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兒童幸福感之探討

謝美香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在二○○六年十一月調查的「兒童人權成績單」中發現:台灣兒童人權發展的整體現況為71分;62的孩子認為功課壓力太大,「教育權」分數令人搖頭,只有72分;孩子擔心被傳染疾病並且常常覺得心情鬱悶,所以「健康權」只有67分;孩子擔心被壞人誘拐或綁架,所以基本人權67分;兒童的社交能力的指標有79分,且94的兒童都有知心朋友;但調查發現有25的孩子被同學欺負時,常常不知所措(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6)。而講義雜誌本著『幸福共和國』的理念,已連續辦了六屆針對全國國小兒童進行的「幸福大調查」。調查結果指出,小朋友覺得幸福的比例二○○一年為84.8、二○○二年為80.8、二○○三年為76.5、二○○四年為74.6、二○○五年為78.5、二○○六年為79.0。將這六年來的數字做個整體比較,發現前四年兒童的幸福感一路呈現下滑現象,後兩年則有微幅上揚的趨勢,這其中是否隱含了兒童已經愈來愈幸福了呢?可是當又問到「未來幾年會比現在幸福嗎?」但卻只有45.7兒童能自信答出,可見兒童對未來充滿悲觀與不確定性。所以本文想針對國小學童的幸福感做一探討。

 

貳、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心理學家對幸福感的理論看法,大致分為下列四類:一、需求滿足的觀點;二、特質的觀點;三、判斷的觀點;四、動力平衡的觀點。茲就幸福感的理論及內涵闡釋如下:

一、需求滿足的觀點(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需求滿足論認為,幸福感主要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在Maslow的需求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中,不但強調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同時更指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當個體的需求滿足時,就會產生幸福感;若個體的需求長期無法獲得滿足時,則會導致不幸福。因為需求滿足的觀點,著重於事件滿足後對幸福感的影響,所以個體的幸福感,會隨著生活事件的變動,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感受。其理論又可分為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三個理論。

(一)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每當需求得到滿足或目標獲得實現時,那種欣悅與滿足,可讓幸福感湧上心頭。幸福就像是一個可奮鬥的目標,是人生追求的方向。人們的腳步追隨著需求與目標的軌道,層層前進,當目標達成之際,常伴隨著強烈的自主感與成就感。這種需求滿足的經驗,即幸福感提升的最大原動力(Sheldon Kasser, 2001)。

(二)苦樂循環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循環理論認為,快樂和痛苦其實是相依的,無所匱乏的人是無法體會到幸福的滋味。當個體的需求長期被剝奪,如果突然獲得滿足時,就會產生更強烈的幸福感(Houston, 1981)。

(三)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強調,幸福感是人們主動且專注地參與任何活動時的副產品。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潛能與才幹,經由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成功且充分的把這些能力發揮出來,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這就是幸福感。  

二、特質的觀點(Trait Theory)

特質理論主要說明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感到幸福?有的人卻難以感到幸福?其關鍵點在於個人的特質。而特質理論又可分為人格特質理論及聯結理論。
(一)人格特質理論(personality trait theory)

        人格特質理論強調幸福感源自於穩定的人格特質。這種幸福感的人格特質可能導因於先天的遺傳因素,即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歷程;也可
能是後天學習的結果(Veenhoven, 1994)。
(二)聯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聯結理論以認知的觀點,來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感到幸福,而有的人卻容易陷入悲傷的漩渦中。因為在人們成長過程中,對於世事的認識,不管是喜、怒、哀、樂,都會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成,分門別類的存進腦中的資料庫,形成自己的一套認知架構,作為日後判斷事物的參考依據。這種認知架構會和記憶網路聯結。當生活事件發生時,體會透過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直接作反應。所以認
為自己很樂觀者,是因其擁有一個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路,所以容易誘發幸福感的產生林子1996;施建彬,1995;顏映,1998
三、判斷的觀點(Judgement Theory)

        判斷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一種比較的結果,是個人的主觀感受。比較的參照標準有,分別為過去的自己、處境相同之他人與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標;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後所得到的結果。判斷理論又可分為
社會比較理論、適應理論與範圍-頻率理論、期望水平理論、多重差異理論及修正理論五個派別。
(一)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是與別人比較的結果,判斷標準為他人,這些人可能是家人、朋友,甚至是不認識的人,都是參照的標準(郭俊賢,1993)。比較之後,若優於對方則會有幸福的感受,若較遜於對方則會有不幸福的感受。
(二)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與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這兩理論都認為,幸福感是現在的生活狀況和過去的自己相互比較;比過去經驗好時,個體就會產生幸福感。適應理論認為幸福或不幸福感的產生是因為個體經驗到從未發生的事情,但經過一段適應期之後,這種幸福或不幸福感的記憶將變淡,內化為日後判斷幸福感之參照標準。爾後,只要再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就會和此新的參照標準相互比較。比較結果若比以前好,幸福感便產生;反之幸福感將減少(Diener Eid, 2004)。範圍-頻率理論是適應理論的修正,雖然個體的參照標準是來自過去的經驗,但標準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事件的發生,
不斷地修正、改變。
(三)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期望水平理論
的參照標準是「個人理想」。幸福決定於個人目前的現實狀況與個人理想目標之間比較後的結果。
(四)多重差異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多重差異理論
的參照標準,包括個體過去的經驗、個人的理想目標、他人。而差距是指個人認為自己目前所具有的一切與自己所欲求的期望之間的差距。選擇的參照標準是多向度的,例如:與他人比較、過去所處的情境、個人期望、生活滿意、個人需求及生活目標等(Diener Eid, 2004)。
(五)修正理論(revision theory)

        判斷理論大都從認知的角度來衡量幸福感,而
修正理論是整合情緒與認知的判斷過程,來評估幸福感。當一個生活事件發生時,體會先利用認知功能加以判斷,分為整體幸福感與特殊領域幸福感。若屬於整體幸福感,則以情感為評判標準,進而評判是否與情感有關。若無關,則從記憶中提取相關線索,建立新的參照標準加以評估。   
四、動力平衡的觀點(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受到個體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與短期變動的生活正負事件所影響。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幸福感因為人格特質而呈現穩定的狀態。只有在生活中發生某些不同以往的經驗時,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就會受到影響。此時人格特質會發揮平衡機制,將幸福感逐漸地拉回原本的穩定狀態(Diener Eid, 2004)。

 

叁、有關國小學童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黃資惠2002)訪談了36 位國小學童對於幸福感的來源、陳述的內容,整理歸納後,作分類如下:

第一類、家庭的和諧:

1、受到家人的疼愛

2、家人能對我好及幫助我

3、有好的爸爸和媽媽

4、有喜愛的家人可以陪我

5、家人可以教我功課

6、有幸福美滿的家庭

7、家人可以常常陪我聊天還有去玩

8、家人能面帶笑容,讓人感覺很親切

9、家人不罵我、打我

10、家人可以聽我的意見。

第二類、同儕的和諧

1、不被班上同學排斥

2、擁有好朋友        

3、不受到大家的嘲弄和欺負

4、受到同學的愛戴    

5、不被同學打或罵 

6、同學會幫助我

7、同學會關心我 

8、能和同學一起玩

第三類、需求滿足:

1、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2、有食物可以吃

3、可以去很多地方旅行

4、可以常常玩電動玩具

5、不用上補習班 

6、可以常常出去玩

7、擁有很多玩具  

8、有衣服可以穿

第四類、生活感受:

1、生活能樂在其中

2、時常面帶微笑 

3、在生活上沒煩惱

4、自由自在不受控制 

5、過著平靜的生活   

6、可以快樂的過每一天

7、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第五類、自我滿意:

1、可以讓大家接受,不做讓別人討厭的事 

2、對身體滿意  

3、充實自己

4、學業成績良好                

5、常常幫助別人

6、生活過得很充實                  

7、脾氣好

由以上的訪談中可發現,國小學童對於幸福感的來源包含了五大類,分別為家庭的和諧、同儕的和諧、需求滿足、生活感受及自我滿意。由訪談中也得知國小學童對於幸福的感覺很單純,不似大人的複雜。國小學童對於幸福感的追求不外乎生活滿意、人際和諧、自我悅納及身心健康。對於父母來說,除了要建立一個和諧的婚姻生活外,再來就是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給孩子愛的需求。對教師來說,是給孩子充分的發展空間,多多挖掘孩子各方面的潛力,而不是只單獨著重於智育,培養多元發展的生涯。對孩子本身來說,是要培養勤奮進取的人生觀,而不是遇到挫折就束手無策,拒絕做個一壓即壞的「草莓族」。

國小學童對於幸福的感受是立足於「需求理論」。需求理論認為,當個體的需求獲得滿足時,就會產生幸福感;若個體的需求長期無法獲得滿足時,則會導致不幸福。國小學童尚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其對於幸福感的獲得只著重現實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這些切身的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後,兒童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其需求就如同Maslow的需求層次論一樣,強調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後,才會再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所以我們可以深切的體驗到,當孩子在其童年歲月中若沒有獲得這些基本的滿足,未來的他,如何再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童年的需求若沒有獲得滿足,成年後的他是否會有所失落的呢?他是否會有更多的動力去追尋更多的幸福而設立目標,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呢?還是消極因應呢?這是我們所需深思的。

 

肆、結論

幸福感是評估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Arkoff, 1970/1988)。國小學童正處於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的「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發展對學童往後的人格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在求學的過程中,兒童若經驗到的是成功多於失敗,將養成積極進取的態度;若經驗到失敗多於成功,則兒童期的創傷經驗將影響個體未來身心發展及生活適應;嚴重者甚至造成社會的亂源,阻礙國家整體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對於兒童的幸福感不可等閒置之。

 

參考書目

林子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6)。台灣兒童人權成績單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1月20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

郭俊賢(1993)。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講義雜誌(2006)。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cyberone.com.tw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Diener, E., & Eid, M. (2004). Global judgm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45-278.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Sheldon, K. M., & Kasser, T. (2001). Goals, congruence and positive well-being: 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theori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 30-50.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