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生命的玄機
──《生命不死》導讀
慧開法師
陳勝英醫師的大作《生命不死》,因與張老師文化公司約滿,交由佛光文化公司重新出版,囑我為本書寫一篇導讀,我欣然應允。在此之前,我雖與陳醫師向未謀面,但本書及其另一本有關催眠的大作《跨越前世今生》,則早已拜讀,並廣為推薦于親朋好友與學生們閱讀。
在討論問題之前,先聲明個人的根本立場與態度。我深信「生命不死」與「生死輪轉」的觀點,非關宗教信仰,而是基於哲理的思惟與人生意義的探索。事實上我從小對文史哲學與數理科學均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後來以第一志願進入台大數學系就讀,所以我的思惟模式深受數理邏輯訓練的影響。我學佛是從參加台大晨曦學社開始,至今將近三十年,雖然從未有過任何靈異的遭遇與經驗,但是一直認為我們生存在一個多重(多次元)的宇宙與開放的空間之中。因此,我對「前世今生」與「三世因果」的理解,是同時從數理邏輯與宗教哲學的層面來觀待與思惟,絕非單純地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場來促銷這些觀念。
生死輪轉(samsara)與六道輪迴[1]
不論有無宗教信仰,當吾人面對無常多變的人生,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富、貴、賤;窮、通、禍、福;恩、怨、情、仇、…」等種種際遇,總想釐清一條理路與脈絡來解釋其前因後果與究竟意義。於是乎,有神論、無神論、不可知論、宿命論、斷滅論、不定論、緣起論、復活永生論、三世因果論、天堂地獄說、六道輪迴說、…等等觀點應運而生,不一而足。在諸多的論說之中,究竟何者才是宇宙的真理與生命的實相?自然是仁智互見,公婆兩造都有理。
以「生死輪轉」與「六道輪迴」來解說有情生命的遷流與生死的奧祕,一般皆以為是本屬於印度教與佛教生死輪迴說的教義內容。其實輪迴說是通於古今中外的,舉例而言,西方哲學思想中早有輪迴的概念,古西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畢氏定理因其而命名)是輪迴說的提倡與擁護者,大哲柏拉圖(Plato)亦承襲其說,不幸為後世所湮沒。早期的基督宗教也未排斥輪迴轉世的說法,可惜後來被羅馬天主教會判為異端邪說而禁絕。然而近年來,在心理諮商與精神治療的領域,由於催眠術的運用,而有跨越前世今生的臨床報告,例如Brian
Weiss的《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陳勝英醫師的大作等書,一時之間輪迴轉世之說,彷彿突破了一般人認為是宗教迷信的窠臼,而進入深層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探索領域。
輪迴之說雖然因為佛教的普及,在中國社會早已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概念,與多數百姓的基本信仰,但是俚俗之說穿鑿附會,以訛傳訛的成份居多,而知識分子又多半直接斥之為迷信,以致真正理解其義理者鮮少。輪迴究竟是事實還是迷信?到底有沒有六道輪迴?如何證明有前世來生?種種諸如此類的問題,對多數人而言,一直是懸而未決的疑惑,陳勝英醫師在本書之內容中,透過催眠治療的臨床經驗,提供了不少真人真事的具體實例,我則嘗試從義理抉擇的層面為大眾解惑。
一言以蔽之,生死輪轉(samsara)乃是佛陀對宇宙人生整體之生態系統,從現象觀察的角度所作的綜合說明。從哲理上來解析,輪迴說屬於世俗諦層次,是對三界有情的生死流轉,所作現象上的描述(phenomenological
description),而非形而上的定義(metaphysical definition),也不是究竟意義(即佛法所謂勝義諦層次)的宇宙真理與人生實相。換言之,從現象上來觀察,輪迴是宇宙人生整體的生態系統與流程。吾人不瞭解輪迴的相貌,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般誤以為,人死了之後,才去輪迴。實際上,吾人每一分每一秒都處在輪迴的系統之中隨波逐流而不自覺,所以佛典中常用「生死大海」一詞來譬喻芸芸眾生的處境。因此,要洞悉輪迴的相貌,不須等待死亡之際,而是要把握當下現前一念,留心觀照緣起的契機。
「六道」則是三界有情生死輪轉的六個不同層次的大舞台,而居於三界的眾生又是這些生命大舞台的設計者、建造者與破壞者,同時也是大舞台上的演員、編劇、製作、導演兼觀眾。至於六道輪迴的虛實若何?智者觀之,宛如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森羅萬象,變化多端,但有而非實,譬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如永嘉禪師《證道歌》所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或問:生死輪轉既非宇宙之真理與人生之實相,為什麼還會有輪迴的現象存在呢?答曰:緣起即是性空,性空不礙緣起。因為六道裡的眾生太沈迷於這場生死大戲與輪迴之劇碼,並且執著於人物的刻劃、角色的扮演、場景的佈局、劇情的發展、觀眾的反應……等等。再者,上演的戲碼還不能過於平淡單調,一定得要「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宛轉曲折、柔腸寸斷、扣人心弦、賺人熱淚、高潮迭起、欲罷不能、……」,演起來才精彩,看起來才過癮。大夥兒輪流粉墨登場,樂此不疲,捨不得不一場接著一場演哪!─
Bravo! Encore!。難怪白居易在他的《長恨歌》中有言︰「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生命不死
從佛教的觀點看待有情的生命,從義理上來解析,有「十二因緣」的流轉;從事相上來說明,則有分段生死的「四有」[2]次第循環,無始無終。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的《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就是從藏傳佛教的觀點,解析生死的過程。
生命的流轉,既是生死循環,無有終始,則「斷滅」(亦即絕對意義的死亡)不能成立。然而三界有情,生死交替,則「死有」(亦即相對意義的死亡)成為分段生死的轉捩點。死亡一方面是隔絕前世與今生的關卡,另一方面也是銜接前世與今生的樞紐。因此,廣義地說,生命不死;究竟而論,「死亡」只是有情死生過渡之際的幻相,也可說是一種生命輾轉兌化時所呈現的「虛擬實境」。換言之,死亡只是有情的無限生命在跨越時空之際所經歷的一種轉換,從前世的角度觀之是一期生命的終結,從來世的角度觀之則是過渡到下一期生命的開始。
死亡的意義
既使廣義的生命不死,對大多數人而言,相對意義的死亡仍然是哀傷痛苦的,恐怖而又無可逃避的現實。從現象論死亡,它有三個孿生兄弟,即是「衰老腐朽」、「惡疾絕症」與「災難橫禍」,換言之,這三者是導致我們的色身終究要告別舞台的主要原因。弔詭的是,死亡的「原因」卻遠比其「結果」還來得可怕,也就是說,假設吾人的肉體只會老朽退化、罹患疾疫、遭遇災禍,卻不會死亡,則我們會陷入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不如死的困境,例如植物人般的情況,其後果實在不堪想像。因此死亡對生命而言,是必要而有深刻意義的。換言之,死亡並不完全是個障礙,它讓生命得以休息之後再出發。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在她的《美好人生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一書中說到:「沒有死亡的人生是不能忍受的。死亡讓我們輕鬆,它是一天的結束,是肉體生命的一個休假,是新的轉捩點。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夜晚就齏來睡眠的祝福,死亡很可能是更大的一天的開端。」
世間任何物質的組合,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乃至我們的色身,都有其相應的使用年限,汰舊換新本是自然常態。因此,如秦始皇、漢武帝等,千方百計祈求長生不死,根本不切實際。如果月宮嫦娥真的是千秋萬壽,想必日子過得十分辛苦,李商隱的<嫦娥詩>說得好:「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世記憶的保留與遺忘
既然生命不死而又有前世今生的話,為什麼我們都不記得了呢?這個問題涉及到深層心理學與佛教唯識學的範疇了。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遺忘前世其實是一種維持身心平衡的保護機制,讓我們現世的生活比較好過一點,否則「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日子就很難捱了。
進一步分析,佛典中有所謂「隔陰之迷」的現象,意即吾人從此生過渡到下一生,在母胎中與出生時,會喪失前世所有的記憶,對於精進的修行者而言,這當然形成一種修道的難關。然而對一般人而言,隔陰之迷則並非全然是個障礙,假設吾人在生死輪轉的過程中,不但不會遺忘,而且把前世的記憶,鉅細靡遺地保留下來,如此一來,則每個新生的嬰兒都可能要背負著前世數十年乃至百年所累積下來的是是非非與恩恩怨怨,我們無法想像他們如何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對芸芸眾生而言,遺忘了前世的種種是非恩怨,在精神上反倒是某種程度的解脫。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遺忘也讓我們無法記取前世之所學以及寶貴的經驗與教訓,再加上由於習氣與業力的牽引,而使得我們可能不斷地重蹈覆轍,以致於無止境地輪迴下去。因此,對前世的記憶或遺忘,落在今生今世,要論其利弊得失,就形成了一種弔詭的辯證關係。換言之,前世記憶不論是保留或遺忘,對今生都有其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如何面對並超越這種兩難的困境,就成了人生的一大課題。
催眠治療
從眾生心識作用的觀點而論,遺忘前世並非把過去世的所有記憶均徹底地清除,而是將之轉換儲存到更深一層的意識之中,佛教唯識學稱之為「阿賴耶識(alaya-vijnana)」,又稱為「心田」,意為「藏識」,其中含藏著過去世的所有經驗與記憶。傳統西方心理學雖然不涉及前世今生的說法,但是認為我們會將負面或者不願直接面對的早年經驗,迴避而壓抑到意識的底層,稱之為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或無意識(unconsciousness)。(當然西方心理學與佛教唯識學在範疇及方法上,都有所不同,不能率爾並論,在此是為了解說的方便而並列。)再者,吾人前世的種種經歷雖然已被遺忘,但是透過業力作用所薰染的習氣,仍然延續到現世甚至於未來,並且無時不刻地影響到我們現前的身、口、意三業而不自覺。
如果我們將有情生命的場景只定義在一生一世的有限時空內,則許多人生問題,特別是人際之間的是非恩怨,都會面臨無解的窘境;反之,如果我們擴大對於時空範圍的認知,將過去、現在與未來都納入生命的劇目與舞台,則原本彷彿無解的人際關係與身心障礙等問題,則可能循著前世今生的脈絡而找到繫鈴與解鈴的關鍵。至於要如何切入前世今生的網路聯結,而喚起過去世的關鍵記憶,從佛教修持的觀點而言,是要經由禪修的定力與智慧的觀照,這當然超乎一般人的能力範圍。除此之外,催眠是一項可行之途徑。在某種程度內,催眠能幫助我們解開前世經驗之鎖,進入深層記憶的資料庫(database),讀取相關的訊息。
然而僅有前世的回憶是不夠的,因為過去世所發生的事件,既使是客觀的事實,也已經轉化為主觀的認知與經驗,這其中就有見仁見智的理解與詮釋等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或者是高明地解讀出事件所蘊含的哲理與心理意義,則經驗不但無法深化為解決問題的智慧,反而可能惡化為負面情緒的反應。就如同軍事學家蔣百里先生所言:「人類從歷史得到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不肯接受歷史的教訓。」我們既使擁有過去經驗與記憶,也還是可能不斷地重蹈前世的覆轍。因此在催眠之外還必須加上精神治療或心理輔導,在回憶之過程中釐清事件的脈絡與意義,才可能對眼前所面臨的問題有所助益。
宿命的解套
生命之流既然是生生世世不斷,因果業力相續,如果現前的一切都用前世今生的因果業力來解釋,那麼人生豈不是被宿命的公式所套牢?流俗的三世因果或者業障之說,常常會使人產生宿命的疑慮與困惑。然而矛盾的是,多數人並不瞭解也不願深究因果業力的道理,遇到複雜難解的問題時又喜歡亂套公式,強作解人。
人生到底是否為宿命所束縛?若答案是肯定的,則「宿命」的立論就成了客觀性的、形而上的、思惟與辯證的哲學命題;若答案是否定的,則「宿命」的問題是一則主體性的、現象的、參究與觀照的「現成公案」。一般人面對人生的困境與僵局,會產生宿命的錯覺,一方面是因為只注意到過去業因的牽引力,而忽略了現前抉擇的對治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多數眾生意志薄弱,心隨境轉,身口意三業往往被性格與習氣所制約,以致行為模式不斷重複而無法改變。其實,在現前當下這一刻,「過去的業因」與「現前的抉擇」同時都是影響未來業果之最主要的因素,至於未來業果之相貌如何,則須考量二者的質、量與勢力之消長。
站在佛法修證的立場而言,如果沒有自覺的功夫,而只是隨順個人的習氣,跟著感覺走,就現象上而論,則人生幾乎就是被宿命所拘囿,無怪乎算命、看相、分析星座等等行業,無論古今中外,都一直十分流行。如果努力參究,用心察覺自我的煩惱,掌握當下一念觀照的契機,作出智慧的抉擇以轉化習氣,則可以破解宿命的窠臼。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以個人扭轉命運的親身經驗現身說法,著有《了凡四訓》一書,可作為化解宿命的極佳佐證。
結語
諺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吾人在過去世的所累積的切身經驗,不論是非、功過與成敗,均可當作未來人生航程的重要借鏡與指南。如前所論,催眠治療為吾人開啟了前世記憶的一扇心靈之窗,對有心追尋生命奧祕,或是解決人生困境的善男子與善女人們,提供了一道探索的門徑。
然而我有數語寄望於讀者閱讀本書的態度,催眠涉及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的理論基礎與實際臨床經驗,本書是陳醫師探究此一領域多年心血之所成,既非江湖術士之伎倆所能及,亦非怪力亂神之情節所能惑,因此讀者切勿把本書當成是靈異故事或天方夜譚來看待。當然這並不是說,讀者對本書的內容,就應毫無批判地照單全收,而是希望以一種誠懇與理性的態度來面對與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他人的人生經驗,吾人亦可資以借鏡。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願天下有心人,都能突破生命的葛藤與迷霧,找到自己人生的康莊大道。
2000年4月
於南華學海堂
(慧開法師/現任私立南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兼宗教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