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雨,原來一直下著,彩虹,不知何時才會出現;
歧視,始終一直存在著,尊重,不知何時才會誠實。
當別人在高唱無敵鐵金剛,我正在和鄰居小妹高喊「我要代替月亮懲罰你」;當別人在玩騎馬打仗,我正在婷婷家玩芭比娃娃。當時的我是快樂的、是享受的,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三四年級變了調。可愛、細心、體貼不再適用於我身上,取而代之的是「娘娘腔」、「小美」、「人妖」,舉凡是形容女性化特質的詞彙皆被冠在我身上。說我是葉永鋕翻版,一點也不為過;家父當年也曾嘗試讓我學習具有男性特質的運動─「跆拳道」,但終究還是被我的─鋼琴所取代。十年前是這副光景,那十年後呢?當時的我,不斷地催眠自己或許會更好但又或許不會變……轉眼之間,出了社會,也開始面臨社會各方人士對於性別特質的批評指教,事實證明,隨著年紀漸增,眾人對於陰柔特質的我卻仍無法改觀。踏進當初曾經讓我受挫的校園,面對著一群可塑性高的孩子們,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仍不禁讓我想起當年的痛。十年了,狀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用的詞彙話語更加地傷人。每當走在校園之中,走路姿態稍微「柔軟」,學生幾句無心的話不乏「老師,你走路好像女生喔」,又或者身上的衣服配件過多「老師,這個不是女生才在戴的嗎?」,不然便是問「這個包包好大,好像女生在背的喔﹗」更嚴重的便是直接在身後竊竊私語著「娘炮!」。我可以生氣嗎?我該生氣嗎?我能生氣嗎?「嘴巴長在他身上,我只能不予以理會」這是我當下的寫照。悲劇往往發生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的我如果沒有做任何的反擊,加上沒有轉換自己的心態那也許可以為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史增加一道輝煌的紀錄;但換個角度,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在教化人心嗎?如果可以在適當的教育階段做些適當的事情,那我想或許可以杜絕這樣的情形再度發生。上了研究所後,身邊長輩也曾勸退我研究此主題,主要還是怕被標籤化。但若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將同志教育的初衷─「尊重」及「反歧視」向下扎根,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下一個葉永鋕或是楊同學再度殞落呢?
回顧臺灣兩性/性別平等教育史,不難發現有許多教師於教學現場當中致力於推廣兩性/性別平等教育,但這樣就夠了嗎?這樣的教學策略真的能夠使學生養成兩性/性別平等的概念嗎?從一些新聞報導看來似乎是比較不足夠的,十年前的玫瑰少年,十年後的楊同學墜樓(林昭彰,2011;鄭淑婷、吳仁捷、張文川、賴筱桐,2011),似乎都一再地提醒著我們「不夠,不夠」。
除此之外,眾人似乎只提及「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性別知識」、「性別角色」及「同性戀態度」,似乎鮮少提及「同志教育」這一塊,而這個現象也早已在教育現場當中形成了一股不能說的「諱」,一旦在課堂當中融入同志相關性議題,接踵而來的不是「贊同」或「認可」,而是「學校的關切」或「家長的關心」。那麼,同志教育的主要訴求是什麼?至今也無人心平氣和地討論過,而是以一種互相叫囂的方式指出正反兩種觀點。蘇芊玲(2011)認為同志教育的目的,除了保障各種性別主體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要使周遭的人因為了解而願意共同營造性別友善的環境,讓我們的社會不再發生如葉永鋕這樣的憾事。游美惠(2002)認為國內基層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或社會正義關懷素養仍待加強,目前教育階段基層教師的不敢、不願、甚至不想去實施同志教育的癥結點主要還是因為「不了解」或「不知道」如何去做,導致最終選擇了避而不談。綜合上述兩點,本研究便是希望能透過受訪者的實際教學經驗,提供一盞指引的明燈給想要卻不知如何實施同志教育的現場教師。
綜合上述,我認為唯有透過教育的方式才足以讓性別歧視、性別霸凌的情況在求學階段消失,然而要如何去教我想這才是所有老師的疑問,雖然一紙公文明令規定著我們要教,但是卻沒有太多的資源告訴著我們要如何教。因此我透過訪談的方式,以期了解受訪教師是因為什麼理念將「同志教育」融入於課程內,以及是什麼動機使受訪教師想要將「同志教育」融入於課程內。進而了解到受訪教師在課程上的規劃以及實施的經驗,最後則是探討受訪教師對於實施同志教育的困境及因應之道。
貳、文獻探討:國民教育與同志教育的邂逅
對於性別平等教育而言,這一路上就有許多代表性人物的犧牲來成就該政策的制定,當中包含了1992清大小紅帽、1994臺師大強暴案、1996彭婉如事件,及2004玫瑰少年事件(畢恆達,2000;蕭敬明,2000;楊幸真,2010);這些事件的發生,雖說都並非單一性別,不過卻一再地突顯臺灣在父權體制下教育的盲點,因此從1996年起便有一連串有關於兩性方面的政策開始上路;同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張將性別平等教育注入教改理念,在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下,我國已陸續制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隔年頒布「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法中的第八條明文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其中內容包括「兩性平等教育 」,賦予了性別平等教育發展的契機;教育部也於同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力促各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在臺灣的現況,教育部主掌了各層級學校實施的教育方向,如今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無不就是帶領著全國各級學校一同將性別納入教育改革的範圍之內,然而當初均認為人生而為兩性─男性及女性,卻忽略了仍有性別少數及性別差異的存在,當中包含了同性戀、跨性別、變裝癖…等等,故在2005年將兩性平等教育法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此法條的更名代表著人的性別不再只是非男即女的差別,而是存在了許多的可能性;另外也同時可以感受到性別多元主體的力量在凝聚(陳微君,2004),若不是這些力量逐漸地在你我周遭蠢蠢欲動,那麼現在眾人對於性別的概念應該也只是停留在非男即女的二元觀點;陳微君(2004)分析教育初擬完成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發現其立法的精神強調性別多元平等,並以「性別特質」及「性取向」等多元面向取代「兩性平等」的傳統方式。
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三十日所公佈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資訊、環境、兩性、人權等六大議題 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但在推行的初期,課程安排上仍以補充教材為主(陳微君,2002)。有鑑於此,教育部於2004年完成「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草案,當中第十三條明文規定「同志教育」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課程中,這項草案所代表的歷史性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到尊重、反歧視的意義,而其背後的意涵使得之前在各級學校課程當中的「諱」 ,能夠經由這項白紙黑字的規定而重見光明 (蔡宏富,2011)。張銘峰、張盈堃(2007)更提到,校園當中的潛規則不僅無法使同志學生尋得認識自己性傾向的管道,更使得同志話題鮮少在公開場合中現身;這一再地顯示,校園雖是作育英才、有教無類甚至是要達成因材施教的場域,然而性別平等教育在實際教學現場上卻顯示出在位者所能接受的樣子,課程內容也只是一套異性戀想像的性別教育(蔡宏富,2011);一來非但無法真正的滿足學生的需要,二來更會使得教育再逐年後退。此外,在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的協助之下,雖然針對各層級學生需要,編輯了兩性平等教育讀本及補充教材手冊、兩性平等教育專業人員及義工研習教材、中小學教師校園安全與性別工作坊研習教材、國中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等約二十多冊補充教材系列,然而當中僅少數教材談及性別弱勢(王淑娟,2000)。
在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們皆遵從一項遊戲─「老師說」,因此老師的身教便會對於學生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大部分關於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同性戀態度研究均以問卷調查法來得知各個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性別刻板印象、同性戀態度,及實施(實踐)兩性平等教育的差異性(連國欽,2002;蔡瑞,2003;林正誼,2006;林佳慧,2006;陳舒婷,2007;林孟宜,2011);研究當中亦指出,不同性別和年齡會影響教師本身對於性別刻板印象及同性戀態度的看法,普遍皆為男性和51歲以上的男女教師對於性別刻板印象仍處於傳統的男即男,女即女,同樣地,對於同性戀也比較沒有辦法接受。強淑敏(1999)指出教師的態度若能抱持著同理心,在教學上就更能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在教學態度上也可以使學生尊重與多方位的思考;另外邊家蓁(2011)採用了深度訪談,訪談六名女同志教師,由訪談結果得知,六位女教師認為,教師的態度對於同志教育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吳明坤(2006)指出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影響自身對於同性戀的態度,為了因應時代的潮流,學生的思維不斷地隨著時間的輪子轉動著,教師本身若無法先看見性別弱勢,那麼在教學現場便更沒有辦法帶領學生一同看見。王采薇(2003)計畫中提到,師資培育體系中若對於教師性別角色認同的建構有相關性的課程,在未來進入教育職場時,便能夠避免性別刻板化的分工,另準教師也意識到師資培育過程當中,嚴重地缺乏性別相關的課程訓練。周麗玉(1996)也說明教師對學生在性別平等教育方面的認知引導,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教育現場的教師卻容易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意無意地灌輸不當的觀念甚至直接複製在學生身上而渾然不覺。
教師本身在實踐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時,舉凡透過繪本式教學(楊振豐2005;王文玲,2006)和活動式教學(郭維欣,2004)等不同的教學策略或輔導方案的確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於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兩性平等態度(郭維哲,2002;高志芳,2004;蘇麗盆,2007);而陳育菁(2009)也提到,透過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後,學生不再因為彼此生理性別的不同而對對方有所歧視,令班級的向心力也能夠因此大幅提升,相較於二三十年前傳統保守的台灣,班級的向心力會因為性別的對立而無法凝聚。雖然在大環境之下,許多因素會導致處於學習階段的學童對於性別平等有正確的價值觀,然而透過融入式教學,卻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家長及學生之間的橋樑,並能夠有效地使原本較抽象化的性別平等概念,透過教師轉化而漸漸形成較具體的概念(張志明,2006)。回歸重點,舉凡是政策制定、教師角色及其實踐方式均會深刻地對於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藉由深度訪談了解受訪教師在實施同志教育時,所做的準備、學生的成效以及所遭遇到的困境,受訪者來自於熟識教師介紹及滾雪球取樣,以任教非重點科目為多、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學年資、有意願參與本研究且具下列限制:一、將同志教育所任教之科目達3年以上。二、同意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課程。之所以將教學年資設定為五年,主要是認為新手教師也許無法明確地對於該研究主題做出詳盡的經驗分享。參與本研究的五名教師中有科任教師及同時兼任行政職的科任教師(基本資料參見表1)。
表1
受訪者資本資料與訪談時數
受訪者 |
任教學校類型 |
擔任職務 |
正式訪談次數與時數 |
馬雅 |
都市型國民小學 |
組長兼科任教師 |
一次,約0.5小時 |
晴朗 |
偏鄉型國民中學 |
科任教師 |
一次,約0.5小時 |
萊安 |
都市型國民中學 |
科任教師 |
一次,約2小時 |
陽光 |
都市型國民中學 |
組長兼科任教師 |
一次,約0.5小時 |
靜心 |
偏鄉型國民小學 |
組長兼科任教師 |
一次,約1小時 |
正式訪談地點大多由受訪者決定,主要是希望使受訪者能夠在自己所信任及熟悉的情況之下進行訪談,以呈現最真實的自我。訪談地點多為咖啡廳及受訪者家中,雖受訪地點已力求無干擾的狀況,但還是易有偶發狀況造成談話的中斷,但為了使訪談進行順利,研究者便需要視情況將彼此之間的談話迅速地拉回主題,以不至於使偶發狀況造成受訪內容有誤或使受訪者感到不舒服。
資料分析以受訪者所真實陳述的教學經驗為主,並適時地輔以相關文獻理論,將逐一地針對受訪內容進行脈絡化的參考。令本文當中所引用的訪談資料,為了使得閱讀者閱讀順暢,將在不改變原意及受訪者同意之下,對於部分的文句做適當的增刪。
肆、發現與討論:同志教育的順流與逆流
一、何謂同志教育
不論是兩性平等教育或是性別平等教育從頒布至今已行之多年,有些人專注於課程執行面,然而有些人卻只是虛應故事以共同辦理一學期四小時的演講、活動來達成官方目標,因此產生了不同的聲音出現,也出現了不少的犧牲者。那麼,究竟同志教育要教些什麼?要給些什麼?甚至學生需要些什麼?至今尚無人過問,而受訪教師認為的同志教育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點:
(一)同志教育即認識同志
在校園內的同志教育主要是透過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平常生活中了解到,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和我們(意旨異性戀者)不一樣的族群存在,透過認識間接地幫助學生建構出同志族群的樣貌,而在日後使得學生不會有歧視的情況發生。陽光老師便提到「我覺得我把在教學場域裡面,我會把它定義是認識」,知其所以然,一旦學生對於同志及其他性別弱勢族群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之後,日後遇到性別氣質較不同的學生,就不再會投以歧異的眼光,而是改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不僅僅使得學生從同志教育當中間接學到尊重,也慢慢地營造起性別友善校園。
(二)同志教育即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同志教育並不需要刻意的區分出來主要乃因同志與異性戀者的不同僅止於性取向,除此之外,其他的生活方式、外表皆與異性戀者無異;相較之下以異性戀為教學主流的台灣,不需要特別強調異性戀為何,相反的是同志確實需要被看見,因為它就是一個既定存在的事實。
他就是情感教育裡面有一環有些人他就是喜歡同志,跟他自己是相同性傾向這樣子而已啊,所以我只是覺得同志教育就是一個情感教育的一環裡面,然後他就是一個被看見他應該被看見,他是一個很事實存在的一個事實。(靜心)
(三)同志教育即公平正義
在你我的生活周遭當中,不公平的事情隨處皆可信手捻來,然而大家卻很容易去漠視、忽視存在著的不公平事蹟;小至性別差異,大至貧富差距,但是大家面對此種不公平往往以「沒辦法」帶過,而不會去挑戰此種不公平。雖然受訪教師提到課本當中的不公平也很少著墨,因此學生往往從小就對於不公平的事情感受不深,但若老師藉由同志運動的案例,使學生了解到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遇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來使大眾了解到自身的訴求,不僅只有同志團體,婦女團體其實也常常利用遊行等方式來告知大眾需要注意到角落的聲音,而不是以掩耳盜鈴的方式使問題消失。
在課堂上面的覺知喔,是在於平等跟正義的覺醒…那公民課裡面喔,對於正義跟平等著墨的不多,例子也不夠多,於是學生幾乎沒有感覺到什麼是差別待遇,discrmination是差別待遇才來帶來平等需要去注意,所以我必須要把差別待遇這些事情晾給學生去感知,然後他感知到不平等之後,於是我告訴他有人已經再怎麼訴求了,那權力不會自然而然來的所以我們要去行動,那這個是覺知的部分。(萊安)
綜合上述,「同志教育」在受訪教師們心中的圖像雖有不同,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同的,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同志族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鄙視眼光對待同志族群的心。不認識同志,便可能對同志產生了歧視的心態;不重視情感教育,對於同志族群的疑問便產生,強迫改變他人性取向亦是霸凌的一種形式;沒有公平正義,應該也不是教育所樂見的。因此同志教育的最終核心目標是希望學生透過認識進而培養尊重的心態;雖雖然口口聲聲提倡對於和自己不同個性的人要予以尊重,但實際上要做到這一份心態其實並不簡單;新聞各大媒體時常報導性別霸凌的事件還是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國民教育階段的「尊重」其實還是需要加強的。
二、同志教育的理念與動機
人,對於一件事情想要從事必定有它背後的動機或緣由,受訪教師在教學場域服務都已超過五年,而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行動,雖然對於推動同志教育的時程從近幾年才開始,但在平常教學時就已積極推動,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想致力於性別平等教育甚至於同志教育呢?為什麼想要將同志教育或是贊成將同志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階段呢?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點
(一)性別霸凌事件
2000年4月20日早上,葉永鋕在下課前五分鐘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倒臥血泊中,送醫後仍不治過世。由於他的意外過世被認為與其性別角色有關,因此事件對台灣的性別教育工作帶來深遠影響,也對晴朗老師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一直以來老師均認為同志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但是那時候的老師對於同志教育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如果說真的要談,也只是談到不同文化對於同性戀的看法。
那時候其實我沒有什麼概念阿,我只知道說可以談這樣子。我腦筋有的想法也只有當時性學在談同性戀的那種談法,就介紹不同文化對同性戀的看法那種。(晴朗)
直到葉永鋕過世之後,讓老師重新思考同志教育的意義,是不是能夠透過教育的方式,使得具有主流性別氣質的學生能夠懂得包容、尊重非主流性別氣質的學生。
這樣某一件事情發生,學校發生一件娘娘腔遭到霸凌事件。…然後之後我就,學校其實沉悶了一段時間。然後我自己也在想我自己要怎麼處理這個議題,反正,總而言之就是因為這個事件的關係,我就是在學校一定要做同志教育這樣子。(晴朗)
(二)避免學生僵化
僵化,不諱言地,現今的教育制度與僵化脫離不了干係,透過台灣十二年的教育教導出來的並非可以獨立思考的人,而是獨立考試的機器人。回應到師範教育培育的過程,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立場期盼並呼籲官方必須要將同志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階段,理由很簡單。靜心老師認為,如果一個學生的思維都處於僵化甚至對於事情的刻板印象越嚴重,那麼當他日後離開了本來生活的世界,踏入另一個嶄新的事件所遇到的人事物,也許將會對他產生了衝擊力,進一步地對自己的傷害力也會隨之加劇;老師也提到如果說一個擁有較深刻板印象的學生,其實很難容忍其他跟他不同性別特質的男孩。
因為我教學這麼多年,我會覺得說小孩子的思考越僵化、越刻板化越嚴重的話那其實對自己跟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會越大…如果自己會覺得說只有非常強調異性戀就是有一個好像完全的正確性,那就有點像刻板印象,這個時候呢對別人的傷害就會造成。就是當別人跟你不一樣的時候,然後呢常常那些言語就會出來。只是覺得想孩子他們應該要知道這個真實的世界其實有很多的面貌。(靜心)
(三)認識多元族群
聯合國在「兒童人權宣言」中強調,所有兒童不應受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信念、國籍、出身、家世,以及其他與地位等相類似的事限制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因此老師均認為有必要、有義務讓學生了解到這世界上還有其他和我們不同顏色、性取向的人存在,若無法在教育階段讓他們了解到這世界上其實還有其他和我們不一樣的人,那麼不就違反了兒童人權宣言所強調的重點嗎?雖然人權宣言所提及的是希望所有兒童都能夠公平地被對待,然而如果不讓學生了解到其實這世界上是有多元的一面,那麼日後再來要求他們公平的對待任何人,不違反了教育的本質嗎?
現在當老師會希望,我的學生至少他們在國中階段就可以先知道說每個人、很多人有很多不同性取向的人存在這樣子,而且這是我們應該要尊重每一個人他自己的性取向。(陽光)
那我的理念是我會認為不管是性取向還是族群等等,那當大家在講膚色、種族的時候,慢慢都已經可以退掉過去的那種刻板的歧視。然後再來是族群,比如說我們台灣有不同省籍的族群嘛,那它慢慢,慢慢就有共識說,現在要尊重,可是覺得現在這個輪子就是轉到這個部分了。(馬雅)
綜合上述,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無不希望能夠透過教育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身心靈各方面都能夠與眾不同,因此受訪教師雖然理念不同,然而都是希望藉由同志教育來達到對各族群(不僅僅是同志族群)予以尊重的概念,而並非只是井底之蛙地對於世界的多元渾然不覺。
三、同志教育的詮釋與實施
有了理念及動機,便會提到要怎麼將同志教育納入課程呢?這部份除了需要教育主管單位好好深思及妥善處理規劃,也需要第一線的教師密切配合,若是納入有所缺失不僅使得家長反彈,反而會使得學生無法真正的學到尊重及包容。老師們主要是透過下列幾兩種方式來將同志教育潛移默化地深植於學生的內心:
(一)融合與平衡
凡事若過度聚焦,免不了讓人質疑其公平性。同志教育當初讓大家質疑的一點即是擔心會不會讓學生逐步地變為同志族群,此乃家長的疑惑之一;有鑑於此,老師們在上課之時,除了提及同志族群偶會提及其他的弱勢族群,但也並非每個題材都會提到同志族群,還是要視題材的狀況來做修正。
在公民裡面有憲法的課程,訴訟權或者是受益權還有國家的角色,國家應該要維護正義、保障安全。那這一些都可以剛好有一些性別弱勢受到侵犯的例子可以融入在這些課程裡去說。那人民的受益權裡面,為了保障一些社群在立足點上面的不平等喔,所以呢額外會給予一些保障,這也是很多學生無法理解的,他會認為那是特權。所以當我們講到說額外去訂這個性別平等的相關法律喔,那他的目的就是要額外去保障一些經常受到權益受損的社群,所以這時候都是可以,就是就法律權益跟國家的角色方面都可以舉到這個例子。(萊安)
那公民課裡面殖民跟被殖民的問題以及美國的黑人運動以及社會運動以及現在所訴求的多元文化以及在台灣史後面的課程裡面也強調台灣有關於新住民還有外籍勞工等等的這些課程的時候,所有的弱勢社群都可以一併的帶進來。(萊安)
在我的課程上面那因為我的內容比較廣泛,社會、政治、經濟、法律,那我講社會的時候就會講到個人,個人就可以去談性取向,談到自我成長、自我概念的認識,所以我不覺得說我是另外在上性別,因為我覺得我還是在上我的公民教育這樣子。(陽光)
(二)反思與挑戰
「未經檢討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Socrates),後現代主義的教育認為應該對現代思考模式、宗教和道德信念作批判性的重新評價,對現代性所創造的種種嚴格的二元對立(客觀事實與主觀經驗、事實和想像、世俗和神聖、公開和私人)加以深度懷疑。有老師便認為傳統的性別二元論會使得學生的思考越來越僵化,因而運用了教學技巧來使得學生重新思考,是不是還有另外的其他可能,重新建構起對於性別的概念進而檢視自身價值觀。此外,依照課本的主題來選用適當的相關性教材;談到家庭型態,就會指導學生其實有不同的家庭型態組成方式,當中也有可能包含同志家庭。若是談到文化與習俗,就可以藉由女主祭的活動來挑戰學生僵化的價值觀,另外老師也提到若刻意地將同志教育納入課程反而會不自然,所以他主張在生活中可以採用的機會是相當多的,不需要刻意的安排。
綜合第一個單元就在上那個文化習俗,在地的文化跟習俗,那我就會去讓他們思考去看就除了這個同志之外,我其實也有帶女主祭的活動,女主祭的影片然後讓他們去看到,就是去看到我們的文化有很多傳統的文化然後跟習俗然後還有價值觀,然後讓他們去選這樣的價值觀你覺得好還是不好,那包括同志這樣子的…(靜心)
比較沒有固定說我有一個就是好像說我計畫好了,就是準備要上同志教育這樣子,並沒有。因為我覺得那個很不自然,那事實上光是生活中要放進來的機會我覺得相當多,所以我不會刻意去安排這樣子。(靜心)
交往的時候我可能會提一些例子,就是說其實大部分大家看到的可能就是異性戀的組合的家庭嘛,可是有一些人他們可能是喜歡同性的,我會帶到。那因為我的PPT上面都會寫,可是我同時列舉很多種可能,所以孩子並沒有特別只看到一種,讓他們知道可能性有多少這樣子。(馬雅)
綜合上述,可以發覺老師們並沒有很刻意的去安排同志教育的課程,所以不會讓學生有「又要上同志了」、「老師是不是同志阿﹗」…的感覺,而是透過其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其實同志族群甚至性別弱勢族群當他們遇到困難及需求的時候,他們可以訴諸於各種不同的方式使大眾注意到角落的需要。而靜心老師和馬雅老師則是透過教學方式協助學生打開多元的眼睛。
四、同志教育的「愛」與「礙」
此部分會談到同志教育對於學生的愛─「成效」;以及老師的礙─「困境」,以受訪教師談到在學生身上看到的成效來顯示出同志教育實施之後的好處,以及以第一線教師的立場來觀看現在的教育職場當中所面臨到的困境。
(一)輔導的成效
現在教學強調教訓輔三合一,其基本精神在於整合學校教學、訓導、輔導之功能,建構三合一最佳互動模式與內涵,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提供統整且周延的輔導服務,以培養健全人格的學生。老師們發現,學生一旦觀察到老師對於同志(或非主流性別氣質)是支持的態度,那他們一旦遇到了交友、情感方面的問題之後,便會於私底下尋求協助,如此一來可以避免下一個葉永鋕、楊同學的事情發生。
我記得有一個小朋友六年級就是想跟我聊天,因為我是輔導組麻,然後聊一聊就是聊她喜歡她們一個學姊,國中的學姐這樣子,我就覺得說這是一個老師表明立場之後孩子他們會找他們需要的窗口去發洩,然後後來她陸陸續續又帶了不同的人來這樣子,那我並沒有專業的輔導背景,可是我覺得就像陪伴朋友那樣,就跟他們聊天或遇到的一些沮喪拉也好,就陪他們成長,這是在個別的案例上面。(馬雅)
孩子他知道如果他自己說確定他自己的性傾向是同志的時候,他也可以選擇不用自殺,他可以來找有一個人,其實是有很多人是跟他一樣的。(靜心)
(二)多元的視野
當一個孩子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或許會拿同學的性別氣質來開玩笑;但當老師透過了其他的方式(課程融入或活動安排)來教導學生正確的觀念之後,他們雖會偶爾開玩笑,但都是同儕之間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他就是我同學阿,然後他喜歡跟女生在一起,那就跟女生再一起阿這樣子。不過也是會有那種歧視的,不過那種歧視不是因為他是同性戀的歧視,而是他本生對這個人的方面。(陽光)
他們對不同性別表現的人,他們會去用欣賞的角度,就是在社會裡頭,讓這個社會變的更有趣、變的更繽紛,會覺得是用一種,你會看到一種自然接納,不是敵意的。(萊安)
(三)隻字片語(斷章取義)的解讀
在教學上,家長往往會問起學生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老師教了什麼?這個時候如果學生沒有經過全盤的解釋,而只選擇一些片段的記憶告知家長,那麼家長很有可能會相信學生所說的,而誤解學校方面在性別平等上所做的教學活動。。
對於學生他要顧慮的就是在他們是,他們都是有監護人的,然後呢,社會還包括了監護人都對於他的孩子能夠吸收什麼資訊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如果說孩子他有不舒服的部分,他回去用隻字片語轉給家長,家長再根據隻字片語去做想像,那可能呢,他會讓一個在運轉中的課程受到這些雜音在還沒整套實施完的時候就終止了。(萊安)
(四)社會觀感的汙名
在課堂中只單一的講授同志方面的訊息,那麼對於性別平等教育就沒有做到平衡的報導,如此一來,原本大眾對於「同志」一辭的擔心便會加深;另一方面學校在宣導關於性別平等的相關規定時往往會接受到家長的「關心」,如何克服家長對於該議題的擔心是現階段應該要試著克服的課題,可運用班親會的加強宣導以及多方面的平衡報導,使得家長不會認為老師只專注於「同志」教育,其他的性別弱勢便不教導。
我在聯絡簿裡面放了幾篇同志的文章,對。然後可是我前面有些放那個法律,因為法律今年六月的時候修法增加了性霸凌,所以我是先做這個法律修正的宣導,然後後面放那個同志的文章……文章,這樣同性戀,就是學生會去學同性戀,學生會學同性戀的行為這樣子。(陽光)
你貼在學習步道上面,來參觀的家長,像親職教育他們也全部都看到;那校刊每個人手一份,所以他們也會看到。然後就是親職日的時候就會發那個親職教育手冊,手冊裡面我至少放三篇。(陽光)
(五)家長教育參與度
陳瑩如、邱文彬(2011)談到家長教育參與度對於學校教育除了有幫助之外,對於學生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其學習動機;國民教育法也對於家長參與教育有明確的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於情於理,家長都應該有義務及權利參與學校的教育。然而在訪談中卻意外發現某部分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相關事宜較漠不關心,對學校教師所推動同志教育了解不深、感受也不明顯,雖然某些程度上家長的漠視減少反對聲浪,也降低了教師在執行上的難處,但教師們更希望地是學生與家長一同成長。
我也沒遇到什麼家長的阻力,他們都不知道我在幹嘛,可能是這樣吧,因為反正就是也不會也沒有什麼家長特別反映過。(靜心)
因為我教書的學校都是比較偏遠的學校阿,所以偏遠的學校就會有一個狀況在國中,家長比較不會關心學校在做什麼事情,就是當時再放影片的時候也很少家長有反彈的聲浪,不會。因為他根本不會知道學校在做什麼,恩..家長也不會去問說,你們今天在學校有沒有教什麼阿。(晴朗)
(六)反對的聲浪
一個政策、教育方針在執行上往往會受到大家的質疑,對於同志教育的執行也有一些相關人士保持著保守的態度,受訪教師們對於反對的意見均採取認可的角度看待,而非以排斥、厭惡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甚至於樂見於看到目前這種兩方正面交鋒的狀況,唯有正面交鋒才能夠激盪起更多的火花,而這些火花燃燒過後並不會形成槁木死灰的局面,反而是讓國民教育階段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教師認為此次正反雙方在同一個場合面對面的情況是有利於課程政策的實施,雖然有些論調是基於隻字片語的解讀或是斷章取義的結果,然而就因為疑問的提出,而使得制定相關教材的人士能夠就事論事地將大家的疑惑一一解除。在這些激烈的討論中,讓人不禁思考著反對同志教育其背後的動機,是為了學生著想抑或是本身不敢面對宗教的問題?
這一次呢面對面的過程,我內心裡面非常緊張,就是說我會覺得如果有那個公聽會的話,我希望我一定要趕快去出席,因為以我教公民的經驗這是一個民意政治的時代,民意一定要展現出來才會,政策會依循著民意的數量去做調整…所以面對這一次的爭議他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提醒,就是說我們的學生其實就是很多家長他就是有宗教背景生命價值觀的基本立場是這樣子,我們現在要試著的是家長不在場可是我們要讓家長能夠安心,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不能落於被學生指控是偏袒哪個政黨或者是什麼,我們必須要做到平衡報導,那在平衡報導的過程裡面讓他還能夠做出立場或者是認同老師基於哪一個立足點在認可哪個立場這樣子,而不是老師是全盤的就是支持誰。(萊安)
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反撲阿,我覺得基督教,基督教的歷史阿,就是一個打壓異己的歷史、迫害的歷史、屠殺的歷史,知道的時候會很生氣,但是有可以理解他們的生氣,他們在反對什麼東西,所以我不會想說特別要在這件事情上面阿,針對他們做什麼,那我自己會做其他的事,因為他們用基督教的名義去講同志是不乾淨的、同志是罪阿,可是並沒有被抬起來,就覺得很可惜,所以我們今年阿,都一直在做這件事情,你與其直接跟它爭鋒阿,當然這個力道很也重要,那另外一邊就是說,怎麼樣讓不是把同志當作是一種正常的,不視為一種罪惡的論述也要把它提升起來,然後就直接到這個你關心的人群上。(晴朗)
我覺得很好ㄟ,因為第一個只有引起,只有打開對話你才有認識理解的空間,而且他還上2100ㄟ那更好…因為節目不管在怎麼樣,不管他說他有多中立,可是他一定會邀正反兩方啦,那我們就可以聽到對方的意見。那反對的那一方,其實我們更需要去聽,因為我們才能夠知道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就有點類似對症下藥就對了。所以我覺得打開對話反而更好,我真的覺得這樣更好。(陽光)
因為他講的是一個打開,可是還有一種就是很難去抵抗那個信仰那一塊,因為我覺得像理性的人你可以跟他說道理跟溝通,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如果他們全都歸諸於信仰的話,他是一個非理性的一個,他就是信仰它就是一個,他不是理性的嘛,它就是一個人全身投入,它是心理層面的東西,所以你要破解信仰那一塊,我覺得是非常困難。所以後來輔導群的老師後來也都是有點精疲力竭,它的好處是打開了大眾對這個的重視跟對話,可是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我們有一塊是很難去觸碰。(馬雅)
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明文規定著「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教活動」。然而受訪教師懷疑某些教師在教導性別平等教育時會不自覺地將宗教意識凌駕於教育專業之上。
麥擱嘞阿(大笑),煩死了因為那個,不要再浪費公帑了。因為我覺得那個她們就是宗教拉,其實講穿了。就他們不敢面對我們就是因為教義不容許…基於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不知道中華民國的教育什麼時候宗教可以進來到這裡面,其實在教學現場都應該要刻意的把個人的信仰撇到外面去的,不能把自己的信仰帶到課堂上,那偏偏我覺得他們已經把信仰凌駕在教育專業之上了。(靜心)
國小有那個彩虹媽媽她們有編教材喔,而且學校大部分都會接受…因為他後面有那個拒絕婚前性行為的守貞卡的簽約喔…你憑什麼讓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婚前喔,他還不是法律喔,他是說婚前喔,那如果不結婚的人他是怎樣…(馬雅)
綜合上述,教學成效及教學困境,受訪教師們都針對自己所處的教學場域做了闡述,而不禁讓我回憶起剛踏進師資培育大學的初衷,當時的我懵懵懂懂在全班面前進行的教學演示,目的無他,單純地希望孩子們不因為我的小錯誤而記一輩子,「教育不應該只是拿過去的東西,教現在的孩子面對未來的問題」,應該是要使學生藉由老師的言行舉止而慢慢地學習到一些課本上所無法藉由言語傳授的事物;深度訪談,不應該只是一問一答的結果,而是透過「訪」及「談」的過程中,使雙方逐步建構對於主題的見解。同樣地,我在訪談之後也慢慢地了解身為性別教育工作的推動者是如何地不畏強權,在獨排眾議之下致力於推行同志教育的政策實施。
伍、結論
楊幸真(2010)對於「教學」,曾下了這樣的定義:「教學,蘊含著關懷」。在教學的場域當中,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受,而是透過一來一往的回應進而達成彼此的成長。在同志教育當中也是如此,學生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所接收到的資訊,遠比課本知識來的多,而老師所不能及的知識,也能夠透過師生間的一問一答來了解內心所感。同志教育的諱,非但沒有辦法使得學生因此而不接觸,反而會使得學生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解;正如同楊佳羚(2002)所述,同性戀的諱,乃在於缺乏有關於同性戀的腳本,但缺乏並不代表不存在,倘若開啟了學生對於性別弱勢族群多元的視野,那麼「看見」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再者,楊佳玲亦指出同志教育並非要把所有人變成同性戀,而是要協助大家看見同志學生,以及協助同志學生看見自己。透過受訪教師的回饋,可得知在實施同志教育的當下是必須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這當中包含了從生活中蒐集相關性資料以及與家長進行溝通協商以求學生能夠開啟多元的視野。而在張明敏老師為期八周的同性戀課程當中也發現到學生一剛開始的好奇,到課程結束後對於同志的支持,一再的反應出同儕之間對於同志的諱,並不在於學生本身而是在於大人們的行為。因此同志教育在實施上確實有其必要性,本文結論分為四大部分,分別講述同志教育的樣貌、理念、實施進而道出受訪教師們在實施同志教育時所遭遇到的困境:
(一)同志教育的樣貌
同志教育的樣貌是同志的教育,抑或是教導同志的概念,眾說紛紜,有些人士主張同志教育應該雷同於特殊教育一般,對於需要同志輔導的學生進行教育,然而就現階段來看,若採取同志的教育似乎罔顧了人權,對非主流性向學生產生標籤化,那麼到底要教導同志的那些概念呢?受訪教師認為應該透過同志教育引發學生對於性別弱勢族群的認識,進而尊重之;另外也強調同志教育施是情感教育的一環,其差別只在於該對象性別的不同;也希望透過同志教育使學生了解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一書(2009)就提到,要帶領學生「看見差異、欣賞多元、實踐尊重」;對於性別弱勢族群,了解多一點,偏見就能夠少一點點(卓耕宇,2003)。然而在國內教育相關網站,並無法查詢到同志教育的定義,使得現職老師對於同志教育的涉略不足,倘若官方學者能夠給現職教師們多一點關於同志教育的定義,那麼也許在實施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二)同志教育的理念
如同前言所述,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從過去只強調兩性的時代以來就產生許多問題,而其中也包含了許多與非主流氣質不同的學生,然而教育不應該只是這樣子而已。受訪教師從事性別平等教育已行之多年,對於實施同志教育乃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杜絕類似葉永誌的霸凌事件,另外也希望透過同志教育使得學生的思考不再因刻板想法而僵化,最後則是協助學生開啟多元的視野。反觀國內近年來極力推動的友善校園總體計畫其中一個目標便是建立多元開放的平等校園(教育部,2000),但「實際上」現今的校園環境中不同性別氣質及性傾向學生仍易遭受到關係霸凌(林昱瑄,2010),不少的新聞媒體亦指出校園內對於性別氣質不同的處理方式,還是希望學生能夠改善自己的性別氣質樣貌,而不採取治本的處理方式,如此一來,問題還是存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我們應教導學生如何在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去面對各種可能性,倘若還是以單一思考模式,在未來面對人事物時,對己對人都有可能造成傷害;此外,黃囇莉(2011)提到,性別刻板化不只會造成性別歧視,亦會限制個人成長進而影響個人的生活適應。因此基於建立性別友善校園、避免思考僵化及順應個人成長及生活適應,確有實施同志教育之必要性。
(三)同志教育的實施
如何實施同志教育這不僅僅是研究者自身想要了解的問題,相信也是許許多多現場教師的問題,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在不耽誤課務的情況之下又能與學生一起認識同志呢?同志教育屬性別平等議題中的一環,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七大議題採融入方式進行教學,因此在各任課教師教導本科目的同時,理應將七大議題融入至科目當中。受訪教師對於實施同志教育也是採用融入的方式,依照上課內容選擇相關性題材、議題融入課程當中;但也有老師力不從心,主要原因是擔心自身專業能力不足及課務繁重無閒暇時間蒐集相關性資料(王秀槐,2007)。有鑑於此,教育部特編了相關性書籍[1]供教師參考以便於融入課程所需,而透過融入同志教育不僅可以透過教授原本科目進而傳遞同志教育相關知識,亦可以帶領學生反思進而挑戰原本固有的思考,可謂一舉多得。
(四)同志教育腹背受敵
受訪教師皆提到會受到家長的質疑,主要是來自家長的擔心,據此受訪教師建議能夠透過親師座談、布告欄、平衡報導或聯絡簿張貼的形式來降低其擔心;相較於都市型學校,鄉村型學校的老師便沒有遇到家長的質疑,然而受訪當中發現家長無干預教師教學雖然在實施上是優點,但教師們還是希望能透過家庭功能來幫助學生一同學習。2010七月下旬教育部為了解除民眾對於同志教育實施的困惑,於全台北中南東分別舉辦了課綱及教材說明會,與會人員不乏支持者及反對者,也有對於該議題有許多疑問的家長團體。受訪教師對於此雙面交鋒的場面採取認同的立場,主要是認為意見若沒有受到正反兩方的質疑,那麼會因為些許盲點而使得在實施上有困難。在接連八場的公聽會現場見識到了台灣民眾所謂的公平正義,然而有些團體卻以宗教之名企圖駕臨於教師專業之上,雖然有些宗教並不贊成同性戀之行為,然同志教育並非全盤以「同志」為主,反而是以同志將其餘弱勢團體帶進課題當中;倘若今日不教,而在日後對於因好奇產生偏差行為才加以約束,不正好是孔子四惡之「不教而殺謂之虐」。
陸、參考文獻
王文玲(2006)。利用繪本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秀槐(2007)。型塑友善互動的學習環境:輔導理念融入學科教學與班級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54,28-41。
王采薇(2003)。準教師性別角色認同建構與兩性平等教育落實之研究(編號:NSC91-2413-H-026-013-),未出版。
王淑娟(2000)。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系列介紹。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130-134。
卓耕宇(2003)。當夫子遇見酷兒:談校園中的同志議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36-41。
周麗玉(1996)。落實兩性平等教育。教改通訊,19,28-29。
林正誼(2006)。國小教師性別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佳慧(2006)。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孟宜(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對同性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昭彰(民100年1月1日)。跳樓少年遺書「遭霸凌求救無門」。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林昱瑄(2010)。多元性別─我是誰?愛上誰?。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99-121)。台北:華都。
高志芳(2004)。解構性別迷思─國小性別平等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志明(2003)。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明敏、楊佳羚、林昱貞 (2003)。找尋另一隻翅膀─行動研究中一次「同性戀課程」的實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22-27。
張銘峰、張盈堃(2007)。斷背山效應:基層同志教師與抗拒政治。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335-356)。臺北:師大書苑。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未出版碩士)。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教育部(2000)。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台北:作者。
畢恆達(2000)。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125-132。
連國欽(2002)。嘉義縣國小教師與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郭維欣(2004)。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活動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維哲(2002)。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育菁(2009)。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性別意識之影響(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舒婷(2007)。南區大專校院心輔老師之性別角色對其同性戀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微君(2002)。臺灣兩性平等教育政策性別意涵之變遷--從同志平權運動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微君(2004)。從同志平權運動看我國兩性平等教育政策之變遷。載於謝臥龍(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347-369)。臺北市:唐山。
陳瑩如、邱文彬(2011)。家長參與對兒童學習動機之相關探討。網路社會學期刊,99。
游美惠(2002)。性別意識、使命感與教師專業成長:以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6),45-62。
黃囇莉(2011)。性別歧視的多面性。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像度與台灣社會(3-24)。台北:巨流
楊佳羚(2002)。多樣的愛情─尊重同志教育。載於楊佳羚(主編),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159-187)。台北:女書文化。
楊幸真(2010)。性別教育的推動與發展。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Gender Education(23-48)。臺北市:華都文化。
楊幸真(2010)。探究女性主義教師關懷倫理與教學實踐策略。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2),115-144。
楊振豐(2005)。繪本教學對改善國小六年級學童性別刻板印象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蔡宏富(2011)。在教室說故事的同志運動:同志諮詢熱線的校園同志教育實作分析(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瑞(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鄭淑婷、吳仁捷、張文川、賴筱桐(民100年10月31日)。被笑娘娘腔 國中生自家7樓跳樓亡。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蕭敬明(2000)。憶「玫瑰少年」─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91-94。
邊家蓁(2010)。若隱若現的彩虹身影 - 女同志教師的自我認同與教育職場中的性別經驗(未出版碩士)。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蘇芊玲(民100年8月11日)。同志教育 蹣跚前行。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蘇麗盆(2007)。性別平等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性別知識與性別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