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西、霸權、與教育社會學
義大利新馬克斯主義學者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在多個人文及社會科學都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葛氏提出「霸權」(Hegemony)的概念,幫助我們分析國家權力如何形成;了解文化如何鞏固不平等的社會關係;思考反抗社會宰制的可能策略。葛蘭西受義大利黑格爾學派的歷史學大師克羅齊(Benedetto Croce)。克氏指出人類觀念(ideas)及知識份子在推動歷史的重要性,否定歷史有所謂定律。早年葛氏成長於貧困,以農業為主的撒丁島(Sardinia);二十歲時離開家鄉到義大利北部工業重鎮都靈(Turin)唸大學,同時參與工人運動。義大利南方與北方、城市與鄉下、以及工人及農民等差異使葛氏在成為馬克思主義後不致抹殺地域矛盾及被壓階級的內部分岐對歷史發展的影響。葛氏是義大利共產黨的創辦人之一。義共成立後面對著法四斯主義的崛起,迫使葛氏放棄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思考在具體的義大利歷史情境中應取何種革命策略。這些背景使葛蘭西對社會矛盾的多元性及複雜性有極深刻的認識,體會到理論的思辯不能取代具體的歷史分析。
根據波蘭學者Leszek Kolakowski 的觀點,葛氏早年思考的重點是被壓迫的群眾如何反抗的問題;後來參與工人運動受挫敗,看到義共受法西斯政府打壓,使他轉而思考統治階層如何維持其統治權力。換言之,早期葛蘭西傾向從下而上的分析角度;後來則是較從上而下的。但無論如何,貫穿葛氏理論的是「霸權」概念。根據葛氏的看法,統治階層不能單靠武力(force)維持其權力,他們必須要使人民對現存的情況產生同意(consent),甘願接受統治階級的統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考慮被統治者的利益,注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然後對人民作出讓步(concession)。
葛氏認為統治階層的讓步必須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們必須在經濟的層面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以改善,與統治者一樣成為現存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然而,葛氏認為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文化層面上作出讓步,具體的做法是要將被統治者的文化,價值觀等吸納重組,使之成為對統治者有利的道德觀及世界觀。葛氏稱之謂道德及知性的領導(moral and intellectual leadership)或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這觀點極其重要,因為它指出了統治者必須吸納改造被統治者的文化;對低下層人民的文化排斥打壓只會帶來更大的反抗,危害統治權利的合法性。
葛氏對文化霸權的分析,使我們注意到文化及意識型態的重要作用。根據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講法,文化及意義識型態是屬於上層建築的部份,它是受經濟結構所決定,對歷史發展是無甚重要性的。然而葛蘭西卻指出文化霸權決定了統治權力的維持。由於文化領域的重要性,它成了敵對政治力量的角力場所,抗爭的結果影響了歷史的發展。雖然葛蘭西不否定經濟及其他客觀的結構因素的影響,然而他不認為它們能決定文化及意識型態領域鬥爭的結果,因為策略(strategy)的使用亦甚為重要。因此,反抗者必須小心思考誰是主要敵人,誰是可以爭取合作的朋友,以及如何通過文化吸納改造而擴大反抗力量。
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使他強調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重要性。概括而言,公民社會是相對地獨立於國家機器及經濟的、擁有一定自主性的民間組織。統治階級層除了需要握國家機器,還需要贏得公民社會,換言之,就是要得到民間組織的支持,反過來說,要反抗資本家及國家霸權,工人階級也必須在公民社會下功夫,儘早爭取民間組織支持,傳播有利工人階級的文化。
由於文化及公民社會的多元性及複雜性,統治階層及反抗者都不可能將整個文化系統及所有的社會組織都吸納過來,他們只能就策略的需要而選擇性地吸納部份的文化價值觀、爭取重要的社會組織。英國學者Raymond Williams其後豐富了葛蘭西的理論。他指出文化系統包括三個主要部份:(1)被統治階層吸納了的霸權主導(hegemonize-dominant)部份,(2)反抗統治階層掌控的抵抗(oppositional)部份;及(3)暫時被統治者反抗者擱置在一旁的剩餘(residual)部份。葛氏一定會同意這三部份的界線是不斷改變的 -- 原是抵抗及剩餘的文化及價值觀有可能被吸納成霸權主導;原屬霸權主導的也可能因形勢轉變而變成對抗或剩餘。
葛氏的霸權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有極其豐富的意涵。由於他強調文化意識型態對權力的影響,使我們亦要重視教育的重要性。(這兒所指的教育包括廣義的觀念的傳播,及狹義的學校教育。)受到葛蘭西的影響,Michael Apple 以文化吸納(cultural incorporation)的概念分析英美兩國的新右派如何利用大眾的常識(common cense),恐懼(fear)及價值觀等在教育領域達到宰制的目的。此外,葛蘭西調社會力量的多元性及階級力量錯縱複雜的結盟及對立關係,提醒許多新馬克思主義學者不要以機械的經濟決定論的方式了解學校教育。
雖然葛蘭西對教育社會學研究有重大的意,然而,我們在應用他的理論時還是需要注意到他的幾個盲點。首先,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的理論出發點是階級。雖然葛氏較絕大部份的馬克思主義者重視社會矛盾的多元性,對其他的宰制關係(例如法西斯主義)亦有深入的討論;然而,也許是受他的時代及義大利歷史情況的限制,葛蘭西沒有運用霸權理論討論一些今天我們認為極其重要的社會矛盾 --- 例如性別、族群、國族主義、及性傾向等。此外葛蘭西強調策略分析,也有可能陷入理性主義的困局 --- 只看到政治動者有意識的行動如何影響著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或合作的關係;忽略了無意識的行動及未有預期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對身份認同、社會運動、及權力關係影響。這是霸權理論需要進一步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