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 error
Flash error
Flash error

:: 相關連結 ::
專任老師兼任老師

姓名 陳正哲
姓別
電郵 chengche@mail.nhu.edu.tw
職稱 助理教授
E-mail:at9469@hotmail.com
部落格:http://aleamasa.blogspot.com

 

研究室&分機:

學慧樓H238 , 分機 56238

學歷

  •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學士
  •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
  • 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研究生」修畢
  •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專攻 博士

經歷

◎國際

  • mAAN(modern Asia Architectural Network)Core member
  • 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 藤森照信研究室 亞洲調查Research Assistant
  •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專攻 鈴木博之研究室 客座研究員
  • 國際都市再生中心(cSUR)獎勵研究員
  • 日本設計(株)&日本Land Design(株) 台灣事務所窗口
  • 中國山東大學客座教授
  • 日本住宅總合研究財團研究選獎特優受賞
  • 日本東北311災區-石卷市藝術陪伴團團長

◎私部門

  • 府城社區營造中心、社區規劃支援中心共同主持人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主任、環境藝術研究所所長
    環境設計與區域再生中心主任
    台灣田野學會籌備委員、常務理事
    台灣環境與藝術學會發起人、創會榮譽理事長、常務監事
    台灣建築史學會發起人、會員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發起人
    嘉義城鄉環境再生學會發起人、籌備委員會主任
    嘉義縣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
    南方華人學派召集人
    環境與藝術學刊主編
    建築學報審查委員 思與言期刊審查委員

◎公部門

  • 台南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健康城市終身學習推動小組委員 
    台南市健康永續綠色城市推動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歷史文化顧問小組顧問 
    台南市環境景觀總顧問團隊顧問
    台南縣第二級古蹟南鯤鯓代天府修復顧問小組委員 
    嘉義縣中埔鄉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 
    嘉義縣大林鎮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都市設計審查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遺址、古物、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
    嘉義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 
    台中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 
    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台南市社區教育學習推動小組委員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畫委員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南區督導團委員

著作:
一、專書及專書文章(出版品)

  1. 陳正哲、1999.11、《台灣震災重建史》、南天出版社、台北。
  2. 陳正哲、2004.03、《殖民地都市景觀之生成與日式生活文化之定著》、東京大學博論。
  3. 陳正哲、2006.02、「日本時代木造宿舍之建築技術」(『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歷史建築圖錄1937-1942』,國史館台灣文獻館,pp.181-182,南投。)
  4. 陳正哲、2006.09、「原生建築デソ招待–食用ソ建築、コゑホネエろ」、146-153(『10+1』,INAX,日本東京。)
  5.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06.12, Facing Weather and Customs: What Makes Taiwan’s Architecture“Taiwanese” ROUND 01-Jewels: Seleted Writing on Modern Architecture from Asia:89-98.(acetate, Osaka.)
  6. 陳正哲編著、2006.12、『台南市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行動手冊』(台南市政府出版。)
  7. 陳正哲、2006.12、「社區中心主義之文化資產維護時代的到來」、pp.6-11(『台南市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行動手冊』,台南市政府,台南。)
  8. 陳正哲、2006.12、「社區軍事文化景觀保存運動」(『日本在台灣的軍事建築部署與設計』,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pp.7-1~7-8,台南。)
  9. 陳正哲、2008.12、「建築文化資產再生」(『講座專輯26』:157-194、台中市文化局,台中。)
  10. 陳正哲(2009.02)〈蚵貝地景藝術論壇〉《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30引述摘錄。(嘉義縣政府,嘉義)
  11. 陳正哲(2009.04)〈原生建築工作坊〉《台灣建築》第163期:78,81-82引述摘錄。(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台北)
  12. 陳正哲、曾憲嫻(2009.06)〈高雄鹽埕區的發展和城市美學〉《建築師》第414期:96-98。(建築師公會全聯會雜誌社,台北)
  13. 陳正哲(2010.09)〈觔斗雲上的藤森照信〉《台灣建築》第180期:82-85。(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台北)
  14.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11.12, ”Penghu Stone Tidal Weirs Cultural Landscape” The Introduct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Heritage :77-79.(Headquarters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u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15. 磢Q宗治董砲翮鶠]2012.01)〈見ジアボ土木遺{ 第90回 台南水道〉《土木捋x》第97f第1A:10-11。(土木恁B日本)
  16. 陳正哲(2012.07)〈再建デソ意志:鰣掏Uスろソ都市復興 城壁都市ソ震災復興-嘉義1906〉《建築妡x》vol.127 no.1634。(日本建築恁B日本)

二、期刊論文

  1. 陳正哲、2006.06、「日本殖民初期政府建設事業之特質–台灣建設史之官方建設主體研究」(『環境與藝術期刊』第四期,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pp.37-45,嘉義。)
  2. 陳正哲、2006.12、「官民合作之土地建物開發公司的產生-台灣建設史之都市經營主體研究」(『規劃學報』第三十三期,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pp.77-90,台南。)
  3. 陳正哲(2007)〈日本殖民初期台灣建設業者活動概況之研究-台灣建設史之民間建設主體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第五期:69-81。
  4. 青井哲人、角南聰一郎、陳正哲、張亭菲(2008)〈台o漢人住居ズノヘホペ「總舖」ソ調蒗膍s〉《住宅總合研究財團研究論文集》第三十四期:195-206。
  5. 陳正哲(2008)〈水生都市曼谷之上陸演化-都市之原生文化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第六期:69-86。
  6. 陳正哲(2009)〈澎湖土生土長之砌石技術-建築之原生文化研究〉《通識研究集刊》第十五期:97-114。
  7. 青井哲人、陳正哲(2009)〈震災ソ躅駍O住ネゆソ躅--日本統治下台oソ震災シ復興〉《エネゆボモ》第89期:38-42。(住宅\合研究財o,東京)
  8. 陳正哲,2011.06,〈鐵道設站與住宅區開發-台灣建設史之規劃思想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第十期:79-90。
  9. 石豐宇、陳正哲、蔡東波,2012.02審查通過,都市公共空間犯罪預防理論之初探:以減少機會途徑為研究方向,建築學報(TSSCI)。

三、研討會論文

  • 陳正哲、2005.06、台灣原生建築初探、城鄉永續規劃與文化研究研討會、pp.86-89。
  • 陳玫錦•陳正哲、2006.03、「烘爐窯–文化景觀的想像」、pp.7-15(城鄉永續規劃與文化研究研討會,南華大學,嘉義。)
  • 陳正哲•曾憲嫻、2006.03、「景觀文不文化-日本景觀法案、台灣景觀法草案、新版文化資產法之間」、pp.3-6(城鄉永續規劃與文化研究研討會,南華大學,嘉義。)
  • 陳正哲、2006.07、「景觀之文化內涵與新分類」、pp.61-67(原生之雲 地景之林–文化與鄉村地景研討會,南華大學,嘉義。)
  • 陳正哲、2006.10、「社區軍事文化景觀保存運動」(台灣日治時期軍事設施–部署、設計及再利用國際研討會,陸軍軍官官校,pp.7-1~7-8,台灣鳳山。)
  • 王國禧•陳正哲、2006.11、「澎湖石滬之築造開拓年代初探」(文化資產新視野-第六屆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澎湖縣文化局,pp.112-125,澎湖。)
  •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06.12,‘The Start Point of “Taiwan Architecture”– Taiwan Architecture Society’:567-57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Kyoto, Japan.)
  • 陳正哲、2007.04、「原生建築與文化地景-追索與實踐」(南方凝視與環境藝術研討會,台南市政府/台灣環境與藝術學會, pp.59-75,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王國禧•陳正哲、2007.04、「有鼻就有礁,有灣就有沙」:石滬之地理環境初探(南方凝視與環境藝術研討會,台南市政府/台灣環境與藝術學會, pp.21-33,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曾憲嫻•陳正哲、2007.08,「設計藝術教育之行動實踐-以大學校園創意場景為例」(現當代中西藝術教育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pp.97-107,中國泰安。)
  • 陳正哲、2007.09、「台北ズれんペ日本人ネグソ原風景」(第一屆台日文學與城鄉意象研討會,南方華人學社,pp.103-113,國立台灣文學館。)
  • 陳正哲(2008)〈原生建築創作之啟發〉「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論壇」:18-21,嘉義縣政府文化處,嘉義布新國小。
  • 陳正哲(2008)〈衍義性原生建築操作〉「原生建築座談會」:15-18,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台南科學園區。
  • , 2009.10,‘City Branding--The Development of Kaoshiung Yencheng District and the Urban Aesthetic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ern City, Hong-Kong.)
  • 陳正哲、陳麗映,2009.05,〈大埔竹造建築履歷之台灣竹材流通考察〉「城鄉社區對位學術研討會」:71-90,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嘉義市博物館。
  •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10.02,‘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Taiwan’(Speech on China Studies Program, the Henry 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陳正哲(2010)〈由白、紅、粉到紫派之日本當代建築家評析〉「社造可大可小—環境生存與場域生活研討會」,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嘉義市博物館。
  • 陳毓茹、陳正哲,2010.11,嘉義縣民雄鄉日誌時期之人口成長與分佈,社造可大可小-環境生存與場域生活研討會。
  • 林美賢、陳正哲,2010.11,聲的地方、失真空間-嘉義市西市場變遷之研究,社造可大可小-環境生存與場域生活研討會。
  •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11.09,‘Culture-led Urban Regeneration-An Example from ZONG-YE Historical District in Tainan.’(New Challenges for European Regions and Urban Ar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ain.)
  • 劉坤霖、陳正哲,2011.12,綠色台灣計劃—全民造林,鄉城發展與文化創意-第八屆環境異議研討會。
  • 張憶汝、陳正哲,2011.12,嘉邑行善團建造橋梁之特質研究,鄉城發展與文化創意-第八屆環境異議研討會。
  • 陳信煜、陳正哲,2011.12,台東縣秀明自然農法耕作方式之研究,鄉城發展與文化創意-第八屆環境異議研討會。

執行計畫:


類 型

案?? 名

職? 務

主辦單位

經費

期? 程

調查研究與保存活化

台灣樟腦業製腦空間之區域性格與生產方式-客家產業及其文化研究

計畫主持人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5萬

2008.03-2008.12

吉貝石滬整修研究規劃

計畫主持人

澎湖縣文化局

70萬

2005.06-
2005.11

高雄縣原日本海軍通信隊基地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協同主持人

高雄縣文化局

86萬

2005.06-
2006.06

台灣漢人住居所見「總舖」之研究

共同主持人

日本住宅總合研究財團

189萬日幣

2006.06-2007.10

澎湖縣馬公篤行十村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計畫

共同主持人

澎湖縣文化局

60萬

2006.02-
2007.03

澎湖縣R葉灰窯調查研究保存再利用計畫

共同主持人

澎湖縣文化局

30萬

2006.02-
2007.03

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區調查研究與規劃

計畫主持人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130萬

2010.06-
2011.02

環境資產相關規劃

南瀛古官道歷史空間規劃設計

計畫主持人

台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200萬

2009.11-2010.05

台江內海遺跡與古官道歷史生態網之先期規劃

共同主持人

台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90.6萬

2007.09-
2008.08

永康市通勤通學減碳道路網計畫

共同主持人

台南縣
永康市公所

190萬

2009.04-2009.12

樹谷園區環境友善回饋
實質改善計畫

計畫主持人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

100萬

2008.05-
2008.12

雲林縣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規劃

協同主持人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

289萬

2006.01-
2006.12

提昇鹽埕埔地方視覺美感規劃研究

共同主持人

高雄市文化局

280萬

2009.04-2009.11

新草衙地區都市更新計畫

協同主持人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

140萬

2008.09-2009.01

嘉義縣景觀綱要計畫

共同主持人

嘉義縣政府

299萬

2011.08-2012.08

社區總體營造

豐華社區營造計畫

計畫主持人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

30萬

2007.09-
2008.03

95年度文建會社區營造輔導計畫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81萬

2006.10-
2007.06

95年度台南市社區規劃支援中心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414萬

2006.12-
2007.12

96年度府城社區營造中心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局

250萬

2007.09-
2008.03

97年度府城社區營造中心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282萬

2008.05-
2009.02

98年度府城社區營造中心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275.5萬

2009.07-2010.04

99年度府城社區營造中心

共同主持人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275萬

2010.09-
2011.02

100年度嘉義市社區規劃師駐地環境改善計畫

共同主持人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450萬

2011.07-2012.04

100年度嘉義縣社區營造中心

計畫主持人

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166萬

2011.08-
2012.05

國科會計畫: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都市再生之舊建築活化利用研究-以數位旅館空間 為例』計畫主持人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舊街區再生方式之研究』共同主持人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舊街區再生操作機制之研究-從文化都市之觀 點』共同主持人

專長:原生建築
都市與鄉村再生
環境形成與建設史論
產業遺產及社區文化資產營造保存

作品:【種子飛行-和樹一起長大】展場企劃施工,2005.10-11,台南科學園區聯奇開發廠區。
【土見竹】設計、施工、教學,2006.03,奇美TV科技園區。
【鋼健竹-風光水土原生建築】,設計、施工、教學,2008.11,樹谷園區育苗場。

國際活動:曼谷舊外國人居留地公共設施測繪調查(2001);曼谷華人街及回教區街屋測繪調查(2002);吉隆坡、麻六甲、新加坡舊市區騎樓普查(2004);帛琉軍事遺產保存與再發調查(2005);日本人間環境大學海外共同調查研究(2006);日本明治大學海外共同調查研究(2008);廈門舊市區街屋普查(2009);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互訪(2009);美國華盛頓大學傑克森學院演講(2010);日本明治大學海外設計實習工作營(2010);德、韓、台國際志工修屋藝術工作營(2010);國際建築大師藤森照信台灣茶室構築(2011);春天的約定-新台灣壁畫隊日本東北災區藝術陪伴workshop(2012)。

執案

  •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吉貝石滬整修研究規劃』計畫主持人
  • 澎湖縣文化局『?葉灰窯調查研究與保存再利用計畫』共同主持人
  • 澎湖縣文化局『馬公篤行十村日式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規劃』共同 主持人
  • 澎湖縣文化局『澎湖縣歷史建築馬公篤行十村細部調查研究、測繪暨修復規 劃』顧問
  • 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規畫』協同主持人
  •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顧問
  •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大埔藝術村暨藝術造鄉計畫』竹厝組策展人
  • 台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台江內海遺蹟與古官道歷史生態網之先期規劃』共 同主持人
  • 永康市公所『永康通勤減碳道路網計畫』共同主持人
  •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樹谷慢活減碳道規劃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
  •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樹谷園區環境友善回饋實質改善計畫』計畫主持 人
  •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豐華社區營造計畫』計畫主持人
  • 高雄市文化處『提昇鹽埕埔地方視覺美感規劃研究』共同主持人
  • 高雄市都市發展處『新草衙地區都市更新計畫』顧問
  • 高雄縣文化局『高雄縣原日本海軍通信隊基地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協同主 持人
  •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區處『高雄縣縣定古蹟橋頭廠廠長與副廠長日式宿舍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顧問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松山菸廠歷史建築圖錄委託研究案』顧問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電公司文化性資產清查與保存再利用輔導計畫』 顧問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樟腦業製腦空間中的區域性格與生產方式-客家產 業及其文化研究』計畫主持人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都市再生之舊建築活化利用研究-以數位旅館空間 為例』計畫主持人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舊街區再生方式之研究』共同主持人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舊街區再生操作機制之研究-從文化都市之觀 點』共同主持人
  • 『台灣震災重建史-日治震害下建築與都市的新生』1999.11,南天出版社
  • 『殖民地都市景觀之生成與日本生活文化之定著』2003.12,東大博論

著作

  • 陳正哲、2006.02、「日本時代木造宿舍之建築技術」(『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歷史建築圖錄1937-1942』,國史館台灣文獻館,pp.181-182,南投。)
  • 陳正哲、2006.09、「原生建築デソ招待–食用ソ建築、コゑホネエろ」、146-153(『10+1』,INAX,日本東京。)
  •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06.12, Facing Weather and Customs: What Makes Taiwan’s Architecture“Taiwanese” ROUND 01-Jewels: Seleted Writing on Modern Architecture from Asia:89-98.(acetate, Osaka.)
  • 陳正哲編著、2006.12、『台南市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行動手冊』(台南市政府出版。)
  • 陳正哲、2006.12、「社區中心主義之文化資產維護時代的到來」、pp.6-11(『台南市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行動手冊』,台南市政府,台南。)
  • 陳正哲、2006.12、「社區軍事文化景觀保存運動」(『日本在台灣的軍事建築部署與設計』,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pp.7-1~7-8,台南。)
  • 陳正哲、2008.12、「建築文化資產再生」(『講座專輯26』:157-194、台中市文化局,台中。)
  • 陳正哲(2010.09)〈觔斗雲上的藤森照信〉《台灣建築》第180期:82-85。(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台北)
  • Chen Cheng-Che(陳正哲), 2011.12, ”Penghu Stone Tidal Weirs Cultural Landscape” The Introduct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Heritage :77-79.(Headquarters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u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 陳正哲(2012.07)〈再建デソ意志:鰣掏Uスろソ都市復興 城壁都市ソ震災復興-嘉義1906〉《建築妡x》vol.127 no.1634。(日本建築恁B日本)
  • 『台灣震災重建史-日治震害下建築與都市的新生』1999.11,南天出版社
  • 『殖民地都市景觀之生成與日本生活文化之定著』2003.12,東大博論
  • 『台南市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行動手冊』2006.08,台南市政府

作品

  • 【種子飛行-和樹一起長大】展場企劃施工,2005.10-11,台南科學園區聯  奇開發廠區
  • 【土見竹】設計、施工、教學,2006.03,奇美TV科技園區
  • 【鋼健竹-風光水土原生建築】,設計、施工、教學,2008.11,樹谷園區 育苗場

測繪普查

舊台灣鐵路總局測繪調查;臨濟宗護國禪寺測繪調查;藝術家聯誼中心-陳朝駿宅測繪調查;龜山電廠測繪調查;桃園地區日治時期建築構造物之建築文化資?普查;荷蘭時期烏山頭水庫水利施設遺跡測繪調查;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普查;榮星幼稚園─辜顯榮宅測繪調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地內台電宿?區普查測繪;921震災區建築破壞普查;田中鎮舊市區街屋與合院測繪調查;灣裡地區總鋪測繪調查;中坑地區客家菸樓測繪;澎湖日式宿舍測繪調查;新化西拉雅地區竹管厝測繪調查;白河地區竹管厝測繪調查;大埔地區竹管厝測繪調查;曼谷舊外國人居留地公共設施測繪調查;曼谷華人街及回教區街屋測繪調查;吉隆坡、麻六甲、新加坡舊市區騎樓普查。

專長

  • 原生建築
  • 都市與鄉村再生
  • 環境形成與建設史論
  • 產業遺產及社區文化資產營造保存

英文簡歷

Cheng Che CHEN

Chair, Department of Human Landscape & Architectur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 Art, Nanhua University

TEL:886-6-237-4478
FAX:886-5-242-7121
E-mail:chengche@mail.nhu.edu.tw
Educational background:Ph.D., Tokyo University
Specialty:

  • Vernacular Technique
  •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 Urban Regeneration
  •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ork Experience:

  • 1998.07∼1999.03 Project Manager,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 Chun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CYCU, Taiwan)
  • 2001.06∼2002.03 Research Assistant,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in Tokyo University.
  • 2004.06∼2005.01 Representative, NIHON DESIGN & NIHON LAND DESIGN(NLD)Taiwan Office.

Go Top

 

 

Copyright © 2006 南華大學 建築與景觀學系/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622 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中坑32號 / TEL: 05-2721001轉2221 / FAX: 05-242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