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媒介溝通對傳統人際關係影響

 

翟本瑞

南華大學副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網際網路日益普及,連結上網的人口愈來愈多,網民(netizen)自覺意識也愈來愈強,日常生活中諸多事務也愈益依賴網路。面對資訊時代來臨,虛擬世界逐漸入侵到真實生活領域,傳統人際關係是否會因而有所改變?汽車發明與普遍使用,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與居住區位型態;電話使用,改變了人類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電視普及,不但改變社會價值傳播方式,甚至影響家庭成員的溝通模式。然而,這些科技的發展,都沒有這一波網際網路所造成的影響來得大,無論在廣度與深度上,此一新興複合媒體的影響力,都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

早在1978S.R.HiltzM.Turoff《網路國家:經由電腦的人類溝通》[i]一書中,作者即已預言電腦媒介溝通將會改變人類教育、組織、人際溝通等行為模式,並對這些領域產生重大的社會、心理影響。該書刊行當時個人電腦仍是文字介面,僅以電子郵件及通訊群組所產生的群體互動模式,就能夠揭示出新的社會變遷的可能性,等到後來視窗及圖型介面普及後,電腦媒介溝通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可想而知。

電話推出後,新科技的影響是人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電話將地理上分散的使用者連結在一起,突破了傳統人際溝通的疆域限制,進而突破了城鄉區位的隔離,產生了新的人際互動關係以及文化模式。是故,L.SproullS.Kiesler1991年指出[ii]:「正如同電話所產生的影響一般,我們的研究証實新式立基於電腦的溝通技術在一些組織中正在改變其注意焦點、社會接觸模式以及相互依賴性。」

於是,目前對於電腦媒介溝通所可能產生在人際關係、社會連帶、組織運作模式、團體中的權力結構等領域的改變,都已是許多人的關心重點,甚至,一些具體的研究成果亦已指出其間的改變。

為了研究網路對社會、文化以及人際關係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背景來探討網路社會特性,電腦媒介溝通(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遂成為一個新的整合性研究論域。

December 傳播公司總裁John December針對此一構想,在19945月發行網路版的《電腦媒介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Magazine)[iii]月刊,截至19991月停刊時,共計出刊57期,探討關於線上溝通與人際互動的相關主題。當然,這並不是唯一的一本關於CMC的期刊,早在1993年開始,教育傳播及科技協會已經發行《人際電聯與科技:為了廿一世紀的電子期刊》(Interpersonal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An Electronic Journal for the 21st Century)[iv],該刊截至1999年止,每年出刊24期,探討電腦媒介溝通相關議題,尤其是針對教育領域的檢討。在網路使用尚未普及之前,即已開始討論網際網路對社會文化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然而,真正針對新媒介所造成網路文化影響加以檢討而深具學術意義的重要期刊,要算是19956月起,由Margaret McLaughlin Sheizaf Rafaeli所主編的網路版《電腦媒介溝通季刊》(JCMC;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該刊每期定有一討論主題,過去五年多的主題如下:

協力合作大學(1,1)CMC中的遊戲及表現 (1,2)、電子商務(1,3)、網路研討會(1,4)、電子前線新興法律問題I(2,1)、電子前線新興法律問題II (2,2)、資訊空間中的溝通 (2,3)、網路與網際遊玩 (2,4)、網路研究 (3,1)、虛擬環境中的設計表現 (3,2)、虛擬環境II (3,3)、虛擬組織 (3,4)、線上期刊(4,1)CMC與高等教育I(4,2)CMC與高等教育II(4,3)、持續對話(4,4)、尋找資訊空間(5,1)、電子商務與網際網路(5,2)、電腦媒介市場(5,3)、電腦媒介視覺溝通(5,4)、網路研究重要議題(6,1)

其中有不少文章,都已經成為此一領域具有代表性的論述文章,甚至編輯成專論書籍。從該刊過去所選定的期刊主題,我們亦可見出電腦媒介溝通此一論域的主要研究取向。而這些主題,都已成為關心網路發展與網路文化的學者,所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了。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許多學者都感興趣的:扮隨網路文化所產生的虛擬社會關係,是種什麼樣的關係?它與真實世界的社會關係是否有所不同?它是否能在真實的社會關係之外而獨立存在?

元智大學羅家德教授〈虛擬的社會關係能獨立於真實嗎?〉[vi]一文,企圖檢討網路人際互動與面對面溝通間的相關性。該文所要考驗的命題為:

1.   對特定社會連結而言,線上及離線時的溝通內容是否相同?

2.   對特定個體,作為虛擬社區的成員,其社會活動的行為模式與真實生活中所呈顯的是否類似?

該研究隨機抽取元智大學大二兩個班共116個學生為網路問卷的受訪者,考察他們在現實生活與網路世界中互動的人際關係是否有所不同。其中,只有一個學生的網路人際關係全都建立在校外,因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列。研究發現如下:

1.  受訪者在網上與現實世界中有所多朋友是重疊的,然而,弱的朋友連結與資訊連結並未同樣地轉移到網路世界中。

2.  存在線上高互動頻率的親密連結關係背後,受訪者亦有相當高在現實世界的朋友網絡關係。

本文對台灣網路媒介溝通領域所作的實証研究指出兩個重點,其一為網上行為模式與真實世界中的行為模式類似,資料無法讓我們拒斥兩者行為模式有所差異;其二則為網上人際關係部份複製了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就開啟一個新的研究主題而言,羅文無疑具有其重要性。然而,為了更深入檢視此一主題,我們有必要針對其方法論上的一些安排加以討論,以瞭解其適用性。

研究對象全部都有使用網際網路尤其是BBS聊天的經驗,40%受訪者使用網路不及半年,合計60%受訪者使用網路的經驗少於一年。40%受訪者每天上網少於一小時,50%每天上網一至三小時,另外11%則是高度使用者。當然,使用電腦並不代表在網上與他人互動,文中並沒有將他們上網活動加以分類表列,以致於我們無法從中瞭解到這些受訪者只是簡單地使用電腦處理資料,還是參與許多多樣的虛擬社區互動。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虛擬社區,E-MialBBS毋寧是較為親密的「網上初級團體」,不足以代表諸如MUD、新聞群組、聊天對話室等更複雜的虛擬社區。

事實上,要比較線上人際關係與真實世界人際關係,以上述這些受訪者來分析是有問題的。一方面,大二學生在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過於單純,即使是網上人際關係還是以校園中BBS為主,仍不脫單純的同學關係。從116個學生中,只有一個發展出校外的網路人際關係即可見出,這些大部份上網不及一年的學生,其參與網路空間活動的經驗仍然相當有限,不足以代表真正虛擬社區的諸多網民特性。其實,那一個因為無法比較而被剃除的同學,可能才更值得研究。元智大學雖然在電腦化程度上領先許多國內各大專院校,然而,使用電腦與遨遊網路兩者間畢竟還有相當大的差異。

台灣社會在資訊化程度以及網路使用的普及度上都仍有限,以過去幾年短短的經驗來推論線上人際關係與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是否存在異同,研究的限制可想而知。羅家德亦不否認有許多"disembodied"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存在,但他仍主張對大部份使用者而言,虛擬空間中的生活與其在真實世界中相去不遠。網際網路的普及也還是最近幾年的事,台灣社會大眾較為積極參與網路活動更是這兩、三年間的事,尚無法論斷網路使用潛在的可能影響。依目前研究,未來網路上癮[vii]的可能人數將會佔到網民的百分之十人口,是重度網路使用者,其行為模式與生活型態都將因而改變;其他尚未上癮的人,在相當程度上,亦會受到網路特性影響,而改變其部份行為模式。

由於受訪對象的局限,羅文雖然在研究方法上力求充分周延化,相當程度亦得出特定族群目前在線上與離線行為模式間的比較,但要推論到較普遍的網上行為模式研究,恐怕則是該篇短文無法達到的。

由於研究領域及方法上的限制,關於網胳研究,大部份學者都同意在研究方法上應同時結合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及理論反省等方法,才不致於曲解網路這一新興研究場域。L.Carton, C.HaythornthwaiteB.Wellman以「組織中採行桌上視訊會議系統是否會改變其社會網胳關係」為研究例証,探討電腦媒介溝通對人際關係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在他們進行〈線上社會網胳研究,1997[viii]時,除了問卷調查外,亦經由深度訪談及觀察法獲取許多質性資料,並佐以NUDIST軟體,將民族誌資料加以組織,以利分析人際間活動類型以及關於新電腦媒介系統(桌上視訊會議系統)採用的態度。

比較【圖一】與【圖二】,我們可以見出桌上視訊會議系統使用一年半後,總管理處仍是溝通中心,衛星公司負責人仍然維持與副總裁及總管理處的間接聯絡關係,一年半之後組織中的人際關係仍維持與原有空間距離鄰近所造成的傳統關係。但是,副總裁的角色與互動關係已經開始改變,他不再只是隸屬總裁之下的副手,而與所有成員都增加了實質的互動關係。

比較【圖三】與【圖四】,我們發現相隔一年的時間,總裁與副總裁不再直接連繫,而且各自有著自己的溝通系統,電腦媒介系統已經將組織中工作互動關係區分為兩個群組,組織型態與人際互動關係自然也會產生轉變。

該文僅以特定公司採用桌上視訊會議系統為例,使用一年半後,原有組織結構已有調整,原有工作溝通關係也有所轉變。關於電腦媒介溝通,可以討論的主題相當多,如果將討論主題擴大到所有電腦媒介溝通領域,並將探討對象擴大到各種不同虛擬社區中的人際互動,我們相信在虛擬世界逐漸侵入真實世界後,人際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終將產生諸多轉變。於是,研究重點已經不在考驗電腦媒介溝通是否會造成真實世界溝通模式的改變,而應該更具體細緻地討論虛擬入侵後的人際溝通模式。


圖一:引介電腦媒介系統之前所有媒介所產生的工作互動關係

 

 



圖二:引介電腦媒介系統18個月後所有媒介所產生的工作互動關係

 



圖三:引介6個月後,經由電腦媒介系統的工作互動關係


 


圖四:引介電腦媒介系統18個月後,經由電腦媒介系統的工作互動關係

 

 


[i] S.R.HiltzM.Turoff, The Network N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 1978, MA:Addison-Wesley.該書獲得全美出版協會年度最佳科技獎,在數度重印後,1993刊行修訂版。

[ii]Sproull L. & S.Kiesler, Connections: 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1991, MA: The MIT Press, 轉引自David Belson, The Network Nation Revisited, May 4,1994, (http://www.stevens-tech.edu/~dbelson/thesis/thesis.html),2000/11/2

[iii] (ISSN 1076-027X),網址為(http://www.december.com/cmc/mag/)。此刊物後由December另設的「電腦媒介溝通研究中心」(http://www.december.com/cmc/study/center.html)發行。

[iv] (ISSN: 1064-4326),網址為(http://jan.ucc.nau.edu/~ipct-j/)

[v](ISSN: 1083-6101),網址為(http://www.ascusc.org/jcmc/)

[vi] 羅家德,"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s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 2000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2000/9/29-30),( 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 conference2000)

[vii] 見翟本瑞〈網路上癮現象研究:資訊使用的負面性影響分析〉,收入翟本瑞《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197-221

[viii] "Study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原刊於JCMC 3(1),1997,後收錄於Steve Jones 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California: Sage Pub., Pp.75-105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