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國小國語教科書之「西方文學」選文的比較分析──以《愛心樹》和《最後一片葉子》為例

連美惠

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ymps010@yahoo.com.tw

摘要

  國語教科書常藉由各類兒童文學作品的介紹,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並從中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近年來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或青少年讀物是透過翻譯或改寫國外作品而來,而教科書中的外國選文也不例外。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國語教科書中相同的外國文學選文在不同版本間翻譯或改寫的程度及其適切性。透過各版本中的教學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和課文內容的翻譯或改寫來進行比較分析,藉以檢視教科書中這些作品是否能擴充學童的閱讀視野、達成教學目的、引發學童閱讀的興趣,以及有無需要改善的地方。

 

關鍵詞:國語教科書,西方文學,翻譯,改寫

壹、前言

  在國語教學中,教科書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資源,也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媒介。曾有學者指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有90%花在教科書的學習上〈ScottSchau1985〉,因此教科書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人格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教科書的編輯內容就顯得格外重要。

  國語教科書常藉由各類兒童文學作品的介紹,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並從中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自從民國八十五年教科書全面開放以來,各家版本在內容的選材上也日趨多元。教科書中對於外國文學作品的介紹雖然篇幅不多,但都希望能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97版〉國語文閱讀能力指標:從閱讀中認識不同文化的特色,從閱讀國內外具代表性的文學名著,擴充閱讀視野。

  基於上述原因,研究者想更進一步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中,外國文學作品的相同選文受制於教科書的篇幅有限,在不同版本間相同文本改寫或翻譯的異同比較,藉以檢視教科書中改寫或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是否能感動人心,達到教學目的。

貳、翻譯或改寫的相關理論與原則

  台灣近三、四十年來,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或青少年讀物是透過翻譯或改寫國外作品而來〈劉鳳芯,2000〉。目的在於引介國外優秀作家的作品,介紹他國好的文化或觀念,使國內讀者可以和世界各地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閱讀的樂趣,獲得一樣的啟發。

一、        溝通翻譯觀

  在翻譯的方法論中有「等同翻譯」,也就是譯者要盡量保持原文的所有寫作技巧與風格,如各種形象、色彩、節奏等。另外,胡功澤在《翻譯理論之演變與發展》中談到溝通的翻譯觀,譯者要能成功的把原作品要達到的聲韻、節奏、氣氛、語調等效果,讓譯文讀者能與原文讀者有相同的感受。因此,譯者可依需要選擇直譯、意譯、改譯、調換句法順序、增減文字等方式處理〈劉鳳芯,2000〉。

  〈呂淳鈺,1998〉指出對西方小說的翻譯以「意譯」「譯述」的形式為主。為因應文化差異,「意譯」「譯述」是在翻譯的過程中,改變原作的原貌,在許多方面加以變化,或將西式人名或地名改為中式人名,或刪改情節、描寫文字,或填補情節、增加評論、加入說書人角色,或移動敘事次序、更動敘事人稱,或以中式語言取代西式描述。

二、        改寫的技巧

  改寫是在不改變原作的基本內容下,將原作的形式加以改變的一種寫作方式。換句話說是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在創作。可分成以下六種〈趙公正,2000〉:

1改變文體: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各文類間體裁的改換寫作,又稱「文體改寫」。可分相同文類〈小說→小說〉、不同文類間的改寫〈詩歌→小說〉。

2改變主角:把原作中的配角改為主角來寫。

3改變人稱:將原作改用另一種人稱來敘寫,如:第三人稱敘寫改用第二人稱來敘述。

4改變結構:改變文章的前後順序,如:順敘改成倒敘。

5改變修辭:把原作白描直敘的部分文字用特定的修辭加以增潤改寫。

6改變語氣:如把教訓責罵改成勸導鼓勵。

  〈吳鼎,1991〉指出改寫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長篇改為短篇:又分兩種:一為將長篇加以刪節,保留原作精神;深奧的改為淺顯的;內容涉及反道德的部分刪去。另一種是從長篇材料中,選擇適合的分段節改,另立標題,不管原作的前後系統,而成一篇篇獨立的故事。

2短篇改為長篇:將原作加以充實成為長篇。需要有較高的文學造詣、寫作技巧。

三、        翻譯或改寫的原則

  在翻譯或改寫時,首先必須考慮到閱讀對象的語言程度和知識水準,依照孩子年齡的不同,而作不同程度的考量,可調整翻譯的層次或改寫的程度。其次,要把握翻譯語言的真實與得體,立求信、達、雅。最後,對於牽涉到文化背景的翻譯,譯文要盡量保持原文的原貌,不要做太大的更改。

四、        關於國語教科書改寫的研究

  目前僅一篇為凌至善〈2009〉國民小學國語課本改寫作品研究:以南一、康軒、翰林三版本高年級為例。內容以現行國語教科書三大版本──康軒、翰林、南一,三種版本高年級國小語文領域的國語課本中有清楚標示「改寫自……」的課文文本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改寫作品,依照其來源文本的特性,分為:繪本類、翻譯作品類、傳說與神話、中國古典文學類、現代散文、「前國編版」課文等六類,分別討論改寫的內容、技巧及教育任務及置入問題。採定質、定量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分別從三個面向:文本分析、寫作技巧與改寫的取捨,探討這些改寫作品的文學性及教育任務等問題,文末進而討論:台灣文學與國小改寫作品的關係,乃至國小語文課程還有哪些可以精進的方向,才能引導學生對國語課本的文章產生更大的興趣等相關議題。結果發現改寫文本的選擇,主要是著眼於文本的故事性與趣味性。有關台灣題材書寫的課文,明顯不足。改寫受限於各項改寫要點限制,寫作上比自由創作困難。課文改寫的內容主體性、連慣性與趣味性是改寫者應該特別重視的。課文改寫要以「兒童中心」為主體。改寫手法大多是「順敘體」的書寫。缺少固定文本為改寫依據的課文編寫,遠比從固定文本為編寫依據的課文寫作辛苦。改寫者在編寫課文的過程中,需努力克服自己內在理解、編寫能力及外在市場環境的困難挑戰。 教科書的「置入」問題,是否過度傾斜到某一種意識型態,值得重視。

叁、相同選文不同版本的比較分析

  由於翻譯策略或改寫程度的差異,雖然是同一篇選文,卻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以下,將以一百學年度國小國語教科書中不同版本的相同外國文學選文──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愛心樹》和歐•亨利〈O  Henry〉的《最後一片葉子》,從教學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和課文內容的翻譯或改寫上進行比較分析。

一、《愛心樹》選文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是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繪本作品。內容是描寫一棵蘋果樹和一位男孩間的互動、關愛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施與受、愛人和被愛間的關係,進而思考自己與家人及大自然間應有的態度。

  康軒版和南一版都有編選此文,將就教學目標的編撰、能力指標的編列,以及改寫的內容做比較分析。

表一  《愛心樹》選文的比較表

版本

冊別

相關教學目標

分段能力指標

內容的改寫

康軒版

第七冊

1.能應用注音符號,閱讀與「愛心樹」相關的課外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

2.聆聽「愛心樹」的故事,了解大意,並應用在美讀課文上。

3.能演說一則關於「愛心」的故事。

4.能心懷感謝,勇於表達感恩,大聲的說出「謝謝你,有你真好」。

5.認識部首「冖、馬、疋、文」等部首的字,正確讀出部首的讀音,並利用部首學習國字。

6.敘述「愛心樹」的貢獻,並效法「愛心樹」的精神。

7能運用討論的方式,分享在日常生活上為我們付出奉獻的人和事情,學寫作文,互相觀摩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寫作的樂趣。

A2-1-1-1B2-2-5-6B2-2-10-11C2-1-1-2C2-2-1-1C2-2-4-5D2-2-3-1D2-3-2-2E2-1-7-2E2-3-2-1E2-8-9-4F2-1-1-1

F2-2-1-2

改寫自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

1改變結構:以倒敘法開頭敘寫,文中某些敘述做順序上的調整。

2許多段落和段落的銜接上有增補的現象。

3整體內容是短篇改為長篇:繪本改為較長的記敘文文章。

4為了教「設問」的修辭,所以文章中會增補設問的句子。

南一版

第九冊

1.分辨段落大意、掌握文章要旨。

2.對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能有更深的認識。

3.能掌握本文的主旨。

4.能了解本文的寫作手法。

5.體會愛與被愛,付出與接受之間的互動關係。

6.培養感恩、惜福的心胸。

A2-1-1-1A2-2-2-1A2-3-8-1B2-1-9-4B2-2-2-2B2-2-3-3B2-3-3-1C2-1-1-1C2-2-4-5C2-2-8-6C2-3-7-8C2-3-8-9C2-4-9-1D2-2-3-1D2-3-2-1D2-4-1-1D2-5-1-1D2-5-1-3E2-3-2-1E2-3-2-2E2-3-2-3E2-4-2-1E2-4-2-2E2-4-7-4E2-6-3-1E2-8-5-1E2-8-5-2E2-8-5-3F2-2-1-1F2-2-1-2F2-4-3-1F2-5-1-1

改寫自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

1以不影響原作精神的原則,做一些內容上的刪減。

2非常接近原著原來的樣貌,情節和內容幾乎完全相同。

  比較兩個版本的教學目標發現,康軒版的教學目標較為具體,重視學生注音符號應用能力,以及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的培養與應用;南一版則強調文章段落大意、主旨的掌握,進而了解記敘文的寫作方式。兩個版本都重視學習「愛心樹」的精神,希望學生從中學會感恩與惜福。在能力指標方面,康軒版有十三個,而南一版有三十二個,兩者的數量差距很大。

  就內容上的改寫,南一版的改寫較忠於原作,整篇文章的架構,不論是情節的安排,或是背景、主題、風格、內容都幾乎和原作相同。康軒版的改寫幅度較大,一開始就使用倒敘的方式,先交待空地上有一棵只剩一小段樹幹的老樹,再藉由老樹的回想帶出愛心樹的故事。如:

   空地上有一棵孤伶伶的樹,一棵只剩下短短一段樹幹的老樹,樹幹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輪,幾根稀疏的細枝,奮力的……,她只要想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段跟小男孩相處的歲月,就會忘記曾經經歷過的風雨。〈張清榮等編,2011:78

空地上老樹歷盡滄桑的樣子,來帶出那段與小男孩相處的快樂時光。

  其次,康軒版的文章中有很多段落間會有文字的增補,讓段落和段落間的銜接更加順暢。如:

   男孩開心的砍下所有的樹枝帶走了,樹想到那些曾經撫摸男孩的枝條,將會變成一間美麗的小屋,忍不住微微的笑著,他想像自己在那小屋庭院裡,每天可以看見心愛的男孩。〈張清榮等編,2011:81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不曉得過了幾個春夏秋冬,樹每天都在想:「男孩航行到那兒了?會回來嗎?還記得我嗎?」樹常常陷入深深的回憶中,時間的流逝對她來說,好像沒有特別的意義。〈張清榮等編,2011:82-83

   他拄著拐杖、駝著背,緩慢的移動步伐,坐在樹墩上緊緊地靠著樹,就像小時候一樣。〈張清榮等編,2011: 83

由上述的三段文字,可以看出康軒版補述較多。

  最後,為了教學上的需要,要教「設問」的修辭而做文章的增補。如:「你要來爬樹嗎?你的小屋呢?」「男孩航行到那兒了?會回來嗎?還記得我嗎?」

  比較兩個版本的課文都能遵從原作的精神,和原作較不同的地方有下列幾項:

1兩個版本的人物都以男孩和他的朋友到樹下玩為開始;而原作從頭到尾僅小男孩一人和大樹。

2原作是繪本,是以黑白兩色簡單描繪的簡筆畫作品,文字淺顯易懂,藉由圖畫可以幫助文字的理解。而改寫成教科書課文後,受限於篇幅,所以文章的插圖僅出現五個畫面:樹下休息(樹下玩耍、吃蘋果)、長大摘蘋果去賣錢、拿走樹枝蓋房子、砍斷樹幹要做船、戴帽子拿拐杖的老人坐在樹墩上。雖然插圖是彩色的,但不如原作豐富精采。

3文字的敘述從繪本改為較長的敘述文,文章的文字內容大幅擴充,增加了許多語詞。兩個版本皆教授「設問」的修辭技巧。

二、《最後一片葉子》選文

  《最後一片葉子》是一篇短篇小說,主要是描寫朋友間互助的情誼,透過這個故事能體會友情的可貴,及生命生存的重要意義,進而發揮生命的潛力。故事的高潮在於老畫家為了激勵生病的朋友,而冒著風雨在牆上畫出了一葉永不凋落的葉子。最後,生病的女孩痊癒了,可是老畫家卻因此而失去了他的生命。

  康軒版、和南一版和翰林版都有選錄此文加以翻譯或改寫。將就教學目標的編撰、能力指標的編列,以及改寫的內容做比較分析。

表二    《最後一片葉子》選文比較表

版本

冊別

教學目標

分段能力指標

人物

內容的翻譯或改寫

康軒

第十冊

1.利用電腦注音輸入法查詢有關歐.亨利的生平資料和著作。

2.專注聆聽教師提出的問題,並學習歸納重點。

3.說出喬安娜從最後一片葉子中獲得的啟示。

4.使用電子字典,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5.能思考並體會伯曼犧牲自己,而留下永恆的畫作的偉大。

6.認識譬喻的句子,並運用在短文寫作中。

7.能體會一個人的意志力,可以激發生命的潛能。

A2-3-8-1B2-2-3-3C2-2-4-5D2-2-8-2E2-8-5-2F2-8-2-1

生病者:喬安娜

照顧者:蘇

老畫家:伯曼

翻譯自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1一開始有故事背景的介紹。

2內容上有大篇幅的刪節,省略了原作蘇煮熱湯給喬安娜的情節及對話中想要痊癒後去畫海灣的部分。

3老畫家的角色更是到文章的後半部才出現。

南一

第十二冊

1.認識小說的特性和寫作技巧。

2.了解生命無價、友情的可貴與潛能的無限。

3.能進行短篇小說賞析。

4.能找出並利用文中的修辭、句型。

5.培養珍惜生命、不向命運妥協的情操。

6.培養關懷週遭人、事、物的情懷,並體會他人對自己的關懷。

A2-1-1-1A2-2-2-1A2-3-8-1B2-1-9-4B2-2-10-11B2-2-10-12

B2-3-3-1B2-3-9-2C2-1-1-1C2-1-2-3C2-2-3-3C2-2-4-5C2-3-5-2C2-3-7-7C2-3-7-8C2-4-9-2D2-1-1-1D2-1-3-2D2-2-3-1D2-3-2-1D2-4-1-1D2-5-1-1D2-5-1-3E2-1-1-1E2-3-2-1E2-3-2-2E2-4-7-4E2-5-7-2E2-5-9-3E2-7-4-2E2-8-9-4E2-10-10-1F2-2-1-1F2-2-1-2F2-5-1-1F2-8-2-1F2-10-2-1

生病者:蘇西

照顧者:安娜

老畫家:沒名字

改寫自奧.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1沒有故事背景的介紹

2內容上刪減的幅度最大,沒有醫生與照顧者的對話,沒有生病者數葉子的情節描寫,沒有生病者與照顧者間想痊癒後去畫海灣的情節。

3時序的描寫飛快,幾乎一段就是一個季節,從夏季描寫到冬季。

4蘇西在夏天時感染肺炎

翰林

第十一冊

1學習以記敘的形式,敘述友誼故事的寫作方法。

2認識「明媚」、「傻孩子」、「沮喪」、「海鷗」、等詞語的意義與用法。

3了解並運用「還得……才有……」、「雖然……也還……」、「那麼……那麼……那麼……」「不但沒……反而……」等句型

4體會友情的溫暖,能珍惜友情和自己的生命。

A2-3-8-1B2-1-9-4B2-2-1-1B2-2-4-5B2-2-10-12B2-3-9-2C2-2-1-1C2-2-4-4C2-3-4-1C2-3-7-7C2-4-9-1D2-1-3-2D2-3-2-2E2-1-1-1E2-3-2-2E2-4-2-1E2-8-5-3E2-10-10-1F2-2-1-1F2-9-8-2

生病者:蓮安

照顧者:蘇西

老畫家:伯曼

改寫自鍾玉澄編譯,志文出版社出版的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1課文前有導讀,但沒有故事背景的介紹。

2內容以刪省為主。

  就教學目標而言,都強調友情的可貴、堅強的意志力可以激發生命的潛能。康軒版較強調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作各項能力的統合。翰林版強調語詞、句子與故事寫作方式的學習。南一版則偏重在情意的陶養、小說特性和寫作技巧上。在文類的教學上,南一版著重在「小說」,而翰林版和康軒版著重於「故事」。故事和小說的不同在於,小說通常有錯縱複雜的情節、曲折多變的敘事、細膩的人物刻畫、多采多姿的景物描寫,所以篇幅一般較長。而故事人物不多,只有兩三個,彼此關係不複雜、情節單純、篇幅較短,著重於事情的描述。〈林文寶等,1996〉就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指標來看,閱讀教材的選擇上應多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所以《最後一片葉子》原本就是一篇短篇小說,就閱讀文類的教學而言,應該是放於「小說」會比視為「故事」更能彰顯選文的特色。

  在能力指標上,南一版有三十七個,翰林版有二十個,康軒版只出現六個能力指標,顯現出康軒版似乎過於簡略。康軒版僅在教學目標中呈現分段能力指標,在其餘的教學活動並未列出所配合的分段能力指標,但是南一版和翰林版的教學活動都有相應的分段能力指標,所以顯現出康軒版的編輯有所疏漏。

  內容上的比較,將針對此三大版本的選文中文本的小說要素做比較分析。

表三   三大版本《最後一片葉子》選文小說要素的比較

版本

情節

人物

背景

主題

康軒

1喬安娜得了肺炎,蘇盡心照料。

2醫生出現,提醒蘇:病人求生意志的重要。

3喬安娜病重,數葉子,認為最後一片葉子掉落時,自己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4蘇和伯曼討論喬安娜的病情。

5風雨後的最後一葉激起了喬安娜求生意志。

6喬安娜病癒後,才知道最後一片葉子是伯曼冒著風雨畫在牆上的,而且伯曼已死。

生病者:喬安娜

照顧者:蘇

老畫家:伯曼

有醫生角色出現,為喬安娜看病

1在第一段就先說明故事發生的地點位於美國紐約西區的畫家村。

〈原作有此部分〉

2季節:冬天

堅強的意志力和朋友的愛心,能激發出生命的潛能。

南一

1兩個女孩住在一起,常向樓下的老畫家請教。

2一個夏天,蘇西得了肺炎,入秋後病情更加嚴重,擔心生命如落葉一樣短暫。

3安娜和老畫家鼓舞蘇西。安娜為蘇西煮雞湯。蘇西認為最後一片葉子掉落時,自己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4暴風雨後的最後一葉激勵蘇西求生。

5安娜告訴蘇西最後一葉永不掉落的原因,蘇西體會到老畫家對自己的付出。

生病者:蘇西

照顧者:安娜

老畫家:沒名字

沒有醫生出現

1沒有交待故事發生的地點

2季節:從夏天很快地寫到冬天

生命無價、友情可貴、潛能無限

翰林

1兩個女孩住在一起,和樓下的老畫家是好朋友。

2蓮安得了肺炎,醫生診斷並提醒蘇西:病人求生意志的重要。

3蘇西告訴蓮安,等蓮安病癒要一起去畫一張海灣全景。

4蓮安數著長春藤的葉子,認為最後一片葉子掉落時,自己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5蘇西和老畫家激勵蓮安的求生意志。

6蘇西幫蓮安煮雞湯,但蓮安意志消沉。

7蘇西找老畫家幫忙。

8最後一片葉子鼓舞了蓮安求生的意志,那是伯曼冒著風雨畫上去的,伯曼已死。

生病者:蓮安

照顧者:蘇西

老畫家:伯曼

有醫生角色出現,為蓮安看病

1沒有交待故事發生的地點

2季節:冬天

人的意志力和朋友的愛心,能激發出生命的潛能。

  和原作做比較,發現以南一版變動的幅度最大,更改最多。首先,就人物來說,原著中的照顧者是Sue蘇,得肺炎的是Johnsy喬西〈喬安娜〉,老畫家Behrman有的翻譯成包曼(貝曼)。所以可見康軒版的人名翻譯較接近原作,而南一版則有所謬誤,而且南一版的老畫家沒有名字。

  康軒版和翰林版是針對原作短篇小說做內容的刪減,以便符合教科書篇幅的限制。不論是發生的時間(冬天)、醫生的看診,或是蘇為生病者煮雞湯,還是生病者數葉片擔心自己生命將逝、兩位女孩約定病癒後要去畫海景的情景細節,都來自於原著。康軒版和翰林版能選擇重要的情節加以呈現鋪陳。反觀南一版,整個時間的敘寫變動飛快,四段寫了三個季節的變化,從夏天到冬天,感覺上時間變化過快,不如原著只寫冬季。內容上大部分的改寫是為了教導某些修辭或寫作技巧而做的改寫,所以在段落的銜接上有點不順、唐突,尤其是在第二、三段間。南一版的改寫幅度過大,儼然是一部新的創作作品。三個版本在結局的揭示上可能是受限於教科書字數的限制,所以都採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加速劇情的進行,增進兒童的理解。

肆、結語

  學生的閱讀活動和語文的學習有密切的關係。從小到大,很多我們所接觸的經典文學作品大都來自於翻譯。有鑑於國際觀和多元文化理念,教科書也開始介紹一些國外著名的經典文學,希望藉此得以認識某位優秀作家或優秀作品,進而引發學生主動去尋找、閱讀該作家的其他作品。因此,翻譯外國文學的作品必須要能把握住原作的精神、風格與特色。

  將外國文學作品編選為課文時,首先,需要考量該作品是否是經典作品,一定要介紹給學童認識。學童閱讀後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或文化的傳承。第二,翻譯或改寫時要掌握原作精神,又能符合學童的年齡及語文程度。翻譯作品著重在趣味性和創造性,能引發學童學習的興趣。第三,具有多元文化的面向,可以增進對世界各地文化學習和國際的了解。

  透過各家版本對外國文學選文的翻譯改寫比較,提供我們更加確認目前教科書版本是否還有改良與進步的空間,以做為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重要憑藉。

 

參考文獻

吳鼎〈1991〉。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市:遠流

吳錫德等編〈2002〉。翻譯文學&文學翻譯。台北市:麥田

林文寶等〈1996〉。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文寶策畫;劉鳳芯主編〈2000〉。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台北市:幼獅

雪兒•西樂斯丁〈1992〉。愛心樹。台北市:世茂

張清榮等編〈2011〉。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九冊。台南:南一出版公司

張清榮等編〈2011〉。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十二冊。台南:南一出版公司

連寬寬等編〈2011〉。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十一冊。台南:翰林出版公司

奧亨利;紫石作坊編譯〈2002〉。最後一葉──奧亨利故事集。台北市:麥田

歐亨利著;林良譯寫〈2011〉。最後一片葉子。台北市:格林文化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文•圖;鄭小芸翻譯〈1995〉。愛心樹。台北市:玉山

賴慶雄等編〈2011〉。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七冊。台北:康軒文教公司

賴慶雄等編〈2011〉。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十冊。台北:康軒文教公司

趙公正〈2000〉。改寫的作文法──以「功課」為例。中國語文87:3p50-55

呂淳鈺〈1998〉。福爾摩斯在台灣,日治時期偵探續式中「翻譯改寫」臨摹與變造。當代87p92-109

凌至善〈2009〉。國民小學國語課本改寫作品研究:以南一、康軒、翰林三版本高年級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Scott , K. P. & Schau , C. G. 1985.Sex equity and sex bias i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218-232. In Klein , S. S.Eds.,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al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附錄

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1)分段能力指標(黑體字部分) 為主要學習重點:第一個英文字母(A-F)代表能力指標項目序號,第二個數字(1-3)代表學習階段序號,第三個數字代表分段能力指標內涵序號。如:A-1-1為注音符號應用能力,第一階段,指標內涵第一項。

        2)分段能力指標下之文字敘述,為能力指標之學習內涵,供教材編選及教學參考,請靈活應用。第一個數字(1-3)代表 學習階段序號;第二個數字代表能力指標內涵序號;第三個數字(1-10)代表十大基本能力序號,以便參照;第四個數字則為流水號。如:(1-1-1-1)即表示第一階段,指標內涵第一項,反映十大基本能力之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及該項下之流水號第一條。

 

 1.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1-1-1-1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1-1-1-2 能筆順正確的書寫注音符號。

1-1-1-3 能熟習拼音的方法。

 

A-1-2 能應用注音符號表情達意,分享經驗。

1-2-1-1 能利用注音符號,提昇說話及閱讀能力。

1-2-4-2 能利用注音符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A-1-3 能應用注音符號,欣賞語文的優美。

1-3-2-1 能欣賞並朗讀標注注音的優美文學作品。

 

A-1-4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

1-4-3-1 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1-4-3-2 能利用注音讀物,擴充閱讀範圍。

1-4-9-3 能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注音讀物,培養自我學習興趣。

 

A-1-5 能應用注音符號,記錄訊息,表達意見。

1-5-2-1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如:寫日記、便條等)

1-5-7-2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

1-5-10-3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說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想法。

1-5-10-4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A-1-6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語文學習的空間,增進語文學習興趣。

1-6-6-1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學習鄉土語言。

1-6-8-2 能利用注音符號使用電子媒體(輔助教材等),增進語文學習的興趣。

 

A-1-7 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解決學習上疑難問題。

1-7-3-1 能應用注音檢索方式的工具書,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A-2-1 能利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昇閱讀效能。

2-1-1-1 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提昇閱讀理解的效能。

 

A-2-2 能應用注音符號,感受語文的優美。

2-2-2-1 能了解注音符號中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A-2-3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自學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2-3-8-1 能利用注音符號使用電子媒體(如電子辭典等),提昇自我學習效能。

2-3-8-2 能利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A-3-1 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音義,增進閱讀理解。

3-1-1-1 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增進閱讀理解。

 

A-3-2 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

3-2-3-1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處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

 

2. 聆聽能力

B-1-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1-1-2-1 能自然安靜的聆聽。

1-1-2-2 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1-1-3-3 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1-1-5-4 能在聆聽時凝視說話者。

1-1-5-5 能注意聆聽而不插嘴。

1-1-5-6 能禮讓長者或對方先行發言。

1-1-6-7 能學會使用禮貌語言,適當應對。

1-1-9-8 能主動參與溝通,聆聽對方的說明。

 

B-1-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1-2-1-1 能注意聽。

1-2-1-2 能聽得正確。

1-2-4-3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1-2-7-4 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1-2-8-5 能結合科技資訊,提昇聆聽的能力,以提高學習興趣。

1-2-10-6 能思考說話者所表達的目的。

1-2-10-7 能邊聆聽,邊思考。

 

B-1-3 能聽出說話者說話的表達技巧。

1-3-2-1 能概略聽出朗讀時優美的節奏。

1-3-9-2 能聽出說話者表達的技巧。

 

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1-2-1 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2-1-5-2 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2-1-6-3 能養成耐心聆聽鄉土語言的態度。

2-1-9-4 能主動參與溝通與協調。

 

B-2-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2-2-1-1 能聽出重點。

2-2-2-2 能在聆聽過程中,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2-2-3-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2-2-3-4 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2-2-4-5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2-2-5-6 能在聆聽過程中,以適當表情或肢體動作回應對方。

2-2-6-7 能概略聽懂鄉土語言表達的重點。

2-2-7-8 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2-2-8-9 能結合科技資訊,提昇聆聽的速度,加速學習的效果。

2-2-8-10 能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能力。

2-2-10-11 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2-2-10-12 能從聆聽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B-2-3能聽出對方說話的表達技巧。

2-3-3-1 能聽出他人優美的表達技巧。

2-3-9-2 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B-3-1 能具備良好的聆聽素養。

3-1-3-1 能主動聆聽各項發表活動。

3-1-5-2 能在聆聽過程中,以姿態、表情等與對方互動。

3-1-5-3 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再思考如何回應。

3-1-9-4 能養成主動聆聽進行探索學習的能力。

 

B-3-2 能靈活應用聆聽的方法。

3-2-2-1 能聽出不同語氣所表達的意思。

3-2-3-2 能將聆聽所得充分應用。

3-2-3-3 能了解聽的內容。

3-2-4-4 能理解對方說話的用心和觀點。

3-2-4-5 能充分了解對方表達的情意。

3-2-5-6 能將所聽的重點歸納整理。

3-2-5-7 能在聆聽過程中適當的反應,並加以評價。

3-2-6-8 能增加聆聽母語的速度,並概略理解語義。

3-2-6-9 能透過各種媒體,認識中華文化,並擴充文化視野。

3-2-7-10 能有效把握話語的邏輯並推斷結論。

3-2-8-11 能靈活應用科技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速互動學習效果。

3-2-9-12 能將聆聽的內容,加以系統紀錄。

3-2-10-13 能從聆聽中,啟發解決問題的能力。

 

B-3-3 能思辨對方說話的表達技巧。

3-3-9-1 能思考所聽到話語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

 

3.     說話能力

C-1-1 能正確發音並說標準國語。

1-1-1-1 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1-1-1-2 能簡單介紹自己。

1-1-1-3 能發音正確,口齒清晰。

1-1-2-4 能正確的使用標準國語說話。

1-1-2-5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1-1-2-6 能用自然的態度說話。

1-1-2-7 能依照文意,概略讀出聲音的節奏。

1-1-3-8 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1-1-4-9 能清楚覆述所聽到的事物。

1-1-4-10 能主動使用正確語詞說話。

1-1-7-11 能用完整的語句,說出想要完成的事。

1-1-9-12 能充分感受表達的成就感。

1-1-10-13 說話語音清晰,語法正確,速度適當。

 

C-1-2 能有禮貌的表達意見。

1-2-4-1 能愉快的與人溝通。

1-2-5-2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1-2-5-3 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自然與人應對。

1-2-5-4 能主動問候他人。

 

C-1-3 能生動活潑敘述故事。

1-3-6-1 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C-1-4 能把握說話主題。

1-4-7-1 發言不偏離主題。

1-4-8-2 使用電話與人交談時,能掌握說話主題。

1-4-9-3 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2-1-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2-1-1-2 能和他人交換意見,口述見聞,或當眾做簡要演說。

2-1-2-3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C-2-2 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2-2-1-1 說話時能保持適當的速度與音量。

2-2-2-2 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2-2-3-3 能轉述問題的內容,並對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詢問。

2-2-4-4 能運用合適的語言,與人理性溝通。

2-2-4-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2-2-8-6 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C-2-3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2-3-4-1 他人與自己意見不同時,仍樂意與之溝通。

2-3-5-2 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2-3-5-3 能從言論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2-3-5-4 能透過語言,表達對他人的關心。

2-3-6-5 能談吐清晰,風度良好。

2-3-6-6 能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2-3-7-7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2-3-7-8 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2-3-8-9 能利用電子科技,統整訊息的內容,作詳細報告。

2-3-8-10 能利用播音器材練習良好的語言表達。

 

C-2-4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2-4-9-1 能抓住重點說話。

2-4-9-2 能主動學習充實說話的內容。

2-4-10-3 能報告解決問題的方法。

2-4-10-4 能與人討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C-3-1 能發揮說話技巧。

3-1-1-1 面對不同意見時,能舉證事實,有條理的進行論辯。

3-1-1-2 能口述見聞,或當眾簡要即席演說。

3-1-1-3 能依語氣需要,調整說話的速度。

3-1-1-4 能注意抑揚頓挫,發揮說話技巧。

3-1-2-5 能口齒清晰,聲音響亮,當眾發表意見,並注重語言禮貌。

3-1-2 -6能針對他人演說的內容發表自己的意見。

3-1-2-7 能因應不同說話目的與情境,適度表現自己。

3-1-3-8 能將所聽到的內容,用完整而優美的語言說出來。

3-1-4-9 能依理解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適當表達。

3-1-4-10 能明確表達意見,並清楚表達情意。

3-1-4-11能明白說出一篇作品的優缺點。

 

C-3-2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3-2-4-1 能用不同溝通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3-2-4-2 能選擇良好的溝通方式,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

3-2-5-3 能在團體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溝通。

 

C-3-3 能以優雅語言表達意見。

3-3-5-1 表達意見時,尊重包容別人的意見。

3-3-5-2 能以感性的話語,表達對他人的關心。

3-3-6-3 能言談中肯,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3-6-4 能在交談中,用詞恰當表現語言之美。

3-3-8-5 能靈活利用電子及網路科技,統整言語訊息的內容,作詳細報告。

3-3-8-6 能擔任廣播劇或其他表演藝術的演出。

3-3-8-7 能運用說話技巧,擔任不同戲劇角色。

3-3-8-8 能修正自己說話的內容,使之更動聽,更感人。

 

C-3-4 能自然從容發表、討論和演說。

3-4-7-1 能有條理、有系統思考,並合理的歸納重點,表達意見。

3-4-7-2 能有組織有系統的報告每件事。

3-4-9-3 能察覺問題,並討論歧見。

3-4-9-4 能提昇主動表達的能力。

3-4-9-5 能主動報告讀書心得。

3-4-10-6 能和他人一起討論,分享成果。

3-4-10-7 能視不同說話目的與情境,進行口頭報告,發表評論、公開演說。

 

 

4. 識字與寫字能力

D-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字。

1-1-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字。

1-1-3-2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D-1-2 會使用字()典,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1-2-3-1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典,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D-1-3 能概略認識字體大小、筆劃粗細和書法美觀的關係。

1-3-2-1 能欣賞教師及同學的字。

1-3-2-2 能概略認識字體大小、筆劃粗細和書寫美觀的關係。

 

D-1-4 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1-4-1-1 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良好的坐姿、正確的執筆和運筆的方法),並養成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1-4-2-2 能正確的使用和保管寫字工具。

 

D-1-5 能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練習用硬筆書寫。

1-5-1-1 能掌握基本筆畫的名稱、筆形和筆順。

1-5-1-2 能正確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書寫原則。

1-5-1-3 能用硬筆寫出筆順正確、筆畫清楚的國字。

1-5-1-4 能寫出楷書的基本筆畫。

1-5-2-5 能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1-5-2-6 能配合識字教學,用正確、工整的硬筆字寫作業和寫信。

 

D-1-6 能激發寫字的興趣。

1-6-10-1 能激發寫字的興趣。

1-6-10-2 能自我要求寫出工整的字。

 

D-2-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2,200-2,700字。

2-1-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2,200-2,700字。

2-1-3-2 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D-2-2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2-2-8-2 會使用電子字典。

 

D-2-3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2-3-2-1 能流暢寫出美觀的基本筆畫。

2-3-2-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2-3-2-3 能用正確、美觀的硬筆字書寫各科作業。

 

D-2-4 能養成執筆合理、坐姿適當,以及書寫正確、迅速、保持整潔與追求美觀的習慣。

2-4-1-1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的坐姿及執筆方法),並且運筆熟練。

 

D-2-5 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偏旁搭配、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2-5-1-1 能正確掌握筆畫、筆順、偏旁覆載和結構。

2-5-1-2 能掌握楷書偏旁組合時變化的搭配要領。

2-5-1-3 能掌握楷書組合時筆畫的變化。

2-5-1-4 能認識筆勢、間架、形體和墨色。

 

D-2-6 能欣賞楷書名家碑帖,並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2-6-2-1 能欣賞楷書名家(歐、顏、柳、褚等)碑帖。

2-6-6-2 能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2-6-2-3 能概略欣賞行書的字形結構。

2-6-6-4 能知道古代書法名家相關的故事。

 

D-2-7 能激發自我寫字的興趣。

2-7-10-1 能激發自我寫字的興趣。

 

D-3-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3,500-4,500字。

3-1-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3,500-4,500字。

3-1-3-2 能運用六書的原則,輔助認字。

3-1-1-3 能概略了解文字的結構,理解文字的字義。

3-1-6-4 能說出六書的基本原則,並分析文字的字形結構,理解文字字義。

 

D-3-2 會查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3-2-3-1 會查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D-3-3 能透過臨摹或應用已習得的寫字方法與原理,用硬筆、毛筆練習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和毛筆字。

3-3-1-1 能透過模仿,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

3-3-2-2 能透過臨摹,寫出正確、美觀的毛筆字。

3-3-2-3 能了解並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3-3-2-4能靈活應用寫字的方法與原理。

 

D-3-4 能因應不同的場合,用毛筆、硬筆等書寫通知、海報、春聯等應用文書。

3-4-1-1能因應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書寫工具,表現不同的書寫風格。(海報、廣告等)

3-4-2-2 能用硬筆書寫簡易的行書。

 

D-3-5 能用筆畫、偏旁覆載搭配、間架結構、布局、行氣和行款等美觀原理賞析碑帖與書法作品。

3-5-2-1 能欣賞書法作品的行款和布局。

3-5-2-2 能欣賞書法作品的行氣。

 

5.閱讀能力

E-1-1 能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1-1-1-1 能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E-1-2 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1-2-1-1 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1-2-2-2 能分辨基本的文體。

1-2-6-3 能從閱讀過程中,了解中國語文的優美。

1-2-6-4 能從閱讀過程中,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

1-2-9-5 能提綱挈領,概略了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E-1-3 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

1-3-1-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並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態度。

1-3-5-2 能在閱讀過程中,領會作者的想法,進而體會尊重別人的重要。

1-3-7-3 能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

 

E-1-4 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1-4-1-1 能喜愛閱讀課外(注音)讀物,進而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1-4-2-2 能和別人分享閱讀的心得。

 

E-1-5 能了解並使用圖書室()的設施和圖書,激發閱讀興趣。

1-5-2-1 能了解圖書室的設施、使用途徑和功能,並能充分利用,以激發閱讀興趣。

 

E-1-6 認識並學會使用字典、百科全書等工具書,以輔助閱讀。

1-6-8-1 認識並學會使用字典、百科全書等工具書,以輔助閱讀。

 

E-1-7 能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

1-7-2-1 能流暢朗讀出文章表達的情感。

1-7-5-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1-7-7-3 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

1-7-9-4 能掌握基本閱讀的技巧。

1-7-10-5 學會用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的方法,幫助自己理解文章的內容。

 

E-2-1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2-1-1-1 熟習活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並能分辨語體文及文言文中詞語的差別。

2-1-7-2 能掌握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E-2-2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2-2-1-1 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2-2-1-2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E-2-3 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及寫作方式。

2-3-2-1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2-3-2-2 能概略理解文法及修辭的技巧。

2-3-2-3 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

 

E-2-4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2-4-2-1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

2-4-2-2 能讀出文章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感情。

2-4-6-3 能主動閱讀古今中外及臺灣文學作品。

2-4-7-4 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

 

E-2-5 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2-5-3-1 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2-5-7-2 能應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2-5-9-3 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E-2-6 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2-6-3-1 能利用圖書館檢索資料,增進自學的能力。

2-6-3-2 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2-6-3-3 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E-2-7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了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2-7-4-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2-7-4-2 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態在溝通和表達的效果。

 

E-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2-8-5-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2-8-5-2 能理解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

2-8-5-3 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2-8-9-4 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E-2-9 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習和應用能力。

2-9-8-1 能利用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提昇語文認知和應用能力。

 

E-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2-10-10-1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2-10-10-2 能夠思考和批判文章的內容。

 

E-3-1 能熟習並靈活應用語體文及文言文作品中詞語的意義。

3-1-1-1 能熟習並能靈活應用語體及文言作品中詞語的意義。

 

E-3-2 能靈活應用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發展自己的讀書方法。

3-2-1-1 能應用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發展出自己的讀書方法。

3-2-2-2 能具體陳述個人對文章的思維,表達不同意見。

3-2-3-3 能活用不同閱讀策略,提昇學習效果。

3-2-5-4 能培養以文會友的興趣,組成讀書會,共同討論,交換心得。

3-2-7-5 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展系統思考。

3-2-10-6 能依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測和下結論。

 

E-3-3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特色及修辭技巧。

3-3-1-1 能了解並詮釋作者所欲傳達的訊息,進行對話。

3-3-2-2 能分辨文體寫作的特質和要求。

3-3-2-3 能經由朗讀、美讀及吟唱作品,體會文學的美感。

3-3-2-4 能欣賞作品的內涵及文章結構。

3-3-2-5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修辭技巧及特色。

 

E-3-4 能廣泛的閱讀各類讀物,並養成比較閱讀的能力。

3-4-1-1 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成比較閱讀的習慣。

 

E-3-5 能主動閱讀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的名著,擴充閱讀視野。

3-5-5-1 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

3-5-5-2 透過閱讀中外及臺灣文學作品,增進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族群的理解與溝通。

3-5-5-3 能喜愛閱讀古今中外及臺灣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E-3-6 能靈活應用各類工具書及電腦網路,蒐集資訊、組織材料,廣泛閱讀。

3-6-3-1 能使用各類工具書,廣泛的閱讀各種書籍。

3-6-8-2 能靈活應用各類工具書及電腦網路,蒐集資訊、組織材料,廣泛閱讀。

 

E-3-7 能主動思考與探索,統整閱讀的內容,並轉化為日常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3-7-5-1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交換心得。

3-7-9-2 能統整閱讀的書籍或資料,並養成主動探索研究的能力。

3-7-10-3 能從閱讀中蒐集、整理及分析資料,並依循線索,解決問題。

3-7-10-4 能將閱讀內容,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E-3-8 能配合語言情境,理解字詞和文意間的轉化。

3-8-1-1 能依不同的語言情境,把閱讀獲得的資訊,轉化為溝通分享的材料,正確的表情達意。

 

6.寫作能力

F-1-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1-1-1-1 能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並練習寫成一段文字。

1-1-2-2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1-1-4-3 能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1-1-9-4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F-1-2 能擴充詞彙,正確的遣辭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1-2-1-1 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1-2-1-2 能仿寫簡單句型。

 

F-1-3 能認識各種文體的寫作要點,並練習寫作。

1-3-3-1 能認識並欣賞童詩。

1-3-4-2 能認識並練習寫作簡單的記敘文和說明文。

1-3-4-3 能配合日常生活,練習寫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書信及日記等。

 

F-1-4 能練習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習寫作文。

1-4-5-1 能利用卡片寫作,傳達對他人的關心。

1-4-6-2 能寫出自己身邊或與鄉土有關的人、事、物。

1-4-10-3 能應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F-1-5 能概略分辨出作品中文句的錯誤。

1-5-1-1 能指出作品中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F-1-6 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從收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逐步豐富作品的內容。

1-6-3-1 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

1-6-7-2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F-1-7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標點符號。

1-7-1-1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標點符號。

 

F-1-8 能分辨並欣賞作品中的修辭技巧。

1-8-2-1 能分辨並欣賞文章中的修辭技巧。

 

F-2-1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F-2-2 能正確流暢的遣辭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2-2-1-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2-2-1-2 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F-2-3 能認識各種文體,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

2-3-3-1 能收集自己喜好的作品,並加以分類。

2-3-4-2 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2-3-4-3 能配合學校活動,練習寫作應用文(如:通知、公告、讀書心得、參觀報告、會議記錄、生活公約、短篇演講稿等)

 

F-2-4 能應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

2-4-3-1 能應用改寫、續寫、擴寫、縮寫等方式寫作。

2-4-4-2 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摘要、札記及讀書卡片等。

2-4-5-3 能寫作慰問書信、簡單的道歉啟事,表達對他人的關懷和誠意。

2-4-6-4 能寫遊記,記錄旅遊的所見所聞,增進認識各地風土民情的情趣。

 

F-2-5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2-5-1-1 能從內容、詞句、標點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品。

 

2-5-9-2 能經由共同討論作品的優缺點,以及刊物編輯等方式,主動交換寫作的經驗。

 

F-2-6 能依收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組織成篇的寫作步驟進行寫作。

2-6-7-1 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選擇材料,進行寫作。

2-6-10-2 練習從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

 

F-2-7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2-7-1-1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能恰當的使用。

 

F-2-8 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2-8-2-1 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F-2-9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2-9-8-1 能利用電腦編輯班刊或自己的作品集。

2-9-8-2 能透過網路,與他人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F-2-10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2-10-2-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2-10-3-2 能嘗試創作(如童詩、童話等),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F-3-1 能應用觀察的方法,並精確表達自己的見聞。

3-1-1-1 能應用觀察的方法,並精確表達自己的見聞。

 -

F-3-2 能精確的遣辭用字,並靈活運用各種句型寫作。

3-2-1-1 能精確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3-2-1-2 能靈活應用各種句型,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

 

F-3-3 能理解各種文體的特質,並練習寫作不同類型的作品。

3-3-4-1 能寫出事理通順、舉證充實的議論文和抒發情意的抒情文。

3-3-9-2 能根據實際需要,主動嘗試寫作不同類型的文章。

 

F-3-4 練習應用各種表達方式寫作。

3-4-4-1 能配合各項學習活動,撰寫演說稿、辯論稿或劇本。

3-4-4-2 能培養寫日記的習慣。

3-4-4-3 能配合各學習領域,練習寫作格式完整的讀書報告。

3-4-5-4 能集體合作,設計宣傳海報或宣傳文案,傳遞對環境及人群的人文關懷。

3-4-6-5 能靈活運用文字,透過寫作,介紹其他國家的風土民情。

3-4-7-6 能撰寫自己的工作計劃或擬定各項計劃。

 

F-3-5 掌握寫作步驟,充實作品的內容,精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3-5-7-1 能將蒐集的材料,加以選擇,並做適當的運用。

3-5-10-2 能依據寫作步驟,精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並提出佐證或辯駁。

 

F-3-6 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適當使用。

3-6-1-1 能配合寫作需要,恰當選用標點符號和標點方式,達到寫作效果。

 

F-3-7 能靈活應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感人。

3-7-2-1 能養成反覆推敲的習慣,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更具特色。

3-7-2-2 能靈活的運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優美。

 

F-3-8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討論寫作的經驗。

3-8-4-1 能透過電子網路,與他人分享寫作的樂趣。

3-8-8-2 能透過電子網路,與他人分享作品,並討論寫作的經驗。

3-8-8-3 能練習利用電腦,編印班刊、校刊或自己的作品集。

 

F-3-9 發揮思考及創造的能力,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

3-9-3-1 能主動創作,並發表自己的作品。

3-9-9-2 能藉由擴充標題撰寫、表現技巧、圖文配合、字體安排等寫作經驗,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並嘗試應用編輯學校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