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

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

陳玟君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研究所

s0990825@mail.ncyu.edu.tw

壹、前言

    語言是讓人類可以彼此互相交流訊息、傳遞知識的重要橋梁,而英語是全世界公認最主要且被廣泛使用的溝通工具,也是與世界進行接軌必備的利器,更是邁向國際化必要的媒介。隨著地球村的來臨,國人更加意識且重視到英語這個國際的共通語言。然而,我國英語教育已實施多年,學生除了在英語溝通能力方面有嚴重的落差外,在課程或學習上的問題也浮現已久,令國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每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所呈現的雙峰現象。在眾多評鑑模式中,CIPP評鑑模式是相當完善的評鑑,並且普遍運用在各種教育評鑑上,故本文以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因此,以下針對「CIPP評鑑模式之內涵」、「英語教學面臨之困境與「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這三大個議題來分別敘述如下。

貳、CIPP評鑑模式之內涵

    CIPP評鑑模式主張可以對受評者之背景、輸入、過程與成果這四大類做評鑑,此評鑑模式是由Daniel StufflebeamEgon Guba根據其在1960年代中期的教育評鑑經驗為基礎所創造的,並由Stufflebeam評鑑團隊中的成員Howard Merriman所命名而成(引自黃嘉雄,2010)。CIPP評鑑的作用在於提供決策者做某方案之決策前,要如何應用評鑑得到所要的資訊,並對整個方案進行描述與獲取資料,以達到教育革新政策的決定或教學活動之改善(謝健全,2000)。

    CIPP評鑑模式中,分成背景評鑑、輸入評鑑、過程評鑑及成果評鑑這四種類型,茲分別說明如下黃政傑,2004;黃政傑,2008

一、背景評鑑(Context evaluation

    「背景評鑑」是指對情境的分析,其目的是用來確定情境的優勢與劣勢,提供確定目標之依據,並給予資訊進行改善。

二、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

    輸入評鑑是在確定如何運用資源以達成所設定的目標,包括確認及評估系統的能力、變通的方案策略、實施這些策略的程序設計、預算與進度。

三、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

    過程評鑑主要是著重在執行的過程,目的在於提供相關人員重要資訊,以供他們進行方案前的決策,且給予指導以修正實施上的缺失,並完整紀錄程序上的事件。

四、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

    成果評鑑是在蒐集相關課程或方案執行狀況之描述與判斷,並報告目標達成之結果,且將其目標、背景、輸入、過程相互聯繫,並解釋其價值和優缺點。

叁、英語教學面臨之困境

根據英語科課程綱要中有提及國民中小學英語之課程目標不僅是希望可以培養學生英語溝通的基本能力,使其運用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而且更冀望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使其學習可以自動自發且有效率(教育部,2012)。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卻無法與理論相符應,導致在英語教育現場,浮現了下列幾種問題(張武昌,2006)。

一、師資素質參差不齊

    因為現今面臨少子化問題,導致學校為了避免有教師超額之問題產生,而會採取控管教師額數的策略,故會聘請代理代課教師來任教。這樣的現象會使教師的品質無法掌握,甚至有些偏遠的學校還會面臨聘不到老師,只好聘請非英語專長的老師來任教英語,而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受教權,使英語教育品質無法獲得保障。

二、學生雙峰現象嚴重

    英語的雙峰現象已存在多年,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並沒有因為九年一貫實施而有所改進。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除了在學校透過教師的教導接觸到相關英語資訊的內容之外,其餘時間是和「英語」這個名詞形成兩條毫不相關的平行線。然而,雙峰現象形成的因素相當複雜,張武昌等人(2004)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英語雙峰現象暨改進措施」研究報告中指出城鄉差距、學生家長不同的社經背景及關注程度、學習資源的多寡、師資的良、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等等都是造成雙峰現象的主因。

三、重文法而輕聽、說、寫

    雖然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應該要分別著重於「聽、說、讀、寫」這四大要項,但現今國中老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總是一直著重文法教學,卻無法在課堂上讓學生開口與教師或同學一起用英語進行交談,或是讓學生分組進行聽寫能力活動。再者,學習英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用英語進行溝通,或是能用英語書寫,但很多人在面臨真正需要運用聽、說及寫之能力時,卻無法派上用場之窘境,導致自己無法聽懂別人用英語表達的話語,或是自己無法用英語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國中升學主義掛帥

    對於大部份的國中英語教師來說,他們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僅是在幫助學生能在基測的英語科拿到高分,因此國中的英語教學也圍繞著這個目標前進。最明顯的狀況是老師只會一味的紙筆測驗,卻無法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多元評量,讓英語教育現場產生「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也使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不再是那麼有趣;而以紙筆測驗為主的段考試題在題數與難度上的驟然增加,也使得國中生遭遇到難以適應的困境。若接連幾次考試的成績皆不理想,學習的信心必將迅速滑落。

五、試卷命題與教學內容有落差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書商通常會免費附贈各式各樣的試題供教師們參考,但有些教師卻直接使用且不加修改就做為段考試題。這種作法不僅容易造成教師的怠惰,更嚴重的會導致教師喪失對教學與評量的主導權。書商委託的命題者不一定具備測驗評量的專業,因此所施測的試題不僅不符合一般的命題原則,更由於命題者對實際教學內容的不了解,而使試題大都流於刁鑽冷僻,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或是試題太過於簡單,導致學生學習成就無法顯示出來,而無法達到評量所要得到的目的。

肆、從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

一、探討現象之成因

    CIPP評鑑模式主要透過背景評鑑、輸入評鑑、過程評鑑、成果評鑑四大評鑑類型進行評鑑,能兼具量化、質化方法的採用,符合專業評鑑的標準,但本文無法以CIPP評鑑模式對國中英語教學真正進行評鑑,故試著取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

    在上述國中英語教學所呈現的現象,我們可以發現師資素質參差不齊、學生雙峰現象嚴重、重文法而輕聽說寫、國中升學主義掛帥、試卷命題與教學內容有落差這幾項問題,從成果評鑑的角度來看,有必要性去探討其原因,故從背景評鑑、輸入評鑑、過程評鑑的觀點來進行探討。

(一)從背景評鑑的觀點來看

    英語是現代國民必備的語言工具。歐盟會議在2001年指出未來教育是在培育兒童具備有終身學習之八大關鍵能力,以便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力,其中包含外語與本國語的溝通能力及英語的溝通能力之養成,因此更成為全球化教育核心政策之吳怡靜、何琦瑜200706)。在這樣的環境背景脈絡下,因應世界潮流及國際趨勢,實施英語教育有其必要性。

(二)從輸入評鑑的角度來看

    教育部在實施英語教育前,從未詳細評估資源是否能滿足需求,更不用說如何運用資源來達成目標,所以,師資素質參差不齊、英語的雙峰現象、教學資源不足等種種現象都是不可避免的後果;另外,社會傳統升學為主軸之固有觀念,導致考試領導教學之問題產生,使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英語溝通素養上大打折扣,造成學生在學習聽、說、讀、寫這四大英語能力時有嚴重誤差。

(三)從過程評鑑的角度來看

    在執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有完善的視導小組定期提供教學相關資料給專門負責擬定計劃和程序的教育團隊,像是教育部、教育處、英語輔導團或校內行政主管,以進行預測或確認執行過程中的缺點,進而去達成有效的執行過程控制,但在英語的教育現場,卻絲毫感受不到這一股力量在背後給予協助與支持,導致每學校忽略英語教育長久以來所存在的問題,使英語教育的目標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徹底落實。

二、提出建議

    Stufflebeam1971年曾經提到改進是評鑑最重要的目的(黃政傑,2008)。故上述的分析協助我們了解現況及成因,以下根據上述所呈現的問題,針對政府和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與教師這三大方面,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改進參考之用。

(一)政府和行政單位方面

1. 委請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與評鑑

    透過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與評鑑,進一步去了解目前國中生學習英語之現況,用以評估師資培訓與教學等資源,並藉由去了解傾聽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心聲,進行仔細地考量,再與各縣市教育單位商討。

2. 全面實施聽、說、讀、寫英語四大能力檢測

    傳統基本學力測驗只單面向施測及檢定學生在英語閱讀能力方面上,而從未著墨在聽、說、寫的英語能力,使得學生只會苦讀教科書中之艱澀文法結構和死背英語單字,造成學生在學習英語上毫無動機及興趣,也造成溝通能力上之不足,故建議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要全面實施聽、說、讀、寫英語四大能力檢測,使學生可以真正去學習全面性的英語課程。

(二)師資培育機構方面

    師資培育中心在培育相關英語教育人才時,應嚴密擬定培育人才計畫,以提升教師英語專業能力及增進教師英語教學能力,避免師資參差不齊,以提供學生良好的師資品質,達到學生優質的學習效果。

(三)教師方面

1. 透過行動研究解決教學問題

    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現場面臨教學問題時,可以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來解決教學問題,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再者,可以透過行動研究的策略,針對英語學習較為弱勢的學生,進行補教教學,使學生不再害怕學習英語。

2. 建立英語教學檔案

    英語教師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教學檔案,把每次教學前所設計的教案與學習單,或是教學後學生與教師的反思單放在檔案中,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清楚瞭解本身的教學活動並進行反思,也可以透過和同事一起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教學更精益求精,並作為往後教學的參考。

3. 進行英語教學觀摩

    透過教學觀摩,可以發現演示者在教學上的優點與缺點,不但可以讓在場觀摩的老師學習到演示者之教學技巧與流程的優點,進而反省且增進自己的教學技巧,還可以針對演示者的教學缺點,讓在場指導的教師可以立即給予回饋,提供改進之道,教學相長。

4. 參與英語相關進修研究

    英語教師可以踴躍參加各項跟英語相關的教學研習、演講或座談,以及對提升英語專業能力有幫助的課程,去汲取英語的新知與獲取他人的豐富教學經驗,進而套用在自己的教學現場中,提供創新的教學方式,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去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使學校的教育品質更加精進。

5. 成立英語教師專業社群

    成立教師專業社群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藉由教師們的共同合作與努力,去提高教師專業之知能與學生學習成效張德銳;高紅瑛,2011。所以英語教師可以定期舉辦與英語相關的議題,進而去互相做交流,無論是透過面對面的溝通或是運用網路平台來進行分享,大家彼此共同討論與切磋,使此社群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6. 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教育部應該要儘快全面推動教師評鑑(楊惠芳,2011)。透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可知道教師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進修與發展以及敬業精神與態度之表現,對於評鑑優良的教師,可以給予獎勵,增加教師教學的信心與熱忱;然而,對於評鑑不佳的教師以使每一位教師,可以積極接受更進一步的教學輔導,進而保障學生的學習權。

伍、結語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在台灣,英語教育已在學校行之有年,但由於許多的教育觀念和各種配套措施未能妥善完備,導致在教育理想實踐上產生很多的問題,藉由CIPP評鑑模式的省思,我們可以更客觀與深入地思考國中英語教學的實施。期待政府、師資培訓機構、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共同的努力與合作之下,能儘快解決英語教育教學上的困境,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並讓學生充分理解老師所傳達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習的效果,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以達到師生雙贏、兩全其美的局面。

參考文獻

吳怡靜、何琦瑜200706。英語力敲開全球化大門。天下雜誌。線上檢索日期:

    20111222日。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068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台北:

    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11220。網址: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張武昌、周中天、陳純音、葉錫南、林正昌與許月桂2004)。國民中學學生基

    本學力測驗英語雙峰現象暨改進措施。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張武昌2006。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

    129-144

張德銳、高紅瑛1994)。攜手同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故事集。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4)。課程評鑑(二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8)。課程評鑑-理念研究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嘉雄2010)。課程評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惠芳(201112)。教師徵稅減課,代課問題惡化。國語日報,第一

    版。

謝健全(2000)。台東地區特殊教育資源規劃及其成效評估之研究-以CIPP

    模式為導向。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61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