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哲學所首頁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探求人文、社會及科學之基礎,培養基礎性的哲學人才。台灣當前之學問研究,經由數十年之國際化歷程,以漸有起色,但所缺者唯在於整個人文 、社會及科學諸門學問之基礎性的反省與探討。特別是人文及社會方面,如何面對自家的文化傳統與具體而存在的生活世界,做一哲學的基礎性探 討,實為當務之急。若此工作不能真切落實,則只是技術層面之橫的移植,實不足以建立自己的學問系統。為此之故,本所之設立著重於基礎性之 哲學反省,並培養基礎性的哲學人才。

落實學術本土化、本土學術化,紮根哲學通識教育。近些年來,我國漸有本土化之認識,而此本土化並非地方化,而是從大的文化傳統中去落實, 並在落實過程中提昇整個生活世界的本土性思考,立足鄉土,而邁向世界。就其落實而說,此是學術之本土化;就提昇本土性思考,此是本土之學 術化。學術本土化、本土學術化,則是通過哲學之通識教育而達成者。因為,哲學之通識教育將開啟一宏觀而深邃的影響。

培養中、小學哲學師資,落實全面性哲學教育。戒嚴時期,因國家須要,我們中小學只有「思想教育」,而無「哲學教育」。再者,其所謂的「思 想教育」所強調的是要信仰正確的思想,但並未教給學生如何明晰的思考。戒嚴時期,是靠著正確思想的信仰統制著一切,而解嚴之後,則此統制 性的正確思想已然瓦解,此時亟待一真正的「哲學教育」之全面開啟。亦唯如此,我們才能從根喚起人們對於存有的好奇,對於知識的熱情,對於 價值的探索,此亦是養成哲學通識的基礎性教學。

配合社會總體發展須要,邁向批判性思維的反省與建立。就現代社會之發展而言,在在涉及哲學問題,諸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哲學道路的爭論 ,現代化與後現代之哲學爭論,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哲學爭論,……凡此皆涉及於人對時代、社會及自身之理解與詮釋。再者,現代社會中,企 業管理思想,工業科技、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等所涉及之哲學問題也極為複雜,亟待我們去開啟新的哲學性思維,面對生活世界之種種問題,邁向 一批判性思維的反省與建立,進而開啟一新的哲學之應用領域。

開發傳統經典智慧,面對當代人的精神處境,提供意義治療。相應於台灣地區的社會發展,目前各種社會機構、成長團體、宗教講座,或民間講學 辦理「安身立命」、「心靈安頓」之類講會極為頻繁,哲學工作者供不應求,傳統經典智慧亟待開發,此正足以反應當代人的精神處境何如,其切 身需求如何。本所之建立將積極從事於此,並期邁向文化意義治療學建立之可能。

建立一文化精神有機體,回饋鄉鄰,締造新的人文傳統。本校建立於南台灣之嘉義,期能面對當代人之精神處境,探索生命之意義,成就一生命之 學問,使得佛光大學成為北台灣地區的文化精神有機體,與地方文化建設相互輝映,回饋鄉鄰,並因之落實本土問題之探所與研究,締造一具有本 土性,又有世界視野的新人文傳統。為此之計,作為萬學之母的哲學尤為重要,故哲學研究所系之建立,勢在必行,亦唯如此,才能達成上述之理想。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