是一個早期嬰兒與父母之接觸,他們的性別差異理論是奠基於成年男女對自我以及成就的形象,認為女人主要是經由與他人的關係來表達及定義自己;而男人則壓抑這些需求,而採取一種比較操縱性的態度去面對世界。。當社會如此要求兩性時,我們就會認為女性真的具有情感性的特質,而男性具有工具性的特質。不過,一般來說,不論男性或是女性,都可以去改變他們原先所依循的性別角色的特徵。

Judith Butler在他的書中曾經對於「性別」做過討論,他認為[3]

性別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事實上,它是呈現一種流動的狀態。

過去,兩性角色的定位,曾一再的重組與改變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目前的多元化社會,當我們對歷史的演進作一番回顧時,可以發現的是相對於男性的女性地位正不斷地降低。不過, Susan A.Basow[4]指出:

許多工業化國家的女性地位,在二十世紀末的這段期間並沒有多大的改善,而且全然由男性支配的情況也沒有明顯的減少,這種現象已經深埋在文化中的每一個制度當中。

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對於女性、女性權力之關注的增加,以及愈來愈多的女性在勞動市場上扮演工具性的角色,這種刻板印象應已經消失了,那我們就錯了。在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兩性的性別角色定位已經漸趨平等的同時,事實上,我們就忽略了許多現象的真實面。存在性別體系的這一套社會所建構中的價值系統,仍持續地在影響著兩性的性別型塑,我們對於女性的角色定位仍存在著諸多的壓抑與不平等的意識觀。

為了真正改變人們對於性別的刻板印像與角色,我們必須改變所處的父系社會系統,女性主義的信念,就是男女平等,擁有相同的價值與權力。自由派的女性主義不僅在時間上是所有女性主義的起點,在理論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發點或修正和改造的對象。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女性主義崇尚理性,主張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後都具備同等的理性,故應平等的對待,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個人的自由不受他人的干涉,不過他們論述中的個人往往僅指特定的種族、階級的男性,女人仍被視為附屬。因而馬克思女性主義和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則主張人類社會為一有機體,互相依存,所以應以合作的集體主義取代自私的個人主義;婦女應從個別的家庭中解放出來,直接參與社會生產工作,成為社會的一分子,不再依賴個別男人;婚姻應以個人情慾為基楚,不再是經濟的、社會的、消費的單位;並以集體化生活取代家庭生活和家務。更有甚者的激進派女性主義之所以激進是因為主張女人受壓迫是一切壓迫的最根本形式,它是產生時間最早、流傳最深也最廣,所以引起受害者質、量方面的最大痛苦,但壓迫者或受害者或可能習焉不察[5]。事實上,在這一系列的女性主義討論中,莫不是希望兩性可以更加的平等,女性擁有自主的選擇、決定權。而究竟在女性心中所企求的一份「性別平等」是如何呢?我想以一個身為女性角色的我來說,平等應是「一份社會對於婦女的承認與肯定,也就是如同男性一樣擁有相同貢獻社會、改變社會的能力,社會中,不會再因為兩性不同的性別,而給予不同的價值觀與定位,只要是身為人類的實體,就應受到相同的重視。」,艾文.扥佛勒在的《未來對話錄》[6]揭露現今組織之不適合於我們時代與公民的需要,已到了其危險的地步,必需作通盤的變革。我們也許常常會問,為什麼幾乎在每一種文化裡,女性往往受到男性的支配、侵犯、限制、約束呢?扥佛勒在書中從兩性上的生物性差異來看,傳統社會中因為職業分工與女性必須負起照顧子女的責任,形成了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也因為如此更降低了女性自主上的地位,就連進入第二波的產業革命,女性也因為生理上的不利而處於弱勢。如果我們要站在一個兩性先天生理上的不平等,去求平等,這是緣木求魚的;但是如果是存在於我們社會中,男女性別意識觀上的不平等去談,的確是有其必要性的。這份「性別價值觀」的心靈變革,也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說變就變,但是,當身受其害的兩性都逐漸覺醒的同時,這對性別平等的期待,也許將不再那麼悲觀。

 

第二節               網路社會兩性觀-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存在於網路社會中的討論,有著正反兩極的聲音。一派的學者認為,網路社會將形成一個更不平等、權力傾斜的情況,資訊將集中於少部分人的手中,而過往,人們對於性別的偏見將更加強化,因為資訊、科技原本就是男性的產物,使的女性對這一切將更加疏離,這種有關加深性別角色不平等的討論,將造成一個「性別貧民窟」的社會;而有另一派的學者主張,資訊時代裡流傳著一個神話,電腦、尤其是個人電腦,將帶來民主的復興。這個思想是由加拿大傳播理論家麥克魯漢首先提出的,他在六0年代中期曾經預言,「資訊的探索即得能創造出更深層次的民主」(胡泳、范海燕,97)[7]

而在這樣子的討論中似乎意味著女性將在網路社會挑戰傳統由男性所支配的現實文化,創造出一個更為平等的兩性空間。但是,很多研究仍然指出,在線上生活中,兩性的分類仍然是繼續存在的。語言學者蘇珊.賀琳(Susan Herring)的研究[8]指出,言說的根本性差異常常可以反映出性別得不同,男性和女性不但使用著可區別的言說形式,而且也透過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在解釋和判斷他人的行為。某些男性的網路使用者崇尚競爭與批評,喜歡以專家自居,不容尊嚴受損,常常對與自己意見相左者唇槍舌戰,造成網路戰火綿延;傾向在主流的討論中帶領話題,他們的道德標準來自於規範的形成,或是透過論述的過程。女性的網路使用者則比較欣賞意見交流,即使意見有異,仍希望在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以謙和的態度與對方溝通。這種性別有異的溝通形式事實上就是反映出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男性喜歡發表肯定且具權威的意見,而女性則傾向更多的同情與合作,女性通常是透過意見交流的方式,來理解他人的想法,所以常常在發表意見之後自陳見識較淺,「就教於各位」、甚至以「小女子」自謙式屬名。在線上的互動中,女性通常會優先喚起她們的道德意識,並且考慮他人的需求。蘇珊.賀琳(Susan Herring)曾說[9]

男性會在一些以女性為中心的討論區中,試著要主導話題;但相反的,當女性企圖要在男性為主的討論區中得到公平的對待時,線上的男性是根本就無視妳的存在,甚至遭到批判,認為她們的討論根本不適於男人的話題。

而國內的調查也顯示,兩性在線上的上網偏好是有所區隔的。雖然我國男女上網比例相當接近,但不同性別所偏好的網站類型仍有相當差異。NetValue公布的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報告,顯示男性較偏好成人網站,女性則偏愛經濟時尚、美容網站[10]

因此,人們似乎仍舊是將現實生活的價值觀帶入線上生活,兩性對於網路下的認同還是無法從網路上剝離。Bechar-Israeli(1995)提出[11]:「認為人的認同,包括性別,是會隨著人進入虛擬世界中的。」,也就是說,伴隨著電腦中介媒體的出現,並未形成人類民主的實現,反而再製了現實生活的不平等,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於兩性的雙重標準將再度轉移到虛擬空間中。

不少的女性主義與同性戀解放陣營認為,網路上性別不分的特性,可以讓網際網路遨遊的族群進行隨心所欲的變身。男變女、女扮男的結果,不禁使的網路族可以體會、扮演異性的性別特質,更可以塑造心的兩性或同姓之間的性愛溝通模式,如此便有助於破除男女孑然二分的傳統角色。而Cyberfeminism的提出則傾向將焦點放在解放虛擬空間的可能性,企圖去模糊一些傳統的價值文化,指出或許在網路空間中隱藏著一個在女性和科技之間的共通性,打破女性總是逃避科技、數學、和電腦的迷思[12]。目前有許女性主義者嘗試創造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定意與擁有美好遠景的線上社群,就國內而言,較為著名的則有女權主義上路新聞網(Womenet)與女性主義BBS站等..相關網站。這些女性主義網站是挑戰傳統支配階級的溝通形式,打破單向式的上對下的傳播型態,每個人在網站上都有很開闊的雙向發言空間,可以重塑文化透過多元的評論論述。在網路世界中,女性通常藉由創造和溝通她們自身的意見來對抗男性在創造知識上的優勢,女性提高她們的線上聲音,和他人分享她們的聲音和喜好,當線上這些女性的集結,也許是一種自我隔離的型式,不過這都是為了達到現實社會的改變與建立一個更平等的兩性價值觀為遠大目的的。當女性企圖挑戰傳統歷史中不合理的父權體制時,她們是正在改變知識的創造、重塑自身的價值、和陳述一個交替傳統視野的真理,這些真理將具有解放性別意識不平等的影響力,這股力量將延伸到現實社會中的女權運動和改變整個社會。

除此之外,由於電腦網路的匿名性,Reid(1993)認為:

電腦上只存在文字與形象,肉體無影無蹤,網下的人特別是女性可以自由展現多元自我,透過文字和形象的操弄因此可以泯除肉體帶來不可避免的性別標記,從而重塑網路傳播的性別文化,實現性別平等文化之理想[13]

我們似乎可以說,在網路社會中個體超脫了他的肉體,每個人只要擁有一台個人電腦,連上網路後,人人都擁有在虛擬社群中重建我們身份的能力。雪莉.特克曾說:「在電腦文化中,助長認同多元化思潮的另一因素是網際網路。」[14],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經由在許多自我的建構中創造多元身分。因此,在網路空間中性別這個主觀變項,已經逐漸從個體的身上去除。透過虛擬變性,可以讓人體驗到另一性的經驗,或拋棄性別約束;甚至對於性別刻板印象有所省思。曾經有一位在線上有過角色扮演的男性網民,告訴我說:「當他以女性面貌出現在虛擬空間中,立刻引來了大批的愛慕者,甚至只要他需要幫忙,就會蜂擁而至一大堆熱心的人,他發現透過這樣的過程,讓他覺得當個女生也蠻好的。」,也許這樣的經驗對於人們來說,就某個層面來說,是可以使得兩性之間增進對於異性的了解。不過,似乎人令人質疑的是,「女性吸引人、女性需要幫忙」仍然是擺脫不了現實傳統的兩性價值觀;而且,似乎在虛擬空間中遊走的人們,還是不面設法查知遠方互動者的真實身分、真實性別,似乎每個人都害怕著欺騙。不禁,使我們要問:「為什麼進入虛擬空間的人們仍然想和現實作連結呢?」,事實上我們以往對於「誠實」的理解在網路中並不適用。就像不同的文化在陳述私人真實狀況時也有不同的方法,比如中國人的面子問題,可能在西方文化中就不適用。所以在網路空間中,任何人只要上網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知道那個黑髮如瀑布,身材象沙漏、名叫維納斯的比基尼女郎可能其實是個糟老頭。但是這並不能算是說謊,這是虛擬空間中的一種自由。我們為什麼不能把網路上的化身就當成那個人呢?也許當我們在發展網路關係的同時,我們可以不去在乎網路人的廬山真面目嗎?在《虛擬性愛》一書中,克麗歐.歐薩曾說[15]

只有在網路空間中,我們壓抑在內心最深處、許多極苦及極純美秘密情感才得已被揭示出來。我們的真實自我會一直和虛擬自我交互作用,所以這種轉化是確實而且忠於自我的。虛擬世界是我們表現自我的另一個舞台。

因此,在這樣的虛擬空間中,女性的身體也因而獲得了最大的解放。她們卸下了長久一來,這個傳統男性框下下的束縛。在網路空間每一個人的自我都是透過自身經由文字型塑而成的。如果,有些人想繼續當個具有「傳統優良美德的婦女」或是現實的她扮演不好女性的角色,她不收歡迎,透過鍵盤文字的運用她都可以塑造另一個自己,彌補現實的缺憾;如果她想完全擺脫現實規範,她也可以企圖扮演豪放女、或是當個男性。也就是說,透過了網路這個媒介,人們擁有自己做選擇的權力,我們可以擺脫一個天生所賦予的肉體中,我們不必在臣服於宿命的安排,每個對於他自己的命運都擁有有史以來最大的自主權,這就是網路時代所帶來的最大革命。

"It's a good thing I was born a woman, or I'd have been a drag queen."

                                                 Dolly Parton[16]

當人們逐漸退去傳統的枷鎖時,我們不但發現的真實的自我,甚至更能珍愛我們的靈魂。

Donna Haraway曾說過一句名言:「We are all cyborg」。Donna Haraway曾經以女性主義的政治立場來定義Cyborg,使一種引導多元自我認同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提出科技(尤其包括網路和虛擬實境)能使人們從以生物性別為基礎的身體中解放出來,重新定義自己的身分,甚至重塑自己的身體。她將Cyborg視於突破界限的綜合個體,包括人類與動物(human and animal)、人類與機器(human and machine)、自然的與非自然的(physical and non-physicaltranslation)、空間的界限(between spaces)[17]。她曾說:

我的Cyborg神話是超越界線的呈現一種復合式的矛盾,達到一種有效的融合和危險的可能性。

這種超脫性別的觀點,事實上在早先的心理學家班恩(Bem,1978),她提出了一個兩性化(androgynous)的觀點[18],她談到:

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兩個獨立的向度,一個人如果有較多男性特質,而女性特質較少,則為男性化的人;反之,則為女性化的人。而兩性化的人則同時具有許多男性和女性的特質,而男性和女性皆很少的人,則為未分化的人。因此,兩性化是指一個人視情況而可以同時是男性化或女性化、工具性或情感性、果斷或柔順的。

因此,照班恩的這種說法,兩性化的人比性別分化的人「更幸福」,因為他們不必受限於僵硬的性別角色概念,而能夠很有效的應付各種情況。事實上兩性化的人存在的事實,其實也提醒我們兩性在心理上的相似性是多於差異性的,也許過去的心理學家都太過強調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單一向度的兩端,或許兩性化的觀點為我們提出一個性別型態的新視野,進入的網路時代,透過了這種超越主體界線、性別界線,似乎更有可能為兩性開啟新的一頁。

照目前科技進展的速度,未來的社會形式會如何改變,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也許未來的人們是以虛擬世界為其生活領域,就像電影「駭客任務」中的劇情一般,或是由於生物科技的進展,「複製人」或是如「機器戰警」一般的人機合體的情況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到那時候,是否原本社會中性別的定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呢?雖然我們對於未來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但是也許這正是一條重塑各種可能的扭轉性的時代。

 

第三節                網路社會的兩性衝擊-

因為伴隨著網路社會的諸多特性,人們期待是一個更為平等的時代來臨,期待一個兩性平等的「性別烏扥邦」的來臨。在進入這個第三波的資訊時代,也許我們會寄望藉由這一波的改革導引性別角色改變的觀念,扥佛勒在這裡說到:「我們極不可能再看到任何單一型態的男女關係型態。我們較可能看到的倒是角色安排呈現萬花筒型的雜多型態;許多不同的社區各有其自身的價值與獨特的角色結構」。就如我們所談的由於在虛擬社區中,人們更可以充分發揮角色扮演的功能,像虛擬家庭、虛擬家人、父母的建立,都打破了我們對性別的看法,例如父親一定是男性、母親一定是女性的看法,人們在其中可以因為心靈中所缺失的部分,而去扮演角色、並且賦予性格,以彌補現實生活的缺失。人們的角色更是多樣化的,他可以同時擁有多樣的角色,也許在一個虛擬社群中他是爸爸,但再另一個社群中他又是個小孩。

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者認為,兒童是透過直接教學及觀察學習兩種途徑而獲得性別認定、性別角色偏好和性別分化的行為。直接教學(或差別增強(differential reinforcenment))是指父母、教師或其他社會化的代理人,藉由獎勵兒童適合性別的行為及懲罰兒童不適合性別的行為而「教導」兒童該如何表現;另外,每位兒童也能經由觀察各種同性楷模(包括同儕、教師、兄長、媒體人物、父母親)的活動,而學到許多性別分化的態度和行為(D.R.shaffer,1995)[19]。在現在的生活中已有與來愈多的人是花上一半的時間駐留在虛擬空間(cyberspace)中,人們在虛擬空間(cyberspace)中形成與創立新的社群,訂定不同的行事準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許我們會擔心人們再將現實社會的兩性觀複製,但是也許透過網路的匿名性,在現在的生活中已有與來愈多的人是花上一半的時間駐留在虛擬空間(cyberspace)中,人們在虛擬空間(cyberspace)中形成與創立新的社群,訂定不同的行事準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許我們會擔心人們再將現實社會的兩性觀複製,但是也許透過網路的匿名性,我們在虛擬社群中學習的性別角色觀,事實上是來自另一性的價值標準。透過這樣的模擬、學習過程,也許人們將逐漸發現到的是男性、與女性也許不再需要如此明確的二分,甚至可以接受他所學習到另一性的角色觀念,不再認為男性一定是剛強、喜好戰鬥、甚至偏好藍色;而女性一定是柔弱、喜好打扮、偏愛粉色。也就是說透過社會學習理論,我們會去向我們的楷模對象學習,但是這位虛擬爸爸、虛擬媽媽或虛擬長輩,他們在其中所扮演的性別角色,並非現實社會的性別,在網路社會中是允許人們改變性別角色的,所以你所學習到的虛擬父親,也許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性所扮演的;你所學到的虛擬媽媽的形象,也許也是一位勇敢、富有冒險精神、理性的男士所扮演的,誠如一位玩家所述:「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You are who you pretend to be…you are what you play)。」(雪莉.特克,1998)。人人在網路社會中可以重塑一個自我,他人也藉由這個重塑的自我得到學習與教育。如果性別的差異與造成現今社會上性別意識的不平等,是由後天社會環境所灌輸的意識型態,那是否人們就可以透網路社會中的種種特性,去重新為我們的性別角色定位,重新去發展我們對兩性差異的看法。也許剛開始的起步階段,我們還是把現今生活中的規範與意識帶入網路世界中,但誰可以保證造目前資訊社會的發展來看,未來的我們也許人人就是生存在虛擬世界中,而真實與虛擬也不再分界,如此網路空間自然有其一套的生存規範、人與人自然會重新定位,性別角色也會重新定義、甚至所謂的「第四性」、「第五性」都是有可能產生的。網路空間是個新的「人性領域」,人們可以重塑一個或多個全新的自我,也尤其去中心化與匿名性的特色,我們可以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性別、全新的角色,為這個角色帶來詮釋;例如:身為女性的人可以在虛擬社區中扮演一個威武勇猛、樂於助人的男性;身為男性的人,也可以不在需要刻意去刮腿毛、穿裙子而才能扮演一個女人,它可以藉由匿名性的特性,去當個他心目中的女人。因而女性在其中是否可以滿足現實生活中的不順遂,透過各種角色的扮演,透過虛擬社區的角色互動中,是否重新給予女性新的定位與詮釋。

過去十年,電腦文化一直是形式邏輯與拼湊之間的角力場,它完全顛覆傳統的人、事物分類法,也質疑模擬文化中真實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雪莉.特克[20]

也許真實生活中的每個我都是不完全的,虛擬空間提供了我們一個全新的場域討論主體、性別乃至社會價值觀,我們事實上,並不需要放棄網路上的生活,我們也無須將網際網路當作是現實生活的替代品。我們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成長的空間,他提供一個更了解自我與選擇的機會。而「網際網路真的具有『扭轉乾坤』的力量嗎?」,事實上,今日的人們早就身處於這波科技的洪流中,我們似乎早已無法擺脫科技的枷鎖,就如當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在上網時,自己也會害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開始想努力學上網。也許,處在時代交替的人們是徬徨不安的,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波的資訊革命正在改變著一切,很多新的觀念正在型塑,我們也許還無法預測到這「乾坤」究竟會如何扭轉,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扭轉」的趨勢將是銳不可擋,環繞在我們生活週遭的網路新公約,正在如火如荼的推展著。網路新革命已經展開了!因此,如果新世紀的人類將不再希望複製著不平等的兩性價值觀,我們就必須堅持女性在這個新的網路空間中(Cyberspace)將獲得公平的對待與平等的發展機會。



[1] 引自Susan A.Basow著;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文化。

[2]出自 D.R.Shaffer著,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出版。

[3] 引字Computers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GenderBy Elizabeth Lane Lawley

  http://www.itcs.com/elawley/gender.html 00/12/06

[4] Susan A.Basow著;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文化。

 

[5]整理至顧燕翎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6] 艾文.扥佛勒著;蔡伸章譯(1994)。未來對話錄。台北:時報文化。P.145

[7]胡泳、范海艷(1997)。Internet網路為王。台北:捷幼。

[8] 出自Cyber-feminism:Communication,Community,Culture,and Critical Culture Discourse

  http://www.poetic-justice.com/essays/footwebw1.htm 00/09/11

[9] 出字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Bringing familiar baggage to the

new frontierhttp://www.vcn.bc.ca/sig/comm-nets/herring.txt

[10]男女上網偏愛不同 成人、時尚分居榜首 http://taiwan.cnet.com/briefs/news/asia/2000/12/05/20001205u.html?rid=2002(00/12/05)

[11]李禮君(1998),《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以女權上路新聞網與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國立台灣社會大學研究所。

[12]引自Barbara J.Duncan著,Cyberfeminism,Zines,n’Grrls:Identity and Technology:Cyberfeminism in online”GRRL ZINES”,http://www.students.uiuc.edu/~b-duncan/zines.html 00/09/11

[13]李禮君(1998),《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以女權上路新聞網與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國立台灣社會大學研究所。

[14]雪莉˙特克  著;譚天,吳佳真  譯(1998),《虛擬化身-網路時代的身分認同》,台北:

  遠流。

 

[15]克麗歐˙歐德薩  著;張玉芬  譯(1998),《虛擬性愛》,台北:新新聞文化。

[16]出自Rosi Braidotti著,Cyberfeminism with a differencehttp;//www.let.ruu.nl/womens_studies/rosi/cyberfem.htm 00/05/27

[17]引自Barbara J.Duncan著,Cyberfeminism,Zines,n’Grrls:Identity and Technology:Cyberfeminism in online”GRRL ZINES”,http://www.students.uiuc.edu/~b-duncan/zines.html P3~p4

[18]引自Susan A.Basow著;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文化。

 

[19]出自 D.R.Shaffer著,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出版。

[20]雪莉˙特克  著;譚天,吳佳真  譯(1998),《虛擬化身-網路時代的身分認同》,台北:

  遠流。P.381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