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9.11.15 發刊

發行單位 :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址 : 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32號

    人 : 校     陳淼勝                

    輯 : 所                      

         輯 : 研究生  蘇健華                

         話 : (05)271-1001 ext 2340      

         真 : (05)242-7150                    

社會學研究所專任老師

齊力

蘇峰山

翟本瑞

吳慧敏

劉正

鄒川雄

董旭英

陳宏模

王瑞賢

楊靜利

 

本所同學及其研究興趣志向

蘇健華   老人社會學

 李俊彥     社會學理論    

劉一龍   醫學社會學

陳慈莉   政治社會學

徐國慶   文化與公共性

賴坤發   宗教社會學

       張娟華    婦女及兒童       

廖鐿鈤                   

方美玲   家庭社會學

 

 

 

        以上領域各由一位同學負責蒐集網路上相關資源,近期內將連結於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頁上,屆時歡迎對相同領域有興趣之讀者給予批評指教。

 

      

資訊整合時代

網路上癮

網路時代的書評

 

.

資訊整合時代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除了視覺上的震撼外,基諾•李維(Keanu Reeves)主演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讓觀眾心靈產生偌大的衝擊。佛洛依德打破真實與夢境的界限,而《駭客任務》更泯滅真實與虛擬間的區分,讓人們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虛,虛虛實實,無從分辨。導演賴瑞以及安迪華卓斯基(Larry & Andy Warchowski)說:「我們想表達的概念是現代人所相信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其實都是未來電腦所創造的。一旦你進入所謂的電腦虛擬實境,就可以發揮人類在各方面的極限,所以片中的人物只要接收足夠的資料,就能成為跟成龍一樣的功夫高手。」[1][1]這一切都是那麼合乎邏輯,在技術上亦是可行,連帶地,大家更關心這個虛擬世界是否真的到廿二世紀就會來臨?甚至,以當前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恐怕在新的網路世代有生之年就會看到它的全面開展。二十年前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網路是什麼?二十年後又有多少人還不知道網路是什麼?再過二十年,則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知道網路是什麼?

電腦硬體的發展,平均每十八個月體積縮小一半、功能強大一倍、價格更為低廉。從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到超大型積體電路的發展,電腦的體積能從整座運動場的大小縮小到次筆記型電腦的尺寸。當前任何一部個人電腦,其功能與運算能力都超過前幾代龐然怪物電腦的所有功能。短、小、輕、薄正是電腦硬體發展的寫照,然而,目前以矽為基質材料的電腦晶片已經面臨其極限,除非尋求新的基質材料,否則硬體的發展有其瓶頸。為了開發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元件,現正尋求以砷化鎵(GaAs)等原料取代矽晶片做基質材料。甚至,惠普公司也已經發展出分子晶片的技術,能將現有一個晶片所有功能整合到一個分子之中。未來,人類一輩子所需的基本圖書資料,都可以收納在一個小的記憶晶片中。雖然,這離量產、具體運用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技術上已經預視了新的硬體革命時代的來臨。

然而,單是電腦硬體的發展,仍不足以說明電腦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電腦早已成為人類最得力的幫手,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然而,直到近幾年網路發展一日千里,人們才意識到以往單機操作的電腦,充其量只是速度比較快的計算機、可重複叫出資料的打字機罷了,連電腦真正的功能都還談不上。那麼,網路文化又是什麼?網路是一種複合的媒體,將各種資訊整合在一起,提供人們便捷快速的服務。它把各自獨立的電腦主機連結成一張大網,於是其功能倍增;它把各種資訊整合起來,提供搜尋器使用者海闊天空地在浩瀚無窮的資訊大海中,依分類找尋到所需資料。資訊整合、資訊服務這已經不是口號,而是實際進行的一項社會革命。在這一波資訊革命潮流中,誰先搶得先機,誰就贏得市場的利基,落後一步,意味著可能會被市場淘汰出局。這也是為什麼微軟雖然冒著被反托辣斯法制裁的危險,仍然要將IE4.0結合視窗98一併免費贈送,企圖先將網景八成的市場佔有率搶下,也就是看好未來整合市場的商機。又如,亞馬遜網路書局,已經超過四百萬項書圖資訊,也企圖與其他資訊、購物活動整合,擴大市場營業範圍;而這也是為何幾年下來雖然實質營收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但其股價卻一直狂飆的理由所在。

資訊整合不只是將既有資訊結合在一起,果如此,其影響畢竟仍將相當有限,只是將現有資訊結合,並不改變原有社會形態及社會關係。所謂的資訊整合,是將原有資訊吸收進一套大的架構中,進而取代原有系統,創造出新的資訊運作模式,它將改變既有版圖及人們對資訊處理的方式。

所有可以數位化的資料,都可以納入同一架構中。例如,音樂、影像、文字資料,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傳統唱片、CD、LD、VCD、DVD、書籍、期刊、廣播、電視、電影、錄影帶等,經過數位化後,都可整合在同一系統中,結合出一套兼具所有媒體優點的新複合媒體;互動電視、觀眾自已選擇劇情的發展及結局、及時新聞及內容的深度報導,都可以依觀眾各人偏好而調整。有線電視的光纖已可將社區電話、Cable modern、視訊傳輸整合在一起;網際網路也已將電話、視訊、影像、文字等資訊整合在一起。大英百科全書上網、人類各類圖書光碟化,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幾乎已經實現在現實生活中。待衛星傳輸技術突破,光纖及有線傳輸也將成為歷史過程,無線時代必將來臨。

針對消費者對螢光幕的潛在抗拒,美國Lucent技公術公司及E Ink公司結合半導體及顯示技術的專長,將於近期推出電子紙(柔軟如紙張塑膠超薄電子顯示膜), 整合讀者的傳統閱讀習慣與新式科技資訊傳輸,讓人們有著更方便的閱聽活動。線上購物在未來大年內,將會取代四成到八成的傳統商業活動,改變速度的快慢並不在科技的成熟與否,而是人們心理適應上的接受度,科技發展早已超前人們心理調適的步調。凡此種種,都說明技術發展已經不成問題,只要人們心理習慣改變,新的時代終將來臨。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生物科技的發展,在基因工程上的突破。複製羊及其他動物早已成功,如果分子晶片的技術成熟,未來在生化電腦及人工智慧科技上的突破,都將是可能的發展取向。電視、電影中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世界中,也都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這時,心理學家、社會學家、道德倫理專家就有得忙了,因為,新的時代來臨,舊的思維模式及舊的理論已經不足以解決新的社會型態和新的問題了! 我們正面臨一個轉變的階段,這次的變遷,類似當年口說傳統轉換到書寫傳統的變遷,無論在心靈、思維模式、社會關係、情緒變化、經濟行為、權力運作等,都會有所改變,順應時代變遷,資訊化整合時代,就將會是您的時代,漠視它、輕忽這些改變的人,終將為時代所淘汰,停留在前資訊時代之中,只能靠回憶二十世紀過活。

不論喜不喜歡,時代不會為一、兩個人而停止不前,千禧年雖然只是一個客觀的符號,但資訊化卻是必然的發展。資訊整合時代已經來臨了!

[1] http://www.ie.vit.edu.tw/student/28711/2871137/10.htm, 1999/11/3

 

 回到目錄

.

 網路上癮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吸煙有礙健康」、「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在保護消費者觀念抬頭的今日,廠商對於任何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要素,都應善盡提醒的責任,未能善盡告知責任的廠商,終將付出相當的代價。相較而言,社會中對於一些具有較高評價的活動,往往賦予更高的價值,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則常常視為必要之惡而忽視其潛存的可能危機。

社會各界對於電腦使用一直賦予「高科技」、「進步」、「前衛」等正面積極觀感,除了少數存心不良的高科技犯罪,以及傳播病毒、破壞他人系統的電腦駭客外,大家對電腦操作都抱持著正面的看法,總認為電腦不但是人類最得力幫手,更將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如果有人像對香煙、飲酒般,提出警告說「電腦使用過度,有害健康」,大家恐怕會以嘲諷的態度來看待他。的確,醫學界對於長期姿勢不良及過度使用滑鼠所造成腕關結及肌肉受傷,提出嚴重警告,如不治療或改善使用習慣,可能會造成終生殘廢。如果僅僅是姿勢不良、肌肉使用不均衡,只要調理得好,終可避免使用電腦對生理造成的負面影響,整體而言,電腦使用仍是人們得力的助手,它只是客觀的工具。近幾年來,網際網路擴張快速,網路上什麼都有,已經成為資訊萬寶箱,成為世上最大的資料庫,沒有人能夠抗拒此一大趨勢。警告說電腦使用、網際遨遊會造成個人及社會一些負面影響的人,可能就會被視為抗拒潮流、食古不化的電腦文盲。

雖則如此,還是有人對於過度使用電腦提出警告。金柏莉•楊(Kimberly Young)在其著作《網路上身:如何承認網路上癮癥兆以及贏取復原之策略》[2][1]對網路過度使用,以及沉迷於網路所造成的心理困擾,有深入的探究。事實上,幾年前如果有人認為過度上網可能造成網路上癮還可能會被視為杞人憂天,時至今日,隨著一些症狀的出現,人們也愈來愈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一、網路上癮(沉迷)現象

        金柏莉•楊創設了網路上癮研究中心(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談到對網路上癮現象研究的源起時,她指出最初在1994年一個她的好友的丈夫沉迷於電腦操作,這件事一直深深困擾著她因而求助於金柏莉•楊。原先是眾人眼中美滿的婚姻,幾個月以來,先生下班後直奔電腦桌前,幾近癈寢忘食終於危及婚姻及正常生活。以金柏莉•楊的專業經驗,她發現網路新世界可能會產生新的心理現象及沉迷問題。針對此點,她設計了一份共計二十題的問卷在199411月向網路上的一些使用團體發出,沒有料到第二天她的電子信箱就回收超過四十份來自美國各地及國外的信件,回答者都是自認為網路沉迷者,每天平均駐留在網路上超過6個鐘頭,甚至有時一待就超過10個鐘頭,日復一日,甚至危及其工作、學業、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當離線時,他們覺得失落、焦慮、易怒。即使面臨離婚、失去工作、減薪等壓力亦在所不惜。

        為了深入瞭解這些問題,她進一步研究網路使用者個人用途的平均時間、什麼因素吸引他們、他們所面對的是什麼問題、是否曾經尋求協助、是否有其他沉迷的經驗或心理問題?調查回收496份問卷,其中她歸類有396人稱得上是網路上癮者(約佔回答者的80%)。進而,她以電話及面談的方式深入地掌握其中的現象。在她看來,未來全美將會有將近75%80%人口上網,網路上癮的潛在災難不能予以忽視。

        其研究迅速引起媒體的重視,各大報章、雜誌爭相報導、訪問,瑞典及日本的電視台亦加以採訪。1996年全美心理學年會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金柏莉•楊發表此領域的第一篇研究論文〈網路上癮:新精神失常現象的掘起〉,19966月刊於《加拿大醫療學會會刊》。論文亦指出前此三年間,網路發展太過快速,人們往往過度強調其資訊傳遞及溝通的正面性,而忽略了網路空間上黑暗的一面[3][2]

        金柏莉•楊設計了一些問項以研究網路上癮的症狀。在她看來,下列八個題目受訪者的答案如超過五項回答「是」時,就可能己經達到網路上癮的症狀了[4][3]:

1. 你是否覺得被網際網路所佔據?

2. 是否覺得需要使用網際網路並增加上網時間,以便達到滿足?

3. 你是否徒勞無功地重覆控制、跳回或中止網際網路的使用?

4. 當要中止連線時,你是否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忱、易怒?

5. 你上網時間是否往往比原先預期要來得更長?

6. 由於上網,是否會危及你的人際關係、工作?是否會讓你喪失教育機會或生涯規劃上的一些機會?

7. 你是否欺騙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關於你過度使用網際網路的部分?

8. 你是否利用網際網路作為逃避問題或消除無助、焦慮、徬徨、低潮情緒的手段?

沒有人知道目前為止網路上癮的人數到底有多少,但如依飲酒和酒精上癮、賭博和賭博上癮的情況來推估,潛在人數應在上網人口的5%-10%

        針對網路上癮症狀,哥德堡(Ivan Goldberg)博士提出「網路上癮失調(IAD)」一詞,最近又他建議將「網路上癮失調」更名為「病態電腦使用」(Pathological Computer Use)並改變其判斷標準[5][4]。在他看來病態電腦使用失調是指人們過度使用電腦而造成下兩類情況:1)造成使用者困擾及不自在;2)產生生理的、心理的、人際關係的、婚姻上的、經濟上的或社會功能上的傷害。類似的症狀如「工作狂」,負面效果如同「賭博沉迷者」般。它會造成職業上、課業上、社會關係、工作關係、家庭關係、財務上、心理上、生理上的問題。哥德堡進而成為「網路上癮支持團體」的積極推動者。

面對此一議題,一些心理學家投入對網路上癮症狀的研究;雖然,學者已經意識到一種新的上癮現象逐漸產生,但對關於症狀的描述仍有不同的看法。舒勒 ( John Suler)對「網路上癮」的看法,略與金柏莉•楊或哥德堡的判準有所不同,其中包括[6][5]:

為了有更多時間上網而劇烈地改變生活型態、減少一般肢體性活動、不顧個人健康情形、為了節省時時上網而規避重要的生命活動、睡眠減少、社交減少而造成朋友的減少、忽略家庭及朋友、拒絕花費上網以外的時間、忽略職業及個人義務。

當然,這並不意味只要是長時間駐留在電腦桌前就是網路上癮者。如果網路生活能夠與面對面的現實生活整合,並不妨礙現實生活的運作,則網路使用仍是相當健康的。但是,如果面對面的生活因為網路生活而被攪亂,甚至構成困擾時,網路上癮就構成問題了。激情增添人們的生活價值,但沉迷則剝奪這些價值。然而,這兩者間的差距也僅在一線之間,很難清楚區分。尤有甚者,沉迷者往往是在無法自拔時才發現事態的嚴重性。

        那些人會上癮呢?依據舒勒對『圖項多人對話區』GMUK(一般人稱其為「皇宮」:Time-Warner's Palace)的研究,上癮者能夠從上網活動中,滿足其基本需求。他問網友他們為何如此迷戀皇宮?有人回答『性』,當看到某些「客房」關閉很久,裡面只有兩個人(或甚至三個人)而外人無法進入時,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在做什麼。網路性交留下太多遐想空間,由於它是匿名的,網友的身份可以隨時更變,所有的幻想都可以馳騁,可說是非常「安全」的性行為。不但是安全的,更可嚐試各種不同的性癖好。當然,網路性交並不一定有如同現實的性交行為,相較言比較接近傳統所說的「調情」。依據馬斯洛基本需求理論出發,上網活動可以滿足下列的需求:1)去除性別、現實生活中所無法發現的匿名性; 2)人際交往、社會承認、歸屬感的需求; 3)學習的需求、自我尊嚴重; 4)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基本需求層級的第二層為「社會承認與交換」,網友在皇宮中得到滿足。人際關係在此一新科技所創造的環境中得到開展。如果少了這種社會連帶, 對多數人而言,皇宮也不過就是另一種電動玩具了。在舒勒看來,當代文化及現代社會無法讓社會百姓滿足其基本需求,因而,人們轉而向與真實生活相對的網際網路尋求支持[7][6]

        由於現實生活無法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因此,有些人會「遺棄」現實,轉而投向「虛擬」世界;有些人甚至每天花費十八個小時駐留在虛擬世界中,對他們而言,虛擬世界比起真實世界還要更真實。有人因為睡眠不足引起心臟病發作死亡、上癮者疏於自我照顧或甚至因為網路焦慮而自殺、許多學校因為學生的強迫行為,使得電腦行政人員必須針對某些沉迷學生強制斷線。

        在現實生活的受挫對於產生IAD的影響,迄今為止仍然所知有限。在虛擬社區中,人際交往方式與現實生活有相當大的差別,人們是以其觀念的強度被論斷,而不是以其真實生活社區地位為準。地位的平等性增強了人們對資訊、人際關係及溝通的方式。

        當然,網路上癮可能是沉迷的主要現象,但也可能由原先已存在之因素所引發。在金柏莉•楊的訪問中, 400個受訪者中有50%的人有其他沉迷的病史,故其沉迷的原因與其他病狀是交互影響的[8][7]

因而,對影響網路上癮以及其所顯現的現象,我們仍需進一步地研究。

 

二、網路上癮的症狀

 辛辛那提大學兩位研究員薩丕拉(N.Shapira)及勾斯密(T.Goldsmith)稱網路上癮為「網路迷狂」(Internetomania)。大多數網路濫用者呈現燥鬱症或精神性疾病兩極。在他們看來,網路迷狂倒底是一種新的疾病,抑或只是一種已被診斷為精神性疾病,則是值得更進一步研究。他們研究了14個患者後發現這些患者平均上網時間為每週30小時,其中更有一男性病患每週上網超過100小時。病患中:

•一名26歲男性在網上騷擾一位女性朋友,由於其精神分裂,需要住院一個月治療。

•一名24歲女性大學生綴學嫁給網上相遇的男性,但婚姻只維持了幾個月。

•一名31歲男性每週上網超過100小時,有時連續上網三天,完全忽略家人及朋友。

•一名21歲大學新鮮人,沉迷於網路以致於功課當掉,一度失蹤五天,後來被校警在電腦室發現,他已待在那兒連續上網五天。

 1997年的新聞中,辛辛那提有一位女性由於過度上網,每天超過十二個鐘頭坐在電腦桌前,忽略了幼兒照顧而遭到逮捕,後來被判有罪,不但罰鍰100元美金,還要接受親職教育的課程。

另人訝異的是,他們發現大部份沉迷者並不是使用網路找尋淫穢資訊,相反的,他們花費時間駐留在交談室,或是玩互動式遊戲。一般人總認為網路沉迷者主要是年輕的男性電腦玩家。但他們的研究指出這種刻板印象並不正確,網路上癮者的平均年齡為35,將近40%為女性,29%的年收入超過四萬美元[9][8]   

金柏莉•楊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指出,網路上癮具有下列判準: 1)強迫性地非本質使用; 2)對活動或人際往來失去興趣; 3)被線上及時活動佔據; 4)無法控制使用。而最容易上癮的族群是有限教育程度的中年婦女(約比男性多百分之二十)。當問及她所知道目前為止最嚴重的網路上癮所造成的傷害時,她指出:有一個小孩因上網過度,在母親停止他的網路使用權限後,他憤而殺害母親後自殺[10][9]

另外一個例子,"Rob"每週上網90100小時, 如果依金柏莉•楊在《網路上身》一書所列標準,他的分數是71(「你的網路使用造成你生活上的嚴重問題,你需要指出它們來」)。但是"Rob"認為許多如同他的人並不就是網路上癮的患者,而應解釋為一種社會型態變遷的產物。雖則如此, "Rob"亦承認他曾得到兩週到國外參加競賽的機會,但因為無法攜帶電腦前往而放棄了該項機會;甚至,他現在計劃旅行時,都要將是否能上網列入行程考慮[11][10]

一般說來,網路上癮可區分為社會性的與非社會性的,前者沉迷於與他人對話、交談、互動,後者則獨自玩電腦遊戲、上網搜尋資料。上癮與否很難界定,例如是否能說莫札特對音樂上癮、愛因斯坦對物理上癮[12][11]?然而,什麼樣的網路行為模式才算「正常」呢?又,什麼樣的狀況才算是上癮呢?這通常沒有客觀的標準,只要不妨礙一般日常社會性生活及人際關係也就構不成「上癮」症狀。重要的不是沉迷的活動或此一主題,「人」才是其中的關鍵。

        與酒精、藥物、毒品上癮等有特定上癮族群不同,網路上癮目前仍無法鎖定特定族群,同時,由於研究不足,也還無法有充分的社會、文化解釋。網路上癮除了提供某些領域的刺激與滿足外,更重要的是它成為逃避現實的手段。即令如此,許多大量使用網路的人也不必然會上癮[13][12]

金柏莉•楊的研究指出網路會激發出某些既存的心理症。她亦相信經由其所提供之復原策略[14][13],可以逐步治療網路上癮症狀,達到合理使用地步。她引用一份199712月份的調查,估計約有五千六百萬人上網,如果我們接受類似酒精上癮或藥物上癮的推估,約有5%-10%的使用者可能上癮,則現在網路上癮者可能會超過五百萬人。但是,至目前為止,諸如酒精上癮、藥物上癮的研究,仍認為上癮行為多為生理或基因所構造產生。與此不同的是,至少移動滑鼠仍是自願的[15][14]

根據馬里蘭大學研究員J. Kandell對《校園中網路上癮》[16][15]的研究指出: 密西根大學調查一、二年級的大學生,平均每週上網10個鐘頭,18%每週平均上網超過20個鐘頭。Alfred大學行政人員宣稱,由於網路使用增加,學院退學率增加不只一倍。華盛頓大學建立管制網路使用時間的限制。馬里蘭大學行政人員稱這些直到黎明才離開電腦實驗室的網路上癮者為網路吸血鬼(Internet vampires)。許多人也指出由於無法離開網路一些優秀的學生被退學、失業,。有些人甚至每天看2030次電子信箱,幾近強迫性行為症狀[17][16]

《網路心理學》期刊創刊號討論「校園中網路上癮」時,依各校報告調查結果估算出全美約有五分之一的大學生每週上網時間超過二十個鐘頭[18][17]。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網路的普及也只是近幾年來的事,其影響在當前還不算太嚴重;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個問題會日益嚴重,終將造成社會性的困擾。

 

三、網路上癮類型

()「我可以在網路上開拓性幻想....,不必面對面接觸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棒了,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對我的婚姻構成威脅,相當困擾我。....我沉迷其間,而忽略了家庭」

()「社會中沒有既存對網路性交在的道德約束,對其發展我們仍將密切注意....

()「網路性交對堅實的關係並不構成威脅...如果從事網路性關係,其關係原已衰弱面臨某些臨界點了...

()「我維持一夫一妻的婚姻關係達25,直到我訂閱電腦所提供之同性戀團體資訊,並與許多男、女同性戀者在網路上聊天。彼此交換訊息、交換男同性戀禮物、會面、與其他男人在汽車旅館發生性關係等。截至目前為止,我尚未與任何男人產生愛戀,然而,我仍擔心妻子會發現這種情況,而終將危及我們的婚姻。」

()「網路性關係是優質、乾淨、安全的性行為。」

()「網路性關係真的喚醒我的生命。我已經結婚20年了,雖然自認快樂,但生命總是孤獨的。我在網路上交友,馬上發現潛在的性暗流被激蕩起。開始時那種感覺是相當安全的,然而,就在一年之間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性刺激。誠如有些人所言,心靈才是最有力的性器官。我丈夫說只要不逾越網路範圍他是不在意的,但就如我一開始般,他根本不知道這與翻閱《花花公子》等雜誌大不相同。我只有兩個電子性伴侶,其中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性困擾: 他自我中心也不太能滿足,而我發現自己在電腦前居然假裝高潮....。另一個伴侶雖然能直接滿足我最深遂的幻想,甚至發展至電話性交,但我們仍未曾會面。

          我怎麼看待網路性關係?我知道這真實的性行為。就好像你可以在精神上與不存在的伴侶進行生理上性行為一般,生理上缺席的伴侶亦可與你進行心理上的性交。那一種比較激情我很清楚。網路性行為危不危險?答案是肯定的。....冒著危及婚姻的可能,它讓我瞭解到我所從事的不是遊戲。它是會傷人的。因而,我與我的的電子愛人中止了長達兩年的線上關係,這時,就好像某人死了,但因他的存在是個秘密,所以你無法在家人或朋友面前表現出悲傷之情。這些秘密摧毀了你的信任關係....從這事件中,我知道我可以同時與許多人相愛,但我無法這樣生活。我同時也知道在婚姻中我仍需要一些小壞事,這是我在他處經歷過才發現的。而這一切所學習到的,長期而言,終將對我的婚姻有益。」

()「網路性交對初級關係是一項主要威脅。它會減弱真實的關係」

上引文為勒凡(Kristin Levine)在關於電子性愛研究問卷[19][18],最後開放性問項的受訪者補充作答的意見。誠如一位匿名讀者投書所言:

         電子性關係可以提供傳統規範以外的偶發關係,它允許粗暴的行為,但也具有更多純正的行為。允許超出尋常規範之外的性關係似將喚起拓荒精神開拓某種全新領域。

網路色情對網際拓展初期的迅速發展功不可沒。依據華盛頓特區的一項市場調查,19984月間,約有九百六十萬使用者(15%的網友),駐足於十大最受歡迎的色情網站。全美共有七萬個與性相關網站,美國成人娛樂產業年產值約四十億美元,可見色情網站廣受歡迎的程度。此外,經由匿名的私人交談室與其他參與者進行網路性交、線上性行為,亦喚起參與者相當程度的性感覺。網路色情成癮可說是網路上癮次分類的一個要項,估計約有五分之一網路上癮者沉迷於網路色情活動(包含觀看網路色情及從事網際性交)。在上癮者中,男性網友主要在觀看網路色情,而女性則是較多從事網際性交[20][19]

社會中對於色情總存在相當程度的禁忌,網路的匿名性及方便性,讓色情的擴展得到另一片天地,網路上癮者自然會有相當比例會是是網路色情上癮者。然而,實際的比例是否如同一般人相像,則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在金柏莉•楊之前,1990G.A.Keepers已經討論過電動玩具上癮,M.A.Shotton也在1989年出版《電腦上癮》一書;但是,一直要到她從經驗研究出發,才開啟學界對網路上癮的討論。金柏莉•楊的研究是以美國心理學會1994年版DSM-IV對偏差賭博行為定義的修正版為準,控制組為100名未沉迷者,而研究組為396名網路依賴者。研究結論確立網路上癮行為確實存在。

        研究指出,大部分依賴者為中年女性,。依賴者開始時每週上網數小時,但逐漸愈來愈增加上網時數,超過原先十數倍之多;而非依賴者則一直維持固定上網時數。依賴者平均每週上網時數為38.5小時(標準差為8.04),而非依賴者則為4.9小時(標準差為4.7)。下表依使用類別區分,可見出兩者在類型上的差別:

使用類型

   依賴者

 非依賴者

聊天室

    35%

 7%

多人對話區

28%

 5%

網際網路

 7%

25%

新聞團體

15%

10%

資訊協定

 2%

24%

E-mail[21][20]

13%

30%

 

從上表,可以見出,未上癮者上網活動主要集中於網際網路及資訊協定,以及電子郵件的寄送等活動;而上癮者則過度參與聊天室、多人對話區、新聞團體等互動式的領域。

依賴者表示在生活上受到困擾,受到干擾的生活依領域及程度可以下表顯示:

困擾領域

  

  

  

   

0%

2%

40%

58%

人際關係

0%

2%

45%

53%

財務狀況

0%

10%

38%

52%

   

0%

15%

34%

51%

生理狀況

75%

15%

10%

 0%

 

依賴者雖承認網路上癮對其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但並不企圖減少上網時間。而非依賴者則不認為生活受到困擾。發現關於網路上癮的類型及對生活的影響後,金柏莉仍要強調: 網際網路本身並不會造成上癮,而是諸如聊天室等特殊使用模式才會促成網路上癮的症狀[22][21]

網際性交(cybersex)、網路色情(cyberporn)、線上關係(on-line relationships)、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互動式電動玩具等網際網路的活動,都有可能促成網路上癮症狀。就使用對象而言,交談對話室、新聞團體、網際網路都可以成為網路色情的媒介,然而,網路上癮者對這些領域的依賴還不限於單純的色情使用,仍有其他心理需求期待滿足。

網路世界中,新聞討論群與交談對話室已經如同街角店家或鄰居酒吧般,成為虛擬聚會區;電子郵件比電話更直接傳遞訊息;至於遊戲,正如六○、七○年代學生使用藥物與性一般,九○年代學生逐漸逃避到電腦遊戲中。當人們從街角店家、酒吧撤離,將迷戀轉移到更自在多樣的寢室電腦,以從中獲取相同效果時,不知不覺地他就已經無法自拔達到上癮程度了[23][22]

學生沉迷於網路上漫無目的地的對話,並與互不認識的各方人士交談、聊天。員工在上班時間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購物、互動遊戲、交談、寄送信件等超出權限的活動。這些都對其原有的生活模式以及工作倫理構成威脅。

「再多一分鐘!」上癮者這樣告訴自己,但往往一下了子就多好幾個鐘頭,事後雖然常會後悔,甚至下決心下不為例,但第二天坐到螢光幕前時,又重覆著以往的模式。在網路上真實姓名、年齡、職業、外表、生理反應都可隱藏,具有高度匿名性,上網者由於其需求與慾望很容易得到滿足並不認為此舉有害,不知不覺地造成沉迷。然而,網路上癮可能會造成焦慮、沮喪、兩極化失序、低成就感等,具有“沉迷人格”對青少年而言,交談對話室中很容易結交各樣朋友,即令對話內容不具太多意義,但仍能得到其他的心理安慰,甚至,在網路上建立出網路兄弟(cyberbro)、網路姐妺(cybersis)等親密關係來。現實生活世界如果無法滿足其交友與親密關係等社會性需求時,青少年自然就要尋求網路世界來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當他們改變睡眠習慣時,可能就是沉迷的第一步。成人世界的各種幻想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亦可在網路世界得到忍藉,網路色情、網路性交、網路外遇(cyberaffair),都成為成人世界的新領域。從事色情幻想的網路性交可說是最安全的性行為,它能產生無限的遐思。至於那些有自卑傾向、特殊為社會所排斥的性癖好、心理有困擾者,網路世界不只滿足其心理需求,更成為其所依賴的對象。

一般社會對女性要求纖細、美髮、身裁勻稱,對男性要求健壯、英俊、談笑風生,現實世界中,不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往往很難讓人在第一次接觸時就喜歡親近。然而,在網路世界中,他們沒有外觀上的壓力,可以自在地發展出新的人際關係,而不致於自卑。別人是因為他本人而與其交往,而不是因為外觀等因素。

金柏莉•楊的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多20%上癮者,42%的上癮者為家庭主婦、高中或大學生(沒有固定收入者),只有8%上癮者是諸如電腦程式設計師等高科技從業人員。在承認上癮者的上網活動中,10%使用網路為找尋資訊,35%用來與陌生人在對話室中交談,話題常為親密的性關係;28%則從事互動式電玩[24][23]。至於性別差異在網路上癮型態上亦有所不同,男性傾向尋求統治及線上性幻想,女性則尋求親密的朋友、浪漫的伴侶,以及匿名地溝通以便隱藏其外觀。這與一般對男女之刻板印象類似。男性比女性更享受於可以掌握權力、顯示暴力及支配地位的互動遊戲;此外,網路色情亦較為吸引男性。網路色情中,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亦與現實世界相去甚遠。至於女性,則在線上交談所建立的關係中尋求支持、接納以及舒適自在。虛擬社區提供女性一種歸屬感,也發展出一種不受脅迫的環境來[25][24]

網友遊走於現實世界與網路世界中,真實與虛擬世界任他遨遊。人們在現實世界受到困擾、壓力時,都可以逃到虛擬世界中。這時,虛擬世界反而比現實世界還要來得更真實。與酒精、毒品相較,網路世界更沒有現實與虛幻的區分,更容易上癮,人們往往在尚未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上癮了。

        現有研究雖然已經注意到網路過度使用,可能會對使用者及社會產生某些負面性影響,但使用者很難在初期就意識到其嚴重性。英國Plymouth大學的心理學家Mark Griffiths博士研究網路上癮現象,在關於過度使用線上服務的100份問卷回答者中,22個人指出有著類似可開因般的快感,12人指出電腦線上交談讓他們感到舒緩[26][25]。網路這種新科技亦會如同賭博、飲食般,產生上癮行為。

網路上癮者往往無法自拔,雖然擔負著心理的壓力、家庭社會的指責,但當其情境很難自制。尤有甚者,酒精、毒品在一般社會界定中,並不是好東西,上癮者除了自我主動克制外,社會中亦有機制可以限制上癮者再犯或過度接觸這些東西。然而,電腦及網路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構成機礎,已經無法將電腦及網路從現代社會各個領域中除去,網路上癮者的處境,就好比酒精上癮者仍需每天到酒店工作一般,其焦慮與壓力可想而之。網路上癮者與其餘上癮一樣,必須自行認識到症狀並尋求治療,利用轉移技巧才能真正面對問題。

 

四、關於網路上癮的討論

     金柏莉•楊博士的〈網路上癮: 新興臨床失序的掘起〉一文發表後,不斷被各界徵引以「証明」「網路上癮失調」的現象是真實的。許多人雖然都注意到網路上癮的現象,但對於金柏莉•楊的論證,以及其推述方式仍抱持著相當保留的態度。Chris Mitchell指出,金柏莉•楊僅針對400名受訪者問卷調查,也沒有深入的統計分析,更沒有與藥物上癮等狀況予以統計分析上的考驗,就理論推述上是不足的,尤其是提及「潛在災難」時,亦有推論過度之嫌[27][26]。金柏莉•楊認為網路本身並不會上癮,但是其諸如對話室等特殊領域很容易讓網友上癮。但是,倒底是由於線上使用的活動使人上癮,還是因為不幸的婚姻、悲慘而不滿足的工作、人際關係的失敗,才使人過度上網,進而造成這些現象?金柏莉的資料尚不足以解釋此一現象,我們仍停留在猜測。因此, J.M.Grohol在檢視其方法論及資料後認為,其結論「人們可能,而且實際上就會成為網路上癮者」的推論是有問題的。如果我們並不將工作狂、電視上癮視為心理病症,那又怎麼能將尚未確定其間因果及其性質的現象定罪?Grohol不否認網路上癮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認為是否會構成失序或病症則是值得爭議的[28][27]

有人批評她對網路上癮現象有過度誇大的情況,甚至指出「呼吸也會上癮」,認為沒有人會對迷戀上機器,更主張網路世界就是未來生活世界的重要構成部分,人們應該調整心態來面對未來生活形態,充其量只能說是嗜好,尚不構成上癮。金柏莉•楊對批評者亦提出一些反駁。她指出,是否過度上癮並影響其生活只有家人及配偶最清楚。三年間,她與世界各地超過一千名上癮者、家屬等接觸,發掘並研究其間問題。家屬常表示因其家人、子弟的網路上癮症狀而感到受挫、沮喪、孤獨、混淆、絕望。上癮使得人們失去現實生活(RL)中許多的興趣與嗜好,這些都是外人無法感受到的,網路世界才發展不久,網路上癮已經構成了個人、家庭、社會的問題[29][28]

針對這些爭議,學界開始研究網路上癮的相關現象,以便更深入認識到網路上癮的問題。其中,有三個相關的研究,針對網路上癮的現象,提出一些分析研究:

        第一個是Steve Thompson對自認網路上癮者進行研究所發表的"McSurvey",104個有效調查中,72%承認有網路上癮狀況,33%表示網路使用對他們生活有負面影響。47%表示生理受到影響(諸如視力模糊、睡眠困擾、腸胃不適等) [30][29]。該研究並沒有進一步的推論。

第二個研究是Viktor Brenner所進行網際網路使用調查。他在1996年一、二月共30,在網路上張貼問卷,25個不同國家回收408份問卷,有效受訪者計185,其中69%男性,平均年齡32,每週平均上網21小時。在32題關於網路上癮的問題項中,發現30%的人無法切斷與網際網路的使用關係、7%表示受到雇主(學校)的斥責,陷工作於危險中、58%受訪者表示朋友及家人告訴他們花費過多時間在上線活動、31%表示從上網後,其工作及()表現有惡化的情況、12%表示他們所認識的朋友大多從網際網路而來[31][30]

第三個研究是由瑞士聯邦工業局的衛生及應用生理研究中心O. Egger博士,1996年進行了一項關於網路使用和上癮行為間關係的調查研究,有效問卷計450(其中,女性16%男性84%,年齡約30,教育程度55%有大專以上程度)。研究指出,網路對受訪者有極大吸引力,只有10%受訪者去年減少網時間,而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常常因上網替代了看電視的時間,約有10%受訪者顯示有網路上癮的情況[32][31]

他們將將10.6%自認網路上癮者與其他回答不是或不知道的人加以對照,考驗其間差異是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以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Kruskal-Wallis檢定,0.05考驗水準下進行)。其中, 自認上癮者達到顯著水準的題項如下:

        1.2 透過網路結交更多新朋友。

        1.5 對網路在職業、財金及社會議題上較具負面感受。

        2.2 過去一年急遽增加網路使用。

        2.3 每週耗費更多時間在多人線上及時對談(IRC)及網際網路上。

        2.9; 2.10 參與更多自助團體,尋問更多關醫療、心理及宗教的建議。

        2.12 當無法在網路上發現相關主題時,較少使用傳統方法來研究此主題。

        3.1 當離線時,常感到有強烈上網的需求。

        3.2 較常參與網路上的其他單元。

        3.3.c.2     當其上網受阻時較易情緒緊張。

        3.4 長時間上網離線後較常有罪惡感或沮喪感。

        3.5 網路較常出現在夢中。

        3.6 未上網時,常會考量網路上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

        4.1 常會耗費比原先計畫更多的時間上網。

        4.2 常會欺騙朋友實際上網時間。

        4.3 由於以往過度使用,常會自我謹慎地限制網路上的使用。

        4.5 失去時間控制。

        4.6 同事較多抱怨耗費太多時間上網。

5.4b 在閒暇時耗費太多時間上網(每週18.4小時,相較於回答不是者的11.5小時,以及回答不知道的9.1小時)

5.10 較常購買與網路相關事籍或雜誌。

5.13 對網路上癮瞭解較多。

本研究中,未達顯著水準的問項如下:

1.1 與多少不同網友溝通。

1.3 與多少新結識朋友親自會面。

2.1 使用網路多少年。

2.3 除了IRC及網際網路外,是否有其他網路服務項。

2.11 對有興趣議題會在網路上搜尋。

5.1 性別。

5.2 年齡。

5.3 居住狀況(獨自居住或與別人共居)

5.4a 每週工作平均使用電腦時數。

5.5 網路是否在其工作/教育上有必要。

5.8 國別(瑞士、美國、其他)

至於樣本數過少而無法考驗的問項有: 上癮者與非上癮者在職業或教育上的差異。

        網路使用有負面結果、參與更多自我協助團體、當離線時又迫切地想要上網、逐一參與網際網路使用、對網際網路使用感到罪惡感、欺騙朋友關於其在網路上所耗費的時間、同僚抱怨他們過度使用網際網路,網路上癮者自覺已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們不能不對使用網路一事更為慎重。上述研究已經不只是針對網路上癮者的分析了,它亦針對網路逐漸擴張,所可能促成網路世代人格特質,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評估。背景變項大多對網路上癮不構成太大影響,反而是個人態度及人格特質可能會造成相當大影響。雖然,這份研究在1996年進行,當時,網路上癮的問題還不算太嚴重,但已經能夠見出該現象對社會文化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如將上述三項研究資料加以對比,可將性別比例、驅迫上網的緊張、企圖與網友會面的比例、工作或課業受影響、他人抱怨等項加以整理,列出下表參考[33][32]:

 

三項研究

   

男性比例

驅迫上網

企圖與網友會 

工作或課業受影響

他人抱怨

Brenner

66%

30%

40%

59%

58%

Thompson

75%

50%

N/A

25%

22%

Egger

84%

62%

37%

40%

40%

 

男性上網比例至目前為止仍高於女性,但差異在逐漸減少中。過度上網對個人時間分配、社交活動當然會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亦以表現在上列表中。至於企圖與網友會面,說明了新的溝通模式,讓人們的互動行為有了變化。而驅迫上網的緊張,更強化了網路上癮對個人心理所造成的困擾。

        溝通工具在科技上的發展,開展了社會互動的新領域,具選擇性、匿名性,以及隨時參與等線上社會互動的特性,使得虛擬互動領域變得相當具吸引力。許多網路使用者潛在地可能成為上癮者,諸如遐想傾向、害羞、社會恐懼、感覺缺乏社會地位或關心等,都可在線上社會互動中得到部份舒解,共同構成網路上癮失調現象的產生。

有人認為並沒有電腦上癮的問題,他們實際上是「溝通上癮」。那些網路上癮尋求治療者,實際上在某一交談室或電子派對中,是社交相當頻繁的人,隨時都在社交。Jason Snell訪問一位互動式交談對話上癮的復原者Greg Lindahl,他表示:「沒有上癮的革命,有的只是科技的發展。」改變的只是上癮的對象,並不是上癮的模式[34][33]。正如當年電話發明、電影發明、電視發明、錄影機發明、有線電視普及、行動電話發明等科技發展,相當程度中,已經影響了人類的思維與行為模式,甚至造成了上癮的傾向。網際網路的普及,亦必然會改變人們的溝通模式,其影響層面及後果,亦會逐漸呈顯。

 

五、網路上癮所引發的問題

網路除了是最方便的工具外,亦是個人學習、成就及對環境的宰制的最好場域。屬於人們基本需求最高層級的自我成就,亦可以在此環境中發展出來。當人們問道「你願不願意耗費時間坐在電腦終端機前?」時,答案常常是肯定的。然而,當問到「你願不願意你的小孩耗費時間坐在電腦終端機前?」時,答案則可能是完全否定的。這時,我們已經見出其中的差異了,回答的人可能已經有上癮的傾向了。

B.Cooley認為網路溝通的匿名性讓人們能夠從現實中逃脫出來,人們很容易在逃離現實之際,不知不覺地發展出強迫行為或不當的網路使用。人們與不認識的人匿名溝通,贏得他人的接受,並感受到如同回家一般的溫暖,因而養成依賴習慣。然而,其依賴程度僅止於「嗜好」,或是已達「上癮」程度,端視網路使用是否剝剝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事項而定[35][34]。「上癮」或是「濫用」必須要是上網者被持續性、無法自制的行為模式所支配,而他人表達出對此行為負面後果之關切仍無法自拔。否則,單純的「嗜好」與「上癮」在形式層面上並無法加以區分。

        嗜好/上癮間的區分,關鍵仍在我們如何界定何者為「正常」。但是,什麼是「正常」,很難有標準定義,例如,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失序)症狀被發現前,過動兒被視為正常的。在1897年女性表現出其獨立性而不順從其丈夫,會被視為「心理症」而送到精神病院;現在則再正常不過。這都說明社會價值往往能夠界定「正常」與否,人們給予工作狂正面肯定,但對酒精上癮給予負面意義。未來各社會對網路上癮一事所抱持的態度,亦將會視各社會特性而有所不同。雖然,當前學界對這種新形式的沉迷瞭解仍然相當有限,但在新修訂的DSM-V,已經加入一些關於『電腦失序』(Cyber Disorders)的章節了,可見得各界已經將網路上癮視為重要議題,並認為該現象已經對個人心理狀況及社會生活,構成相當程度的妨礙了。

        IntelliQuest公司1997年的市場調查顯示,全美上網人數中,有五分之一的使用者每週上網超過10小時,而將近五分之二的使用者表示他們目前上網的時間比上個月多;當問到時間從何處調整時,他們表示減少看電視時間來上網。L.Holmes博士整理現有對平圴上網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網友每週平均上網714小時。扮隨著上網人數增加、年齡下降、次數頻繁、時間增加,網路世界愈來愈與日常生活結合。檢視上引Brenner1997年研究發現既有對判定是否網路上癮的判準,對於大多數未上癮者亦可以適用;其中,五分之四的被調查者至少符合510項用以測量是否上癮的指標,可見上癮與嗜好間的區別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清楚。固然,網路上癮者的確存在,但是,關於正常與否的標準則是很難設定的,畢竟,什麼是『正常』的標準變化之快,比我們想像要來得快[36][35]。上癮的標準是否會隨網路世界的發展而有所調整,以當前對於網路世界的理解,仍然是值得爭議的。

即令如此,針對當前網路上癮的症狀,仍然應該要有所對治,以解消當事人及其家人的困擾。除了金柏莉等開業心理醫師外,伊利諾州PeoriaProctor醫院、麻州巴爾的摩的哈佛醫學院附設的McLean醫院等,都已經開始關於網路上癮失調的臨床治療;德州大學及馬禮蘭大學的學生在校園中亦已開始研討並實習諮商相關狀況[37][36]

        如何治療?由於這是一個新的現象,故對與其相關的併發現象或治療程序並不完全清楚,加上現有心理醫師不足面對此一病症。如何治療?如果採用網路對話來醫治是否更加強化上癮的依賴現象?如果不採線上治療,而以傳統方式進行,其效果又將如何?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無法如同針對飲食失常的團體諮商十二步驟般,發展出一套建立標準恢復程序,更不必說有效治療療程了。

以上是外國的研究狀況,台灣的情形呢?台灣現有超過三百萬名網友,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的速度,都遠超過原先的預期。那麼, 台灣網友是否也有著網路上癮失調的情況?國科會委託台大與交大五位教授共同執行關於網路成癮症的研究,其初步分析結果如下[38][37]:

        台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針對1326名台大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網路成癮者經常會出現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與戒斷性反應的症狀,上網時間越長,越會情不自禁地想再上網,一旦不上網就會覺得十分痛苦,長期下來就造成人際關係緊繃,和時間管理不當問題,尤其是每週上網時間越長,引發的後遺正也越嚴重。

        陳淑惠表示,我國目前的網癮盛行率,雖然接近國外的5%,但她預測到今年底,國內網路成癮的盛行率,雖然接近國外的5%,但她預測到1999年底,國內網路成癮的盛行率將介於5-10%之間。以國內有超過四百萬的上網人口估計,在未來半年內很可能再新增加二十萬網路成癮者,將使台灣網癮人口超過四十萬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男性。

        此外,交大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周倩針對國內十二所公私立大學、一千兩百位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將網癮輕重程度分為三大類型,初期症狀是「上網時間增長型」,雖然剛接觸網路,但上網時間不斷增加,處於沉迷初期階段;中期症狀進入「問題出現型」,上網時間越拉越長,逐漸發生人際、課業、健康等生活問題;第三期則是成癮最嚴重,時時刻刻都無法擺脫上網的念頭,不上網便會坐立難安,無法自拔。

        由交大教育學程中心林珊如和蔡今中兩位教授針對國內中學生的調查發現,沉迷於網路的中學生雖然對課業、健康、父母關係和生活都產生負面影響,但網路對他們與師長、同學的關係,反而有正面作用;沉迷於網路學生,平均每週上網瀏覽WWW全球資訊網站的時間為5.79小時,BBS電子佈告欄的時間有3.85小時,到網路聊天室的時間則是3.61小時。

        經訪談十名重度沉迷網路的中學生後,林珊如也發現,這些學生在國中時期的成績大多不錯,但上了高中以後,成績就不太好。不過,這種成績退步的現象,不見得是沉迷網路的後遺症,而是他們本來就對學業不太有興趣,網路只是加重這種傾向而已。

由此可見,網路上癮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不僅局限於特定文化、特殊社會中。任何社會,資訊使用愈益發達、愈益普遍,網路上癮的問題就愈明顯、愈嚴重。

 

回到目錄

 

.

網路時代的書評

吳燕惠(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學生) 

早期書評一直被視為是出版業的寄生蟲,是附屬於出版機制外的產物,其存在的模式多為學術刊物中的簡短文摘,所佔篇幅不多,影響有限。因此所謂的書評,只是新書出版資訊,或是圖書館購書指南,對於一般讀者的影響極小,對文化、閱讀的介入更是微乎極微。1665年在法國創立的《學人雜誌》(Journal of Scavans)、1731年的《紳士雜誌》(The Gentlemans Monthly Magazine)、1749年的《每月評論》(Monthly Review)、1783年的《英國評論》English Review)、1788年《分析》Analytical)等期刊,雖是書評刊物的先驅,但當時整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經濟條件尚未成熟,書評終究是訊息多於評論的充版面的樣式文章。

     隨著社會工業化、民主化的不斷進展,經濟繁榮、工業興盛,促使中產階級興起;城市人口增加,市民對政治議題及公共事務的興趣與參與度都比以往高,再者,教育制度完善,受過教育的人數增加,大眾識字率提高,這些因素都直接的促使大眾對閱讀需求的增加,而呈現出另一個廣大的出版市場的興盛,出書量增加,因此這種以「評論」(review)或「雜誌」(managine)為名的期刊內所出現的簡要書評越來越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新的專業書評雜誌便因社會需求而適時出現。

    從歐洲第一份專業書評期刊《愛丁堡評論》(the Edinburgh Review and Critical Journal)開始,書評的發展迅速,種類眾多,書評刊物可依媒介之不同分類如下:

 

    報紙:1書評專刊:泰晤士報文學補編(TLS)

       2書評版:紐約時報書評版(日刊)

             泰晤士報書評版(周刊)

             華盛頓圖書時報(周刊)

雜誌1書評雜誌: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2評論雜誌:The Nation, The New Republic

       3專業及學術雜誌

       4預評雜誌(專為圖書館員、書店、出版業者所編)

            出版家週報(Publishers Weekly)、BooklistKirkus Review

 

這些書評刊物定位不同,風格迥異,但大多延續了十九世紀書評黃金時代的理念,亦即評論者對於評論有其自詡的堅持,他們希望藉由流通甚廣的刊物,為閱讀大眾提供選書判斷的標準。藉由書評傳遞知識、教化人心,甚至為偉大的文學作品找出定位。這樣的企圖心,一改書評傳統寄生的角色,為書評的批評理論提供重要基礎。例如《愛丁堡評論》書評者傑佛瑞(Francis Jeffrey)便認為作品的存在是為了評論而生[39][1],他們的義務便是為優秀作品提供正確無誤的評論與歷史地位。

暫且不論書評者批評的公正客觀性如何,就他們勇於臧否人物、評論時事的心態看來,確實提升書評的地位,成為讀者的購書依據之一,也帶動書籍的銷售量。因此書評不再只是發表個人對書的意見或是書籍內容介紹而已,還展現評論者對公共事務的關懷,從文學、政治、經濟、社會事件,無所不談,無所不包,與其說他們是書評者,不如說他們是文化的評論者,這些精彩犀利的評論,以其他領域的多元意涵,豐富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氛圍。

而到了網路時代,書評就跟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在範疇與內容上有很大的改變,網路上的書評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平面出版品(print publications)的網路版(on-line versions),例如:The Boston Book Review(http://www.bookwire.com/bbr/bbr-home.html)Book Page(http://www.bookpage.com)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http://www.nytimes.com/book/home/);第二類是網路愛書者集體共同努力所寫的非正式書評,例如:Danny Yees Book Reviews(http://www.anatomy.su.oz.au/danny/book-reviews/Index.html) Notes In the Margin(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Forum/4148);第三類則是結合這兩種形式的書評,有專業人士的書評,也有讀者參與的評論創作。例如: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

    19957月創立的亞馬遜網路書店,最初以提供賣書服務為主,現在已擴大網路商機,開始賣CD、錄音帶、錄影帶、玩具、禮品、提供了拍賣、電子卡片等服務。最近甚至擴建其網路零售業版圖,還提供家用工具產品、軟體、和遊樂器遊戲,同時並計劃收購行錄公司Tool Crib of the North (ZDNet),朝全世界最大的網路零售商邁進。

          雖然經營項目漸多,但是書籍仍為主力商品,而且還提供非在網路不可的許多服務,例如書目查詢、書評、個人化的服務等。亞馬遜書店在一出現時,便擁有100萬種書目資料,根據199911月最新網站資料顯示,其書目資料庫存量如今更高達470萬種,雖然並不是每本都能買到(有些是絕版書),但這樣的藏量以遠遠超過實體書店數十萬種書的容量。資料庫帶來的好處是簡便的索引功能,在文建會1998年年度調查報告指出,使用網路書店購買書籍的眾多原因中,第一項便是擁有圖書資訊搜尋的功能。[40][2]因此,亞馬遜網路書店更提供書目查詢功能,使用者可以用作者名字、出版日期、關鍵字、主題等方式搜尋,提供豐富的資訊。網路書店最大的特色即是完整資料庫的建立,如此才能吸引消費者的光顧。如果網路書店沒有這種將資料數位化的功用,可能無法與傳統書店相抗衡。

       以龐大書目為主所孕生的書評,更是亞馬遜引以為傲的資產。綜觀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書評,來源大致有三類:(1)策略聯盟:與平面書評雜誌、電視媒體合作,付權利金或版權費,以便轉載推薦書評,電視如:Today Oprah Book Booknotes等,報紙如: The New York The Boston Globe ,雜誌如:Upside People Time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ational Public Radio Entertainment Weekly Wired Magazine;(2)作者或出版社提供評論或摘要(3)讀者評論(Customer Comments )

     亞馬遜網路書店開創者貝佐斯(Jeffrey P. Bezos)曾表示亞馬遜特別自豪於讀者書評這個部分[41][3],因為這個部分正是亞馬遜書評的特色之一。一般網路書店提供的書評多為知名教授或專業人士所寫,內容有所侷限、觀點視野窄狹是其缺失。而亞馬遜書店提供的不只是制式的建議與書評,除了專業的書評外,亦有其他作家的評論及上網消費者的個人意見。網路虛擬書店不受時間、空間、國界限制的條件,讓號稱有全球160個國家之1200萬人光臨過的亞馬遜書店[42][4]的消費群範圍廣泛,書評數量驚人。評論者或許沒有專業理論背景或參考架構,但卻提供多元豐富的角度來評論書籍、閱讀書籍,往往吸引消費者上網瀏覽。

     亞馬遜書評的另一特色,或可說是建構在網路下而得以彰顯強化的個人化服務功能。在亞馬遜搜羅的46類型或書籍種類中,都有一位所謂的自由編輯( Freelance Editions),這位編輯會定期寄出即時之推薦書單,書單內之書籍由亞馬遜的編輯人員審核而產生,並有編輯的註解、書評。你可以登陸接收每月的電子郵件書單,從多種類別中挑選出你有興趣的類型。此外,亞馬遜書店的編輯更提供書籍排名,讓消費者瞭解書市的起伏與流行狀態。

      此外,個人推薦書單(recommendations)更是依據你之前的購書紀錄,為個人推薦、篩選相關產品,如書籍、Music Video等產品。網頁中不但提供基本資料介紹:定價、折扣價、折扣、庫存及運送所需時間規格、頁數、版次、出版社、ISBN、實體大小、亞馬遜書店銷售排行、消費者星等評比、書評數量,同時也會有相關書籍推薦,這項服務會依據您在閱讀上的喜好及以往購書紀錄,提供消費者資料庫中與你有相同喜好的顧客的書單資料,以作為進一步的參考選單。亞馬遜網路書店在每次顧客進行書籍查詢後,都會進行交叉銷售(cross-selling)的工作,他們會在查詢的結果中,加入與查詢書籍相關主題的書籍資訊。也就是網站依據使用者描述資料、互動情況以及交易資料提供使用者相關的資訊、產品與服務。這是個人化服務的最高境界。這樣的方式更能針對顧客所需,進行有效的廣告促銷活動。

    因此,當書評碰上網路,所有的一切都可能發生,甚至連書評的定義都改變。平面書評定義是指對於一書所作的評介,不管是對一本書的內容大意作敘述性的介紹或是對書的內容作批評性的評論,都必須是公開出版(發表於報紙或雜誌),而且所評的書通常為新出版的書。但是網路書評的定義則讓書評擴大其自由度與豐富性,只要是對書的評論意見,不管對象是誰,都能在網路上發表,而且不見得一定是新出版的書。

書評者角色也隨之調整,平面書評者是為閱讀大眾而寫,讀者(個別讀者及圖書館購書者)以其書評決定是否購買與閱讀,書評者與讀者是單向接受訊息的關係,而在網路世界中,身份的認定不再是唯一,角色的多元與互動讓書評者與讀者的界線消弭,讀者也可以是書評者,更可以起而參與甚至共同創作,像是亞馬遜書店網站本身舉辦過的許多比賽活動,上網者便可以參與寫詩、幫忙寫完一本書的結局、甚或完成Doonesbury四格漫畫。

讀者(消費者)的權利與力量積極介入網路書評,打破傳統書評、書評媒體與出版社三者之間(或是書評者、書評編輯及作者),原本籠罩在一片以市場利益為導向的資本主義氛圍的互動模式中所呈現出相互為用、彼此依附的共生關係,而重新展現另一種複雜而微妙的機制運作,牽動著彼此的定位與相互影響之效應,形構書評的意義。這可由1999年亞馬遜顧客因不滿開放部分網頁位置,供出版業刊登廣告促銷新書之抗議事件看出端倪。讀者更有自覺地要求分清書評與廣告、批評與推薦兩者不同的定位,以劃清書評的公正客觀性與利益團體之間界線,使書評的生命才能在獨立自主的運作及不斷的辯論衝擊中,找到活水源頭。

總之,亞馬遜網路書店不是真正賣書的書店,它結合出版界相關資源與資訊,賣的是與書相關的資訊,並以龐大資料庫、優良服務與讀者評論為號召吸引消費者,進而鼓勵讀者寫書評、推薦、心得,讓所有瀏覽者一同增加網站的豐富性,達成與消費者的互動,使志趣相投的讀者匯聚,建立網站忠誠度,使書評的意義不斷延伸。

網路影響力仍在持續蔓延中,未來的改變將更為迅速,尤其是亞馬遜書店近年來動作頻頻(有關亞馬遜之發展,參見附錄),不但擴充經營內容,更積極推展策略聯盟的The Amazon Associates計畫,目前已與8500個網站簽署協定,其成員包括NetscapeUpside[43][5]。此外,更與全球知名的搜尋引擎站台合作,如:Yahoo! Excite。這樣有計畫的資源整合,使用者更容易找尋連結,達到網中有網、網網相連的便利性,也預示了一個重新定義的時代。

 

 

 

附錄:

亞馬遜書店近年之發展[44][6]

19947月:Jeffrey P. Bezos設立亞馬遜網站。

19956月:創立網上亞馬遜公司。

19972月:邦諾書店上網。

19975月:亞馬遜網路書店開始進行媒體宣傳。

19977月:亞馬遜網路書店與雅虎達成協議。

19977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為EXCIRE 之獨佔書商。

19979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為PRODIGY購物網的獨佔書店。

199710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為ALTA VISTA獨佔書店。

199710月:亞馬遜網路書店與網景公司宣布網上合作策略。

199711月:亞馬遜網路書店與家用網路公司(@HOME NETWORK)簽署協議。

199711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立第二家配貨中心。

199712月:亞馬遜網路書店與地理城市(GEOCITIES)敲定獨佔售書協議。

199712月:亞馬遜網路書店完成設立價值7400萬美元的信用安全設備。

19982月:亞馬遜聯合會員計畫會員人數超過三萬人。

19983月:亞馬遜兒童書店(AMAZON.COM KIDS)上網。

19985月:亞馬遜網路書店取得Bookpages and Telebook英國客戶及網路電影資料庫。

19986月:亞馬遜音樂商店開幕。

19987月:亞馬遜與INTUIT個人理財網站及精選桌面軟體合作。

19988月:亞馬遜公司買下PLANETALL AND JUNGLEE企業。

19989月:亞馬遜網路書店與雅虎敲定全球銷售協議。

199810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打進歐陸市場。

199811月:微軟簽下亞馬遜書店為MSN網站的重要銷售連結網站。

199811月:亞馬遜書店加售錄影帶與其他禮品。

199812月:CYBERIAN加入亞馬遜網站上之零售連結網址。

19991月:亞馬遜開始統計假日上網人數。

19991月:為因應業績快速成長,亞馬遜書店成立第三家配貨中心。

19992月:亞馬遜書店買下藥品網站(DRUGSTORE.COM)股權。

19992月:亞馬遜書店投資藥品網站。

19993月:亞馬遜書店投資寵物網站(PETS.COM)。

19994月:亞馬遜書店同意併購拍賣現場網站(LIVEBID.COM)。

19994月:亞馬遜書店在堪薩斯設立配貨中心。

19994月:亞馬遜書店提供問候卡服務。

19995月:亞馬遜書店投資家庭用品網站(HOMEGROCER.COM)。

19995月:亞馬遜書店宣布將擴展配貨網。

19993月:亞馬遜書店成立網路拍賣站。

 

回到目錄

 

E-soc journal園地公開,字數不限,檔案請用Word 6.0以上軟體書寫。
                                                                來稿請寄 society@mail.nhu.edu.tw

 

看完本期內容,如果有何批評指教,歡迎來信:society@mail.nhu.edu.tw



 



[1][1] Kimberly Young,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1998,John Wiley & Sons.

 

[3][2] Kimberly S..Young <Introduction>(http://netaddiction.com/introduction.htm)1998/10/13

[4][3] Kimberly S..YoungWhat is Internet Addiction?(http://netaddiction.com/whatis.htm)1998/10/13

[5][4]哥德堡對IAD設定了七個判準,認為在十二個月中,其中出現至少三項時,就已達到IAD的症狀了。見<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cog.brown.edu/brochure/People/duchon/humor/  internet.addiction.html),1998/12/14

[6][5] John Suler<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1998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 /cybaddict.html),1998/12/14

[7][6] John Suler<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at the "Palace">,(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eatlife.html),1998/12/15;又見Storm A. King<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12/96, (http://rdz.stjohns.edu /~storm/ iad.html), 1998/12/14

[8][7] Storm A. King<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12/96, (http://rdz.stjohns.edu /~storm/iad.html), 1998/12/14

[9][8] Jessica Glass<The Kid You Not Dept: Internetomania>,1998/06/01, (http://www.tao.ca/earth /nyfreemedia/0346.html)

[10][9]此一特例是否因為網路上癮所造成的亦是值得爭議的。一般說來,網路上癮要與其他身心困擾相互影響才會造成嚴重後果。當然,網路世代的年輕人,在壓力承受度上較低亦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11][10] <Addicted to the Net?An Online Chat about Online Addiction>,Transcript from August 6, 1998 (http://cgi.pathfinder.com/time/community/transcripts/chattr080698.html),1998/12/14

[12][11] J.Suler<Psuchology of Cyberspace-Internet Addiction>,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ausinterview.html)1998/12/17

[13][12] Jennifer R. Ferris<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ioms, and Consequences>,

(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 ferris.html),1998/12/14;

Leonard Holmes<What is "Normal" Internet Use?>,1997/10/06,

(http://mentalhealth.miningco.com/library/weekly/aa100697.htm),1998/12/14; 關於是否有著網路上癮的症狀,可參見網路上癮測驗〈Internet Addiction Test〉〉(http://netaddiction.com/resources/test.htm) 1998/10/13

[14][13]金柏莉所提供的建議,對上癮者自助治療程序為: 1)自我認識到過度使用的類型; 2)承認某些潛在的問題; 3)提出改善的計劃,勇於面對現實,而不是逃避問題; 4)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並逐步減少連線時間,直到達成合理時間。見Jennifer R. Ferris<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ioms, and Consequences>,(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 /ferris.html), 1998/12/14

[15][14]<Salon 21st. Books: When you just can't stop clicking>, (http://www. salonmagazine.com/21st/books/1998/05/13books.html), 1998/12/14。由於網路上癮症乃新興現象,研究仍然不足,因此學界也還無法對此症狀究竟是由遺傳抑或後天所造成深入討論。

[16][15] Paul Festa<CNET News.com -Net addiction a campus problen?>, 1998/01/21/(http://www.news.com/News/Item/0,4,18340,00.html), 1998/12/14

[17][16] Khang D. Le<The Powerful Internet Can "Suck" You In>, (http://www.engl.virginia.edu/~enwr1013/Khang/kd13f1.html),1998/12/15

[18][17] <CCI-News for Today>,(http://www.currents.net/newstoday/98/01/23/news3.html), 1998/12/15

[19][18] Kristin Levine<SH&P Magazine: Cybersex Survey: Early Survey Answers>, (http://www.cybertowers.com/selfhelp/articles/cyber_romance/cbrsxsrv.html), 1998/12/15

[20][19]What is Cybersex Addiction?(http://netaddiction.com/cybersexal_addiction.htm) 1998/10/13其中, 網路色情上癮有著下列的症狀:

1. 經常性地耗費相當地時間,僅為了發掘網路性交的,而駐留在私人交談室及私人留言版。

2. 一心一意要用網際網路尋找網路性交。

3. 經常利用匿名溝通從事在現實不易進行的性幻想。

4. 預期你的下一步網際活動將會發掘性刺激或興奮。

5. 發現你常常從網際性交轉換到電話性交(或甚至真實生活的會面)

6. 對你的有意義他人隱藏你的線上交易。

7. 對你上線活動感到羞恥或罪惡。

8. 最初只是偶爾被網路性交刺激,現在則是在上網時積極尋求滿足。

9. 在上網色情交談時手淫。

10.將網路性交視為性刺激的主要形式,而忽略真實生活中的性伴侶。

[21][20] 亦有針對E-mail過度依賴設計的問卷(15題中,14題都是針對E-mail設計的問題),

(http://www.computan.on.ca/~jeff/funnufarm/i/internet_dependency.html), 1998/12/15

[22][21] K.S.Young<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CIAL DISORDER>, (http://www.pitt.edu/~ksy/apa.html),1998/12/14

[23][22] Andrea Nemeth<Addiction to the web:Examination of Negative Impacts>, (http://www.acs.ucalgary.ca /~tdcredge/addiction.html),1998/12/14

[24][23] Bill Hendrick<Internet Addiction Starting to Wreck Lives>, (http://www.nytsyn.com/live/Latest/230_081897_112212_31262.html), 1998/12/14

[25][24] Man, Women, and the Internet: Gender Differences.(http://netaddiction.com/ gender.htm) 1998/10/13

[26][25] <Internet Behavior and Addiction>(http://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intadd.htm)1998/12/14

[27][26] <Junkie Culture:  Chris Mitchell finds arguments for Internet addiction unconvincing in Dr Kimberley S. Young's Caught In The Net>,(http://www.hedweb.com/spike/0698caug.htm), 1998/12/31

[28][27] Grohol, J.M. (1997).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n examination of the facts. [Online]. Mental Health Net.(http://www.cmhc.com/archives/editor22.htm) [1997, August 1],1999/10/18

[29][28] Kimberly S..Young <Introduction>(http://netaddiction.com/introduction.htm)1998/10/13

[30][29] Storm A. King<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12/96, (http://rdz.stjohns.edu/~storm/iad.html), 1998/12/14

[31][30] 受訪者平均使用網際網路24個月,標準差為22個月,其中24%受訪者上網不及半年,本研究並未對比使用時間長短對沉迷行為的影響。Storm A.King<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亦見<Health Hazard: Are you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http:// www.ns.sympatico.ca/healthyway/HEALTHYWAY/feature16c.html),1998/12/15

[32][31] 與前兩者不同,Egger並不特別鼓勵上癮者作答,故所有作答者只有10.6%自認為沉迷者。見<Abstract>(http://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abstract.htm),1998/12/14。下述的論述參見O. Egger <Internet and Addiction>(http://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iaddres.htm)

[33][32] Storm A. King<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12/96, (http://rdz.stjohns.edu/~storm/iad.html), 1998/12/14

[34][33] Jason Snell <Turn On, Log In, Drop Out: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Internet>, Master Thesis, UC Berkele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http://www.intertext.com/Zines/InterText/jason/thesis.html), 1998/12/15

[35][34] Susan Griggs<Internet surfing could become an addiction>, (http://www. dtic.mil/armylink/news/Mar1997/a19970303interadic.html), 1998/12/14

[36][35] <Dr.GROHOL's Mental Health Page-Editorial>, (http://www.grohol.com/archives/n100397.htm), 1998/12/14

[37][36] Kimberly S..Young <Introduction>(http://netaddiction.com/introduction.htm)1998/10/13

[38][37] 李宗祐〈網路成癮症方興未艾〉,《中國時報》1999/6/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