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圖表應用於國中地理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國中部為例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  賴智誠  

bansila2000@yahoo.com.tw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  邱筱雅 副教授

 

第一章   

今日電腦網路高度發展趨勢中,教育環境與教師角色已擺脫從前教學環境較為封閉狀態,各領域的教學流程、教學方式、評量方法、學生的學習成就,都需跟隨科技進步修正,使達成最佳教學效果。蓋長期以來地理教學以教師課堂講述教學為主、圖表認知為輔,導致學生對課本內容與實際地理相對位置無法達到有效的連結,於地理學科學習成效往往事倍功半。而地理課程中背誦的知識於現實社會之職場實務上並無太明顯之運用價值,故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地理圖表教學,並以空間觀點導入整體區域資訊讓學生有整體記憶之效,乃地理學科教學設計之未來發展方向。

圖表知能是中小學地理課程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卻缺乏明確的知識概念架構可供教學依循。本研究提出資訊圖表為地理教學之核心架構,重新設計教案、教材、教學方法,期望能提供未來國中地理課程變革之參考。根據研究目的將研究假設分述如下:

(一)資訊圖表融入教學對地理教學學習成效的影響

1-1不同教學方式在國中地理科教學之立即學習成效上有顯著差異。

1-2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對學生地理科立即學習成效之影響優於傳統教學方式。

1-3不同教學方式在國中地理科教學之學習保留成效上有顯著差異。

1-4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對學生地理科學習保留成效之影響優於傳統教學方式。

() 不同學習能力水準的學生在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下,以教學單元「台灣的產業()」之學習用於檢視成就測驗上的表現差異

2-1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教學方式與能力水準分組無交互作用。

2-2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地理科後測驗分數上有顯著的差異。

2-3接受不同教學法的學生,在地理教學之後測分數有顯著差異。

2-4相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不同教學方法之下,其地理科學習成就後測驗分數的表現上有顯著的差異。

2-5不同教學方法下的學生,在實驗結束一個月後的延宕測驗數位實作評量成績表現上有顯著性的差異。

 

近年來,我國教育單位大力推動資訊融入教學,並且在資訊軟硬體的建置上不遺餘力。綜觀資訊融入教學的發展,教學由原先以文字為主的單向模式進化至電腦多媒體教學;全球資訊網路的發展後,更將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相結合,使得應用電腦網路來進行學習的潛力大增。因此本文著重於探討如何修正地理教學模式於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之方向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資訊網路環境,並提供初步研究結果於底下章節中,期望提供相關領域學者未來研究參考用。

 

關鍵詞: 資訊圖表、資訊融入教學、地理教學、學習成效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也成為了教育界中全球化的趨勢,更是未來教學方法的新型態。本章主要以下列三大主題探究相關文獻:第一節資訊教育、第二節地理圖表、第三節數位學習內涵,以作為本研究之基礎。

 

2.1資訊教育

2.1.1資訊教育政策

民國七十一年,行政院成立「資訊教育推動小組」,開始有計畫的推展資訊教育。同年,教育部選擇十二所高級中學進行電子計算機教學實驗,開啟我國中等學校實施電腦教育之端,之後更將「電子計算機簡介」列為高級中學的選修課程(何榮桂,1998)

近年來教育相關主管單位主要得推動策略與目標如下(教育部,1998)

一、規劃一貫性資訊教學課程。

二、普及建置資訊與網路設備。

三、提升在職教師資訊素養。

四、充實資訊教學資源,設置各縣市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

五、推動各科結合電腦輔助教學,改善教學模式。

六、推廣與宣導資訊與網路教育。

綜觀以上,可以看出目前政府推動資訊教育的決心與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全面建立優質的資訊學習環境,提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與素養,將資訊科技帶入教學活動中是勢在必行的政策,亦是順應時代潮流。

 

2.1.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應用模式

依據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精神,為便於各學習領域的整合應用資訊,宜將各領域所共同需要的基本資訊技能及其學習時間,做一詳實的規劃,使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習得基本資訊知識與技能,以為各領域應用資訊的基礎。

因應電腦、多媒體與網路時代的潮流,劉世雄(2000)提出六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使用模式:

一、單向式的資訊提供與傳遞

藉由資訊科技提供或傳遞訊息給學生,這個訊息通常是教師本身無法開發、或教材本身較抽象,需經科技的協助呈現,傳遞給學生。

二、結合教學引導的訊息傳遞

教師必須充分的引導、篩選,可能是擷取兩分鐘的 VCD 影片,或是簡報式、投影片式的方式呈現教材,吸引學生注意,結合教師教學的引導。

三、具教學活動設計理論的應用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已考慮到學習者的特性,隨時檢驗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進而改變教學決定的過程。

四、學生與教師互動的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以一般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後,允許學生提出學習詢問或討論要求,對教材內容或學習活動進行討論,學生藉由資訊科技的特性提出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討論。

五、善用媒體特性,建立教學網頁

教師善用科技媒體的特性,將教材設計成教學網頁,不僅課堂上可以融入使用,更將學習活動延伸至課後,或非上課地點。

六、善用學習理論建立學習網站

教師利用班上電腦及個人 Web Server 等功能,建立班級教學網,結合資訊科技設備與教學理論進行學習活動

 

2.2地理圖表

2.2.1地理圖表重要性

地圖是呈現地表空間資訊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面對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能夠適當的使用及閱讀地圖的技能,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與素養。因此,世界各國普遍將地圖知識和技能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課程,且大都將其安排在地理科或社會學科中。然而,地圖教材規劃必須配合相關師資培育及學生的空間認知發展,才能提供學生完整的地圖能力,落實教學目標。而目前台灣地理科教育課程有關地圖方面教學,尚欠缺明確的內容架構。

地理科教學隸屬於國中社會領域的範疇,而社會領域涵蓋知識概念的獲得、社會技能的培養及正確公民態度的建立,亦即各學科間知識與價值的綜合,包含高層次的知識、判讀的技能、價值的分析及澄清。然而在社會科的教學中,在期望能確實達成教學目的之時,我們有需要面對教學中的許多困難,游福生(1994)指出社會領域地理教學的困境有下面幾點:

(一)教材偏離實際生活或需要,學生感覺疏離乏味。

(二)教學過於僵化、課程之內容限制了教師的發揮空間。

(三)教材內容偏重於文字的陳述,教學偏向知識的背誦及記憶。

(四)作業之內容未考量學生的能力及欠缺概念的統整性整理練習。

(五)相關教學指引偏重原理原則的指導或方法技能的傳授,缺乏教學相關資源的彙整及補充。

(六)掛圖與圖片的老舊、缺乏,無法配合教學之需求。

可知社會領域在地圖教學上的困境,除了掛圖與圖片的無及時性、老舊、缺乏,無法配合實際教學之需求外,教師教學偏重原理的指導與技能的傳授,缺乏相關資源的彙整,未能考量學生的能力及適時提供概念的統整性整理練習。由此更顯現出中學的社會領域教學將面重大挑戰,在這交替變換多端的世代,社會資源及電腦科技運用於教學,創造一個有效的社會領域學習環境,更是教育者的重要工作之(黃博仁,2001)。

 

2.2.2 地理圖表特性與應用

就何猷賓(2000)與石慶得(2002)的看法,其地理圖表特性與教育實境運用相關者分述如下:

(一)便捷性:具彈性組合各圖層之功能,使用者能依需求表現各種空間現象,地圖種類多元化、生活化及個人化。

(二)互動性:使用者依據其需求,透過使用者介面將空間資料快速整理及展現,藉由實際演練而獲得經驗。

(三)廣泛性:網路上已有許多互動式數位地圖,多數已開放一般大眾使用,使用者因使用便捷而將快速增加。

(四)視覺化:抽象化教材學生不易瞭解,而轉化為視覺化教材有助其學習,近年來拜電腦科技之賜,數位地圖之軟體除了平面方式呈現之外,已能快速且正確的將空間資訊以 3D 模型呈現,讓使用者清楚瞭解地表。

地理資訊圖表在教學上的應用,周天穎(2002)關於地理資訊系統相關功能在教學上的看法,歸納如下:

(一)資訊的提供者:配合既定教育的目標呈現學生所需的資料,從各方面滿足師生教學與學習需求,擺脫以往傳統地圖的單向教學方式。

(二)視覺化的工具:資訊地理圖表可以提供的主題地圖,配合教學活動連結各主題圖做多媒體的展示,提升資料動態展現的效果。

(三)資料整合工具:相關的地理空間資料(如地形圖、各類主題地圖等)與屬性資料(如文字與數字)資訊整合之後,可以進行區域特色及環境因子等分析,不僅可加強學生地理技能,也使學生具有空間能力。

 

2.3數位學習

傳統講述教學是一個以『教師為中心』為主的教學型態,學習者僅為被動的授與知識,其流程多為個體獨立學習,而教師與學習者必須同時出現於同一教學場所以進行知識的教與學;而數位學習則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為主的教學型態,學習者必須主動去學習,教師僅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強調群組、分組學習,學習者可以進行學習活動不受時空的限制。

現今網路已經廣泛、普及的成為教學的要角,使得網路教學、遠距教學、數位學習三者之間的界線越趨模糊,目前以普遍使用數位學習來統稱;事實上數位學習本來是一種遠距教學模式。但隨著網路的發展逐漸將教學媒介從單機版、區域網路延伸到網際網路;目前數位學習的機制是以電腦與網路做為媒介,強調網路的運用、多種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的整合,以隨時、隨地、自由、學習者都能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學習為其主要精神,藉以達成教學的數位化。

2.3.1 數位學習的定義

數位學習英譯為 e-learning,這個名詞是由美國Jay Cross 1999年最先提出。e-learning的「e」主要是指electronic電子化),也可代表exploration 探索)experience體驗)engagement參與)excitement興奮)empo wermen活力化)easeofus容易操作)以及effective效率),都是e- learnin g的精神(陳俊瑋,2006)。

數位學習就是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再受限於傳統面對面的方式授課,沒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進行互動教學,學習者可以依自己當下的學習環境及時間彈性的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

2.3.2 數位學習之特性

傳統講述教學是一種集體式學習也較易掌握學習進程的方式,在教學流程中多半偏重於教師的講解,期間缺少學生的參與,師生互動機會較少。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習的唯一資料流向來源是教師或是教師藉以直接教學的教育資源。而數位學習係針對個人置化的教學活動,學習者能與教師或其它學習者合作學習而有較佳的互動,以及具備課程內容即時性與課程內容最新性,因此數位學習通常被認為是較有及時性的學習方式。

數位學習的最大特色即是結合通訊、影音、多媒體等資訊科技,讓教學的形態從教室轉變到網路;線上教材更可依需求隨時更新,坊間教學網站也可提供多種互動學習的功能(線上評量、查詢等),而學習者更可依照自己的進度與學習狀況來調整學習進度。只要具備了電腦及網路等硬體,就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來學習,且網路學習本身便具有十足的互動性。

研究者經由整理文獻探討結果發現:資訊融入地理教學以及數位、網頁融入地理教學已有相當程度的研究,可以發現傳統以教學者為中心的已經成為過去式,然而資訊圖表之於教學的應用在相關文獻的探討仍屬稀少。故希望藉由地理概念構圖的觀念融入資訊科技教學來豐富整體教學流程,以期收取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以及實證研究文獻探討的結果,並參酌研究者本身之實務教學經驗,設計以資訊圖表融入現有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七年級之「台灣的產業()」單元課程,並以實驗研究法、問卷分析法來探討資訊圖表融入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學習適應之影響。

 

3.1研究架構與設計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欲探討運用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法,以及傳統講述教學為主的兩種不同教學方式,對於國中學生地理科學習成效的影響上是否有所不同。以實驗研究設計的方式進行探究,分為以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實驗組,以及採用傳統教學法的控制組,進行教學操弄設計。再分別以自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的前、後測分數,瞭解不同能力水準學生,在地理科教學的立即學習成效和保留學習成效上,是否有差異存在。最後再將所得的量化資料與結果加以分析,做出最後的研究結論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設計」之「等組前後測設計」方式進行,以資訊圖表融入國中地理教學為研究主題,選取七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地理科「台灣的產業()」之課程內容,來進行以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之教學實驗,實驗組使用的教學方式為運用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方式,而控制組則採用傳統講述式教學。

本研究之單元教學實驗為期三,在教學實驗前一實驗組、控制組均進行「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的前測,用以控制兩組學生在學習前的差異;接著兩組分別進行不同教學方式之實驗處理,在為期三的教學實驗結束後,兩組學生再進行「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的後測,用以比較兩組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法下,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狀況的影響;而實驗組學生則另外填寫「學習意見調查問卷」。其後在教學實驗結束一個月後(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結束後),兩組學生再接受「台灣的產業()」數位學習單評量的延宕學習後測驗,用以瞭解兩組學生在學習保留成效上之差異。

 

3.2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選取說明

本研究選定以「台灣的產業()」單元,做為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課程後,並以研究者所任教之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國中部一百學年度七年級學童為實驗教學之研究樣本。

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先以兩班學生七年級上學期地理科第三單元、第四單元平時測驗(4次成績)與第二次定期性測驗(1次成績),做為學生能力水準分組之依據,分成高、中、低三組。將所得之分組測驗分數,經 SPSS 之獨立樣本 t-test 檢定,檢驗兩組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成績分配是否有所差異。

兩組樣本的平均數各為 77.4678.9變異數同性質 Levene 檢定達未顯著標準F=0.036p=.851>.05,表示這兩組樣本的離散情形無顯著差別,而由假設變異數相等的 t 值與顯著性,也未達顯著水準t=-.382p=.704>.05,表示兩組學生在地理科表現上成績分配並無顯著差異,故接受假定這兩組學生在地理科學習領域上的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

 

二、研究對象概況

本研究之樣本選取為一百學年度入學之兩班新生,本研究的實驗組與控制組代表班級則由抽籤決定,704為實驗組進行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710為控制組則採用傳統講述教學法授課。

本研究將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進行能力分組,依以兩班學生七年級上學期地理科第三單元、第四單元平時測驗(4次成績)與第二次定期性測驗(1次成績)的高低排序,將學生分成三個能力水準群組,全班成績的前三分之一為高分組,全班成績的後三分一為低分組,其餘的則為中分組。

 

3.3研究工具

依據研究目的,本節將探討研究所需使用的工具,自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學生學習問卷、數位學習單實作評量等,對整個研究過程做相關資料的蒐集,最後再加以整理分析學生之學習成效差異,茲將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各項研究工具說明如下:

 

一、「台灣的產業()」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本研究依據第二章文獻探討所提出之相關理論為基礎,設計本研究之資訊圖表融入「台灣的產業()」單元教學活動,選擇本單元為實驗教學活動的原因及設計歷程敘述如下:

(一)教材內容分析與設計

本研究教材乃根據康軒版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地理科第二第三單元「台灣的產業()」之教學內容,包含課本、備課用書及習作來設計。教學的內容以台灣三級產業的分類、農業轉型、漁業分類、林業政策、畜牧業特色為本單元之學習重點。

研究者選擇以國中七年級「台灣的產業()」為實驗課程,主要原因為此單元課程概念在相關文獻資料中可以發現,在教師「教」的方面,受限於課堂中時間與空間因素,無法實地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具體且清楚呈現相關概念的教學工具;而在學生的「學」方面,學生面對本單元中產業類型分類等相關抽象概念,需要藉由可以具體呈現的媒介或圖文來學習。(詳細教案網址: http://db.tt/WAj5FTJU )

 

(二)教學活動策略與過程

1.控制組(講述教學模式):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引起學習動機,教師根據教學活動設計及問題提問等課程活動,將文字、地圖、圖片等教材內容相互配合,按課程順序、概念,做有層次的呈現,讓學生有思考、推論、發問的機會。並配合單元課程課本習作在課程結束前進行自我檢視,協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2.實驗組(資訊圖表融入教學模式):教師配合簡報軟體操作及講解,將課文中知識有系統以資訊圖表呈現,讓學生更有效率獲得相關的概念知識,教師不同以往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並於教學活動結束前配合課本習作的填寫,讓學生及教師檢視學習及教學的成果,協助學生達成教學目標。

 

二、自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

(一)擬定題目,進行預試

前後測試題編制過程中,事先編制預試題本,內容係由研究者根據課程架構、能力指標、以及單元學習目標自編而成,再經由指導教授以及國中地理科專任教師討論確定後,進行試題評鑑與指導,以完成本成就測驗的預試試題預試的進行以同學校八年級的國中學生為樣本,採用與本研究無關的八年級的學生,並且與本研究使用同一版本(康軒版)之社會課本,施測時間為45分鐘,並將測驗結果進行題目的鑑別度及難度分析,以決定正式施測的題目。

(二)編制正式題本

在前、後測預試完成後,回收題本進行試題內容分析,刪除難度與鑑別度不佳的試題,篩選出前、後測題目25題,做為正式施測的學習成就測驗的試題。

1. 鑑別度分析

鑑別度是指該試題能夠準確地把高能力水準和低能力水準的學生區別出其能力的差異。本研究將測驗得分最高的前 33%定為高分組,得分最低的後 33%定為低分組,計算每一事題答對人數的百分比(PH PL)。鑑別度=PHPL。一般可接受鑑別度最低標準為 0.25 以上,低於此標準,為不佳的試題應予以刪除。

2. 難度分析

難度是指試題的困難程度,古典測量理論將難度定義為全體受試者答對某試題的人數百分比。難度=答對該題人數 / 應試總人數,難度指數以接近 0.5 為佳,難度指數越大,表示該題目越容易;難度指數越小,表示該題目越困難。

 

 

三、「台灣的產業()」數位學習單(延宕測驗)

在實驗處理結束後,兩組學生恢復正常教學不再進行任何實驗處理,在第二次定期評量結束後,兩班學生再行接受延宕測驗---「台灣的產業()」數位學習單。本數位學習單設計的基本理念,從台灣的產業()的基本概念出發,整合由台灣產業延伸的相關地理概念,如產業人口空間分配、人文特色,藉以瞭解學生在經過實驗處理教學後,在學習成效保留的表現情形,研究者利用實際生活裡在網路資源上找尋與台灣的產業()相關的生活化議題,設計為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且需要轉化思考的地理待答問題,作為本研究課程後的延宕測驗試題。

 

四、「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學生學習適應問卷

學生學習適應問卷實施之目的,在於瞭解實驗組學生對於本次「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適應程度,並以此做為本研究成果的輔助資料。「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學生學習適應問卷初稿完成後,為避免個人主觀的判斷與用詞,而影響到問卷的效度研究者亦商請指導教授與地理科專任教師對本問卷進行審核與修正。

第四章  實證分析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分析兩種不同教學實驗的結果,以瞭解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對不同學習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上的差異,以及透過「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之學習意見問卷調查表」了解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對資訊圖表融入教學的意見及看法,並對結果進行分析及討論。本章共分成三小節,第一節比較不同學習能力水準的學生在不同教學方式下「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上表現的結果與討論;第二節討論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保留成效之分析。

 

4.1能力水準與教學法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之結果分析

 

本節主要分析不同教學方式對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影響之差異情形。分析時,以學生能力水準分組(高、中、低能力)及教學方式(資訊圖表融入教學與傳統講述教學)為自變項,以學生在「台灣的產業()」成就測驗後測分數為依變項,並以「台灣的產業()」成就測驗前測分數為共變項,進行單變量雙因子共變數分析(α值為 0.05)。

不同教學方式對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影響之差異情形。利用「單變量雙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時,考驗本研究中的假設1-11-22-12-22-3,除2-3未獲支持外,其餘皆獲支持。

 

4.2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保留成效之分析

 

本節主要分析兩組學生在接受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實驗處理結束後,隨即兩組學生皆恢復接受相同方式的教學法及學習情境,不再附加任何額外的教學實驗及處理,經過一個月正常教學後,於課堂內施以延宕測驗評量學生的學習保留成效的差異情形。此次測驗改數位學習評量方式進行,期以瞭解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一個月之後,其地理知識的轉移為生活能力的情形為何,分析時以教學方式不同的兩組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考驗,用以檢定兩組學生在成績表現上是否有顯著性的差異存在。

Levene法的 F 考驗結果,F 值為 0.12p=.73>.05,表示兩組樣本的變異數差異未達顯著水準,即兩組樣本變異數具有同質性,不違反基本假設,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時,以下第一列「假設變異數相等」之結果,t 值為2.47p=.02<.05,達顯著水準,表示接受資訊圖表融入教學與傳統教學兩組學生的平均數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樣本在「台灣的產業()的延宕測驗」成績上會因為教學方法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因此可以得知兩組不同教學方式的學生,在延宕測驗成績的表現上有所差異,資訊圖表融入教學的學生平均分數明顯高於傳統教學組別的學生成績(6.415),表示說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之下,接受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學生在學習保留效果上顯著優於接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學生,可見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過後,學生對於所學的課程概念和內容仍然具有正確的觀念,且比較可以轉化為一般的生活能力,因應所面臨到的地理問題,並將知識內化於心中而沒有遺忘。所以利用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的方式比運用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保留成效上更有正向的幫助,因此研究假設2-5獲得統計上支持。

 

綜合以上結果,可以發現多數學生贊成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並認為資訊圖表融入教學可以提升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也能對地理科的學習更專心、更有效率。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比較不同能力水準間學生的學習差異,並進一步探究學生對於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方式的看法與意見,期望研究結果能對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育的教學有所助益。本章將各個研究結果歸納成結論,最後提出具體建議及未來研究的方向。本章共分為兩節,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為研究建議。

5.1研究結論

接受資訊圖表融入教學的學生,其學習成效優於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而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效上是有顯著的差異,高能力水準學生的學習成效優於中能力水準及低能力水準學生;中能力水準學生的學習成就優於低能力水準的學生。在相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不同教學法下,高、中、低分三組學生在「台灣的產業()」學習成就測驗上皆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從學生學習意見調查表中可知,此種應用資訊圖表融入教學的上課方式,不僅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也提升了他們對學習抽象概念的領悟力。另外在不同的教學方法下,資訊圖表融入教學的學生,在學習保留效果上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表示實驗組的學生較能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轉化為可應用的地理能力。

 

5.2研究建議

本節旨在資訊圖表融入地理教學上提供一些注意事項及對未來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議,以提供研究者在相關研究中改進之參考:

 

一、教學上的建議

(一)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針對教育現場建立資訊交流平台:網路學習功能強大,可以透過一般研習活動或網路學習平台,教導老師製作課程中相關的PPT檔,並透過網路平台與硬體分享給其他老師,藉由協同合作開發,以達資源共享的境界。

(二) 教學時應注意個別差異,給予足夠時間回饋

研究結果表示高分組學生對於資訊圖表融入教學接受程度高於低分組學生,表示低能力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清楚有效的掌握課程內容及概念,因此教學者要適度的等待,給予學生記憶及整理的時間,或是增加操作的時間以重新複習重要概念。

二、未來研究方向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樣本礙於考量電腦設備及實施時間等協調不便,僅能以研究者所任教的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國中部為研究對象,建議可擴大研究樣本與研究區域,以城市、鄉村多所學校及不同年級別進行教學實驗,如此可以增加研究的推論範圍,亦可進而比較出不同年齡層與城鄉環境的差異及優缺點。

(二) 研究設計及方法

建議後續研究可更改為探究利用資訊圖表融入時間長短、時機不同的比較研究:本研究在實驗進行過程中,將資訊圖表融入課堂之中,並輔以相關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日後研究者可以進一步討論關於資訊圖表使用時間所造成學習成效上的差異性,一定可以為教師提供寶貴且重要的經驗,因為老師可以針對不同課別或內容調整上課方式實施時間。

本研究量化研究,依照實驗數據去推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但無法解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行為,因此若能搭配質性研究方式的資料蒐集,對學生進行晤談,或增加課堂內的教室觀察記錄等方式,則有助於更進一步瞭解學生不同的學習行為及態度。

(三) 研究內容

本研究所挑選的單元內容為「台灣的產業()」是台灣地理課程,但資訊圖表的多媒體功能何其豐富,無法在一個單元之中將之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建議往後的研究可以針對資訊圖表軟體應用於縣市教育當局地理課程,做長時間的觀察研究,並適時的針對課程內容調整融入課程的方式及時機,以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長的紀錄及資訊圖表對於地理教學的價值性。

 

參考書目

 

一、劉世雄(民八十九年)。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860-66

二、張國恩(民八十八年)。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22-9

三、何榮桂(民九十一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881-2

四、張春興、林清山(民七十八年)。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五、教育部(民八十七年a)。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9612 28日。

六、教育部(民八十七年)。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台北市:教育部。取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xtplan.html

七、劉世雄(民八十九年)。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860-66

八、何猷賓、薛家圓(民八十九年)。網際網路在地理教學上的應用。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000 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網址: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files/pdf/C00_013.pdf

九、石慶得、聞祝達(民九十一年)。網路地圖的特性與其在地理教學中之應用。地圖,1299-106

十、周天穎(民九十一年)。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與實務。台北:儒林圖書。

十一、陳俊瑋(2006)。數位學習系統之設計原則研究-以故宮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十二、黃博仁(民九十年)。社會科教些什麼?。國教世紀,1945-12

十三、周興隆(99)Google earth融入地理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