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資訊社會學的新感受

 

蕭淑華

南華出版所

 

賴曉黎教授整份文章透過電腦的發展史探討「資訊的公有制及私有制」。文章先前探討資訊的特性,爾後提及電腦黑客的理想主義及財團壟斷的發展(以比爾蓋資為首)間的角力抗衡。短短二十前間,資訊社會走上與真實社會相同的發展,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不同的是:現實社會所強佔的是生產工具的佔有,資訊社會中所爭奪的是資訊、軟體的有無。資訊社會的發展彷彿讀出人類必走的軌跡,提前現實社會走出「第三條路」----開放原始碼。顯然資訊社會裡的菁英份子(黑客族)更清楚該如何公平分配有限的資源。

 

出版所研究生努力研讀行銷、管理、電子書等,這些都是後來再添加的範疇。事實上,依「出版」原字解讀,其範圍僅限於「作家最初的創作(manuscript)」。「資訊」才是「出版學」最關心的主題。當原作不需出版商、經紀人、印刷,便能廣泛流傳時,出版學的地位並未被撼動。出版研究所學生學生僅關心

資訊(文本)的完整複製、傳授,是否能達到真正的「人際溝通」境界。因而,再回扣賴教授的文章,學生期盼資訊(包括程式及內容)能得到充分的廣佈,在不扼殺著作人的創作下,讓資訊社會的子民們走入一個真正的大同世界。

推薦網站:http://www.toget.com.tw/

          http://taiwan.cnet.com/briefs/news/sub_news_1.html

 

蔡超塵(南華出版所學生)

網路是人們另一個表現自己的舞台,人們在這樣一個新的媒介上互動,形成與傳統有所差別的社會關係,而這樣的互動模式又反過來再影響著人們,甚至進一步的涉入了傳統社會的變動。

  而當談到傳統社會學與資訊社會學,在兩種不同互動背景的交錯間,似乎很容易讓人陷入「實體的有無」的迷思中。不過筆者認為,無論是傳統社會學還是資訊社會學,其實它們探討的都是同樣的問題,是試圖去探討人類的行為與互動交織而成的網絡,而這個網絡事實上在實體或虛擬的社會中都是無形的,而且就社會中的個體而言,其行為的開端其實是一致的,在網路上的我是我,在現實社會的我也是我,也許因應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但在面對兩種不同的環境時,一個個體心中最根本、最深處的想法、意見並沒有不同,而這是影響個體與他人互動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依此觀點,資訊社會學和傳統社會是否有了共同的焦點呢?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把虛擬和現實完全割開,光談其一,所得的觀點極可能不夠全面,網際網路給了我們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表現自己以及瞭解自己或他人的機會,而資訊社會學,就是因應這個機會的一個新的觀察角度。其與社會學之間,沒有誰屬誰的問題,它們都是一種角度,而且是同時針對實體也針對虛擬的。

也許世間所有的學問,都沒有甚麼分支主幹的問題,任何一個學門,都只是人類用來釐清真相的一個方式,而在不斷學習觀察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的有新的角度來充實對整個世界運作的瞭解,在知識領域越來越多元的情況下,尋找完全跳出來,客觀觀察的角度。

電子出版專題: http://www.emls.tku.edu.tw/joyo/index.htm

數位出版概論: http://home.kimo.com.tw/spinner1228/class/e-publish/e-publish.htm

 

陳薇后(南華出版所學生)

    首先要說,賴曉黎老師的論文又使我的無知稍稍減少了一部份(這可不是這堂課的目的嗎^_^)。不但重新詮釋資訊科技與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對我而言似乎讀了一遍網際網路的發展史;不過在匆促閱讀之中,有些需要再三咀嚼的部分被我生吞活剝、硬生生給吞下了,希望不要造成太大的誤讀才好。

    麥克魯漢提醒大家小心,不要一直由後視鏡裡看過去,應該把目標放在前方。不過,網路的世界仍然是我們自己參與形成的意義世界,賴老師所提出的虛擬世界是「正可以展現著我們的『天命』的世界」,並非與現實世界中的所謂「天道」完全背道而馳的。無論未來世界將會如何發展,它仍然是根植於現在的社會、歷史條件裡。科技的力量再怎麼強大,在落實到這個世界時,它一樣必須在既有的架構範圍內起作用。或許這是一種較為保守的觀念,也是我們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虛擬社會較缺乏想像力的看法;不過,在傳統的方法架構之下,以提醒自己記得要跳脫傳統的方式看未來的發展雖然不容易,但卻可能是一個較為和緩而適當的作法吧。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數位之牆」:http://www.digitalwall.com/。有許多關於網路的新聞、統計數字等的解讀,也有電子報發行。

洪千惠(南華出版所學生)

A.

「資訊時代本身帶有相當強的科技面向」(賴),對於緬懷過去、排拒科技的我而言,並不熱烈「擁抱未來」;卻要命地意識到它終將毫不留情地改變我所身處的環境、社會,只好十分實際地讓自己去瞭解它,於此,它已對我構成了「強制性」。

B.

翟老師:「Russell 認為關於社會的想像本身就會扮演形塑其未來的重要角色」

賴曉黎:「資訊時代是科技幻想的一個延伸」,「是在人類控制下,有意識的一種集體建構」,帶有目的性地,「走在『對未來有目的的影響』這個基調上」。

麥克魯漢「後視鏡」概念:「我們是倒著走向未來的」,道出長久來人類觀看的眼光和方向。而基於此,在體認到未來社會的本質可能完全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熟悉之後,蘇建華:「該是將目光由後視鏡移向前方的時候了」。

    然不論往前往後,都有其侷限性格,即以「實現對未來的想像」來說,也隱含人類原始的意識與渴望;往後看,現今的社會,又豈不是更古早的人們對未來想像的實現?!我們站在前人的想像上,進而想像未來的世界,並致力於實現它,然則根存於我們腦中的基本信念或慾望是什麼?

    推薦網站:CIA網路情報員 http://cia.openfind.com.tw

吳適意(南華出版所學生)

 

    我對於賴曉黎老師論文中的「黑客」(hacker)有比較深的感想,誠如賴老師文中所言,在資本主義意識型態長期以來交換邏輯的慣性思考下,軟體廠商讓人們相信,軟體天生就要有擁有者,也就是版權。

   「軟體共享」的這個問題以前沒有思考過,因為「使用者付費」、「版權所有」的既定觀念,讓我不自主沒有去質疑資訊時代的程式語言。看了賴老師的論文,回歸資訊本身來思考,「資訊自由、解放電腦」,軟體共享的觀念對資本主義無疑是一種衝擊,資訊時代的來臨,恐怕將迫使資本主義產生質變。

    對於未來人腦與電腦共存的資訊時代,我認同黑客對生活信念與社會價值的堅持,以及「黑客倫理」,科技應該從人性出發,就像歐聯主席芬蘭總統阿迪碩瑞所說:「如果僅由科技的角度來思考,資訊社會沒有價值。」

 

1.先前寄的那封「從芬蘭看資訊社會未來」來源是下面的網址:

http://www.omnitron.com.tw/toppage12.htm

相關新聞還可參考:

http://www.cw.com.tw/activity/wcit/linturi.htm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today0615/today-i1.htm

不過「赫爾辛基」的虛擬城市網站似乎不太容易連上!可以試試另一個網址:

http://www.arenanet.fi/english/index.html

2.推薦網站:全球電子商務高峰論壇

http://www.cmoney888.com/taipei-expo/main.htm

 

 劉智惠(南華出版所學生)

    正如作者所說:他選擇以「回歸資訊本身」作為出發點,在進而重新全市資訊科技與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

我們這些被「微軟養大」的一代,平常總是不自覺陷落在一種權力結構中,透過這篇文章,重新認識資訊的本質,認識在資本主義的結構中,資訊時代的大資本家,是如何透過壟斷與獨佔資訊而致富;更還原了「黑客」(hacker)追求資訊自由流通、拒絕並反抗集權控制電腦,以及在電腦世界中「篳路藍縷,以啟電腦,挑燈夜戰,鬼才未眠」的本來面目。

    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學家的天職;因此,人類社會究竟應該採行「共產」或是「私有財產」制度,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類社會更二分為共產世界與資本主義世界。隨著柏林圍牆倒塌,蘇聯一夕之間解體,中國大陸提出開放政策,共產似乎成了過去式。

    但是在網路世界中,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資訊共有再度成為重要的呼籲。然而,若是資訊並非私有時,則無人有權交換資訊,資本主義亦將解體。這是另一個值得探索的哲學思考了。

建議網站:cneet

 

蔡宜倩(南華傳管所學生)

    從這幾週所傳閱的文章中,「地球村」的概念一再被提及,次數一多,即使反應遲鈍、想像力貧乏的我也不得不開始仔細的想想這個村。中文的「村」,如以台灣的行政區域劃分等級來看,僅大於「鄰」,與「里」屬於同一個等級,在台灣「村」通常是前人居住地的集結,所以在地理空間中「村」的範圍不大,人與人的距離相當地近,而這也正是當初麥克魯漢之所以用「global village」一詞,來形容當傳播科技日新月異,空間與時間的距離逐漸被消弭後,地球上各分散的區域因此而重新被聚合起來,終究變成一個大部落,這就是「地球村」。

只是這個地球村的概念,直到今日,仍然無法如麥克魯漢所設想的完美。透過衛星、網際網路,地球村的確逐漸形成,可惜的是這個村子的界線也愈來愈明顯。以網路所串聯的地球村為例,沒有電腦及網路設備者,就先被踢出村子,接下來不會上網者,也沒法成為村民。所以我跟遠在美國留學的朋友,都可以成為地球村的一分子,但是相對近在台灣的我的父母,就非地球村民。也就是說,人類的確是可以透過網路密切接觸、互通聲氣、牽連在一起,達到天涯若比鄰的境界,但這都僅止於可以上網的世界。

這個問題其實不大,只要一方面加強網路的教育、一方面硬體的價格逐漸下降之後,問題似乎就可以解決了。但是以電視在世界的普及率來看,一九四○年代末期電視在美國社會就已逐漸普及,然而經過半個多世紀時間,世界上仍有一些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區無法收看電視,也買不起電視。電視況且是用無線電波傳遞,其花費較低;網際網路就目前主要依靠光纖或線纜的傳送,硬體設備的成本更高,要達到世界普及的境界就更困難了,如此地球村的理想就只能是一個空談,尤其在資本主義運作之下,所謂的地球村恐怕只是部分區域的地球村。

推薦網站:http://www.networkmagtw.com/

 

何明純(南華傳管所學生)

     資訊社會的形成代表著第三波革命的來臨,hackers努力要讓資訊成為一流通並且為大眾所可以擁有的資源,雖然他們強調「免費」,不削資本主義商業利益下的運作模式,但筆者認為經濟價值卻也是推動資訊社會的一隻黑手;試想在資本主義社會下與共產主義社會下,何者較能發展網際網路?    

    高度的商業利益帶來便捷的文明與科技,提供我們普遍的載具,我們所尋求的是資訊社會所形成的一股文化與資源,那些所謂的硬體或軟體充其量只是資訊社會的載具罷了,我們要的是無形的文化、流通的資源、人與人之間的另一種交會,但不可否認的,就像電話一樣,若不是電腦的普及化與科技的便利化,恐怕人類目前還很難進入這樣的資訊世界,但別忘了我們真的要的主體是一種流通性的資源,這也就是網際網路大發利市的原因,我們所要的並非打字、計算的工具,要的是彼此互享互惠的資訊,如果現今的網路世界就像電視一樣,只要一個鍵就能悠然徜徉其間,這是否會更趨近我們所理想的「地球村」?又「自由」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這亦是資本主義市場下的利基點之一。

    提到關於資訊社會學方法論及經典理論的套用之爭議上,我突然的聯想到研討會中蔡錦昌老師所說的:『一派胡言論』及社會學理論課程中ALEXANDER(亞歷山大)對經典重要性的強調。以下為個人的一些小小的淺見,目前所讀仍非常有限,若有不周全之處還請各位前輩們多多指教與批評。^_^

    試問:若主張目前關於資訊(虛擬)社會學研究中,所有的理論及研究方法都不再適用的話,將會產生怎樣的問題呢?

    針對『一派胡言論』來看:這情況就有點類似於蔡老師所提的,認為一切的學術研究多是一派胡言 => 所有資訊社會學的研究都不具代表性,無法真正的展現出資訊社會中的現象。就如同當天與會的眾多學者不認同蔡老師看法一樣,針對資社研究方法上的爭議同樣的也提出了挑戰及質疑!

    當我們批評目前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同時,卻又無法提出有力的實踐方式,即使是空有一美好藍圖,事實上對當前社會並沒有任何的益處。若對未來所知有限,且無法透過想像、預測,而社會轉變又非常迅速,依照這樣的推論,是否就需利用後視鏡來倒著向前走呢?當然這很清楚是會有所限制的,但是也因為在這樣基礎的平台下,所有研究者才得以進行相互溝通以論證原有理論方法之限制所在。由一些社會歷史脈絡的根基下檢視其不同之處(並非想印證其與現代社會相同之處),藉由多數差異經驗累積出一些端倪,進而創造出更合適的理論架構及研究方法!雖然這樣或許無法創造出超越當時社會變遷腳步的研究,但至少在未知的領域中,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是緊咬著它不放的。

    虛擬社會同樣也是由人們的社會性所建構出來的,這如本能般的社會性格是否仍會有部分是根植於人類集體潛意識之中的呢?若有…則資訊時代的變遷仍會與以往的歷史脈絡糾纏不清,藕斷絲連的。而虛擬社會與實體社會在以後一定會是二元對立的嗎?若答案是否定的,是不是代表當代社會的部分研究仍可架構其上呢?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要研究的是:應該得在怎樣的情況下,如何運用目前所累積的相關經驗來進行研究才會產生更大的效度?這似乎是可以見到的前景。

    虛擬社會學理論及方法論的形成,需透過更多的對話;理論的創新並不是要一個全新的理論,而是依某主題來加以紮根的(我忘了在哪邊看到這句話的^^),因此想要發展全新格局的同時,也不可忽略了這過渡時期對話之重要性。在這次的論文提綱發表會中,也得到了一些啟示:不論你使用的理論、方法優劣多寡,只要能獲得研究想得到的結果,就是有效度的方式!然而以目前而言,研究法使用恰當與否真的是值得存疑的,但是是否要全盤否定,我認為這可能就有待商確了!

    然而在賴曉黎老師的論文著作中,避開了此一問題的探討,而選擇以對電腦網路發展史之描述及相關資訊的考堀,以便掌握更完整的訊息來對資訊時代做更精闢的探究。

    最後,雖然寫到這裡好像我有說和沒說是一樣的,但是要強調的是這真的是個很大的問題,不是才疏學淺的我可以下結論的,我只是希望能試著抓出自己的想法脈絡而已。因此,這大麻煩我們將交給針對此問題一直以來有所研究的老師來加以解決。預知詳情,請密切注意社研所翟老師近期即將出刊之大作。

   推薦優質網站一個: 資訊.科技.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http://itst.ios.sinica.edu.tw

 

陳惠玲(南華教社所學生)

        關於麥克魯漢所述『我們總是透過後視鏡來看現在的一切,我們是倒著走向未來的』之後視鏡概念,闡釋人類在建構社會學知識時,囿限於傳統價值觀的方框,因而我們只能透過微小的窗口,遙望著廣大無垠的天空;傳統本身即為限制,因此人類無法以受限的思維忖度新社會的全貌。

        學生的社會學知識實在非常淺薄,只能以有限的知識來表示一點對麥先生說法的感想^^||

        虛擬社會的真實面貌仍未全然展現,但站在其形成的初步階段,人類所知的發展,已與傳統社會形成明顯的分野;網路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其版圖,或真有一天終將吞噬真實世界,真實世界轉而成為虛擬世界的分支。這樣的鉅變,人類不得不開始思考,傳統的價值觀念是否已然式微,該是創造新方法的時候了。學生認為,一昧依賴傳統思維,對於虛擬社會的探索是絕對不夠,我們迫切需要新方法來因應虛擬社會的狂潮。但在尋求新研究方法的同時,或許應亦以傳統為輔;因為,一旦跳脫既有法則,新方法是否能夠確立其可信度?假使答案肯定,我們又需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在未來正式且清楚的理論架構出現時,或許一切終將獲得解答,但在此之前,汰舊與創新的兩相權衡,學生認為是值得大家思考之處。

 

網站推薦: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http://140.109.196.10/

 

 

陳怡安(南華教社所學生)

 

   在閱讀翟老師「網路文化研究方法反省」一文後,心中產生相當多的想法與激盪。相對於傳統的社會學,不管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物、理論的建構等,資訊社會學都是比較新且有爭議的領域。雖然有爭議,但是資訊社會的時代的確來臨,未來更有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的主流。所以不能因為目前定義或研究有困難,就加以否定資訊社會學存在的意義。

如何為資訊社會學領域選取最適當的研究方法,確實值得仔細考量。本次教社所與社研所的論文提綱發表會中,此議題也引起相當大之討論,並且會中對虛擬社會與真實社會之探討,也有不同之看法。在此之中,對於資訊社會學研究之議題相當感興趣的我,看見資訊社會學的研究過程中將有相當多的限制與挑戰,盼切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累積傳統社會學理論,以此與資訊社會學對照,希冀能突破個人在學習資訊社會學的瓶頸而有所收穫。

 

黃瓊儀(南華教社所學生)

閱讀完翟老師的「虛擬社會學的虛擬社會基礎」,其中談到,若是以涂爾幹對具有研究價值的社會事實的界定來看虛擬社會,則虛擬社會已經具備了被研究的條件了。

  網際網路大舉入侵真實社會,改變人們日常生活行為,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所說的,我們所迎接的是一個位元的世紀,其基本組成要素不是原子(atom),而是位元(bit)。位元與原子遵循著完全不同的法則。位元沒有重量,易於複製,可以以極快速的速度傳播。在它傳播時,時空障礙完全消失。原子只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愈多其價值愈低;位元可以由無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愈多其價值愈高。面對著如此的龐然怪物和其無法計算的網路效用,我們能因它的某個部份或方式不符合傳統的社會學理論,便漠視它或捨棄不談嗎?若我們一直拿著傳統社會學這把尺來檢視每一件事物,那麼,社會學終會走入歷史。

 建議網站:資訊雷達站http://inews.is.net.tw/tech/column/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