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麥克魯漢》

書評

 

黃厚銘

 

現在誰還讀麥克魯漢?在我們這個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有何必要重拾一個幾十年前思想家之思想?更何況麥克魯漢生前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他生前就已經開始褪流行,甚至連他一手創辦的麥克魯漢文化與科技中心也沒有辦法保住。

然而,近幾年來有關麥克魯漢的專書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甚至還有光碟出版。他當時任教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現在也為他建立網頁。走在資訊時代尖端的《連線》雜誌還重新出版他的著作,並奉之為守護神。經過長久的空白之後,國內這幾個月也陸續出版兩本與麥克魯漢相關的書籍。

我們都知道,傳播學長期以來面臨的困境就是,一方面成為其他學科分食的大餅,另一方面也到處從其他的學科借用各式各樣的理論,而沒有自己的理論。對我來說,最足堪被稱為傳播理論的,就是麥克魯漢的媒介理論。他主張的「媒介即訊息」一反先前只注重媒介所傳遞的資訊內容,而開宗明義地點出媒介特性自身的重要性,及其對我們感官、社會的重大影響。稱他是傳播學的大師也不為過。但麥克魯漢充滿想像力與創意的思考與構念,不僅成為理解的阻礙,也常常引起讀者的反彈,斥之為天馬行空的玄學。儘管如此,他卻也能激發諸如布希亞這樣富想像力思想家的思考。布希亞用內爆概念來討論意義的消失與大眾的形成,顯然就是源自於麥克魯漢。

保羅.李文森的近作《數位麥克魯漢》一方面希望釐清麥克魯漢的思想內涵,另一方面則延伸他的思想來觀察網際網路對人類的影響,進而彰顯麥克魯漢的思想在資訊時代中具有歷久彌新的重要性。因此本書的章節安排以麥克魯漢的思想概念為主,每個章節介紹一個概念,並利用這個概念來理解資訊科技對現代生活的衝擊。身為麥克魯漢的朋友、學生,以及長期研究麥克魯漢思想的學者,李文森對其思想精髓的掌握確實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本書相當適合做為理解麥克魯漢思想的輔助。另一方面,作者在實務上對網路的應用與了解也相當熟稔,所以能頗為貼切地分析資訊時代。

但即使是這麼一位與麥克魯漢關係密切的學者,仍不免誤解麥克魯漢的思想。和許多傳播學者或教科書作者一樣,作者先前曾根據麥克魯漢強調媒介特性對人類影響的主張,將之歸類為科技決定論者。雖然在這本書裡試圖修正早期的看法,可惜只是薄弱地以麥克魯漢只願探索,不做預測為其立論依據。實際上,麥克魯漢最多只能被視為是軟性的科技決定論者,他自己曾屢次說明他對媒介的分析是希望藉了解來達致對其效果的掌控。學者海姆在《虛擬實境的形上學》中亦曾把麥克魯漢的這種軟性科技決定論與海德格對現代科技的分析做一比較。用海德格的措詞來說,資訊科技可以說是我們的天命。但天命並非宿命,而是我們必須學習去理解、掌握的路徑。資訊科技確實有其特性,但社會如何加以運用也會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並且關鍵不全然在於既定的社會結構,而是取決於我們對資訊科技本質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的應用。這也正是麥克魯漢的立場。

作者李文森不只是一位闡釋與發揚麥克魯漢思想的學者,實際上,麥克魯漢的思想已經內化到他自己的思想中,因而使這本書呈現一種奇特的趣味,那就是用麥克魯漢的思考模式解讀麥克魯漢的思想自身。他經常運用麥克魯漢慣用的譬喻來討論麥克魯漢的思想,舉凡麥克魯漢的思想本身就是個冷媒體,因而需要投入更多的思考、想像、與熱情方能加以理解,或是效法麥克魯漢玩文字遊戲,乃至於連麥克魯漢自己的名字都派得上用場。

中文世界有關麥克魯漢的專著、原典翻譯,其實是屈指可數。早期有一本他最重要著作《理解媒介》的翻譯(中譯《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雖然在出版前經過數次修改與校訂,卻仍不甚流暢,且有嚴重錯誤。最近除了麥克魯漢的兒子編成的《基本麥克魯漢》(中譯《預知傳播紀事》,台北:商務),很高興又見到這本闡釋麥克魯漢思想、並將之進一步與當代資訊科技結合的譯作。譯者在書中也補充了不少譯註,對於理解頗有助益。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要抱怨國內出版社的一個奇怪習慣,那就是因著各式各樣的理由,略去原書的參考書目。這對於一本在學術上有其參考價值的書籍,無疑地是一大損傷。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