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一)

林季謙(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以往在討論人際關係對於網路成癮的影響力時,多著眼於由於真實人際關係的失敗,使的成癮者逃避現實的人際關係而陳浸在虛擬的人際網絡上,這個觀點也多獲得支持,但是否現實人際關係失敗者在網路一定可以獲得社會性的支援,否則何以同樣在現實人際關係上遭紹到挫敗者並非都會尋求虛擬人際關係的支持,因此再討論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時,似乎應該同時討論線上線下的人際關係,以作一較完整的解釋。

 網路的普及發展,造成社會大眾近用(access)的網路的機會劇增,依資策會《1996年起台灣地區歷年上網人口》統計圖可知,至2003六月止,全台上網人數已達876萬,使用寬頻上網的戶數亦達270萬戶;另外,在《2002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之調查研究》中指出,73%從事『收發電子郵件』、30%是『線上遊戲』、21%的使用者使用『上BBS站』、20%會『到聊天室』聊天、18%傳送即時短訊』,從上述的兩筆調查結果可看出「網民」是如何的將網路融入生活事件中,同時也看出網路的易得性使網路使用人口逐漸改變以往的人際溝通模式,溝通的媒介從傳統單向呆板的形式轉向更多元活潑的交流方式;網路對於現代人而言變的更緊密與重要。

Young(1998)以「使用時間」為劃分標準將網路使用者分成依賴者(Dependents)與非依賴者(Independents),發現依賴者每週上網時數約38.5小時,非依賴者約4.9小時;依賴者主要使用網路做社交活動,而非依賴者則視網路為收集資訊與維持既有人際關係與友誼的重要工具。

從上表可以看出網路依賴者所從事的線上活動類型中,比例最高的前兩名『聊天室』、『網路多人連線遊戲』均屬即時互動的運作形式,這也說明網路提供了另一種人際交往的平台,使人們多了另一種有別現實人際溝通的管道。

網際網路除了改變人們既有的人際溝通管道之外,究竟還提供了哪些額外的「服務」?使人們逐漸「冷落」傳統的溝通方式,進而改變人際互動方式以獲取那些額外的「服務」。

吾人從『社會支持』、『心理發展』等角度來闡述網路為人際關係所帶來的『附加』影響:

一、社會支持:

在眾多的網路行為中,『社會支持』可說是線上人際關係的副產品,而這項附加價值提供網民另一種強而有利的誘因,願意以線上虛擬人際關係作為社會支持的來源,而這種虛擬關係所獲取社會支持的重要性將不下於真實世界的支持。

社會支持的獲得與給予來自於人際關係,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自1970年代開始西方對社會支持的研究大抵從三個取向來探討。第一種是結構性的取向,也是一種網絡(network) 系統分析的模式,此模式從社會連結的角度來看社會支持。第二種取向主要專注在社會支持行為的功能性內涵。社會支持的行為包含很多種形式,因此在幫助個體滿足需要和減輕問題的功能也會有所差異。第三種取向則從主觀詮釋的角度定義社會支持。大部分的時候,個人知覺到和實際獲得的幫助應該一致。然而,當他們不一致的時候,知覺到的幫助應該比較有影響力(劉奕蘭,2002)。

不管個人在線上是獲得何種形式的社會支持,都證明線上的虛擬人際網絡提供了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心理慰藉與訊息提供等實質的社會支援,這也說明了網路的重度依賴者何以在即時性高互動的線上使用類型所佔的比例最高。

二、心理發展:

馬斯洛(A.H.Maslow)1954年出版《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及需求的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層次由最低而高分別為: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愛與歸屬需求、4)受人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需求等五類。並認為唯有再低層次的需求被滿足時,高層次的心理需求才會出現,而之後又提出著名的Z理論(Theory Z)說明人們再滿足需求金字塔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後,仍會追求更高的一個層次的「最高需求」而當個人的心理需求達到這一層次時,便會出現所謂的「高峰經驗」,這一高峰經驗同題森米海莉所說的浮流經驗般,進入忘我的境界。

另一種人際關係的心理發展論是艾瑞克遜(Erik Erikson,1963)所提的「發展的任務階段論」,將個體的發展過程分成8個階段,而每個階段有其重要的發展任務或是發展危機,若能順利發展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對於日後的發展將是一大助力,而8個階段依次為:(1)對人信賴VS.不信賴期(2)活潑自主VS.羞愧懷疑期(3)自動自發VS,罪咎感期(4)勤奮努力VS.自卑感期(5)統合形成VS.角色錯亂期(6)友愛親密VS.孤獨疏離期(7)富生產力VS.停滯不前期(8)完美無缺VS.悲觀絕望期。每個階段的任務若無順利發展完成將影響日後的發展,不過這也非意味前期的發展工作若無順利完成日後也無法克服,只是任為若能在發展過程的關鍵階段完成發展任務,將有助個人日後的生長。

綜合馬斯洛(A.H.Maslow)艾瑞克遜(Erik Erikson)看法,可以看出線上人際關係是如何支持了使用者的內在心理需求,以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第5期與第六期而言,第五期階段正屬青少年時期,此時的發展任務是「統合形成VS.角色混亂」在這樣的狂風暴雨期,若缺乏適時的引導,將為個人帶來內在的心理衝突與焦慮,以往此時的青少年有賴長輩、同儕的協助以度過生理與心理所帶來矛盾與衝突;但現今人際疏離與升學主義掛帥的學校環境,教育現場甚少關心或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青少年、青年難以找到適當引導的楷模;又此時的正值網路環境快速發展與成熟的階段,各種線上社群逐漸取代傳統的社會支援系統,令青少年寧願捨棄傳統高度社會互動的人際交往模式,而依賴於虛擬的線上人際關係來化解此時的內在衝突,這樣的過程看似解決了生長所帶來的內在衝突,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更須擔心的問題。

雖然網路社群提供青年化解內在需求的管道,但它卻無法提供傳統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另一項「潛在學習」,即人際關係技巧的訓練,以往的社會支援網絡必須藉由密集的人及互動與學習,才能使個體獲得社會支援,網際空間無法提供這項功能,使青少年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沒有習得應有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這樣的結果是否就如同發展階段論中發展危機,由於過分依賴虛擬人際關係而抹煞真實的人際處理技巧,造成日後在處理真實人際關係時出現退縮的情形。而這樣的情形,又起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小結:

線上的社會支持功能提供當今網民另一獲取資源的管道,這樣的支援系統有別傳統必須面對面的人際溝通模式,雖然帶來了便利性與無限性,但其所或缺的人際互動與相關的人際交往技巧的訓練,帶給重度網路依賴者嚴重的後遺症,尤其當重度使用者是屬於生長過程的青少年時期,此種現象對於重度使用者而言無非是一種傷害,傷害了人際處理技術的發展與訓練,這樣的傷害不僅容易造成日後人際關係的退縮,更是影響日後人格健全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研究期待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探討網路成癮;亦即欲了解人際關係再解釋網路成癮現象時,究竟扮演怎麼樣的角色?線上與線下的真實人際關係對於網路成癮現象的解釋程度如何?何種的虛擬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才是真正決定使用者依賴於網路的決定性因素,是本研究所預探討的。

 

參考文獻:

李雅萍2002)。《2002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之調查研究》,經濟部技術處Internet應用研究計畫/資策會ECRC-FIND。2002/11/21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46)。

李雅萍2002)。《高速寬頻用戶佔比大幅提升,我國逐步邁向高速寬頻時代》,經濟部技術處Internet應用研究計畫/資策會ECRC-FIND。2003/11/6(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59)。

劉奕蘭(2002)。《網路中社會支持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002 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http://140.114.119.8/iscenter)。

Chandler louis A. &Janice T. Gidson(民81)。《教育心理學》,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返回35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