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校務意見表達BBS使用與溝通滿意關係之研究

                                            鄭佩宜(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壹、前言
 
過去大學學生表達校園事務的意見或看法,多半是採取與校方面對面溝通、投書校園意見箱,或是由學生會代表代為傳達其需求,然而因網路的盛行,讓學生能夠更便利地使用網路來表達校務意見,讓校方了解其需求。在台灣許多大學的電子佈告欄的站台中,學校行政單位討論區設置相當普遍,除了可以方便校內行政人員張貼佈告並回覆相關問題,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能有表達校務意見的空間與管道。只是,學生使用這樣的溝通管道(行政單位討論區) 表達意見,究竟滿足了什麼樣的溝通目的與需求,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為何?學生在BBS上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關係為何?這些皆是本研究所關注的問題。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網路蓬勃發展與日益普及的社會裡,新科技對於人際溝通和傳播形式轉變所產生的影響,讓人們的溝通更為便利且無遠弗屆。對於網路抱持樂觀態度的人,將網路的匿名性特質,視為會是導致參與者權力、身份地位與聲望影響力降低的因素,因而身份地位較低者,將會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在溝通時也可以取得較為對等的地位發言,因此,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是具有反階層的特性(吳姝蒨,1996),這派的學者主張存在於社會真實裡的種種社會線索(身份、地位、種族、外貌等),會在網路的互動空間中消失,在這樣缺乏社會情境線索的方式下溝通,因而能使互動更為平等(Siegel, J., Dubrovsky, V., Kiesler, S., and Mcguire, T.W., 1986Faigley, L., 1992)

 

進一步地在組織中,CMC使用者在層級界線模糊的互動環境中,可以以較平等的地位對組織中的人或事進行一些比較不受限制的溝通行為,包括資訊的流通、意見的表達和決策的參與等(Sullivan,1995,轉引自曹佳媚,1998)。透過電腦螢幕,人們可以越過層級界線,進行較為自在的溝通;但是,無可否認地,即使是透過網路,層級的影響力並不會消失,只是以另一監控或其它形式存在,如電子郵件信箱位址與IP address,皆影響著發話者。本文並無意辨證,只是這樣伴隨新科技而產生的傳播方式,的確是會對於組織內部不同層級間的溝通產生影響,以張紹勳(1999)的實證研究結果為例,可知組織中e-mai的使用,對組織溝通是具有「決策參與」、「地位平等」兩項促進民主化的功能,尤其對於決策參與的促進上更為顯著,而組織使用e-mail媒介進行溝通後,最能促進成員「 提供消息/意見的意願」與「參與溝通與決策的機會及意願」。

 

上述的研究結果說明電腦網路系統是可能促進組織中的個人,在意見表達上更為民主。相同地,在大學學校組織裡,學生透過在電子佈告欄張貼文章的方式,因為網路的匿名性,學生是否因此較敢於表達校務意見呢?我們可從學生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發表意見的使用動機看出端倪。 而在學生網路使用更為普及與學校方面更為注重利用BBS與學生溝通、互動的現況下,可針對一般大學學生使用BBS進行校務意見表達的使用現況,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擬探究學生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是否影響其整體溝通滿意?學生對於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與整體溝通滿意程度關聯性為何?

 

參、文獻探討

 
一、溝通滿意
 
()溝通滿意之意涵

Redding (1972)指出「溝通滿意」(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的研究是開始於1959年美國普度大學Dale level的博士論文中,他定義溝通滿意為「成員對自己在組織溝通環境中,所知覺的一種整體滿意的程度」,之後,便陸續有一些關於溝通滿意的研究或相關學者提出的定義,像是Thayer(1968)將溝通滿意定義為「個人對自己成功地與他人溝通,或他人成功地與自己溝通,所感到滿意的程度」、以及Crino& White (1981)則以為溝通滿意是「個人對於在組織中各種不同的溝通形式,其個別滿足的認知程度」。本研究所指稱溝通滿意,是大學學生對於學校內溝通情形之意見表達、訊息傳遞,其所覺知的滿意程度,而下表3-1則臚列國內學者對於溝通滿意定義的解釋。

【表3-1 國內學者對溝通滿意之定義

學者/年代

溝通滿意的定義

依秀(1980)

組織成員對組織內各種意見交流、資訊傳遞的滿意程度。

成業(1982)

溝通滿意是組織成員對於溝通覺得是否滿意的認知程度。

鄭雅文(1996)

溝通滿意組織成員對組織政策、資訊來源、組織中各層面的溝通狀況、成員在組織中自由度等的滿意感覺。

吳淑如(1997)

組織成員對組織內外各種意見交流及訊息傳送等溝通現況所知覺喜歡的程度。

//  李元墩、

蔡文淵(1998)

針對組織內各種不同層次與形式的溝通,成員個人對其質與量知覺的滿意程度。

曹佳媚(1998)

溝通滿意是組織中各種不同的溝通形式,其個別滿意的認知程度。

黃雯汝(1999)

指成員對自己在溝通環境中感到滿意的整體性程度。

 

李嘉奇(2001)

溝通滿意係指組織成員對組織內、外部各種意見交流及訊息傳送的溝通現況所覺知的滿意程度,包含成員對組織政策、資訊來源、組織中各層面的溝通現況、成員在組織中自由度等的滿足感覺。

資料來源:修改自李嘉奇,200159-60

 

()溝通滿意衡量構面

Redding (1972)在歸納了許多研究後,指出組織若要提高成員傳播(溝通)滿足感,就需注意以下的事項(轉引自鄭瑞城,1980:117)(1)讓成員瞭解組織之施策、(2)讓成員瞭解組織對於其工作表現之期望、(3)組織有任何改變時,預先告知成員、(4)成員能自由地提供建議給上司、(5)成員能經由適當的通道獲得組織的重要資訊、(6)接近上司的可能性高、(7)上級成員具開放性,並樂意引發傳播互動(與下屬溝通互動)

 

而溝通滿意的研究自此以後逐漸由單一構面(Unidimension)的概念,學者開始進行視溝通滿意為多重構面(Multidimension)的研究(李元墩、蔡文淵,1998)DownsHazen19731977年發展出一份包括資訊類型(information types)、過程元素(process elements)、溝通關係(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s)及整體項目(global items)四個構面、八十八個題目的原始問卷,對於在美國的六種不同組織的管理與專業人員進行調查,經因素分析與項目效度分析(item validity)後,得出八個構面、四十題的溝通滿意問卷(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簡稱CQS),驗證溝通滿意是多重構面的概念,此八個構面含括的項目如下(DownsHazen,1977)

 

(1)   對整體組織展望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General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對組織訊息(組織的政策與目標、政府行動影響組織的資訊、組織的改變)及整體運作功能的了解程度。

(2)   對組織統整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係指成員獲得有關組織與所屬工作部門環境之訊息的滿意程度。

(3)   對個人回饋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Personal Feedback):指獲得對個人及其工作表現評價的訊息。

(4)   對上行溝通的滿意( Satisfaction with Superiors):指組織成員對向上溝通的滿意程度,三個主要的項目包括上司傾聽與注意部屬表達意見的程度、以及上司提供指引解決部屬相關問題的程度。

(5)   對平行與非正式溝通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Horizontal and Informal Communication):指組織內傳聞、平行及非正式溝通活躍及正確的程度。

(6)   對溝通氣候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cation Climate):是指組織與個人的溝通情形、環境而言,其項目包括上司知道且瞭解部屬所面臨問題的程度。

(7)   對媒體品質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Media Quality):指成員對於組織其反應溝通管道有效性的滿意程度。

(8)   對下行溝通的滿意(Satisfaction with Subordinates):指上司對於部屬提供訊息、溝通情形的滿意程度。

 

DownsHazen(1977)所發展的溝通滿足問卷,是在異質的企業與組織中施測,包括大學、軍隊、醫院、政府部門、專業與商業組織中不同階層的人員。由於CQS施用於不同組織,皆具有相當高的內部一致性及信度,因此,此量表被廣泛地使用來作為測量組織溝通滿意的重要工具(David,1986,轉引自舒緒緯,1990),李元墩、蔡文淵(1998)也指出,自此以後的溝通滿足研究,大多採CQS作為評量工具。

 

()電子佈告欄溝通滿意相關研究

 

在國內有關學校組織中學生使用BBS與整體溝通滿意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有一篇是吳淑如(1997)探究五所軍事院校學生在電腦中介傳播系統的使用與溝通滿意的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軍事院校學生在BBS的使用行為、使用情形、使用能力、使用動機、媒介選擇差異和系統使用滿意程度等變項均與組織溝通滿意有顯著差異。且發現受訪者在「與同學、學長之間常透過溝通彼此交換意見」(平均數3.71)此項題目的溝通滿程度最高 [1],其次依序為「學校能常利用溝通激勵學生增加學習意願」(平均數3.34)與「我和同學、學長之間互動融洽(平均數3.09)等項目,而在溝通滿程度較低的項目是「學校所提供各項校外資訊之訊息傳輸時效」(平均數2.49),其次依序為「學校長官對問題的回答情形」(平均數2.51)與「學校能常用溝通激勵學生以達學校之教育目標」(平均數2.66)等項目(吳淑如,1997)。然而其研究是針對整個電子佈告欄所有討論區,並沒有對學生使用BBS行政單位討論區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與滿意度作進一步探究。

 

()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

 

而針對學生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研究上,較為相關的研究有陳慧紋(1996)、郭嘉文(1997)這二篇研究;陳慧紋 (1996)探究交通大學學生使用電腦網路和校方溝通之滿意度研究結果中也發現,同意度最低、差異最小的滿意情形項目是「我覺得校方通常能很快的解決學生在網路上表達的意見」[2],其次是「我覺得校方很重視學生張貼在行政單位新聞討論群表達意見的文章」。

 

郭嘉文(1997)探究台灣大學圖書館讀者對該校BBS站圖書館討論區的滿意度研究結果中,發現讀者對於BBS站圖書館討論區「各項回覆均迅速不推託」[3]這個項目滿意度最低,其次是「各項公告均能及時提供,使我不致錯失什麼」、「每件詢問均會予以回覆」等項目。

 

統整上述的研究結果,並參考吳淑如(1997)對於溝通滿意衡量構面的定義與各項目因素分析的結果,透過下表3-2的整理,可知大學學生在整體溝通滿意與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較低的項目分別為「溝通氣候」、「個人回饋」、「上行溝通」以及「溝通媒介」等四項因素,而張惠蓉(2002)探究台灣六所大學校長版中校方回覆學生意見的即時性分析實證研究結果中,也發現校方對於學生在BBS討論議題第一反應的平均時間為4.9天,可知校方在回覆學生意見的時間上並不夠迅速,也呼應上述對於「個人回饋」滿意度較低的研究結果。

 

然而,在各校行政單位討論區設置普遍與校方日益重視在BBS上與學生溝通互動的現況下,學生對於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與校方溝通、互動的滿意程度為何?與整體的溝通滿意程度又有何關連性?本研究將表3-2「個人回饋」因素的題項,設計為「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題項,在於考量對於校方在版上回應內容與速度的滿意程度,需要有瀏覽過學校行政單位討論區的同學來填答,並沒有將這部分的題項放入整體溝通滿意量表中。

 

【表3-2】溝通滿意與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較低之因素

滿意度較低之因素

滿意度較低之項目

溝通氣氛

學校能常用溝通激勵學生以達學校之教育目標 (吳淑如,1997)

個人回饋

//因素

學校長官對問題的回答情形 (吳淑如,1997)

各項回覆均迅速不推託 (郭嘉文,1997)

每件詢問均會予以回覆 (郭嘉文,1997)

我覺得校方通常能很快的解決學生在網路上表達的意見 (陳惠紋,1996)

//上行溝通

我覺得校方很重視學生張貼在行政單位新聞討論群表達意見的文章

/溝通媒介

學校所提供各項校外資訊之訊息傳輸時效 (吳淑如,1997)

各項公告均能及時提供,使我不致錯失什麼 (郭嘉文,199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溝通媒介的選擇理論

 

不論是人際或組織溝通,因著傳播媒介的發展,人們溝通方式與溝通媒介的選擇也日益多元,從面對面、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等,到現在的MSNICQ、行動文字簡訊,或是透過BBS、網路論壇等,而人們會選擇哪種媒介進行溝通呢?Fulk et al.(1987)將媒介選擇研究劃分為兩大取向: (1)媒介特徵取向(media characteristics),也就是理性選擇模式(rational choice model)(2)社會影響取向(social influence),前者認為人們的媒介選擇行為是依據媒介本身的內在特徵(inherent characteristics),亦即根據此溝通媒介所能傳輸線索的多寡與工作目的相符與否為主,主要的理論有社會臨場感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short et al.1976)和媒介豐富性理論(media richness theoryDaft and Lengel1984);而後者相關理論有「社會影響模式」(social influence modelFulk et al.19871990),認為人們對於溝通媒介的選擇依據會受到周圍互動的人們的評論而受影響。本研究將從由以下三個理論「社會臨場感理論」、「媒介豐富性理論」與「社會影響模式」以及從O’Sullivan (2000)根據印象管理模式(impression management model)所提出的觀點,作為觀察大學生其校園事務意見表達溝通媒介選擇的基石,並從理論中發展相關研究問題與研究變項。

 

()社會臨場感理論 ( Social Presence Theory )

 

社會臨場感理論是由ShortWillams&Christie(1976)所提出,社會臨場感為使用者透過不同的媒介進行溝通時,在接收不同媒介訊息時將有不同的心理感知,而使用者在使用溝通媒介時,該媒介讓溝通參與者有感覺近似面對面互動的程度,稱為「社會臨場感」。一個能傳遞越多方面訊息的媒介,越能使人有如臨現場的感覺,社會臨場感也越高(王鳳儀,1999)

 

Short等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每一種溝通媒介都有其高低不同的社會臨場感,其差異主要來自於訊息承載的限制,尤其是非語文的訊息(引自柳林緯,1996)。非語文的訊息像是聲音語調、表情、手勢等肢體動作,依社會臨場感理論的區分,面對面的溝通方式是最具社會臨場感的傳播管道,是能夠傳遞最多非語文的訊息,其次是影音溝通、聲音溝通(電話),最後是利用紙本文件。Rice(1993)根據社會臨場感理論觀察新、舊溝通媒介在組織內部運作的適用性,發現在協調、解決爭端與決策等工作,是需要高度社會臨場感的媒介,像是面對面溝通;相對的,若是詢問問題、交換資訊則採用社會臨場感較低的媒介即可。從研究結果可知,使用者會依照不同的溝通需求、目的來選擇不同的溝通媒介(不同的社會臨場感媒介)

 

()媒介豐富性理論 ( Media Richness Theory )

 

Daft &Lengel(1984)首先提出資訊豐富度的概念(information richness theory),將溝通媒介依「資訊豐富度」排列,標準是依照溝通媒介潛在的訊息承載量及其能讓溝通者傳達高模糊性的訊息。資訊豐富度探討的是媒介是否具有傳輸豐富資訊的能力,因而有媒介豐富性理論的產生(陳儀珊,2003)。媒介豐富性理論又稱為資訊豐富度理論(information richness theory),與社會臨場感理論相似,皆偏重在組織溝通媒介選擇在「媒介特徵」取向的論述。

 

Daft &Lengel(1984:191)指出資訊豐富度這個概念是從Weick(1979)Galbraith(1973)的觀點所發展,將組織工作整合為兩項資訊任務類型:一是模糊性(equivocality)的減少;二是充足資訊量的處理,此理論是說明組織如何達到對於資訊量及模糊性減少的需求,亦即當組織中的成員在選擇溝通媒介時,會依據媒介所承載的資訊量與欲處理之工作特性(模糊性)適當與否作為選擇的依據。

 

組織成員在處理資訊時會受到模糊性(equivocality)與不確定性(uncertainty)兩個因素影響其媒介選擇行為,模糊性是指情境或訊息是模稜兩可的,不確定性是指傳播雙方在訊息上的缺乏所導致(Daft &Lengel1984Trevino, Daft &Lengel1990),因此,人們面對不同的訊息內容與溝通目的,為了減少不確定性與模糊性,會有不同的媒介選擇。Daft &Lengel(1984)將「豐富性」(Richness)定義為媒介潛在的資訊承載量,並將溝通媒介依照資訊豐富度排列,如下圖3-1所示:

資訊媒介                    資訊豐富度  

                    面對面                         最高

                     電話                          

手寫的,個人的(信件、備忘錄)                 中等

手寫的,正式的(公告欄、公文)                 

/數字的正式文件(電腦輸出)                   最低

 

 

【圖3-1】媒介資訊豐富度排序圖

資料來源:Daft, R. L.& Lengel, R. H.1984P.196Figure 1

 

Daft &Lengel(1984)指出豐富度較高的媒介是利用多重線索(multiple cues)、回饋與多樣化的語言(high variety language),讓人能夠彼此明瞭並達成共識在有關於困難的、無法分析與衝突性較重的議題上,因此管理者會使用面對面溝通的溝通方式來處理困難、模稜兩可的議題;相對的,豐富度較低的媒介適合在組織例行事務等溝通活動的使用,例如文書工作、規則與電腦輸出文件等是能夠準確且有效率地傳送非模糊性的訊息,亦即是較明確、容易瞭解的訊息。

 

Trevino等人(1990)以為傳播媒介是屬於豐富(rich)或貧瘠(lean)的媒介,是視其利於分享意義的能力,以下四個面向為媒介豐富度層級的衡量標準:(1)立即回饋能力(the availability of instant feedback)(2)傳送多重線索(transmit multiple cues)(3)使用自然語言(use of natural language, rather than numbers),可表達訊息之微妙處、(4)媒介個人化程度(the personality focus of the medium)。從以上的衡量標準並對照下圖3-2,可知面對面溝通被視為是豐富度最高的媒介,其次是電話、電子郵件、個人化紙本文件(書信、筆記、備忘錄),最後是非個人化紙本文件(檔案、報告、公告)

 

面對面溝通可以有立即回饋、並且傳送多重線索,像是非語文的訊息(表情、聲調、肢體語言等),且使用自然語言,是高個人化的媒介,訊息是能立即地被調整、修正與加強的,因此是豐富度最高的媒介;而電話溝通與面對面溝通最大的差異在於電話傳達的非語文線索是較面對面溝通來的少,像是眼神接觸、肢體語言等視覺線索(visual cues)是無法提供的。電子郵件系統是使用自然語言,雖然回饋訊息的速度很快,但是並非是立即的回饋,且缺乏聲調等非語文線索,雖然有語音信箱系統可供選擇,可傳遞聲音線索,但是仍無法提供直接的互動。個人化紙本文件雖使用自然語言,但是提供的非語文線索相當有限,回饋的速度也相當慢。非個人化紙本文件像是公告以及數字性報表,是豐富性最低的媒介,因為其使用非自然語言,是比較制式化的,訊息提供的非語文線索很少且回饋速度緩慢(Trevino等人,1990)

 

 

/

                      

                                       

                                       

                                    

                                       

                                         

                      

 

/

 

【圖3-2】媒介豐富度階層圖

資料來源:Trevino, Daft & Lengel1990P.76Figure 4.1

 

比較圖3-13-2可知Trevino等人把電子郵件這項以電腦為中介的溝通媒介加入媒介豐富度的排序中,其豐富度是僅次於面對面與電話溝通,然而,這樣的排序並非不變,只是提供一個概念,因為隨著傳播科技的發展,人們所使用的溝通管道也日趨多元,像是透過MSN,傳播雙方可以透過簡便的裝置(網路攝影機、麥克風),就可以達到近似面對面的溝通,或是利用行動簡訊、電子佈告欄溝通等。

 

從媒介特徵取向的觀點,我們可知不同的溝通媒介具有不同的訊息承載量,人們可依溝通事由來選擇溝通媒介。更進一步地說,同樣是從媒介特徵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選擇溝通媒介是會考慮到互動性控制(interactional control)O’Sullivan 根據印象管理模式(impression management model)的概念,指出人們會嘗試控制自己呈現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在使用溝通媒介時,也會藉由媒介來幫助管理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的呈現,也就是透過媒介所提供線索並管理自我相關資訊的交換(O’Sullivan2000)。不同的溝通媒介會提供不同資訊傳送能力,人們可以依照其媒介特徵來選擇欲透露的線索。因此O’Sullivan (2000)更進一步提到人們會使用豐富度較低的溝通媒介來傳達較為尷尬、難為情的訊息,藉以避免或消除在面對面溝通時預期對方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反應,透過非同步的溝通媒介,溝通者更可以策略性地掌控「在何時回應」或「該如何回應」對方的訊息,亦即人們依媒介屬性選取不同的溝通媒介,來管理自我資訊的傳遞與交換。

 

我們可從O’Sullivan的觀點,來看學生在校園事務意見表達上,所呈現出的媒介選擇行為,亦即學生使用BBS行政單位討論區這樣豐富度較低的溝通媒介,PO版發表意見的使用動機,除了匿名性、即時性、互動性等特性外,在傳遞負面消息上,也就是「想要向學校行政單位抱怨或抗議」這項溝通需求,是否也是學生使用BBSPO版發表意見的使用動機呢?而從張惠蓉(2002)對於國內六所大學校長版所進行的實證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生在版上反映的內容,對於學校的表現提出負面意見者較多,有68.3﹪,而中立的描述現況者有24.5﹪,只有5.9﹪的發文者提出對於學校表現讚許的文章,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凸顯出電腦中介傳播與傳統溝通媒介在媒介屬性的差異,乃是人們較喜歡使用電腦中介傳播傳遞負面消息。Sussman & Sproull(1999)的實證研究結果也發現,在117位使用電腦中介傳播、電話與面對面溝通此三項溝通方式的實驗參與者,在使用電腦中介傳播時較少扭曲(distort)負面的消息,且是更正確地、誠實的傳遞訊息,相較於在面對面與電話溝通的情境下。

 

上述的「社會臨場感理論」與「媒介豐富性理論」是屬於「理性選擇模式」,說明人們媒介選擇行為是一種搭配的過程(matching process),不同的傳播任務會依照訊息特性搭配不同的溝通媒介,然而,從近來的一些實證研究個案的結果來看,理性選擇模式與強調媒介特徵的觀點是受到質疑且未獲支持的,並不足以解釋人們的媒介選擇行為(Fulk et al.1990),像是化解衝突和協商這樣需要高度人際互動的溝通行為,也是會透過低社會臨場感的電子郵件來進行溝通(Hiltz & Turoff1978Kiesler, Siegel & McGuire1984Rice & Love1987A. Phillips1983S. Phillips1988Steinfield1985Markus1988轉引自Fulk et al.1990),這是因為人們的媒介選擇行為不僅考慮到訊息特性與媒介本身,還有距離、方便性與時間壓力的限制,組織成員以及自身對該媒介的評價、同儕壓力、過去的使用行為等等,更重要的是,還有溝通媒介的近用性(accessibility)問題(Salanick & Pfeffer1978Trevino et al.1990Fulk et al.1990),因此,遂有以下社會影響模式的出現。

 

()社會影響模式 ( Social Influence Model )

 

Salanick & Pfeffer(1978)所提的社會資訊處理理論(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認為人們的媒介選擇行為會受到社會資訊的影響,這些社會資訊包括過去的行為以及周遭他人的評價。特別是工作環境將會提供個人對於活動行為(媒介選擇行為)之認同及合理化規範(梁朝雲、蕭惠君,2000)。也就是說人們對於溝通媒介的認知與態度會受到與環境中互動的人們而影響,Fulk等人(1987)依據社會資訊處理的觀點,並結合理性選擇模式,提出社會影響模式(Social Influence Model )

 

如下圖3-3Fulk等人(1990)提到幾項相關因素會影響個人在組織內的媒介使用行為。這些因素是:(1)媒介特徵;(2)媒介使用經驗與技能;(3)社會性影響;(4)工作經驗與技能;(5)工作特性;(6)情境因素。

 

 

 

 

 

 

 

 

 

 

 

 

【圖3-3】媒介使用之社會影響模式

資料來源:Fulk, Schmitz & Steinfield1990P.128Figure 6.1

 

Fulk等人(1990)認為組織成員在媒介使用上,社會性影響最直接的來源,是在於其他成員對於媒介的公開評論和替代性的學習(vicarious learning)、組織中的媒介行為規範(norms)、社會上所定義的合理性(rationality)媒介使用行為。許多學者主張中介的通道(mediated channels),亦即溝通媒介不僅只是承載資料與符號的資訊而已,媒介本身是會具體化(embody)符號的意義並反應出組織的規則,對於特定的關係,也存在著普遍的社會規範,例如收到一封由大公司總裁用手寫的信件,內容是你每月所需支付的帳單,會覺得怪,且不是使用規格化的信函,或是總統候選人親自打電話到家裡叫你去投票,不是利用電視廣告或電話語音系統,(O’Sullivan2000)。若在本研究情境下,學生是不會面對面地向校長反映選課、住宿、交通等問題(除非是透過會議的方式),而是比較傾向會面對面或用電話與行政人員溝通,或是使用BBS表達意見。因此,人們的溝通媒介選擇行為是會考慮到與溝通者的關係以及媒介本身的符號意義,和組織以及社會上對媒介行為的規則或規範。

 

Fulk等人(1990)指出影響個人媒介使用因素之一的「情境因素」,主要是由個人差異因素、促進因素(例如近用性、臨界大眾)與限制性因素(例如時空的限制與壓力)所組成。梁朝雲、蕭惠君(2000)提到在個人差異與電腦中介傳播的研究中,個人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社會地位以及對科技應用的相關知能,都會影響個人的媒介選擇行為。

 

在促進因素中,包括個人對於媒介的使用是否便利、可及,以及媒介是否到達臨界大眾等因素。陳儀珊(2003)也提到組織中媒介使用的普及與否也會影響個人的媒介使用選擇,特別是電腦中介溝通系統,若沒有達到一定的使用人數,則該媒介的使用將不具意義。也就是說一種媒介要被接受,至少要有一定數量的使用者,這個數值就是臨界大眾。相關的研究也指出一個的組織臨界大眾值至少要20%達到30%的普及率,組織成員才會選擇使用此媒介(Bair & Mancuso1985Hiltz1984,轉引自Trevino & Webster1992)

 

在限制性因素中,包括地理分散、時間壓力等因素。SchaefermeyerSewell (1988)的研究結果指出,有60%的使用者選擇電子郵件是因為地理上的分散,Trevino Webster (1992)研究11個組織中65位管理者的實證研究也發現,大致上選擇電話與電子郵件進行溝通是因為情境限制,例如時間與距離。

 

綜上所述,從「媒介特徵」取向的觀點,O’Sullivan(2000)依據「印象管理模式」,指出人們的媒介選擇會考慮到「互動性控制」,可以依據通道特性策略性地控制你回應的時間、長度以及內容,人們會用資訊豐富度較低的溝通媒介來傳達較尷尬為難、不想引人注目與模稜兩可的訊息。此外,在 Fulk等人(1990)所提出的「社會影響模式」中,指出會影響個人在組織中媒介選擇行為的相關因素中,本研究排除「工作評價」這項因素,因為該變項不適用於學校組織,而將「情境因素(個人差異、促進與限制因素)」因素在本研究則設計為「個人特徵」變項,以探究大學學生其個人特徵與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有何關聯?依據上述研究動機與文獻探討,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1)    大學學生個人特徵與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有何關聯?

(2)    大學學生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動機為何?

(3)    大學學生對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為何?整體溝通滿意度為何?兩者有何關聯?

(4)    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的關聯性為何?

 

肆、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北部(2)、中部(1)和南部(1)共四所一般性綜合大學的學生,含括大學部與碩士班學生,含括研究生的因素在於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 [4],九十二學年度一般公立大學的研究生比率為28.24﹪,私立大學的研究生比率也有8.22﹪,從統計資料也顯示出研究生人數在大學校園的比率有逐年成長的現象,而屬於技職體系與師範體系院校的學生,則不在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中。本研究問卷發送的時間從20041223日至200515日止共14天,而問卷回收後判定無效問卷的情形有:一、問卷填答邏輯錯誤者(該跳答而為跳答);二、問卷每一部份有漏寫一題以上者;三、每一題都填寫相同選項者。本次抽樣共計發出的問卷數為1142份,回收問卷1035份,回收率為90.63﹪,另刪除無效問卷後,實得有效問卷988份,可用回收率為95.46﹪。
 
二、抽樣方法

研究的抽樣方法採「多階段集群抽樣法」(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以本研究在【附錄一】大學設有行政單位討論區的站台中,依北、中、南比例抽出四所學校,再從這四所學校的各個學院中抽出一個學系或研究所,進行問卷調查。而在【附錄一】的整理資料中是含括科技大學與師範大學設置行政單位討論區的大學,在考量技職教育體系有二技與四技學制的區分,以及師範教育體系其教育環境的特殊性等因素後,本研究先將【附錄一】中科技大學與師範大學排除掉後,依照各校北、中、南的次序排列,再抽出四所含括文、理、工、管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肆、問卷設計
 
()大學學生的個人特徵變項

包括性別、年級、學院、目前住宿地點、有無個人電腦、上網的便利性程度等六項。

()PO版表達校務意見動機

在這部分的題項設計是參考郭嘉文(1997)、吳淑如(1997)、黃學碩(1998)等人的研究,並加以歸類為九項動機,經前測因素分析刪選適合題目後,刪去「可以代替打電話到學校各處室」此題,並以Likert五點量表來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表示之,分數愈高表示該項PO版動機愈強。整個八題量表的信度是0.8732,在常見的信度範圍中 [5]是很可信的。

()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

本研究的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指標是參考翁芳怡(2001)、蕭乃沂等(2003)分別在地方政府民意論壇與台北市市長信箱的研究,其滿意度的測量指標有四個題項,包括校方回應學生BBS意見反映的內容、速度;BBS為一有效的學生意見表達途徑;BBS對於學生與校方之間互動與溝通的幫助程度。

()溝通滿意(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本研究經前測因素分析後所採用的十六題溝通滿意量表,是參考國內學者李元墩、蔡文淵(1998)中譯DownsHazen(1977)CSQ(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量表,重新測試信度與效度後的溝通滿意量表(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Inventory,簡稱CSI),以及國內探討學校組織在溝通滿意上的相關研究(舒緒緯,1990吳淑如,1997;李嘉奇,2001;吳慶隆,2002),發展成為符合本研究情境的溝通滿意量表。本研究所在溝通滿意構面的定義是參考DownsHazen(1977)與吳淑如(1997)的研究,共分為以下五個構面:

(1)    組織展望滿意

與組織整體運作有關訊息的瞭解滿意程度,包括學校政策與目標、學校新措施等有相關訊息。

(2)    組織統整滿意

指組織內的成員獲得有關組織與所屬工作部門訊息的滿意程度,在本研究的定義則是學校所要求事項與系所舉辦相關活動的訊息。

(3)    溝通氣候滿意

指組織與個人的溝通情形、環境,項目包括上司知道且瞭解部屬所面臨問題的程度。在本研究的定義為學校瞭解、協助解決學生所遭遇問題的程度,以及學校組織利用溝通激勵學生增進學習意願、達成教育目標的程度,並且樂意透過管道與學生溝通的程度。

(4)    上行溝通滿意

指組織成員對向上溝通的滿意程度,項目包括上司傾聽與注意部屬表達意見的程度、提供指引解決問題的程度。在本研究的定義為學校接納並且重視學生校務意見的程度,以及行政人員回答問題的滿意程度。

(5) 溝通媒介滿意

指組織內成員反映溝通管道的有效性,包括學校各種訊息通知明確清晰的程度,以及公佈各項資訊傳輸時效的的滿意程度。

 

經因素分析後萃取出三個構面為「溝通氣候」、「上行溝通/溝通媒介」與「組織運作情形」,正式的溝通滿意量表刪除了前測問卷中「非正式溝通」這兩個題項,因為考量到題目的適切性而刪除,並以Likert五點量表來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表示之,分數愈高表示受測者所知覺的校園組織溝通滿意程度愈高。整個十六題量表的信度是0.9462,在常見的信度範圍中,其研究結果是很可信的。

 

伍、資料分析與解釋

 

一、個人特徵變項與PO版表達校務意見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分析

本研究的個人特徵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學院、目前住宿地點、有無個人電腦、上網的便利性程度等六項,以下為本研究樣本個人特徵資料分佈的情況,如下表4-1

 

【表4-1】樣本個人特徵資料整理表

變項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性別:男

合計

547

441

988

55.4

44.6

100.0

年級: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碩士班

      合計

167

255

223

177

166

988

16.9

25.8

22.6

17.9

16.8

100.0

就讀學院:文學院

          /社會科學院

          /商管學院

          /理學院

          /工學院

          /教育學院

          /法學院

          /農學院

          /新聞暨傳播學院

          /其他(客家、藝術與環境設計學院)

           合計

157

97

154

151

170

56

65

47

42

49

988

15.9

9.8

15.6

15.3

17.2

5.7

6.6

4.8

4.3

5.0

100.0

住宿地點:學校宿舍

          租賃在校外

          家裡

          其他

          合計

424

384

178

2

988

42.9

38.9

18.0

0.2

100.0

個人電腦:有

           沒有

           合計

927

60

987

93.9

6.1

100.0

上網便利性:非常方便/

          ////很方便

          ////尚可

          ////不方便

          ////非常不方便

            /合計

634

260

82

7

5

988

64.2

26.3

8.3

0.7

0.5

100.0

 

在本研究的988位受訪者,除就讀學院是依照抽樣設計外,其餘個人特徵如下:以男性為多數;年級則以大二、大三的學生人數為最多;住宿地點以住在學校宿舍與租賃在校外為最多;擁有個人電腦;連線上網非常方便。在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上,有將近六成的學生從未使用過PO版的方式表達校務意見,佔59.6(589);其次是很少使用的佔23.1(228);而偶爾使用與經常使用的,各佔14.7(145)2.6(26)

 

本研究使用卡方檢定(Chi-Square),探究個人特徵變項與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是否有關連。經由卡方分析檢定後,發現只有年級、學院以及住宿地點在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上有顯著差異。在年級的部分,卡方值為27.369p值為0.007(p0.05)故為顯著,表示大學學生就讀年級不同,其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上也有所差異,從百分比來看,「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以大二為多數(38.5),其次是大一(30.8);而「偶爾」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同樣也是以大二為多數(33.8),其餘各年級皆約在16﹪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並無人填答「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且「偶爾」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有15.2﹪,顯示研究生相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是較不常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來表達其校務意見。

 

在學院的部分,卡方值為55.059p值為0.001(p0.05)故為顯著,「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以工學院的為多數(38.5)。在住宿地點上,卡方值為22.928p值為0.001(p0.05)故為顯著,「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以住在學校宿舍為多數(53.9),其次租賃在校外(34.6),最後是住在家裡(11.5);「偶爾」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受測者同樣以住在學校宿舍為多數(53.8),其次租賃在校外(38.6),最後是住在家裡(7.6),這樣的結果顯示出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是比租賃在校外、住在家裡的學生較常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來表達其校務意見。

 

二、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動機

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動機上,參見下表4-2,可知最主要原因是「想要問問題,請校方或同學回覆」與「提供同學以及校方消息或資訊」,其題項的平均數各佔一、二名,而大學學生在「匿名ID可以暢所欲言」與「可以代替與行政人員面對面溝通」這兩項動機是較不強烈的,可知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主要動機是藉由網路的便利性來發問問題,可由同學或校方來回覆,另一方面,從網路的互動性來看,自己也可以是消息來源。然而,網路的匿名性與替代性動機同意程度較低的其原因在於,學生以為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表達校務意見,是以具名為佳,而有些較為繁雜的事項還是需要與行政人員面對面溝通。

【表4-2PO版動機分析表

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動機

平均數

標準差

評價

1. 因為匿名ID可以暢所欲言

3.32

1.07

8

2. 可以快速地向校方反映問題

3.50

0.88

6

3. 想要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

3.63

0.74

4

4. 提供同學以及校方消息或資訊

3.64

0.77

2

5. 討論解決方法,提供校務建言

3.52

0.82

5

6. 想要問問題,請校方或同學回覆

3.77

0.83

1

7. 可以代替與行政人員面對面溝通

3.43

0.89

7

8. 想要向學校行政單位抱怨或抗議

3.64

0.84

3

(1為非常不同意;2為不同意;3為普通;4為同意;5為非常同意)

三、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與整體溝通滿意之關聯性分析

 

()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

666份有效回收問卷中 [6],有超過七成以上(76.1)以上的學生肯定BBS行政單位討論區對於學生與校方之間的溝通、互動是有幫助的(參見表4-3)。而學生對於行政單位討論區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生意見表達途徑這個題項上,約有36.3(241)偏向滿意(包含滿意及非常滿意)18.1(120)偏向不滿意(包含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其餘45.6(303)表示普通。從校方在行政單位討論區回應同學意見反映的內容與速度上來看,大約只有兩成的學生表示滿意,分別是 20.0(133)23.8(158)

 

【表4-3】行政單位討論區各項學生滿意度指標

「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指標

滿意及非常滿意

不滿意及

非常不滿意

普通

校方回應同學意見反映內容

20.0(133)

14.5(96)

65.5(437)

校方回應同學意見反映速度

23.8(158)

20.4(136)

55.8(371)

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生意見表達途徑

36.3(241)

18.1(120)

45.6(303)

「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指標

有一些幫助及

很有幫助

沒什麼幫助及

無任何幫助

 

對於學生與校方互動溝通幫助程度

76.1(504)

23.9(158)

 

()整體溝通滿意

由下表4-4可知,大學學生對於學校或系所舉辦相關活動訊息瞭解情形感到滿意的程度最高(平均數3.23),第二是學校各項溝通媒介有助於學校內部溝通順暢(平均數3.20),其次是覺得校方是樂意透過管道與學生溝通(平均數3.16)。而溝通滿意程度較低的題項依序是:學校能經常利用溝通激勵學生增進學習意願(平均數2.91)、校方知道且瞭解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上所遭遇問題的情形(平均數2.92)學校能經常利用溝通激勵學生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平均數2.92)

【表4-4】溝通滿意得分表

溝通滿意

平均數

標準差

評價

1. 我對學校新措施的瞭解情形感到滿意

3.02

0.71

8

2. 我對學校政策與目標的瞭解情形感到滿意

2.97

0.74

11

3. 我對學校所要求事項的瞭解情形感到滿意

3.00

0.75

10

4. 我對學校或系所舉辦相關活動訊息瞭解情形感到滿意

3.23

0.81

1

5. 對於校方知道且瞭解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上所遭遇問題的情形感/////到滿意

2.92

0.82

15

6. 我對於校方在瞭解學生意見上的各種措施感到滿意

2.93

0.85

13

7. 我對於學校能經常利用溝通激勵學生增進學習意願的情形感到滿/////

2.91

0.84

16

8. 我對於學校能經常利用溝通激勵學生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情形/////感到滿意

2.92

0.83

14

9. 我對校方在協助解決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上所遭遇問題的情形感到/////滿意

3.04

0.83

6

10. 我覺得校方是樂意透過管道與學生溝通

3.16

0.95

3

11. 我對於校方接納同學意見的情形感到滿意

3.00

0.91

9

12. 我對於學校各種訊息通知其符合明確清晰的程度感到滿意

3.10

0.84

5

13. 學校各項溝通媒介有助於學校內部溝通順暢

3.20

0.87

2

14. 我對於學校所公佈各項資訊的傳輸時效感到滿意

3.15

0.85

4

15. 我對學校行政人員回覆我問題的回答情形感到滿意

2.94

0.92

12

16. 整體而言,我覺得校方很重視學生對校務的意見反映

3.02

0.96

7

(1為非常不同意;2為不同意;3為普通;4為同意;5為非常同意)

 

而溝通滿意構面中的「溝通氣候」因素題項平均得分為2.98分,未超過平均數3.03分,表示大學學生在「溝通氣候」這個構面所知覺的滿意程度是較低的;而在「溝通媒介/上行溝通」與「組織運作情形」這兩個構面因素題項平均得分分別為3.063.07,超過平均數3.03分,表示大學學生對於「溝通媒介/上行溝通」與「組織運作情形」這兩個構面所知覺的滿意程度是較高的。

 

本研究以皮爾森相關分析法,分析大學學生對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與整體溝通滿意度關連性為何,研究結果發現,大學學生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與整體溝通滿意度成正相關(r=0.605),亦即曾經瀏覽過行政單位討論區的同學,其對於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滿意度愈高,也就是對於校方在版上回應的滿意度愈高,整體溝通滿意也愈高,反之亦然。

 

四、PO版表達校務意見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的關聯性分析

本研究以變異數分析法,探究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關連性。從表4-5中得知,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會影響其溝通滿意,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學生,比偶爾、很少、從未PO版的學生溝通滿意程度高;而偶爾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學生,也比很少、從未PO版的學生溝通滿意程度高;另外,很少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學生,也比從未PO版的學生溝通滿意程度高,可知愈常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表達意見,整體溝通滿意也愈高,反之亦然。

 

【表4-5PO版表達校務意見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自變項

F

顯著度

雪費分析

PO版表達校務

意見使用行為

42.91

***

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比偶爾、很少、從未溝通滿意高

偶爾PO版表達校務意見比很少、從未溝通滿意高

很少PO版表達校務意見比從未溝通滿意高

***p0.001

陸、結論

 

本研究發現大學學生會使用學校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約有四成。而學生個人特徵中的年級、學院以及住宿地點等三個變項,會影響其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使用行為。在年級上,大二的學生較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研究生則是較不常使用BBS來表達校務意見的一群;在學院的部分,經常PO版表達校務意見以工學院的學生為多數;在住宿地點上,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是比租賃在校外、住在家裡的學生較常使用行政單位討論區來表達其校務意見。而網路的近用性變項並沒有影響學生使用BBS表達校務意見的行為。

 

此外,大學學生PO版表達校務意見的動機是以「資訊性」動機為主,說明學生若是想要詢問問題、交換資訊,採用社會臨場感較低的媒介(BBS)即可;學生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的另一項動機,則是想要向學校行政單位抱怨或抗議,顯示出學生會使用BBS來傳遞負面消息,而學生在「匿名性」動機上並不強烈,其原因可能在於行政單位討論區版面的性質,是以公開、理性討論校園事務為出發點,參與討論者本身就應對自己言論負責,匿名性並非為PO版表達意見的主要動機。

 

其次,在大學學生對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滿意度上,雖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學生肯定行政單位討論區對於學生與校方之間的溝通、互動是有幫助的,但是在校方回應同學意見反映的內容與速度上來看,約只有兩成的學生表示滿意。在整體溝通滿意程度上,學生對於學校或系所舉辦相關活動的訊息瞭解程度這個項目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學生對於校內溝通媒介有助內部溝通順暢的情形感到滿意,而學生愈常在行政單位討論區PO版表達意見,整體溝通滿意也愈高,其對於行政單位討論區滿意度與整體溝通滿意度是呈現正相關的,這些研究結果說明,校方應更注重於在BBS這個環節上與學生的溝通,特別是在回覆學生意見的內容與速度上,應設置專門單位或人員來處理回覆事項,讓網路的便利性、即時性、互動性真正為校園組織中的溝通滿意加分。

 

【附錄一】

地區

大學設有行政單位討論區的站台

北部

一般性綜合大學

台灣大學計中椰林風情、東吳大學望星廣場、銘傳大學築夢別境、陽明大學神農坡、政治大學資科貓空行館、真理大學BBS校站戀戀情真、中國文化大學華岡BBS站、淡江大學校務行政 BBS站、世新大學翠谷風情、清華大學電機星星站、華梵大學阿育王、元智大學風之塔、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站、中央大學資管龍貓天地、長庚大學巧克力傳奇、海洋大學計算機中心、中原大學電機心站、中華資工摩卡小築、交大土木塔城楓林

其他體系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台北醫學大學杏林綠意BBS、台灣師範大學計中精靈之城

中部

一般性綜合大學

大葉大學戀戀紅城、逢甲大學計中蒼穹資訊網、靜宜大學水世界、暨南大學水沙連BBS站、中興大學計中天樞資訊、東海大學大度山之戀、

其他體系

朝陽科大資管向日葵、雲林科技大學藍天使、彰化師範大學生命擎天崗

南部

一般性綜合大學

中山大學 West BBS-西子灣站、成功大學計中BBS站、長榮大學計中夢幻田園、中正大學寂寞芳心

其他體系

南台科技大學電算中心電子佈告欄、高師大南鐸資訊村、屏東科技大學 BBS站、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亞太之星、崑山科技大學電子佈告欄系統、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魚天堂

東部

一般性綜合大學

東華大學東方小城、慈濟大學蔚藍海岸

各校站台搜尋方式:於Yahoo!奇摩站( http://tw.yahoo.com.tw ) 鍵入「電子佈告欄」,進入電子佈告欄資料夾後,有台灣各類型站台,選擇進入「大學院校站台」之「公立大學」、「私立大學」與「科技大學」三個類目,因為各校許多系所皆有設置BBS,但是行政單位討論區的文章有些皆有轉載,所以選取方式為選擇該校之知名度較高、學生較長使用或是該校的校務行政站以及計中、資管系與資工系所設置的站台。最後登陸時間93912日。

 

參考文獻

王鳳儀 (1999)。《新科技對小團體決策之影響: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嘉奇 (2001)。《國民小學教職員工採用的溝通媒介類型與組織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墩、蔡文淵 (199811)〈台灣企業「企業員工溝通滿足量表」建構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3:257-283

吳姝蒨 (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如 (1997)。《電腦中介傳播系統使用與組織溝通滿足之關聯性研究以軍事院校學生使用校內電子佈告欄系統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林緯(1996)。《組織中電腦中介傳播系統使用之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依秀 (1990)《我國國立大學圖書館館員對組織溝通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台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成業 (1982)《組織員工溝通滿意度之個案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嘉文 (1997)。《我國大學BBS站圖書館討論區之調查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朝雲、蕭惠君 (20002)〈網際傳播對大學院校教職員生溝通行為的影響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9:27-40

陳慧紋 (1996)。〈大學校園使用電腦網路溝通之滿意度和參與感調查研究以交通大學為例〉發表於「TANet1996網際網路研討會」。

陳儀珊 (2003)。《地方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運用之研究以桃竹苗區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佳媚 (1998)。《新聞自動化系統與電視部門組織溝通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舒緒緯 (1990)。《國民小學教師溝通滿意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汝雯 (1999)《組織內使用電子郵件之滿意度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學碩 (1998)。《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翁芳怡 (2001)。《民主行政與電子化民主-我國地方政府網路民意論壇版面之探討》。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紹勳 (199910)。〈E-mail的使用對組織溝通民主化的衝擊〉,《民意研究季刊》,

210:20-54

張惠蓉 (2002)。〈電腦中介傳播作為組織回饋系統之特性與內容:以台灣六所大學校長

版為例〉發表於「2002中華傳播年會」。

鄭瑞城 (1980)《組織傳播》。台北:三民書局。

鄭雅文 (1996)。《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態與教師溝通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乃沂、陳敦源、黃東益 (20032)。〈網路民主政府-台北市「市長信箱」的評估

與前瞻〉,《研考雙月刊》,27(1): 100-110

Crino, M.D.& White. M.C. (1981).Satisfation in Communicati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Downs-Hazen Measure, Psychological Report,49,pp.831-838.

Daft, R. L.& Lengel, R. H. (1984).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In Cummings, L.L. & B. M. Staw,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Homewood.IL:JAI Press.

Downs, C. W. & Hazen, M. D.(1977).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4, pp. 63-73.

Faigley, L. (1992). Fragments of rationality: Postmodernity and the subject of composition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Fulk, J., Steinfield, C.W. , Schmitz, J. and Power, J. G. (1987).A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media use in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5), pp. 529-552.

Fulk, J., Schmitz, J. and Steinfield, C.W. (1990).A social influence model of technology use. In J. Fulk & C.W. Steinfield (Eds.),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p.117-140. Newbury Park, CA:Sage.

O’Sullivan, P. B. (2000). What You Don’t Know Won’t Hurt Me: Impr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3), pp. 403-431.

Rice, R. E. (1993). Media appropriateness: using social presence theory to compare Traditional

and new organizational media.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pp. 458-484.

Redding, W. C. (1972).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 Interpretive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Council.

    Salancik, G.. R. & Pfeffer, J. (1978). A social information approach to job attitudes and task

drsig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3, pp. 224-253.

    Schaefermeyer, M. J., & Sewell, E. H. (1988). Communication by electronic mail.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2(2), pp. 112-123.

    Short, J.,Williams,E.,&Christie (197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Wiley.

Siegel, J., Dubrovsky, V., Kiesler, S., and Mcguire, T.W. (1986). Group processes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37, pp. 57-187.

    Sussman, S. W., & Sproull, L. (1999). Straight talk: Delivering bad news through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0(2), pp.150-166.

Trevino, L. K., Daft, R. L., & Lengel, R. H. (1990). Understanding manager/s’media choices: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In J. Fulk & C.W. Steinfield (Eds.),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p.71-94. Newbury Park, CA:Sage.

Trevino, L. K., Webster, J. (1992)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ail and voice mail evaluation and impa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5), pp. 539-573.

Thayer, L. (1968).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Inc.



[1]/ //從受訪者對於各「溝通滿足」選項的平均值來看,可以測知其對於「溝通滿足」的程度,平均數越高,則溝通滿足也越高(吳淑如,1997P.111)

[2] 「我覺得校方通常能很快的解決學生在網路上表達的意見」這各項目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分別是2.550.84;而「我覺得校方很重視學生張貼在行政單位新聞討論群表達意見的文章」這各項目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分別是2.780.88(陳慧紋,1996P.8)

[3]  郭嘉文將讀者表示同意與非常同意的比例作為滿意度的衡量指標,在「各項回覆均迅速不推/託」、「各項公告均能及時提供,使我不致錯失什麼」、「每件詢問均會予以回覆」等項目表示同意與非常同意百分比依次為42.9%44%49.5%(郭嘉文,199 7P.105)

[4] 資料來源:「教育部-教育統計資訊應用介紹簡報(研究生比率)

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overview/brief/index.htm?TYPE=1&UNITID=

/  /197&CATEGORYID=0&FILEID=126373&open

[5]///常見信度範圍:

信度 0.30

不可信

0.30 信度 0.40

初步研究,勉強可信

0.40 信度 0.50

稍微可信

0.50 信度 0.70

可信(最常見的信度範圍)

0.70 信度 0.90

很可信(最常見的信度範圍)

0.90 信度

十分可信

資料來源:吳統雄,1984:145

[6]//有瀏覽過行政單位討論區的同學有666位,沒有瀏覽過的同學有322位。在回應速度的欄位(N=665),有1人未填答(遺漏////);在表達途徑的欄位(N=664),有2人未填答;在溝通幫助的欄位(N=662),有4人未填答。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