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previ.gif (1415 bytes) [ 上一篇 ]

4.   提高綠色投資 減少空氣污染

[ 下一篇next.gif (1425 bytes)

  亞當與夏娃偷嚐禁果繁衍了人類,人類為了生存產生了經濟,經濟活動的後果帶來了污染,這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則。它們是如何地驚人成長,需要定量描述,最好的公式便是指數成長,何謂指數成長?其實你並不陌生,銀行的儲蓄就遵照這種方式。如果年息七分,或者說成長率百分之七,一年後連本帶息為一百零七元,十年後是一百九十七元,成長約一倍,成長率越高增加一倍的時間(簡稱倍增時間)越短,如果一種成長其倍增時間越來越短,這就是爆炸性的超指數成長,人口就是這樣。遺憾的是空氣污染的成長方式也是這樣,只是成長率有別。

  由於二氧化碳的增加和臭氧層的破壞,全球地表的溫度與一兩萬年前比較上昇了攝氏十度,九二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全球環保會議,發表了「里約宣言」和簽署了「氣候變遷公約」,為了後代的福祉各國有責任防止溫室效應的擴大,各國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有環保的行動和空氣污染的減量措施。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九九二年為二四○億公噸,預測二○一○年將增加到三四○億公噸,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二,二○一○年全球平均氣溫還要再上昇一度(北極地區為二度),於是海平面將上升三十公分、乾旱、洪水和高溫將給人類無窮困擾。

  據筆者最近完成的一項空氣污染預測研究,二○一○年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成長到八一年的四倍,九五年的一倍半,未來十五年的成長率是百分之二點七,超過預測的全球平均成長率(百分之二),如果聯合國的相關環保組織以此作為接納標準,那位外交家有務實地本領「務實進去」。在空氣中形成酸性沈澱物(諸如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排放量,二○一○年各為九五年的一.五倍(成長率百分之三)和一.六倍(成長率百分之三.二),以人口平均的有害氣體排放量被稱作污染負荷,與九五年相比到二○一○年時:二氧化碳污染負荷成長到一.三倍、氮氧化物成長一.三倍、二氧化硫成長一.四倍。當然這樣的水準以全球而論絕不是很差的,但卻是平平的,問題是求勝爭贏的心理中為什麼要缺少這個最現代化最時髦的綠色追求呢?

  要想在下一個世紀的全球綠色競賽中台灣成為贏家,不外二途,提高綠色投資的比重和能源效率,先進工業國(比如七強)在空氣污染轉型期(七十年代中)投資於治理污染的費用約為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二,而台灣則不足百分之一。據我研究,綠色投資在台灣若增加到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二,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將減少百分之十二左右,更為根本的途徑是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在日本每一公噸油當量的能源消耗可創造五千六百美元的國民生產毛額,在台灣這個數字是二千七百美元,假定從今年起台灣的能源使用效率以百分之一的速度指數成長,那麼到二○一○年各種有害氣體排放量將維持在現有水準並出現下降趨勢,屆時台灣的環境轉型期真正到來,台灣的綠色奇蹟一定為人稱頌。

  遺憾的是兩岸人工的政治氣候蓋過天候,兩岸真正重視的是黑色軍事投資(槍炮由黑色金屬製造),兩岸都在追求黑色投資在國民生產毛額中比重中的成長,筆者利用三十多年兩岸軍費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說明台灣軍費每增加百分之一,經濟成長率下降千分之一.八,大陸是千分之三,損失更大,這才是作為中國人的真正悲哀呢!

  許多政治人物不見得知道綠色政策對於鞏固執政或競選的重要性,美國杜蘭大學政治系布切德教授一九九四年作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統計分析,結果他發現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十七個國家(包括美英德法),有害氣體排放量的減少與各國社會民主黨的選票、所得議席數以及內閣官員數目息息相關。進行政黨政治和民主選舉的今日台灣,這難道不值得選民與候選人共同思考嗎?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六年一月五日《中國時報》)


 

previ.gif (1415 bytes) [ 上一篇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下一篇next.gif (142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