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三角關係∼共親職之探討

蘇淑芳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共親職的三角互動關係是家庭所有互動的核心,這樣的三角互動關係,不僅包含著由「婚姻」結合而成的夫妻互動關係,同時也包含著因血緣結合而成的親子互動關係,而婚姻與血緣兩項關係,正是家庭構成的根本基礎(葉光輝,2000)。家庭系統與精神分析理論指出,共親職(co-parenting)關係是丈夫與妻子在他們的親職角色上成為對手或夥伴的關係,親職聯盟是婚姻關係的延伸。研究發現:和諧的婚姻可能與更敏感的、更有回應的及更支持的親職有關(Gable&Crnic, 1994);養育子女的責任若只由夫或妻一人承擔時,婚姻滿意度較低(Voydanoff &Donnelly,1999);先生是否參與子女的教養工作,與婚姻滿意有很高的相關(Willoughby&Glidden,1995;引自吳明玨,2004)。目前國內學者也關注到共親職的議題,研究顯示:母親對自己的婚姻越滿意,夫妻間共同教養子女的情形越頻繁,共親職合作程度也愈好(呂翠夏,2002b;陳若琳,2003;吳明玨,2004;許學政、蔡嫈娟,2004)。

 

貳、共親職的探討

一、共親職的定義   

葉光輝(2000)認為對於完整家庭而言,共親職的三角互動關係是家庭所有互動的核心,這樣的三角互動關係,不僅包含著夫妻間的互動關係,同時也包含著親子間的互動關係,「共親職」概念能同時關注到家庭兩個重要次系統的交互作用。國內研究此一相關議題,通常以「共親職」、「協同親職」或「共養育」(co-parenting)一詞稱之(呂翠夏,2002a;許學政、蔡嫈娟,2004;郭育祺,2004;葉光輝,2000),其他如「親職的夥伴關係(parenting partnership)」(Floyd & Zmich, 1991)、「父母共同照護(parental co-caregiving)」(Brody, Stoneman, Flor, McCrary, Hastings & Conyers , 1994)、「親職共有(shared parenting)」(Deutsch, 2001)等亦是意義相同的詞彙。
    
「共親職」的名詞源自於心理分析與臨床學者對「親職聯盟(parenting alliance)」的界定(Emery&Tuer, 1993),近年來成為學者爭相研究的議題。廣義的共親職是指至少兩個以上的個體彼此協商同意或是社會期望他們對一個特定孩子的福祉負起共同的責任;狹義的共親職是指夫妻雙方一起合作來教養子女的程度(許學政,2004)。廣義的共親職關係便不論是否具有婚姻關係,可能是未婚媽媽與其母親或褓姆(郭育祺,2004),或者甚至是一起養育孩子的文化或團體(McHale,Kuersten-Hogan, & Rao, 2004; Van Egeren & Hawkins, 2004)。Cohen與Weissman(1984)將親職聯盟定義為一位父親或母親承認、尊重、重視對方的親職角色與職責的能力;家庭結構理論學者Minuchin 將共親職的概念銓釋為「伴侶分享家中主導地位,並彼此相互支持其在家庭中的創造者及領導者的角色」 (引自McHale, 1995)。Cowan與McHale1996)指出,共親職是雙親間如何聯結成「父母」的獨特表徵,即便是在婚姻關係破裂後,其在子女教養上仍擁有一穩固之親職關係。Katz與Gottman1996)從歷程的觀點指出,共親職是指雙親如何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相互互動及支持對方做為父母角色的過程。McHale1995)認為共親職是指夫妻雙方在養育孩子上彼此互相支持的程度。呂翠夏(2002a)也認為「共親職」連繫著夫妻間為人父母的關係,是雙親互相投注與參與在養育子女的工作上。

二、共親職的內涵

協同親職確實是多面向的構念,包含的要素與歷程甚多,交織反映出家庭互動的複雜(呂翠夏,2002b)。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共親職的內涵說明如下:

(一)Cohen與Weissman(1984)提出四個發展親職聯盟的要素:

1.每位父親或母親均需投注心力在孩子身上。

2.每位父或母親均需看重對方在孩子成長上的重要性。

3.每位父或母親均需尊重對方的判斷。

4.無論父母之間的關係品質如何,雙方均需建立溝通管道,持續滿足孩子的需要。

(二)Brody等人(1994)從三個面向建構協同親職:

1、父母的溝通與工具性的支持。

2、父母親對教養子女的衝突。

3、婚姻互動的品質。

(三)Katz與Gottman(1996)從歷程(process)的觀點指出,共親職的歷程包含了雙親如何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相互互動,以及支持對方做為父母角色的過程。

(四)Belsky、Putnam與Crnic1996)認為共親職的事件或情境,必須滿足兩項指標:

1、父母親其中一人必須表現出一親職行為(例如,讚美、安慰或命令孩子)。

2、此事件必須包含雙親及孩子三者同時在場。

在滿足此共親職要件後,再將共親職的事件分為支持的、非支持的及混合的三類。

(五)McHale(1997)並不認為雙親都必須出現在孩子面前,才足以構成共親職的情境要件,他指出,即便只是父或母單一與孩子的互動情境,只要父或母單一的教養行為,涉及到支持或反對不在場配偶,都可以看成是隱性的(covert)共親職情境,雙親都在場的情境是顯性的(overt),兩種共親職情境應有所區隔。

(六)Feinberg2003)認為共親職的內涵應該包含四個部份:

1、夫妻共同經營家庭(Joint family Management)。

2、家務分工(Division of Labor)。

3、支持/貶損(Support/Undermining)。

4、子女教養一致(Childrearing Agreement)。

(七)葉光輝(2000)指出共親職的情境或事件界定的指標:父母親其中一人表現出教養(parenting)行為,而此一教養行為涉及到父、母、孩子三人的互動關係(Belsky, Putnam&Crnic, 1996),而且還必須是經常重複出現的、並對家庭具有重要意涵的三角互動行為組型。

三、共親職的相關研究

(一)、共親職的互動組型

由於有關共親職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分類方法(葉光輝,2000)。研究者將葉光輝對共親職組型所做的分類整理簡要說明如下:

1、以 Lausanne 的三位體扮演典範(triadic play paradigm)的實驗觀察,區分出家庭內四種共親職聯盟型態:合作的(cooperative)、一般的(moderate)、共謀的(collusive)及病症的(disordered)等(Fivaz-Depeursinge, Frascarolo,&Corboz- Warnery,1996;引自葉光輝)。

2、根據促進家庭整合性、夫妻間衝突情形以及貶抑配偶行為等三個向度指標,將家庭的共親職互動分為:支持的(supportive)、一般的(average)、不連結的(disconnected)、苦惱衝突的(distressed-conflicted)及激情的(passionate)等五種類型(McHale,1997;引自葉光輝,2000)。

3、由父母親自陳在教養子女上,配偶在意見溝通及實質幫助兩個面向的支持情形,建構所謂的「知覺到共親職的支持」(perceived coparental support)程度變項(Brody&Flor,1996;引自葉光輝,2000)。

4、葉光輝(2000)以父母在共親職的「同心」、「協力」及「對孩子教養涉入情形」三個向度特徵,做為區分共親職類型的依據。

(二)、共親職的測量

國外有關共親職的測量方式,不外乎以夫妻自陳量表、自然觀察法或實驗室觀察法的方式實施,茲將相關學者的研究,介紹如下:

1、夫妻自陳量表

目前國內外所使用的共親職自陳量表有二,一是Abidin與Brunner(1995)發展的親職聯盟量表(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PAI);另一則由McHale(1997)發展的共親職量表(Co- parenting Scale)。

1)、親職聯盟量表(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PAI)

Abidin與Brunner(1995)將Abidin(1988)最初發展的親職聯盟量表(PAI)80題修定為20題,沿用Cohen與Weissman(1984)親職聯盟四要素而發展,目的在測量父母親自己與配偶在教養子女上合作之程度。Abidin&Brunner(1995)證實PAI具有很高的內部一致性(α.97)。

2)、共親職量表(Co- parenting Scale)

McHale(1997)發展的共親職量表(Co- parenting Scale),對育有相同年齡子女的102位美國母親,回答16題有關自己在家中外顯或內隱的共親職行為,測量四類行為的頻率,包括:家庭凝聚力(有助於凝聚雙親情感的行為)、貶抑(對配偶教養孩子表達負面觀點)、衝突(在孩子面前爭執)、鞏固(教養孩子時強調配偶所設立的規矩或共同的立場)。得出三個主要的共親職行為,包括有助於家庭凝聚力的行為、共親職的衝突以及對配偶的限制、譴責的行為,內部一致性分別達.88、.80以及.75。

3)、自然觀察法

Gable 等人(Gable, Belsky & Crnic, 1995)採用自然觀察法,觀察並擷取日常生活中父母親與孩子三方互動的事件,進行編碼與分類,發現父母親的共親職大致包括支持、不支持或混合型。支持的行為分共同行動、重複、互補、要求協助成功;不支持的行為又分為要求協助不成功、情緒性不支持、就事論事不支持。  

4)實驗室觀察法

國外的研究以實驗設計來觀察家庭共親職的互動情形,在實驗室中設計共親職互動情境,所有的觀察均在實驗室中進行,由研究者判斷、編碼得知行為歷程的資料。McHale與其同僚(McHale,1997;McHale, Rao & Krasnow ; 2000)使用自行開發的父母親自陳量表與實驗室觀察兩種途徑,試圖了解協同親職的個別差異與類型。

   Mahoney、Boggio與Jouriles(1996;引自Kitzmann,2000)行為觀察反映五個變項:對立、溫暖與合作、孩子/成人中心、正向親職參與的平衡、處理孩子行為。。在親子互動情境中,研究結果出乎意料,有婚姻衝突的母親比沒有婚姻衝突的母親,對兒子較為投入。   

國內學者呂翠夏(2002a)則以自然觀察法及父母自陳量表兩種方式,來測量幼兒雙親共親職的行為。自陳量表採用 Abidin與Brunner(1995)所發展的親職聯盟量表,讓雙親回答自己與配偶在教養子女上的合作程度;自然觀察法以文字描述家庭所發生的互動事件,並將其共親職的行為加以分類。

(三)、婚姻關係與共親職的理論

對於婚姻與親子的關連,西方過去的文獻中,有兩派完全不同的觀點以及理論:

1、補償(compensation)理論:Engfer(1988)認為不良的婚姻關係有助於親子代間聯盟,使父母涉入親子的關係,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呈現負相關。研究發現夫妻雙方的共親職程度高,但婚姻關係卻不見得良好(McBride, Brent, Rane&Thomas, 1998; Abidin,1992);Cowan與McHale1996)也指出,共親職是聯結雙親成「父母」的獨特表徵,即便是在婚姻關係破裂後,其在子女教養上仍可擁有一穩固之親職關係。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離婚或分居的夫妻,婚姻品質不佳的夫妻,也可能建構出良好的共親職關係。

2、溢出(spillover)理論:良好的婚姻關係有助於親子關係,而不良的婚姻互動,對於親子互動的品質會有不良的影響,亦即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呈現正相關(Belsky,1984)。研究發現婚姻關係與共親職之間有顯著的相關(呂翠夏,2002b;陳若琳,2003;吳明玨,2004;許學政、蔡嫈娟,2004),CowanmCowan指出婚姻衝突會降低父母對子女需求的敏銳性和參與度,使父母實施嚴控或模糊的管教(林淑貞譯,1994),以上研究結果足以印證溢出理論。

 

叁、結語   

共親職涵括家庭兩個主要次系統間的交互作用,包含著夫妻間的互動關係與親子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婚姻關係與共親職之間有顯著的相關(呂翠夏,2002b;陳若琳,2003;吳明玨,2004;許學政、蔡嫈娟,2004),CowanCowan指出婚姻衝突會降低父母對子女需求的敏銳性和參與度,使父母實施嚴控或模糊的管教(林淑貞譯,1994),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勢必將造成影響。

由上所述,共親職影響著夫妻的婚姻關係以及子女未來的發展,因此共親職是為人父母者值得關注的議題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呂翠夏(2002a)。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南師學報,361-18

呂翠夏(2002b)。學前幼兒家庭之協同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性別角色態度、與父母自我效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3-H-024-021

吳明玨(2004)。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淑貞﹙1994﹚譯/Cowan, C. P. & Cowan, P. A.原著。做父母,也要做情人-別讓養兒育女啃蝕婚姻。臺北:遠流。

陳若琳(2003)。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的婚姻情感與配偶共同育兒對教養品質影響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4,1-14。

許學政(2004)。雙親家庭母親之親職壓力及其與共親職、人格特質之研究。

許學政、蔡嫈娟(2004)。雙親家庭共親職與父職參與之研究。載於2004年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郭育祺(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台北。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3(4)33-76

西文部分

Abidin, R. R. (1992).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1, 407-412.

Abidin, R. R., & Brunner, J. F. (1995). Development of a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4 (1), 31-40.

Belsky, J. (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83-96.

Belsky, J. Putnam. S., Crnic, K. (1996).Coparenting, parenting, and early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J. P. McHale P. A. CowanEDS.,

      Understanding how family-level dynamics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nt  families, 45- 55.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Brody, G. H., Stoneman, Z., Flor, D., McCrary, C., Hastings, L., & Conyers, O.  (1994).Financial resources, pa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parent co-caregiving, and early adolescent competence in rural two-parent Af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5,590-605.

Cohen, R. S. Weissman, S. H.1984.The parenting alliance. In R. Cohen, B.Cohler, S. WeissmanEds.,ParenthoodA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33- 49. New YorkGuilford.

Cowan, P. A., & McHale, J. P. (1996). Co-parenting in a family context: Emerging achievements, current dilemma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74, 93-106.

Deutsch, F. M. (2001). Equally shared parent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5–28.

Emery, R. E., & Tuer, M. (1993). Parenting and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In T. Luster & L.Okagaki (Eds.), Parenting: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121-148.

Engfer,A.1988.The interrelatedness of marriage and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In R.A.Hide J.Stevenson-HimdeEds.,Relationships

        within familiesMutual Influences,104-118.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einberg, M. E.2003.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ing:

        Science & Practice, 3(2), 95-131.

Floyd, F. J., & Zmich, D. E. (1991). Marriage and the parenting partnership: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parents with mentally retarde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26, 1434–1448.

Gable, S., Belsky, J., & Crnic, K. (1995). Co-parenting during the child's 2nd year: A descriptive accou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3), 609-616.

Gable, S. & Crnic, K. 1994. Co-parenting within the family system. Family Relations, 434, 380 - 386.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74, 57-76.

Kitzmann, K. M. 2000.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on subsequent triadic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1, 3-13.

Margolin, G., Gordis, E. B., & John, R. S. (2001). Coparenting: A link between marital conflict and parenting in two-parent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1,3–21.

McBride, Brent, A., Rane, Thomas R. 1998. Parenting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of father involve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73.

McHale, J. P. (1995). Co-parenting and triadic interactions during infancy: The roles of marital distress and child gend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985-996.

McHale, J. P. (1997). Overt and covert co-parenting processes in the family. Family Process, 36, 183–201.

McHale, J. P., Kuersten-Hogan, R., & Rao, N. (2004). Growing points for co-paren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221-234.

McHale, J. P., Rao, N., & Krasnow, D. (2000). Constructing family climates: Chinese Mother's reports of their co-parenting behavior and

        preschooler's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 (1), 111-118.

Van Egeren, L. A., & Hawkins, D. P. (2004). Coming to terms with co-parenting: Implications of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65 – 178.

Voydanoff & Donnelly.1999. Multiple ro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paid worker, spouse, and parent roles with the

       role of the adult chil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13, 725-73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