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應用於國小教學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謝慧齡
壹、緒論
莎士比亞曾說:「世界是一個舞台,而世上的男男女女都只是演員(藍劍虹,2002,81)。」戲劇正是在展演人生;表現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而非僅止於演員於舞台上的演出。教師有講台而導演有舞台;教師有學生而導演有演員;教師有教材而導演有劇本,學校裡有學生(演員)、有教室(舞台)、有老師(導演),其實就是個世界的實驗場。
在教育的改革中,教師是主要的關鍵,只有教師能正視到自己在課程發展中的主要角色,並對自己的教學信念、價值、教育理想、實務知能以及外在環境的挑戰,有所醒思和了悟,而願意突破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積極投入課程與教學實務的更新(甄曉蘭,2003),教育的成果才能持續的往前推動與進步,達到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境地。
有鑒於教育事業是需持續不斷往前進步,教育戲劇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使得許多國家於二十世紀末,完成學制內戲劇課程之教學。本國也不例外,戲劇教育首次列入國家課程是在1998年由教育部公布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歷經2001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實驗教學,於2003年元月又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國家課程(張曉華,2004,345),戲劇教育的種子自此在國家課程中生根發芽。
戲劇教學是以表演當成教學的技巧,應用戲劇的教學媒介來作為其他學科理解之用,九年一貫的戲劇教學不僅止學習表演藝術,還需建立起對文學、哲學、歷史、文化等人文學習上的平素修養。教師除了要具備戲劇表演教學能力外,也要有領域內統整其他學科,領域外統整其他方面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根據不同學習階段知識能力指標,讓學生達到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的學習目標(張曉華,2004,352)。
貳、教育戲劇的本質
戲劇的本質是以人為主體,戲劇一詞Drama是源自於希臘文drainein,指「去做」之意。戲劇就是一種實作的過程。早期亞里斯多德的模仿說是將希臘時期的各種表演,只要是透過動作過程所呈現的內容與型式都包括在內,故一般論及表演時,皆採用戲劇表演的模仿說。尤其戲劇是集結了視覺藝術、音樂、文學、動作於一體的一種表演型式,其包容性最廣。所以,亞里斯多德採廣義的界定,認為各種藝術的表演型式基本上都是模仿,其核心則是以「動作中的人」來完成的 一種過程(張曉華,2003,2)。在教育的本質中強調教學生「教人做人」,以戲劇的表演形式應用於課程上的教學,讓學生經由戲劇的實際體驗去學習,以適應未來生活與社會的需要,奠定學生終生學習與事業發展的基礎,教育的本質與戲劇的本質是可以合而唯一的。
「教育戲劇」在英、美、澳、加等國已有實施,基本上是由任課教師在課堂內所靈活運用的一種戲劇學習與教學的方法。它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時間與空間,也不限制人數的多寡,主要是運用戲劇與劇場的要素與技巧於教室內,作課程的教學,稱之為Drama in Education(DIE)。早期多強調戲劇在教學上的方法與效用。而今成了課程戲劇教學的一般性統稱(張曉華,2004,16-17)。
教育戲劇的教學過程是由教師主導但卻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希望學生經由實作中,對週遭的人、事、物能有更深刻的了解與認知,並非以演出為目的。誠如英國戲劇教育學家彼得•史萊德(Peter Slade)認為:「以演出為主的戲劇,會使兒童在學習認識自己方面漠不關心,反而只想到如何去取悅觀眾。(張曉華,2004,21)」所以教育戲劇的精神和為觀眾而展演的舞台戲劇是有所不同的,而唯有賴教師將教育戲劇的精神實際運用在教室裡去實踐,在教育上才有實質的意義。
參、劇場舞台應用於國小教室情境
一、劇場舞台
在劇場中安排觀眾席方式是取決於舞台與觀眾視向。一般而言分為三種舞台。「鏡框式舞台」(proscenium stage),「伸展式舞台」(thrusting stay或open stage),「環型劇場」(arena theatre)。
圖1:劇場三種基本形式圖(張曉華,2004,187)
(一)鏡框式舞台(proscenium stage)
此舞台的概念是讓觀眾從正面的一般距離看舞台上的演出有如在欣賞一幅畫。因舞台上的一切裝置、機器設備、機關操控均在佈景或布幕背後進行,所以觀眾視覺效果最好,容易馬上融入舞台藝術的氣氛與創作中,但因為觀眾與舞台演員的距離比較遠,互動的關係會因距離遠而在回應上比較緩慢。
(二)伸展式舞台(thrusting stay或open stage)
伸展式舞台是將舞台伸展到觀眾席內,將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拉近,但仍保留舞台的鏡框。觀眾席可以在三個面向看演出,舞台裝置效果仍可在沒有觀眾的布幕之後操作,不但可顧及畫面的美感也兼具了觀眾互動距離與效果。唯舞台裝置方面為避免影響觀眾視線部分,在伸展台上的佈景、道具必須減少或降低高度,在整體的視覺效果上,就必須犧牲部分取景,不若鏡框式舞台完整。
(三)環型劇場(arena theatre)
環型劇場是將舞台置於中央而觀眾席則環繞在舞台四周,他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是互動性最好的一種劇場形式。但在舞台的裝置上,卻必須去除高大的佈景及道具,在視覺上犧牲了許多技術上的效果。
二、劇場舞台的精神運用於教室情境
教師在教授表演藝術課程或戲劇課程時所面臨到的最大困難即是無表演教室可使用的窘境。表演教室雖是一個理想的上課場所,但由於每個學校表演教室場地有限或並無表演教室,與其緣木求魚去等待表演教室,或帶到戶外場地聲嘶力竭效果不佳的上課,其實以教室的現有空間作調整是可以達到戲劇教學的目標與效果。依照劇場的三種舞台「鏡框式舞台」(proscenium stage),「伸展式舞台」(thrusting stay或open stage),「環型劇場」(arena theatre),將教室的課桌椅排列成三種教學模式。
(一)講台式教室空間
將講台位置當成表演舞台,表演者在講台上演出,台下的學生則以傳統式的座椅安排,觀眾的座位朝向前方。此講台式舞台的優點是學生隨時可以上台做演出,教室的座位也不需做更動。缺點是演出的場地過於狹小,觀眾的視線會被擋住觀看效果不佳。
圖2:講台式教室空間
(二)半開放式教室空間
將前半部學生的座位退到兩旁,留下教室前方的表演區,表演者在表演區表演,觀眾則坐在兩旁及後排的座椅觀看。此半開放式的優點是教室的表演區增大學生表演的空間足夠,觀眾坐在座位上也能盡情觀看不會有視線被遮住的困擾。缺點是此表演空間僅限於表演,帶領學生做全班性活動時空間會過於狹小。
圖3:半開放式教室空間
(三)活動式教室空間
活動式教室空間是將全班的桌椅退到兩旁,留下中間的活動空間,此活動空間是半開放式空間的兩倍。表演者可以在活動空間表演,觀眾可以坐在兩旁的座位觀看或坐在活動空間的後半部區域席地而坐。此活動式空間的優點是教室的空間能充分利用到最大的效益,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做暖身活動以順利活動的進行,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小組討論與展演活動的進行,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空間。缺點是此活動式座位需要移動全班的座位到兩旁較費時,但是一開始因為不熟練移動座位需要十分鐘,後來只要五分鐘,等到學生多排練幾次熟練後,三分鐘甚至一分鐘即可完成,優點是學生熟練移動座位後將是最佳的活動展演空間。
圖4:活動式教室空間
肆、創作性戲劇應用於國小教學
一、創作性戲劇
創作性戲劇一詞,乃源自於美國溫妮弗列德•瓦德(Winifred Ward)在
1930年所出版的《創作性戲劇術》(Creative Dramatics)這一本書而來(張曉華,2003)。
「創作性戲劇術」據「兒童戲劇會議」於1956年在《教育性戲劇期刊》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所做的定義指出:
創作性戲劇術,係讓兒童在賦想像力教師或領導者的導引下,創見出場景
(Scenses)或戲劇(Play),在以即興式對話與動作( Improviswed dialogue
and action)表演的一種戲劇教學。它是以促進表演者的人格成長(Personal
development )為目標,而不是去滿足兒童觀眾。佈景與劇裝使用不多。若
有必要呈現這種非正式戲劇給觀眾時,一般而言,他應該是一種示範的性
質(The nature of a demonstration)(張曉華,2003,38)。
根據以上的定義,再與1977年美國兒童戲劇協會(The Children’s Theat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做的延伸類似定義相比較,可發現兩者的核心目標
皆重視學生的「人格成長」。
此目標與我國於1998年由教育部所公佈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
綱綱要的課程目標:
「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
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
,養成充分發展之活潑、樂觀、合群互助、探索反思、恢宏前瞻、創造
進取的健全國民與世界公民 (教育部,1998,2)。」
綜合言之,兩者目標一致,皆是以人為本,進而開發人的潛力。
二、創作性戲劇與教學
瓦德的創作性戲劇技術活動有下列四大項目:(一)戲劇性扮演。(二)故
事戲劇化。(三)以創作性之扮演,推展到正式的戲劇。(四)運用創作性戲劇
技術於正式的演出。而創作性戲劇術應用在幼稚園與低年級(美國國小為一到三年級)階段,則以戲劇性遊戲、創造性韻律動作、偶具(puppetry)、故事戲劇化為主要內容(張曉華,2004,296)。
范長華曾提出創作性兒童戲劇活動的教育功能有四項:啟發兒童創作思考
能力、增進兒童的語文能力、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自動學習寓教於樂。其中
,在培養學童良好的社會行為這部分的教育功能,創造性兒童戲劇活動在心理輔導上的功能有:(一)認識行為的前因後果,敏銳察覺他人的感受,樂於接納意見,與人和樂相處。(二)提供情緒發洩的正常管道。(三)增進兒童處理問題、澄清問題的能力。(四)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培養分工合作的精神(范長華,1990)。可知戲劇活動對於兒童的教育與學習發展以及心理輔導方面是有正面的功能。
戲劇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最具綜合性的藝術形式。誠如亞里斯多得指出
戲劇的六大內容:情節、人物、思想、語言、音樂(現今,音樂一項已不再是戲劇必要的內容)、景觀(胡耀恆譯,2001,51)。簡而言之,戲劇的表演就是將戲劇所含括的要素對觀眾所做的一種展示。其展演的內涵則包括了:景觀(視覺藝術)、音樂,以及人物思想、語言、故事情節的「人文」。可見,任何一齣戲劇的展演,就是一種完整的統整課程模式。
席勒在其《美學教育論》裡曾說:「 所謂遊戲,是勞動者的意識和義務完
全調和時的活動(林文瑞譯,1999,10)。」廚川白村認為:「人只有在遊戲時才是真正的人 」。也就是說,遊戲是人類因自己內心的要求而動,不受外來強制,自由的創造生活。因此所謂「生」,在某種意義來說即是創造(林文瑞譯,1999,12)。綜合言之,只要人活著,即應該從事有創造性的活動才有其意義。
張曉華說:「創作性戲劇是透過創造性戲劇教學法之生動有創造性的教學
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樂趣中學習,並促進兒童人格之成長,能夠發揮自我之潛
能,提供制約與合作的自由空間,藉以發揮創造力並使參與者在身體、心理與
口語上均有表達的機會,自發性的學習,以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奠定基礎
(張曉華,2003,43)」。
試想,還有比創作性戲劇教學更適合應用於國小課程統整課程之教學?
伍、戲劇治療應用於教學課程之實施
(一)
戲劇治療的意義
戲劇能淨化人心、釋放情緒並具有矯正治療的功效,最早見於亞里斯多德的詩學。戲劇治療成為一種學門則是始於英國現代戲劇教育學的先驅彼得.史萊德(Peter Slade),在1930年代將兒童戲劇作為一種淨化方法來協助兒童學習不良與困難者逐漸發展而成的,多年來戲劇治療已成為有系統的學術理論與應用,對有心理障礙、社會困境、身心缺陷或需要實現自我的人提供協助、諮商與治療。一般教師、班級教師、諮商輔導教師和戲劇老師若能具備戲劇治療的基本知識與能力,將可為兒童的輔導工作盡一份努力,以解決兒童問題促進兒童之學習成長。(張曉華,2002,39-40)。
(二)
戲劇治療的程序
戲劇治療一般程序包括暖身(warm-up)、動作(action)與完結式(closure)三階段。戲劇治療學者菲爾.瓊斯(Phil Jones)則將三階段擴分為暖身、集焦(focusing)、主活動(main activity)、完結式與離開角色(closure and de-rolling)及完成式(completion)五個階段。
1暖身階段
通常是採取演員訓練的專注、肢體動作、身心放鬆、遊戲、想像、即興反應等肢體或語言活動設計組合予以應用。暖身階段在使治療團體的每個成員提升或降低精神狀態至活動所須之水準、去思考將所觸及的活動內容,並熟悉適應活動空間與團體,以便後續活動的推展。
2集焦階段
集焦是將治療團體與案主引導至更為接近或連接主要活動主題或內容的過程。在集焦階段,治療師或領導者銜接暖身階段的某些觀點,按計畫領導團體研討或扮演、建立演出主題,選擇或分配角色,共同創造或結合相關素材、擬定演出內容與過程,以作為主要活動階段的依據。
3主活動階段
依據集焦活動所討論出的戲劇形式與方法,將案主的問題、困境、夢幻等內容做演出。一般多以即興的表演為主,案主多會受到鼓勵或引導,充分的發揮想像力,盡情表現,以傳達出外在真實世界與內在心理的思想感覺。其目標在於能夠引發案主的表現願望做直覺本能的反應,以期藉扮演之角色與演出內容,釋放某些情緒。同時亦可在演出中,觀察案主內心的衝突、緊張、矛盾、不滿等因素。
4完結式與離開角色階段
此階段是指案主的情緒淨化或回復真實環境的認知階段。活動程序尋三個步驟進行(1)讓參與者結束演出狀態(2)離開角色(3)角色外的討論或評鑑。透過此階段的冷卻過程能使案主更客觀的對照與探討所扮演角色與現實生活中的差異,發現過去或現在的情況與困難,擴展對事實的瞭解,進而整合各種因素,肯定自己,為自己計畫未來。
5完成式階段
是將上階段所未解決或延伸的問題,即未盡散發的情緒,再給予整合並消除,以確認案主達到身心平衡的境地。可抽取部分問題或安排某些戲劇性暖身活動作為結束,確認案主、治療團體乃至治療師本人,在經歷整個療程後在情緒與認知已完全進入一個新的平靜與穩定狀況。
戲劇治療的程序並非一成不變,乃是要根據不同的團體與案主的特質與產生的問題做適時的活動設計,使戲劇治療活動的過程自然順利才能充分顯示治療師的睿智、領導與治療才能(張曉華,2004,212-215)。
陸、結論
鐵石相擊,迸出火花;激流岩石相衝擊,飛濺出水花,因為兩種力相衝突
才能展現出華麗的人生。「沒有衝突就不會有戲劇的產生。」「No struggle, no drama.」是布倫帝爾詮釋戲劇的名言。戲劇的呈現哪裡只限於舞台(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1999)?教室正是戲劇的實驗場,要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更完滿的人。
在教學方法中,有講述法、小組討論法、創作性戲劇教學法等,放眼現今的教師普遍以講述法即老師說學生聽的方式居多,其次是小組討論教學法是將討論結果上台報告的教學法,前一種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體,後一種教學法雖是以學生為主體但若非全體同學皆上台報告也是只有少數學生參與的方法。唯有創作性戲劇的教學法,是真正以全部學生為主體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機會參與課程內容,融入教學活動的情境,參與和達到表現自我的目的,達到教人做人的教育目標。誠如戲劇教育家朱俐所言:「戲劇教學乃是做中學、學中想、想中做(朱俐,2002)。」學生學習是如此,教師教學不也是如此。
俄國著名戲劇導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說:「真正的演員是那個欲求在其自身創造出另一種生命,令一種比圍繞在我們週遭的現實生活更加深刻和美好的生命
(藍劍虹,2002,157)。」身為一個教師本身的教學工作也是一種表演藝術,也應當有此抱負,並帶著此信念去影響學生。戲劇教學的種子已經於1998年由教育部公布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開始撥種,期望教師能真正重視教育戲劇於課程上的教學精神與實施,相信在越來越多老師的參與努力下戲劇教育必將成長與茁壯,讓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
參考文獻
朱俐(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的統整特性〉。「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
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林文瑞譯,廚川白村著(1999)。《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
范長華(1990)。〈創造性兒童戲劇活動教學與國小國語科教學〉《幼教學刊第
二集—幼兒教育輔導工作研討會論文》。省立台東師範學院。
胡耀恆譯,布羅凱特著(2001)。《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
教育部(199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
張曉華(2003)。《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 台北市:成長基金會。
張曉華(2002)。〈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戲劇課程與活動教學方法〉《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張曉華(2003)。〈國民中小學之表演藝術教學〉《身心障礙創作性戲劇種子培訓研習坊講義彙輯》。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
甄曉嵐(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6-94。
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台北: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