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社會崛起
南華大學教社所研究生賴怡真
◆ 摘要資料:陳介玄(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 金融社會與道德範疇之發展:以華人社會為例
* 台灣經濟與社會:從工業到金融社會的轉型
* 英國公債與其金融社會之形成:華人資本主義研究之可能借鏡
* 台灣產業資本形成之國際化:全球化與在地化之制度鑲嵌
一、工業社會的發展
(一)台灣主要產業的發展
1. 紡織業:是台灣的火車頭工業,中國社會傳統以來的「男耕女織」分工理念,使紡織工業與農業發展結合,進行農業與紡織業間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的移轉。
2. 石化產業及石化加工業:上游石化產業帶動中下游石化加工業的發展,台灣在七○年代得以成為製鞋王國。
3. 機械業:說明台灣工業師徒制和黑手文化的重要,許多完成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不再升學的年輕人,得以有學得一技之長的場域。
4. 運輸工具業:自行車的零件生產工廠成為協力網絡,也使得台灣運輸工具業,能夠從自行車這個基礎,逐漸往機車、汽車及航太工業發展。
5. 資訊產業:使台灣的工業走向資本、技術與知識密集的方向,進而改造了台灣人才及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
6. 半導體產業:從一九七五年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電子所,隨後將技術移轉給台積電及聯華電子,半導體產業受到政府的大力培植。
(二)工業發展的社會基礎
台灣經濟能起飛,可說是拜出口工業之賜,而每個產業的行動主體都是中小企業,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1. 生產協力網絡:由組裝的核心廠商整合週邊零組件生產廠,以完成最終成品出口,面對著各種國際市場的變化,或是來自於國外買主的降價壓力,或是來自於匯率變動所形成的成本挑戰,在網絡的行動下,皆能以最大的彈性,消化這些壓力或承受這些挑戰。
2. 社會文化:中小企業的創業資本來自於社會網絡的支持,如標會、信合社的借貸、農會信用部的抵押貸款。標會在韓國純屬婦女們私下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取得資金作為家計生活之用,韓國想創業的民眾,就很難從生活中的社會網絡得到創業資本,導致韓國中小企業相對不發達。
3. 政治因素:政府提供自主與自由的投資環境,例如十大建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的設置、租稅優惠的制度設計、嚴守分際、操守清廉自持的科技官員。
(三)生產勞動與工業社會
馬克思於《資本論》對於工業社會的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到了「相對剩餘價值」的創造階段,工業才真正改造了整個社會運作系統。創造相對剩餘價值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各部門發展與整合的過程。提高勞動生產力,才能創造相對剩餘價值。馬克思的理論,提出了瞭解工業社會體系一個基礎的架構。由這個架構來看工業社會,其發展的機制乃在於,以生產勞動來創造「有形商品」,並以生產關係建構社會部門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二、金融社會的興起
(一)長壽人口的形成
長壽人口的形成改變社會結構,從工業社會邁入金融社會,以馬克思的觀點來看,由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所構成的工業社會,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分配問題只存在於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以及出賣勞力的僱傭勞動者兩造之間。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大眾平均壽命已將屆八十歲,社會財富的創造與分配,便須及於龐大的不事勞動的退休人口。因此,金融社會的興起,意味著社會的生產與分配機制,便不只環繞著資本家與顧傭勞動者,而是就業中的勞動者與退休的非勞動者。
(二)風險管理
進入長壽人口的社會,「未來性」成為一個核心問題,現在各種金融工具、組織與制度之創新與發展,無不是要充實「無形商品」,增加每個個體對於未來性的掌控。無形商品如提供各種投資避險工具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變額萬能壽險、保單貼現、投資保險。隨著長壽人口的形成,為了取得每人長期生存所必要的資源,社會必須有能力創造各種無形商品或法人資源,以供民眾選擇,使台灣逐漸走向金融社會型態。在金融社會裡,首要面對的問題是「生存風險」的限制,為使得各種生存危險變成可以控管的風險,便需要更多的法人,以及更多的專業知識之發展。因此,金融社會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促成各種專業之知識法人的發展,使得社會各部門間,可透過無形商品進行資源移轉。
三、社會各部門間資源的可移轉性
台灣產業的發展經驗,可說明工業如何使社會各部門發展與整合,讓各部門間的資源移轉成為可能。為了改善生產效能,紡織工廠必須使用好的紡織機器,因而紡織工業必須有機械產業的支持;為了取得好的原料以擴大產能,紡織工業須有石化工業的支持;為了提高勞動力的效能,訓練勞動者的技能學校必須發展。
工業社會以生產活動為引擎,推動社會各部門的發展,並透過有形商品進行社會各部門資源的移轉;金融社會則以風險管理為中介,促進社會各部門的創新,並透過無形商品進行社會各部門間的資源移轉。馬克思就清楚指出,在一個奴隸制、農奴制或手工行會的社會裡,進行部門間的資源移轉有其困難,因為沒有啟動不同部門相互移轉的重要機制。
工業製造是工業社會的發號司令者,教育、法律、政治及文化各部門配合著其需求,即馬克思主張的「生產模式的下層結構,決定並型塑了社會系統的上層結構」。面對長壽人口的興起,很顯然的,工業社會的架構已無法滿足社會生活所需,需要有無形商品來處理社會大眾未來的生活,無形商品是解決長壽人口的生存風險問題的工具,開始穿透到社會各部門,社會各部門在其專業知識上,各自取得了其主體性。
四、新道德範疇之發展
(一)道德範疇與社會形式
十九世紀之後的經濟使「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可能,改變人民生活結構,脫離傳統村落共同體,走入一個互賴的社會體系,並透過部門專業之差異性體現其社會價值。傳統農業社會人人所耳熟能詳的道德理念,諸如忠、義等概念仍然有其社會價值,卻無法提供工業社會需要的規範,其中的差別在於前者道德由自然人之間的關係所構成;後者卻逐漸轉為法人或部門之間的關係所構成。因此,涂爾幹為異質性的工業社會提出新的道德範疇,就是「專業倫理」。
金融社會中的道德危機
在金融社會處理生存風險問題的發展過程中,法人的不斷出現,新的專業知識持續創新,社會中的制度也跟著快速變遷,需要的道德範疇是韋伯強調的「責任倫理」。因為部門之間的專業化發展,必須對其它部門使用其專業負風險上的責任,金融社會的道德範籌疇,若無責任倫理的相應發展,社會大眾的生存風險,便不能真正的有效降低。從許多中小企業發生惡性的跳票、關門事件,似乎清楚的顯露出來,協力生產網絡無法有效的防範中小企業財務問題中的道德危險。許多上市公司,透過上市的過程,以股票換鈔票,大量吸收社會資源之後,就惡性倒閉,這種貪婪的套利行為,更是凸顯了金融社會中的道德危機。因此,在長壽人口的形成之後,社會致力於無形金融商品、組織與制度的發展同時,更需要專業倫理與責任倫理的發展。
五、英國資本主義的特點
資本主義指可移轉性活動,是動員社會資源的一種方式,影響可移轉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宗教文化、政治權力以及自由市場。西方資本主義歷史之獨特性,乃在於由金融發展所形成的社會之轉型。透過英國公債之瞭解,更能掌握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精華,乃在於其可移轉性活動的逐漸開展。
十七世紀的英國人口只有法國的三分之一,卻能打敗法國,這其中的理由在於英國在許多金融制度上的創新。
(一)效率資本市場之形成
英國借鑑於荷蘭,發展出效率資本市場,倫敦作為世界的銀行,有需求資本的企業或借貸的國家,都可在此獲得滿足。
證券資本主義之發展
最重要的判準來自於於其發行政府長期公債的能力,將金融與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使得社會的發展模式,漸漸脫離了封建體制的羈絆,而往當代社會的結構發展。英國在十九世紀工業發展之前,透過證券資本主義的穿針引線,社會已織出了新的社會關係,以及相配套的各種制度規章,為工業社會的資源移轉形式,作了充分的準備。
真正要瞭解英國十七到十九世紀,其資本主義發展對社會所起的整體性改造作用,便須進入關鍵性的歷史事件。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便是英國公債的發行。
六、英國公債
英國之能打敗法國與中國,靠的就是借著發行公債,以創造高度移轉社會資源的能量,凝聚其國力。英國公債發行之後,從國家作為債券發行者,以及社會大眾作為債券的投資者,在金融專業及知識的發展上,有了新的可能性。
(一)成功的因素
1. 徹底改造其財政結構,把關稅和消費稅收歸國家管理,設置財政署,完成財政國有化,並引進英格蘭銀行的監督,以國會做為英國財政的承攜者,國家之力背書,優於王室個人的承諾。
2. 確立法律規章,將商事法納入普通法,使投資者利益更有保障。
3. 交易契約的標準化,有助於公債在市場上的定價,以及發展出貸款者與國家的合理關係。
4. 因提供投資者投資組合上之流動性,使債券這個新市場的蓬勃發展。
(二)英國政府在金融專業知識上的發展
1. 財政官員在金融專業不足之下,必須培養出與商人、銀行家的合作模式。
2. 使官員瞭解投資者對於不同形式債券的偏好、長短期借貸的關係,以及穩定之通貨對於吸引國外資本的重要。
3. 政府學習到如何透過對債券發行之規畫與管理,避免無力清償的窘境,同時能夠將取得的龐大資本投入值得發展的領域。
4. 形成了無風險的負債概念,可進一步促成風險債券的發行和交易。
(三)對投資大眾而言
1. 解決了投資者所關心的風險與代理人關係問題,無論是長期或短期債券,皆由特定稅收支付利息,使風險降低。
2. 公債作為一種固定收益證券,在回收上有相當的確定性。
3. 標準化的債券買賣合約和在外流通債券,使次級市場形成,確保一致性的定價成為可能,提供了投資的流動性。
4. 英國是個島國,政治穩定,相對於某些歐陸國家,較不易受鄰國侵略。
七、「金融社會」是否存在?
英國公債之發行,對其證券資本主義的發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此階段我們要在意的,反而是廣大投資人的興起,如何徹底重寫了所謂資本主義。透過英國公債之發行,生活在市場經濟及底層社會的民眾,也可以認購債券,因此保護一般投資大眾的制度規範和組織開始發展,不斷有提供投資訊息之刊物產生,對於資訊上的弱勢者提供重要的幫助,而投資銀行的出現,更為社會大眾的投資活動,給予專業上的服務和資詢。這一切的發展,都指向了一個隨著英國公債的發行,而逐漸形成的金融社會。
金融社會是指,由金融市場及金融交易,所促成各種資產可移轉活動的社會。這些資產的移轉活動,逐漸侵入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形成了由法律和市場界定的社會關係。英國公債所展現的資本主義,標示著在英國工業社會發展之前,已逐漸形成一個金融社會的體制。工業的發展只不過是將這個金融社會的體制,推往更成熟的層次發展。
八、台灣產業資本形成之國際化:制度比較優勢與制度鑲嵌
從台灣製造產業結構的轉型來考察,大致有二個重要的變化:台灣製造產業的出口主角,從中小企業漸漸轉到大企業;製造產業的主力,由傳統產業轉移到高科技產業。製造產業資本形成模式的改變,逐漸促使台灣社會結構轉型。過去對於英國公債的研究,已看出了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英國,因應其資本市場的發展,社會也出現了新的社會關係。台灣1991年之後,外資逐漸進入資本市場,外資進入台灣資本市場,如何使得台灣進行在地與全球制度之鑲嵌成為可能,成為重要的問題。
國家必須在國內制度環境與國外制度環境之間,找到有力的結合點,使得內外制度間的資源可以移轉,這就牽涉到「制度比較優勢」與「制度鑲嵌」的建構,在全球的資本場域上,國家及廠商要創造的,便是制度比較優勢及制度鑲嵌的行動能力。一國的制度比較優勢,對於其在全球化及在地化的制度鑲嵌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制度是指由國家所掌控的資源配置模式、由社會所自發形成產業整合模式、每個企業組織內部所型構的一套經營企業的模式。制度比較優勢是指一個國家相對於其它國家,在其國家掌控的資源配置模式,產業的整合模式以及企業本身的經營模式,具有優於其相對競爭者的效能。
台灣的投資制度固然要對外資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外資也必須符合我國對於投資的制度規範,因此在比較制度優勢之下,外資必須進行制度的選擇,以及制度的鑲嵌,惟有透過制度鑲嵌,才會使得全球與在地的資源移轉,有一個明確的管道可以進行。
從上述說明,我們可以導出兩種發展方向:在地的全球化和全球的在地化。在地的全球化對於國家的挑戰在於,發展出自己的制度比較優勢,使得全球資本在投資國的選擇上具有競爭力;全球的在地化對於國際資本的挑戰乃在於,識別出不同國家之制度比較優勢之後,如何進行制度鑲嵌的工作,使其可以善用這個優勢。
九、制度的比較優勢
要達到真正的制度鑲嵌,必須從對方的立場,找出我們所能提供的制度優勢為何。
(一)國家所創造之制度優勢:是資源配置上的制度優勢
1. 產業政策上:設定了明確的產業發展政策,從電腦到半導體電子產業。
2. 投資環境上:放寬外資投入台灣證券市場的各種制度規範。
(二)產業所創造之制度優勢:企業整合模式
台灣早期以中小企業所形成的生產協力網絡,是其在出口經濟上的制度優勢。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慢慢轉型為以大企業為主,在國際上的通路生產協力網絡。以中小企業主導的生產協力網絡,是一種自發型的網絡,其發展的基礎來自於既有的社會網絡;在全球所型塑的通路生產網絡,是一種建構型的網絡,其發展的基礎來自於企業長期培植的上下游整合模式。
自發型網絡下的社會資源移轉,其屬性是在地性的資源移轉,受到的限制來自於在地生活結構及社會網絡內含資源之稀少性。建構型網絡的社會資源移轉,是以全球資源為場域,用本身之組織能力,進行制度間的資源移轉,移轉社會資源的限制是來自於企業組織能力的強弱。
(三)企業組織所創造之制度優勢
1. 企業組織結構:從家族企業轉化成專業經理人及專業獨立董事的組織形式。
2. 企業組織能力發展:外資重視企業資訊的揭露和經營策略的制定,隨著外資持股比例的增加,企業必須成立投資關係部門,展現企業的組織能力,進入國際化。
十、制度之鑲嵌過程
(一)在地之制度鑲嵌:QFII在台灣的發展
從1991年開始修定原來的僑外投資條例,設計了合格專業投資機構制度(QFII),外資進入台灣證券市場,真正開啟了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搭配優惠的稅法制度,也提高QFII 的績效。台灣政府隨著台灣產業結構轉型所形成的產業制度優勢,快速創造台灣投資環境上的制度優勢,使得外資逐漸聚資於台灣。
(二)在地與全球之制度鑲嵌: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與台股
1996年MSCI將台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使台灣真正與國際投資市場結合。MSCI對於台股的界定,不但牽動對於台股在全球市價的認定,更主導全球資金對台灣的流量,進而影響了台灣在全球金融工具本身的競爭。
在地與全球的制度鑲嵌,卻常因在地本身的制度衝突,使其在國際上的運作事倍功半。在QFII制度執行過程,我們就看到了台灣政府,在貨幣政策及證券國際化政策之間的衝突。在台灣尚未解除外匯管制,央行仍以匯率及貨幣市場之穩定為優先考率下,既有的國際化金融工具之使用便受到了限制。
十一、結語(代心得)
從社會部門間的資源可移轉性,我們知道可移轉性的知識,才具備社會資源的價值。古典社會學的知識,之所以能開宗立派,主要在於其知識具備社會資源的屬性。我們面對金融社會的興起,社會學的研究及知識發展,必須再回到社會各部門之間的關係,這個重要問題的討論,而不能只停留於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本的課題。
從英國公債發行的例子,我們可發現在工業社會發展之前,已逐漸形成一個金融社會的體制,為社會部門間可移轉的資源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反觀我們台灣,和英國經驗相反,在短短的半世紀之內,就已從農業社會轉型成工業社會,現在更進入金融社會,沒有經過金融浸潤的工業社會,是否已發展出移轉資產的合理方式和相應的社會關係?
另外,從全球化與在地化制度鑲嵌的角度,可發現金融市場有更大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台灣產業資本國際化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思考的重點便在於,在地與全球的制度鑲嵌如何而可能,以自己文化所能容許的模式,完成發展目標及現代化的進程。
其他同學心得
金融社會崛起
教社研一 許倪瑋
金融社會是以風險管理為中介,促進社會各部門的創新,而社會各部門間的資源移轉,則是透過無形商品進行,與過去工業社會的不同在於啟動社會系統整合的機制,因為工業社會是以生產活動為引擎,推動社會各部門的發展,並透過有形商品進行社會各部門資源的移轉。而金融社會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之一,首先就是人們的壽命增長,工業社會解決了生存上的物質限制,隨著長壽人口逐漸成為社會的實體,每個人競逐其保有長壽的生存事實時,社會迫切要解決的已轉變為生存上的風險問題。所以社會的生產與分配機制,也不只環繞著資本家與勞動者,也包含退休的非勞動者。為了取得每個人長期生存所必要資源,社會必須有能力創造這些商品或者法人資源,以供民眾選擇,諸如:股票、基金、保險等無形商品的出現都是,正因為商品的無形,所以也具有更大的風險,新道德範疇的發展也更加重要。
關於新道德範疇的發展,陳介玄教授更點出了韋伯的「責任倫理」的概念,我想到的是台灣的資金大量流入中國大陸的市場,之前常聽到要根留台灣,但現在還留得住嗎?而金融社會中,企業家或是資本家可以為創造更有溫情、低風險的社會做些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公平正義只是種理想,當遇到了現實功利似乎就會被拋諸在後面,金融社會既是以風險管理為中介,風險的降低就應該是全社會企求的目標,也需要社會中的每一份子要創造自己的最大利益的同時,也不忘記自己身負的社會責任。
金融社會的崛起—心得
教社研一 陳佳汶
金融社會的興起代表著社會的生產與分配機制,不再僅以資本家和勞動者為核心,也重視就業中的勞動者與退休的非勞動者。從工業社會到金融社會,社會系統整合的機制有不同的發展。工業社會主要以生產活動為主,推動社會各部門的發展運作,其中社會各部門資源的移轉是透過有形商品。但是在金融社會中,則是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中介,促進社會各部門的創新,透過無形商品來進行各部門的資源移轉,也因此促成了各種專業知識法人的發展。於是金融與法律成為生產與否的核心要件,金融提供了一個新的非人際連帶性的社會關係,並從契約權利與從財產權發展,改變了人與社會的法律型式後,使人與自然物質型式的變化得以全面展開,社會各部門的整合性提高,資源的社會化也無限延伸。
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社會開始省思到老年人口的生存問題。這個問題是在以前傳統時代或工業社會中所沒有的,在金融社會中面臨到的是有關生存風險的問題。對於這種未來潛在的不確性與風險的處理,金融提供我們重新省思社會部門間的移轉關係,以及促成正向移轉所需要的道德範疇。作者提出隨著工業社會到金融社會的過渡,道德範疇必須從專業倫理走向風險倫理的型塑。若缺少了這個道德範疇的擴展,金融社會的發展會有其限制與危機。因以往工業社會中所形成的專業倫理,似乎難以提供進入金融社會所需要的新的規範。因此,在金融社會中社會需要的道德範疇,不再只是工業社會的「專業倫理」,而是韋伯「責任倫理」的觀念。即部門之間的專業化發展,不只需要強化專業倫理,為其所提供知識的妥適性負責,更需要發展出責任倫理,對其它部門使用其專業負風險上的責任,以降低社會大眾的生存風險。
世界各國無不面臨到高齡化人口的趨勢,台灣現在也有老年人口增加與社會人口結構改變的情況,但卻在社會福利的制度或相關的社會支援體系,如醫療體系、安養照顧體系上,似乎並沒有受到完全的重視。相關改善的配套措施似乎只是在選舉期間被政治人物拿來做為獲得選票的誘品。我們有必要且需要以金融社會的觀點,來重新思考與重視長壽人口等社會資源分配與創造的問題,以發展出有效的機制來實現公平與正義的理想。
金融社會堀起
教社所研一 李春金
金融社會堀起,其最基本的社會變遷是老年人口的增加。除了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議題外,各國要面對處理的是長壽人口的形成。以台灣而言,老年人口所佔的比例愈來愈多,常言道:「老年生活若要安穩舒服,那就謹記六要點。分別是老伴要好、老身要健、老本要存、老友要找、老趣要多、老傻要裝。」在金融社會的演變與影響下,人們更應該充分瞭解各式各樣的理財方法與資源,才能因應並解決老年生活可能面對的問題。
金磚四國關鍵報告----經濟強權改組,財富重新分配
教社研一 陳美真
BRICs是合組四國英文字首(Brazil、Russia、India和China)的新創名詞,發音類似英文的磚塊brick,因而中譯為「金磚四國」。高盛證劵在2003年底的一份編號99的報告在國際間與跨國企業的內部會議上,成為關鍵性的影響。因為這份報告描繪一個未來五十年中,經濟強權改組與財富重新分配的世界樣貌。
依據高盛證劵經濟研究團隊預言,2050年世界經濟強權將重新洗牌,新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與俄國。現有的G6只剩美國與日本,英、德、法、義將被淘汰出局,BRICs將成為新經濟強權。根據〈與BRICs一起夢想:展望2050〉報告,假設金磚四國都維持有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和制度,未年五十年,四國的GDP將超越G6,股市將達六十倍。現在金磚四國占全球股市市值的比重只有3.5%,十五年內應可達到10%,若四國企業積極上市籌資,可望達16%,到2050年中國股市市值可望與美國並駕齊驅,互爭龍頭地位,各占全球股市約24%,印度市場可占近16%,金磚四國加總可占全球市值47%。金磚四國化幣的實質匯率,將在未來五十年內,分別升值129%到289%。四國經濟成長率的三分之二來自實質經濟成長,另外三分之一來自貨幣升值。四國的經濟高速成長,將抵消已開發國家人口老化和經濟成長趨緩的問題,推動全球GDP成長率高於40%,讓未來十年的GDP成長率,能維持過去二十年平均值3.7%。四國經濟的興起,已經先行反映在必需物資如能源市場上,下一步應該反映在消費市場上,並於二十年後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四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收入超越三千美元者),將在三年內增加一倍,十年內就會有八億人跨進中產階級,遠超過美國、西歐和日本加總的中產階級人數。隨著國民所得提高,這些國家可能在不同時點,變成不同產品的最佳銷售市場,當所得收入達到某一門檻時,對耐久財(如汽車)的需求將出現。
不過金磚四國崛起,是高盛建立在許多假設上的預測,這些假設是金磚四國在未來數十年間維持總體經濟的穩定、高品質的組織制度、開放的經濟與教育的成就。這四大假設若在未來有一條不成立,高盛的預言也可能無法實現。國際學術界對高盛的報告的提出質疑。認為預測模型過於樂觀,高盛認為印度、中國將崛起建立在其人口數量大、勞動力不虞匱乏的前提下,但量多不代表質優,像印度二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有一半是文盲,國中畢業只有8%,若印度未提升國民的教育水準,這些未受教育的龐大人口是否可為印度帶動起飛,頗令人質疑。報告亦只注重探討勞動力的供給面,而忽略需求面,只有勞動力供給不見得能保證經濟成長。另外,金磚四國經濟自由度低,對長期經濟成長頗為不利。再者,巴西稅率多變及通貨膨脹嚴重,這是巴西人民經濟生活不自由的重要原因。俄國限制外資與貪污情形嚴重,影響其經濟自由度。印度貿易限制與價格管制,中國共產國家、呆帳龐大,都使其經濟成長受限與投資風險性高。
金磚四國仍是開發中國家,各國都有各自的問題,因此對這四國的投資必須承擔不小的風險,是機會,也是危機。
心得4/11
教社研二 家伶
未來的45-50年間,國際的重要地位產生新的變化,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合稱BRIC)將會登上全球前四強中,唯有美國、日本還能在名單中。此者顯示什麼?顯示在已開發國家目前面臨高齡化、少子化、能源危機、毫無市場的新契機、投資者外流等因素中逐漸失去資金與未來的前景。相對未開發國家,她們正擁有已開發國家沒有的資源,如天然氣等尚等待挖掘的寶藏、年輕充沛的人群,符合勞力士場的需求、沒有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益處。除此這都只是她們的優勢,目前就等待政府開放,減少限制與法令,就能讓她們在短時間內獲得投資者來幫她們開發,以供她們從中獲利。
雖然她們有廣大的年輕勞動力,但現今社會要致富,唯有靠智力取勝,這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有腦力就有財富,政府不斷快鞭加碼提昇國民的素質與教育,其中以科技發明最為首,在不斷創新與研發的機制,取決於智力與敏銳的觀察力,看準商機再下手,在別人都還沒發覺前就搶先,你就是贏家。想要當贏家還需堅毅不拔的性格,如俄羅斯人的堅忍與冷靜、中國人的吃苦與勤儉等象徵,都是促使致富的手段,除此,還需了解市場在中發決心契機,以創新就能帶動財富;如俄羅斯的麥當勞、巴西的皮革等都是創新與懂得捉住契機的案例。
想要致富就要與眾不同,若能在這市場中找到別人沒有的加上能具備該地沒有的性格與促銷方式,就能做到第一大。但這也因資本主義的帶動下所成就的結果,以往在共產主義的社會下,僵硬的制度,人民餓不死但也吃不飽,隨著資本主義風潮帶動下,隨之而起的是表準制度化、講求效率與方式、懂得投資與管理等,才帶動財富興起,形成百萬富翁。但已開發國家已經是過熱化,要有白手起家與一夜致富,在哪裡才早的到?唯有去未開發國家,才能再造此景象。
但未開發國家畢竟風險大,因政府的命令非固定化與制度化,隨著領導者的心情起伏不定、黑道蓬勃發展、稅收高、匯率起伏不定等因素,除此要在當地打通網絡,更是難上加難。反過來說,哪一個行業不是起頭難,只要耐著性子打通網絡,市場就開,之後隨之將是無限的商機與金錢等著你來享用。其實很多投資就是在別人都認為沒商機,其實就是商機,因沒有人做但社會或這國家是迫切需要,去做就贏,以台灣的7-11,當初引進7-11的形式與便利商店的概念,是在台灣還未發展蓬勃時,經由一次又一次改革才浴火重生,改革是為了了解當地的文化與習慣,而非一昧複製他國之形式,唯有貼近當地人的生活與理念才會成功,也因如此7-11每年的營業額就創寫新歷史。這就是創新!
但創新並非一層不變,而是隨時改變,但非常常改變,而是要了解什麼產業是最省事、省錢、快速下能服務民眾,民眾不方便的地方將它變成方便,就是創新,這就是商機,如7-11的繳費、宅便。台灣跟先進國家都產生諸多危機,如高齡化、少子化、草莓族、月光族(前兩者意指吃不了苦)、稅率高、缺乏前瞻與創意等都促使走向退步之路,除非經過一次經濟大蕭條,重新來過或許能締造奇蹟。
金融社會掘起-心得
教社研二 蘇清泉
從最近聯電投資大陸事件,發現產業外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電視及各種媒體現金卡的廣告,網路購物頻道相繼開播,林林總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跟以往不同的經濟體,也跟以往有不同消費性質的金融社會。
每次在證券公司的號子現場,發現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緊釘著股市資訊板不放,甚至在從沒上過電腦課的的情況下,也會操縱股市軟體,在金融社會中老人壽命延長所產生的問題,是金融社會所必須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在股市上萬點時,許多退休員把終身的退休金全部投資於股市,結果下場是賠光,因此,金融社會首要考慮的是風險問題,現在的社會,如何使每個人都能快樂的活到八十歲,跟未來的社會,如何使眾人得以安享一百歲的晚年,其基本的社會工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如何降低生存的風險。
以前工業社會所要面對的問題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如何公平而合理的分配給所有的勞動者,而今金融社會所要面臨的問題是老人壽命延長,在退休後這二三十年社會財富的創造與分配,便須及於這些不事勞動人口,因此,金融社會的興起,意味著社會的生產與分配機制必須及於這些退休後非勞動者。
在金融社會中如何做好「風險管理」便成一個首要課題,當人活得夠久,便可能暴露於各種危險情境之中。為使得各種生存危險變成可以控管的風險,便需要更多的法人,以及更多的專業知識之發展。在此前提下,工業社會環繞著生產所組織起來的法人和專業領域,不足以應付控管風險的要求。是以,金融社會乃意味著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促成各種專業法人的發展。也不致單兵操作,造成退休金一夕成泡沫的風險。
金融社會的崛起
教社研二 施俊良
如文章所提,台灣的製造產業一直在外移,台灣人失業率節節攀升,如此下去,有一天真的會根留大陸。金融相關產業逐漸興起,回想起小時候的銀行,數量沒有現在這麼多,自從開放之後,就如雨後春筍般的湧出。但是膨脹太快的情況下,也有很多是不支倒地的,所以時常看到一傳出啥風聲,就會有一堆人擠在銀行前面,紛紛將錢提領出來,轉存別的行庫。殊不知,這樣才是更危險的情況,很容易被別人搶,因為現在的金融社會,已經不用再如此麻煩,可以直接匯款即可。
同樣是銀行的問題,從早年的提款簿、提款卡、信用卡、現金卡……等現代的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但依然問題不管,任誰也沒想到,方便好用的提款卡竟然成為歹徒下手的詐騙工具。隨著社會水準的節節升高,但沒想到人類的知識越來越退化,就算媒體不斷地放送,依然有人執迷不悟,應該說是財迷心竅,受騙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重演。因為人們已經推離傳統的辛苦社會太久,不懂得珍惜一切,只求享受,只妄想自己是信幸運兒,真是大不幸一群。
隨著金管會的規定,現今卡的發卡量應該會逐漸減少,否則這樣的東西已經變成時下的流行趨勢,但卻也有人抗議。殊不知這樣的東西(高循環利息)已經壓的讓人很喘不過氣來,可是銀行還是透過媒體大力放送。但到頭來的呆帳卻要政府想辦法,由人民的納稅錢來支付,這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現今的金融社會存在太多的弊病,政府部門需要好好想想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