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二十多年前一批海外優秀華裔學者提出「華人經濟圈」的理論,兩岸整合的理想主義未來思潮隨之而起,這股思潮首先喚起海外華人的新中國夢,繼而席捲兩岸三地的本土。他們預測以經濟整合為誘因,本世紀末下世紀初兩岸全面整合的理想必定實現,最終一個自由、富強的統一新中國必定誕生,而由於她的出現,未來世界的新秩序也將改觀。 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儘管曲折起伏,但大體上並沒有脫離上開思潮的基本軌跡;然而,從一九九五年開始,這種經濟主義的兩岸關係未來觀宣告破產,原因是經濟學理論中,「人是經濟動物」的基本假定並不能在兩岸關係研究中貫徹始終,而被「人是政治動物」的假定所逐漸取代。兩種假定的基本區別在於:前者認為人受經濟利益驅使,利潤原則誘發資本、勞務和資源的流動以及促成經濟優勢互補的實現;後者相反,認為人的經濟利益受政治利益規範,「敵友」立場高於「向錢看」的原則,換句話說,為「友」賠錢不見得不划算,由「敵」賺錢則很可能是大上其當,一個經常告誡的例子是,中共利用台商「以商圍政、以民逼官」。 顯然兩種理論各有偏頗,尤見於後者,因為兩岸都是基因不可改變的中國人,兩岸都堅持天下只有「一個中國」,別無分號,政府宣布「解嚴」之後,欲再宣示大陸為公開的敵人實在有傷大雅。為了跳出中國人情結這個陷阱,「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和「台灣自成一國」的社會思潮再起,在此意義下建國黨的成立絕非偶然,如果他們執政,兩岸關係變成單純的國際關係,國際關係的「敵我」界定比較簡單,基本上取決於外交上是否互認。至於台灣能否「建國」,這是另一個問題,在此不加評論。 由此觀之,兩岸關係發展由於演變分支(Bifurcation)的增加而愈趨複雜。最新的渾沌論(Chaos)告知,如果一個問題的變化分支(即變化的可能性)由一而二,由二而四等等,最終將失去對變化的預言能力,說得通俗一點,叫做未來受偶然因素強烈支配,一切既定的政策設計和規劃均受渾沌干擾,「國統綱領」、「亞太營運中心」都可能成為廢紙一張。尤其在兩岸經濟關係方面,如果隨機因素繼續使政策朝令夕改的渾沌下去,對台灣整體發展無疑是弊多利少。例如經貿特區究竟是否包含大陸、對大陸投資究竟要不要設限?如果最高長官說「NO」,下屬長官甲說,「NO的意思中有YES」,而乙說「NO就是NO」,洋人會怪怪,台灣人點頭究竟是YES,還是NO呢?最後結論到台灣投資要小心;對島內的廠商,政策成了犯忌的測試,廠商為維護「政治尊嚴」,開始營造「曲線愛國工程」,把資金多裝幾個開關,需要時把美國(或其他第三地)到大陸的管子打開,結果是台灣國際收支的資本賬大混亂,讓你有天大的本事也算不清大陸投資以及資金回流到底有多少,或者更巧妙一點,要多則多要少則少,包你滿意。 海外投資(包括大陸投資)是任何經濟體由內向外擴張的一個國際化過程,現在出了負面形象,海外投資的新名詞叫做資金外流,並把它和產業空洞化和景氣低迷畫上等號,同時把「留根」作為愛國之試金石。然而無論經濟部主計處的統計資料或最新的各種廠商調查,都沒有說明這種因果關係,相反的只說明了國內投資障礙是因,資金掃地出門為果,如果在兩岸經濟交流上收縮,既挫傷台商感情又會使既成的各種經濟問題惡性膨脹。問題在如何管理「西進」,新加坡、日本乃至韓國的經驗很值得思考。 新加坡是政府衝出去,統一規劃,由一帶十,從「蘇州城市園」做起,軟體(城市管理經驗、人員培訓、技術轉讓)帶出硬體(設備、工程),幾年功夫規模已擴展到全大陸的服務業和城市管理。日本是以銀行作前鋒,生意未談鈔票已到,這樣的氣魄哪個市場吞不下。無論是星、是日,成功的秘訣在於政府是中流砥柱,難道他們有特殊的護身符不怕「中共統戰的猛獸」,或是我們既無勇也無謀面對「猛獸」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台資撤軍。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九日《中國時報》) |
[ 上一篇 ]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