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權力結構〈閱讀心得〉
曾子旂(南華社會所)
文崇一,1989,〈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出版社。
一、文獻資料
(一)傳統中國的社區權力結構
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社會中的人群關係便以「血緣」、「地緣」為主要成分。在地方社區中,基本上具有權力關係的是「仕紳」階級;因為他們是處於官吏(政府)與百姓之間的協調者(Fei 1968:75-907 ; Hsiao 1966:264-270)。
(二)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農耕墾殖地區的社區權力結構當為親屬關係的情況。
但是早期以來台灣商業發展亦是不煌多讓,所以在商業發展下的社區權力自然落入商人的手中。所以這也告訴我們觀察的一個面向:先分析整個地區的地方發展,而後較容易尋找到權力結構的分層。
(三)互動的衝突少於和諧的話,則地方較易形成「聯盟形權力」。再者,有利益的空間也會產生所謂的聯盟型權力。反思,其實這種論證已經奠基在「理性計算」的概念之上。如果,其實地方上根本就不是理性計算的情況呢?
(四)鑑別權力人物的方式(Bonjean & Olson 1971:163-173;文崇一,1989:249):1.職位法。2.聲望法。3.決策法。本書中集結了一個小結論:現今的權力人物有別於傳統社會,現今權力人物的商業性、經濟性占了很重要的份量。其次,擁有地方政治職位具有很大的影響。
(五)社區比較項目:經濟型態、開拓時間、宗族、職業、教育程度、信仰。文崇一試著將歷史的變遷當作一個變相來說明社區權力結構的變遷。但是由於量化的方析我們往往無法看見背後的聲音,這是讓我們質疑的。
(六)商業社區的早期權力分配是分散式的,每個領導人都沒有永久的黨派。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屬於較為封閉的話,不僅宗教活動單純,甚至對權力階層的服從也較為持久。換句話說,商業社區的權力結構傾向於由問題取向到派系取向;而衝突的焦點也集中在政治權與部份經濟權。總言之,都市社區的權力結構是由散漫到聯盟,而後集結為黨派。
(七)相反的,農村的姓氏組織會較居於重要地位。而姓氏組織往往會有宗教信仰的凝聚。所以農村的領導系統大多沒有黨派成分,卻有濃厚的宗族與宗教色彩。
(八)結論:農村與山地社區較易保有原有的社區權力形式。
二、所得
我們這次所要討論的個案是:林園工業區、仁武工業區、小港工業區。這幾個個案的歷史背景整理如下:
一、
林園工業區
(一) 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
1.林園鄉概述
林園鄉民當初是福建、廣東居民為避流寇、免戰禍乃於明永歷年間跟隨鄭成功東渡來台,在鳳山少竹下里(即今天之林園鄉)構築定居。所以嚴格來說是開發較早的一個地區。由於原居於此處之居民是以漁業為主的生活形式。是故屬於較為封閉的地區性發展,我們在文崇一(1989)的研究中可以知道:封閉性地區的權力結構的發展,大多還是保有原來的形式。但是經過工業區的進駐,此區目前所呈現的是新興都市型的人口年齡結構,人口主要是以生產年齡人口以及少年人口者二個人口族群為主;其中不乏包含了工業區大量的就業人口與當地設籍人口。所以,林園鄉的人口結構目前而言是趨於年輕化且新興都市化的。所以我們在整個林園鄉的分析上可能需要將之分為「原始社區」與「新進社區」二者。因為在原始社區的部份,可能還是傳統漁業鄉村的權力結構存在;或是已經進展成為利益聯盟的權力結構。但在新進社區部份就可能形成新興都市般的分散型權力結構,或是已經有聯盟型態的出現。
2.互動關係的施行:
權力間的互動關係越和諧,形成聯盟的機會就越大。換句話說,如果能夠與地方社區權力菁英相結合,這會有助於利益的極大化。所以現行措施如下:
1.中油石化事業部提供新台幣五億孳息,每年約 2,075萬元,其他石化廠每年募集約 900萬元,提供林園鄉辦理各項建設及活動。
2.各廠設公共關係工作人員,隨時與社區連繫互動。
3.區內各廠員工聘用本鄉子弟平均達 30%以上;林園工業區服務中心設立工業區社教站,結合各廠舉辦各項社教 文康活動親子寫生、節慶活動等,以促進廠民關係之和諧。
二、
仁武工業區
(一) 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
1.仁武鄉概述
鄭成功領有台灣後,實行屯田政策,以養各鎮之兵。本鄉原為荒野之區,劃歸仁武鎮開墾,故名為仁武。其實仁武的鄉誌文獻不甚清楚,因為當初明鄭時期的仁武是一個罪寇投荒之地,後來規劃為行政區是為了便宜之計。直至清時仁武僅是一蠻荒之部落地而已。直至日據時代才有較為詳盡的記載。所以基本上仁武地區一向都是封閉的社區型態發展,直至工業區的進駐。原本的經濟型態以農業為主,生產芭樂、稻米等農作物;工業區設置後本區以工商服務業為主要型態。本鄉工商企業提供鄉民大量的就業機會,有65%的鄉民係在本鄉直接就業,外出工作者則在4,700人左右。與林園鄉的人口結構相似,屬於新興都市的成長。 不過在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鄉民直接在本鄉就業是因為仁武鄉有仁武工業區與民間工業區一個,所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而且這些工作機會並非高專業性,反而相較於林園石化工業區而言,鄉民工作機會較易取得。
2.互動關係的施行:
設置廠商聯誼會,固定提撥區內廠商盈餘之固定比例為附近鄰里支用與回饋支出。其餘非回饋範圍之鄉里,特設獎學金與互動禮金之項目供與獎勵與資助。
三、臨海工業區
(一)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
1.小港區概述
小港地區在荷據時期已經開發,荷蘭人建紅毛港使之與安平港成為犄角之勢。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將所有街庄改為鄉鎮,小港鄉隸屬高雄縣。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一日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小港鄉由高雄縣歸併高雄市並改為小港區。本區區民原以漁農為業,由於第二港口與臨海工業區之開闢以及國際機場之設立,再加上中鋼、中船、中油、台電等重工業相繼建廠及擴建,人口遽增,促使本區社會型態由漁農轉為工業。而且自從納入高雄市轄區後,小港移入大量就業人口成為城市型的空間結構。
2.工業區設立過程
與居民最大的問題多為排放於出海口的環保問題:如水溫、垃圾等。其中台電大林電廠與紅毛港居民的遷村事件最為聳動。由於廠區氣報事故頻繁,所以抗爭不斷。再者,紅毛港村落的發展直至目前仍是傳統漁業的生活型態,社區內的發展仍以傳統的權力型態發展。但是在其他小港區的部份,因為國際機場、商港的開發築設,致使全面形成一個「都會型」的發展型態。所以在權力結構部份的討論便有「都會型態的社區權力結構」,也就是分散──利益聯盟──黨派之爭的情況。
3.互動關係的施行:
在此工業區都是國營企業與民營的大企業為主,雖然有一些共同的紛爭,但是大多交由服務中心來整合賠償與回饋較多。至於公關部分則各公司各自都有設置公關部門。我們發現到,其實工業區的廠商們對環保設施的設立都是十分樂意且有能力的。對廠商而言,設立環保設施,如:排廢監測系統、污水處理、資源回收場、小型垃圾焚化爐等;都是減少罰單又增加企業形象的正面幫助,所以大部分廠商都會樂意設立。不過,這些設施的添置並沒有降低檯面上下的抗爭次數或回饋福利的發放;所以,我們可以說--環境運動的動員因素並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或環境意識的衝突罷了。這其中會有權力之間的社會交換存在。這是下二星期的閱讀重點。
因此我們討論的研究地區中,雖然仍有部份是處於「傳統農漁村社區的權力結構」型態,但是因為地方自治的施行與選舉的介入,或許對地方上會有一些權力型態的改變;不可否認的是地方上仍有一群人擁有政治與經濟上的利益,不論他是以何種方式取得;而有利益的空間會致使聯盟型態的組織不斷出現。這解釋了一部份的利益聯盟原因,但是在權力上的「認知」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我們討論的地方,這會解釋我們在環境運動中一直看見的「在地感」。回到我們的研究中,工業區內的企業與地方政治力或利益團體的結合正好是這種利益聯盟的形式。在地方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他們無疑會是最大的利益分享者。相對來說,居高不下的抗爭次數顯現了一個隱藏的原因,這也是我們所要探索的「動員因素」。
小結:
在分析權力結構的方式中,我們了解權力結構是如何形成。但是這並未分析到整個環境運動的動態過程:權力──動員──結果。不過,如果單純的放在這種動態的軸線中,環境運動與一般社會運動有何不同呢?所以本文想將環境運動放置在一個動態的「交換過程」中分析,這樣或許我們可以發現環境運動的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