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學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論的探討[1]

陳薇后

南華出版學研究所

 

Ⅰ課堂報告大綱

前言

 

◆「電腦網絡」(Social Network)連結起人們或組織時,就可稱為「社會網絡」。

有人認為,社會網絡的分析不但已經對基礎的分析單位重新定義,也發展了新的分析方法。其以「關係」作為分析單位。不是年齡、性別、宗教、收入或態度,而是親密關係程度、組織中的溝通連結、小團體中的友誼結構。強調「關係」的內容、直接與間接、強度等的差異。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相關研究聚焦於個體使用者(single users)如何使用電腦介面、兩人(two-person ties)如何在線上互動、小團體(small group)的功能如何在線上呈現。

 

新的方法論挑戰

 

◆現較常見調查法(問卷/網頁調查)、參與觀察法。

 

◆網路上的研究調查需要一些能因應此特殊媒介的性質去蒐集資料、分析資料的特殊方法。

 

Diane F. Witmer等人的研究】(Diane F. Witmer等,1999

--問卷設計

--假設:長度較短的e-mail問卷會比長度較長的問卷得到較高的回應率。

--研究問題:減少頁數、減低捲動次數以及減少題數後,回應率會上升嗎?

--討論:問卷回應率及問卷設計

Diane F. Witmer等人認為e-mail調查必須要有兩個步驟才行(即先寄出詢問許可信)(Diane F. Witmer等,1999:157),作者認為網路上的問卷調查是不可以用一般傳統的調查方法來使用、設計的。

 

網路調查的倫理問題

 

◆網路上的共識:大寫字母強調語氣、符號象徵共識(如Microsoft Word中「: +「」)=J」,「ASAP」等)。違反規則時的譴責仍在發展階段。

 

◆隱私權與機密問題

《全民公敵》:監聽、監看問題╱作者不明的謠傳╱Elgesem提及隱私權的問題,他認為在大部分國家中通行的原則有:開放性(資料庫的存在應該讓大家知道)、個體可以單獨直接進入及修正、個人的資料應在合法範圍內被收集、因特殊目的才能使用、未經個人同意不得暴露私人資訊、個人資訊應被保護妥善以避免被竊取。但「在網上的對話」尚未被歸類為隱私。(Sharf, Barbara F.,1999:246-247

 

◆事前告知的問題

網友在表達意見與參與網路活動時,是否還會依舊進行?

自行使用他人的網上言論,牽涉到研究結果會怎麼被使用、有什麼目的、消耗誰的金錢或由誰得到利益?

 

【乳癌研究:一個質化的網路調查】(Sharf, Barbara F.,1999:248-252)

--研究方法:紮根法

--作者認為雖然研究者要取得被研究者的同意需花費許多時間,但畢竟有了清楚的許可、且較不會背離原文的意涵(與原文作者交換過意見)、較不會有錯誤或不適當的解釋。

Barbara F. Sharf提出對於網路研究調查的一些建議:(Sharf, Barbara F.,1999:253-255)

--開始著手調查或調查期間,調查者應仔細研判研究目的是否對於此被研究的團體構成傷害或造成衝突甚至,思考如何能對於此團體有所貢獻。

--研究者必須詳細對於所研究的團體介紹自己的身份、角色、目的、意圖。

--研究者要括出、列出某人所貼出過的意見時,應徵求此人的同意。

--研究者需找出保持被研究者的回饋開放性的方法。

--雖然研究調查結果是公開的,研究者仍應保持且尊重個體成員的隱私

 

網路空間的研究法:討論與思考

 

現今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研究方法討論範疇,筆者認為大致上可以從「網路本質」、「方法論」、「研究倫理」三個大方向為主,我們亦可以這三個角度作為討論及思考的出發點:[2]

 

網路本質

•我們真的能夠在享有私密性的網路空間中進行獨立研究嗎?

•網路空間中所發生的一切事實是真實的嗎?

 

方法論

•我們對網際網路整個母體所知有限時,我們如何將所呈現出來的一些樣本予以定位?

•線上所搜集到那些自己回報的資料是否如同離線時所取得的資料一般精確與可靠?

•如果大部份使用者都將電子郵件寄發的問卷當作垃圾般刪除,我們如何依賴電子郵件問卷進行研究?

•我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電腦軟體從事線上研究?

 

研究倫理

•網路空間是不是一個觀察者不需告知即可進行研究的公共場所?

•在線上進行研究時「改變性別」是否符合倫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這是否有助於我們掌握線上母體更真實的觀點?

 

註釋

 

[1]本文為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翟本瑞教授「資訊社會學專論」課程中,「資訊社會學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論的探討」課程課堂報告之報告大綱及相關資料整理。

[2]此處將翟本瑞(2000)所列出《資訊社會學》期刊(Cyber-Sociology)第六期所希望探討之問題做一簡單分類。

 

主要參考資料

 

•傅仰止(2000)。〈電子郵件聯繫的抽樣方法比較:網際網路調查與個人網絡抽樣〉,中研院調查研究工作室《第三屆「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5

•蔡承志、林禎舜、蔡麗瓊(2000)。〈電子郵件調查穩定度的探討〉,中研院調查研究工作室《第三屆「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9-55

•吳統雄(2000)。〈調查知識管理:研究方法與資訊系統〉,中研院調查研究工作室《第三屆「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5-154

•翟本瑞(2000)。〈網路文化研究方法反省〉,南華大學社會所E-Soc Journal9期(10/15)。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e-j891015/e-j1015.htm#22000/10/21

Laura Garton,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and Barry Wellman(1999) “Study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In Steven G.Jones(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pp.75-106.

Diane F. Witmer, Robert W. Colman, and Sandra Lee Katzman(1999) “From Paper-and Pencil to Screen-and Keyboard: Toward a Methodology for Survey Research on Internet” In Steven G.Jones(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pp.145-162.

Sharf, Barbara F.(1999) “Beyond Netiquette: The Ethics of Doing Naturalistic Discourse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In Steven G.Jones(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pp.243-256.

 

其他相關連結

 

•黃晨哲(2000)。〈美國Stanford大學發表網際網路對社會衝擊的研究報告〉,《IThome電腦報》2/17http://www.ithome.com.tw/news/890217/20000217-11.html),2000/10/24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中情感關係的組成與發展〉,中研院社會所籌備處《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http://140.109.196.210/seminar/seminar3/wu_shu_qian.htm),2000/10/24

吳齊殷。〈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中央大學哲研所《應用倫理學研究通訊》第五期(1998/1)。http://www.ncu.edu.tw/~phi/apethics/Newsletter/no_005/LBE5-1.html2000/10/24

“Issue Six: Research Methodology Online” , Cyber-Sociology 6 (1999/8/6), http://www.socio.demon.co.uk/magazine/6/issue6.html, 2000/10/21.

“Articles, Books, Papers and Presentations addressing the use of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Cyberspace” Cyber-Sociology , http://www.socio.demon.co.uk/researchmethodology.html, 2000/10/21.

”The Methodological Side” (2000/6/27), http://cogweb.iig.uni-freiburg.de/SAI/METHODOLOGY/, 2000/10/21.

 

Ⅱ相關閱讀心得

蕭淑華(南華出版所學生)

本論文探討網路的研究方法。學生認為整套方法是將心理學研究移植在網路之中(CMC,透過電腦為溝通媒介的溝通研究)。

相同點在於架構上依舊為心理學的流程:

1.分析欲研究的對象(以量化表示)

2.蒐集資料(取樣)

3.實驗

4.統計分析

5.結果呈現

6.結論

 

1.研究對象:以關係(relation)、連結(tie)、多重發訊(multiplexity)作概念切割。在方法論方面,則切割為自我中心研究(微觀)、網路研究(鉅觀)兩個視角。(當然,這和欲研究對象的邊界或欲討論的主題相關)。其中,提及一些新的方法(approach),如block modelingBoorman & White1976)、boutique approachKling1996)是可引用於CMC的研究之中。

2.蒐集資料方面:則是常見的回憶法、問卷調查法、自陳量表設計、質化研究(深入訪談及觀察法)等。

3.實驗:對照組為未使用CMC的多重發訊互動。操弄變項為:CMC使用、時間長短(6個月及18個月)。

4.統計分析方面:運用SAS、即一些電腦程式設計協助計算取得的數據資料。值得一提的是,電腦監視器可以完整的收集、分析資料,這是一般以紙筆實驗設計望塵莫及的優勢。

5.結果呈現:建議以圖式的方法呈現結果,此方式可幫助研究者認定位置結構及因時間變更產生的結果。

6.結論:提及必須將實驗結果放進社會脈絡(context)中。研究者不可將CMC結果頹及所有群體。畢竟真實環境還包括以其他通訊方式溝通或不使用電腦的族群。

 

整體而言,學生不認為CMC研究有新的方法論出現,大體仍沿用心理學量化的研究方式。或許應更深入探討CMC整個網路的特質,才能發展出專屬於CMC的研究方法。這個部分有待大家共同努力!

 

PS:網絡研究真的需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出現嗎?相信這也是值得探討的地方。

 

 

蔡超塵(南華出版所學生)

這段文字可能會有點冗長卻沒有太多學術性的討論,這是綜合我本週要推薦的網站以及閱讀心得的結果。我要談的是「天堂(Lineage)」這個網路遊戲。

 

剛拿到試用的程式和帳號時,原以為這只不過是個網路化的RPG遊戲(角色扮

演遊戲),怎麼樣也比不過近來被視為網路RPG經典的「暗黑破壞神IIDiabllo

2)」。於是,我抱著「這有甚麼好玩」的心態連上搜尋引擎,查詢「天堂」這個

關鍵字,沒想到,除了官方網頁之外,我竟然看到了一堆所謂的「血盟網站」(血

盟指的是遊戲中的同盟)。驚訝之餘,決定上線實際的玩一玩,看看究竟它的魅力何在。

 

結果,本來是抱著「觀察者」心態上線的我不但用完了試用的點數,還掏腰包

買了新的點數卡。我逐漸習慣了他們的語言,諸如「紅人」、「撿骨」、「白目」

等等特別的用法,也熟悉了網友間無形中凝聚的「道德規範」,在我等級稍有提升之後,我甚至開始以「武力」去伸張這樣的正義,而這是這個世界所能認同、接受的。每個人在這裡扮演「自以為是」的一個角色,甚至因為虛擬世界的特性,一個人可以輕易的扮演多個角色,不少人因而也同時操作著一正一邪的兩個人物。

 

下線後,思考著這樣的一個環境該如何去分析。這裡有慾望,有人情,有掩蓋

在人情後的慾望;有金錢交易,有以物易物,也有拐騙財物;有聯盟,有戰爭,有稱王,也有抗暴;有亂砍網友的「紅人」,有專偷死人道具的「撿骨」,也有亂撿道具不還的「白目」。所能應用的學門,幾乎是所有我們講的出來的社會科學學門:政治、經濟、社會、心理、人類、傳播等等,但因為網路上的一切「可能」都是虛擬的,無論是哪一個學門,似乎都沒辦法說得很清楚。

 

而當看到類似「用天堂幣1001換新台幣」或是「出新台幣20000元通緝某某某,我要知道真實姓名、電話、住址」這樣的訊息廣播時,我更確定了我一開始的想法:「虛擬跟現實絕對是大致相同的。」我認為,與其說是虛擬侵入現實,我寧可相信在虛擬和現實社會背後運作的那個推動世界的準則其實是相同的,只是有某個因素造成期間發展的不同,例如「匿名」或是「無實體」的特性。為了瞭解這樣的連結關係,類似「在匿名的環境下,人們的行為是否會有特定的傾向?」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我們要嘗試去解答的。

 

這是個看起來很小,事實上卻很大的問題,也許因為人的多變,這個問題永遠

得不到解答,但我想它是值得去回答的,所以我會覺得「也許」心理學會是虛擬社會學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學問,比它原來在社會學中的成分還要更濃些,甚至可能會是一種「社會學(傳統社會─虛擬心理學─社會學(虛擬社會)」

的關係。當然,這可能只是我自以為是的一點想法,提供出來,希望能有些許參考的功用。

 

    推薦網站:天堂網路遊戲 http://www.lineage.com.tw

 

 

袁心玫(南華傳管所學生)

隨著網路使用者日益增多,網路儼然形成另一種「社會」及「文化」,包括傳播、社會、心理、文化研究等學科紛紛對此新興媒介探討,跨領域研究也成常態,網路研究方法更形重要。

 

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即存有缺點,研究者對於某些缺點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這是無法克服的問題」,延續至網路,其研究方法更出現另一層面問題,是否會如同傳統研究方法一樣,仍有一堆「無法克服的問題」?

 

網路之所以迷人,其中一項特色在於其匿名性,此特性對網路使用者來說是優點,對研究者來說可就是優缺參半了。當然,以問卷為例,研究者無法確認受訪者填答是否正確,而網路問卷更有此問題存在,何況網路問卷在抽樣上很難說服他人,以目前許多研究看來,大多含糊其詞,老實說,若我自己做都很可能重蹈覆轍。

 

有人建議以參與觀察法做為輔助工具,然而,其研究倫理問題便又浮出檯面,網路使用方便,連上網路你就可以接觸你所想觀察的文化,然而,你該不該表明自己研究者身份呢?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因為網路在我心目中是公領域,當然我不是指個人不存在,失去自己權利,而是在一個公開的場域(如chat)中所溝通的訊息都是公開的,使用者該有此心理準備,研究者無須坦承自己身分,若要進行私人訪問,除非是面對面訪問,否則也沒有必要告知,因為預先告知,你觀察的社群可能就變成「真實社群」了:p,不過有趣的是,就算你不告知身份,所觀察的現象及身份也可能都是虛擬的,使用者因為匿名,誰知道有多少成分為真呢?如此說來,網路研究會較侷限在「描述性」吧?網路研究似乎較傳統研究方法有更多的限制,不過,不能否認,網路研究方法真是比傳統研方法易上手及接近,看看現在的研究就可以了解了,不過,這樣說也可能是我流於個人主觀了。

 

 

李佳純(南華傳管所學生)

依據國外最近的電腦網路研究趨勢(Fisher et al.),研究者大多透過電腦網路來做問卷調查。電腦網路的使用人口難以確定,不容易找到固定的母體來做抽樣;在網路上發放問卷的方式,所得到的成效和代表性都不理想,尤其是回答者過於偏向男性、年輕的族群。

 

網路問卷調查法因上述限制受到許多批評,在研究結果的推論上也受到許多質疑。筆者認為,即便e-survey在實際運作上有許多缺點存在,但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長久以來仍存有諸多無法以科學量化思維處理的技術問題。e-survey可能比起傳統量化研究在方法上來得粗糙,以不代表e-survey不具參考價值,畢竟這是直接接觸網路使用者最有效的方法。

 

以筆者曾實際進行面訪的田野經驗,傳統量化研究對母體名單的可信度乃是建立在對該名單「認可」的「共識」上。即使由內政部戶政單位取得的戶籍資料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在完整性上的不足,譬如賃居者可以租賃地申報戶籍地址、流動人口、未辦理遷居手續等等,都是影響樣本名單可信度的變數。再則因無法有效觸及樣本(搬家、本人或家人代為拒訪、訪員拜訪的時間…)而汰換樣本在實際田野經驗中屢見不鮮(有時汰換至十幾個樣本才完成……然而這與訪員個人的毅力及對拒訪情況的判斷相關)。另外受訪者的受訪意願也隱然含括特定的人格特質、對議題的立場及族群歸屬等等問題。

 

當然,筆者的陳述恐有雞蛋裡挑骨頭之嫌,但是,在傳統量化研究發展已然成熟的現代,仍不可避免的在技術上有無法純然以科學量化思維控制的技術上的缺點,在無法以傳統量化的做法「移植」至網路這個場域中運作(以隨機抽樣方式用面訪、電訪、郵寄問卷等方式訪問網路使用者?!),對「應用」至網路虛擬空間中的研究方法自不應一面倒地批判之。

 

筆者也清楚,e-survey除了Fisher等人提出的問題之外,實際上確實有可爭議之處。譬如以電子郵件傳遞問卷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如同snow-ball般,受訪對象均為社會資源及人格特質較為集中的核心成員。在網頁上的位置、是否舉辦抽獎、刊登的網站屬性……等等因素也會影響回收的樣本數。受訪對象的心態、問卷的設計、文字及語句的使用……也是影響回收樣本代表性的因素。

 

筆者所要陳述的是,傳統量化研究經多年來的發展猶無法克服在實際研究上的限制,虛擬世界中的研究方法自然需要時間與空間發展之,而且不應該以純粹傳統的思考方式來想像研究方法在虛擬空間中的可行性及代表性。例如網路的匿名性特質可能就是難以以傳統量化研究克服之處,面訪的互動性(見面三分情、即時就問卷可疑之處詢問訪員……)又可能是網路的即時互動特質在e-survey中無力伸展的地方。

 

因此,在虛擬空間與實體世界中對於倫理、道德的規範有執行及解釋上的出入,在實際執行上又有相互交疊,可茲借鏡的部分等層面觀之,兩造之間確有其本質上的一同處,質是之故,在筆者無法斷然評斷孰是孰非的情況下,亦只能希冀兩者截長補短、交互為用啦。

 

 

劉智惠(南華出版所學生)

當傳統遇上網路,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好像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網路文化的研究方法也是一樣,跨過傳統的門檻,要研究網路使用者的行為,變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在報告中,其實新的確定的方法並未出現,面對一個新的領域,每一個研究者似乎都變成了摸象的瞎子,摸到的或許是象身,或許是象腿,也或許是大像的鼻子,都不是大象,卻是大象的一部分,至於何時可以組合成一隻大象,恐怕要等待了。而種種的研究方法,也像所謂的摸石過河中,那一顆顆的的石子,哪一顆石子是可以助你過河的工具,也等待過河的人逐一驗證。

渾沌不清的時刻,漫遊在網路上,或許這幾篇文字是我們可以參考的好方法,即使用了有問題,也何嘗不是一種解答?

 

 

鄭君良(南華傳管所學生)

正如長久以來關於研究方法上的爭議,網際網路的研究方法論一樣面臨了技術與倫理的問題。就技術面而言,樣本往往只以一個學校學生為對象,雖然增加研究過程的便利性,但是代表性卻令人存疑。再者,從網路問卷來看,若以寄送的方式,雖然可以估計回收率,但是對於e-mail的取得則又涉及了網路的資訊隱私問題。另外,若放在網上讓人來填,以一般學生的財力,除非獲得不少資金援助,否則所提供的抽獎贈品往往不如財力雄厚的企業或學術研究單位所辦的調查來的吸引人,最後往往只得以人情攻勢,拜託同學、同學的同學、同學的親朋好友、親朋好友的同學...等,變成一種「滾雪球」,這樣做出來的結果所牽涉出的代表性問題,也可能會有所誤差。

除此之外,網路的「匿名性」也是一項因素,因為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就倫理面而言,除了上述的e-mail所代表的網路個人資訊隱私的保障外,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是否要隱瞞身份,這也是網路研究和一般研究同樣所需面臨的問題。

 

 

陳惠玲(南華社會所學生)

網路上研究方法的問題,似乎重新回到了較為原點的地方!?

 

在本篇研究報告中可發現,有些研究者開始探討到了受試者主體的存在!

研究的主體似乎從問卷信、效度的問題,轉移到了要如何能夠吸引網友真正有興趣來參與此研究的作答,這成了研究者必須先考慮的議題! 之後再來討論到網路問卷上的信效度問題!

 

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社會研究調查中,問卷調查最重要考慮的因素不外乎是問卷的信效度問題!

當然研究的樣本選取及代表性的取得也是其重要的一環....

 

但是可以思考到的是:我們其實很少去注意到究竟這些受試者是否真心誠意的接受這調查呢?!

還是剛好遇到了!就做做受試者囉!(雖然不是很情願)

通常為了樣本選取的機率問題,經常我們並不太會去注意到受試者本身究竟對此問卷是否有所排斥...

因此在傳統調查中受試者一直都是身處著被動者的角色...

然而到了網路調查研究中...可以發現到!受試者的角色由原有的被動...變成了較為主動的角色!且問卷設計者需試著設計出更吸引人,更人性化的問卷,先使其回收率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來討論到後續的一些相關問題!

 

我認為或許可以從這原點的再出發,來創造出一種不一樣的網路調查研究!

假設:若我們用flash來製作動畫的問卷!這樣是否就會讓現在在場的您∼更願意去配合這份問卷的作答呢?!

而這不也運用了網路中的特性:多媒體聲光效果!來讓原本死板板的文字問卷,更增添了一些樂趣呢?!

 

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否會如同預期般,有較高且較有信度的回收率!

可是如果以我自己來看的話!如果是我...^_^相信我會很高興且心甘情願的參與這填答過程的...這樣∼∼∼∼信度就會提高了!對吧...我猜∼∼∼∼∼^_^

p.s.至於效度的問題,研究者自己必須先在設計過程中加以考量了!

 

但是說到這裡,又會牽扯到一個問題:這樣你的受試者是否就有某一特質的存在!而不具推論的代表性了呢?!

 

沒錯!或許會來參與此問卷作答者可能有些共通的屬性...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這些受試者是真的誠實作答的...(如果信度是可靠的)

這樣我們可否就針對這一群網路中的小眾(分眾),來做更仔細的分析呢?!

網路社會是個分眾的社會...相信這是較沒有爭議的!

 

因此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問卷是真的毫無價值可言的嗎?!

您覺得呢?!

 

 

陳怡安(南華社會所學生)

在本週研究法的閱讀過程中,深覺如何選取適切於資訊社會學之方法論實屬不易。在基本的問卷設計上,為顧及問卷回收,在題目項目縮減而不影響研究主題內容之深度及廣度的情況下,需有一套相當嚴謹的研究分析架構設計。研究者該如何處理網路中個人資料在未能確知被保護的情況下,匿名及做答真實性之問題,以及該問題是否會影響研究之信度與效度。再者網路調查過程中隱私權及倫理之考量,更值得討論。故因應網際網路特質的方法論,成為一項新的挑戰,盼本週課堂中有更深入之探討。

 

 

黃瓊儀(南華教社所學生)

在網際網路中使用的調查方法,目前以網頁調查為大宗。在中正蓋世的網站中,常可以看到「填問卷,送獎品」這類的網頁調查。關於在Internet裡所做的相關研究,最常為人討論的便是方法論的問題了。

大部分的學者們認為其最大的限制在於樣本代表性的問題,但其實傳統的調查研究方法也是有著無法從樣本完全有效推論到母體的問題存在,只不過傳統的調查研究方法已經行之有年,有其規模和許多學者的背書罷了!許多人都把眼光錯放在網路中的研究調查並不符合傳統的調查研究方法,而不是放在傳統的調查研究方法並不適用於網路這個新興的研究空間。

 

 

蔡宜倩(南華傳管所學生)

網路的調查研究法,跟真實社會中的研究法一樣,被分為質化與量化兩方面的研究,在質化的研究上,因為觀察者的隱密,而能減少以往田野調查中因為觀察者外來的身分所引起的隔閡,應該是能更準確的觀察到網路世界中各個不同身份的互動;量化的研究上,儘管樣本代表性的問題一直被質疑著,網路族群所具有的特殊性,也讓許多研究者趨之若鶩,所以只要推論的範圍限於網路族群,網路上量化的研究應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研究者之所以願意在網路上進行研究,除了研究主題的需求外,資料收集的快速與成本的低廉或許是一大因素。若與傳統的量化研究方法相較,目前的網路調查因為受限於上網普及率仍然有限,加上上網族群的特殊性,無法在樣本代表性及可推論程度與面訪及電訪相比,但是應該是比郵寄問卷好一些,至少蒐集的時間不必動輒需個把月。

 

而傳統研究法中所無法避免的倫理道德仍然會再次被提及,對量化研究來說,日後的網路研究可能還是要對應到一個真實的身分,否則統計推論就欠缺數字的依據。

 

 

廖鐿鈤(南華社會所學生)

或許是網路母體的不確定性,導致我們的研究法產生問題,無論是在抽樣方面、樣本分析單位或代表性等都使人產生質疑,另一方面若是母體確定(某BBS站),也許可以解決抽樣問題,但樣本是否存在還是受到質疑。

 

母體確定(假如),利用電子郵件問卷,至少還可以兼顧研究方法。母體不確定(應該),利用網頁問卷,如何吸引人上網做問卷﹖

 

或許在資訊社會,人人都關心隱私權的問題,這也是研究法得限制之一,即使在傳統也是如此,我們常在問卷的簡介中可看見「以上資料將會數字化」,或許可以安撫人心,但還是有種隔閡存在,倫理也常圍繞在此打轉。

 

母體確不確定,樣本存不存在,如何推論才有意義,典範(paradigm)在哪裡﹖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