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學習者意願對國中生網路素養影響之研究
洪海雄(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第一章 緒論
網路技能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資訊涵養,在「知識半衰期」快速緊縮的年代裡,大量資訊接收型態已不同於傳統閱讀的型式;因此,資訊設備的使用讓人們在知識建構歷程中快速又有效率。在資訊知識爆炸的年代,政府對於資訊教育也愈發重視,除了大量增加學校資訊設備外,師資的培育變成當務之急,如何讓學生對資訊教育產生高度的學習動機變成每所教育單位關切的問題;此外,家中網路設備多寡也是影響學生具有網路素養與否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人力資產,因此,資訊教育所投入的相關資源必須豐富完整且能快速取得。本研究欲探究台灣青少年當前的網路知識、技能及使用態度,使政府在未來的網路教育推展上有更多文獻資料可供佐證與研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古諺:「秀才不出,能知天下事」,這樣的說法在現代社會中完全被實現了。放眼當今社會電腦及網際網路的使用幾乎和電視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電腦的問世及網路的使用,已大大的改變了幾千年來人類資料訊息記錄、保存、處理與傳遞的型態。
因為資訊產生質與量快速的累積與成長,所以,能夠尋找、選擇並組織各種不同的資訊能力,已成為個人在生活上、工作上、求知上等各方面有益的知識與技能,也是現代人所不可或缺的素養。[1]而當每個人在資訊素養提升的同時,相對的也等於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資訊需求,進而運用各種資訊工具或途徑途來獲取資源解決問題,以個人而言,這種素養的提升,滿足了個人求知的慾望,加強促進自身終身學習的意願,完成自我實現;而就國家社會來說,它提升國民知識水平,促進了國家整體進步與繁榮。
近年來,面對電腦與網路這股新興浪潮,各先進國家莫不致力於推展資訊教育的提昇;在美國,西元1993年柯林頓總統於矽谷提出「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發展計畫」(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 NII),籌建「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希望透過高速網路來確保美國在高科技的領先地位;日本也預定在2015年藉由光纖與寬頻網路串連所有家庭、學校與產業;新加坡則提出「資訊技術2000年」(IT2000)計畫,將運用網路科技將之轉化成高科技智慧島;德國、法國、加拿大亦有類似的計畫……(曾憲雄、尹清海,1996)。
面對這場全球性的資訊教育競爭,台灣當然不缺席,因此為了提昇我國學生網路使用及資訊處理的基本能力,教育部首先於民國七十九年推動建立臺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為我國資訊網路教育奠定蓬勃發展的基礎;民國八十二年起,更積極執行「改善各級學校資訊教學計畫」,自課程、設備、師資、教材等方面著手,以具體落實資訊教育的根基(陳炳男,2002);民國八十三年六月,行政院開始著手規劃「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成立「NII推動小組」,以建構國家資訊高速公路為重點工作(曾憲雄、尹清海,1996)。在同年,教育部並開始執行NII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的「E-mail至中學計畫」(江麗蓮,1997)。這個計畫是台灣學術網路(TANet)推廣至中學校園的濫觴。接著至民國八十六年七月起政府開始規劃「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同時加強TANet 骨幹建設及應用資源,配合國家整體資訊網路推動策略及教育部的終身學習理念,普及全民資訊教育及推動資訊教育向下紮根,以邁向全民資訊化社會;而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起推動的「擴大內需方案」,則在縮短中小學電腦設備及網路建置時程,加速完成資訊教育基礎建設(陳立祥,1999)。
從這樣的趨勢看來,未來將是以網路資源為主軸的時代,其影響不但巨幅改變我們的生活,亦將為學生的學習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陳炳男,2002);教育部依據行政院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於九十學年度由國小一年級實施「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其課程目標中特別強調,運用科技與資訊、激發主動探索與研究精神、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教育部,2001)。這無疑的表示培植學生的「網路素養」已成為全球性教育改革浪潮的目標。
近年來,有關網路素養的研究大多是集中探討學校教師或行政人員的網路使用能力,對於學生方面的研究相當有限,其中陳炳男(2002)、黃玉萍(2002)、許怡安(2001)是國小學童的網路素養相關研究,盧怡秀(2002)及黃淑珠(2000)研究對象則為高中及高職學生,僅洪毓蓮(2002)對象論及台北市國中生。[2]本研究的便是期望能將研究對象擴及台北市以外的國中學生,進一步瞭解北中南三地區國中生之網路素養及使用狀況,。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達到以下研究目的:
一、瞭解國中學生使用網路狀況。
二、探討國中生對網路知識的學習意願。
三、探討網路設備對國中生具備網路素養的能力。
四、了解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習者學習意願高低是否有影響。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馬斯洛的需求動機理論
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動機理論,指出人性需求層次由下而上分別為:(一)生理需求、(二)安全需求、(三)歸屬與愛的需求、(四)自尊需求、(五)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後他感到這一層次架構不夠完整,因此,於1969年又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Theory z》,即「Z 理論」,來重新思考多年來所發展出的需求理論,並歸納成為三個次理論。認為人有七種基本的需要,其滿足先後依次排列成一個階層,如圖2-1-1
所示。此動機理論說明人以需求的滿足為其行為背後的動機,當需求被滿足時,人也就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了,該理論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維持生存的需求,指的是生理的、本能的需求。如飲食、水、空氣、睡眠、性慾等生理層面屬之。「解除飢餓」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當人們處在一個無任何需求滿足的情況下,免去飢餓將是最基本的需求。
(二)安全的需求( safety need):尋找安全、避免危險、職業保障等需求;係指健康身體及寬裕生活的需求。可以視為對於未來生理需求的滿足,亦即一個人生理需求滿足之後,會開始產生對未來生活也能夠安穩的需求。
(三)歸屬與被愛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等的需求。當生理與安全的需求都滿足之後,人會產生對於愛與被愛及歸屬感的需求。
(四)自尊需求(esteem need):維護自尊心的需求。這個需要的滿足讓人產生自信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價值、有能力、有用處,可分為自尊與受到尊重兩類。
(五)認知與理解的需求(acknowledge need):好奇心驅使一個人去探索、分析、解釋及瞭解事情的真相,也藉由此衝動激發個體建立了知識和價值體
系。所以認知與理解的需求即是學習的動機及意願。
(六)審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對美好的事物的需求。人們追求結構、追求系統、追求對稱、追求完備,以獲得滿足感的經驗。
(七)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hievement need):使自己實現自己,充分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由上圖中所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層為基本需求(basicneeds)上層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兩大類;下層屬較低層次的需求,個別差異小,反之則較大;這些需求有相對上價值高低的差別,低級需求被滿足後,高級需求便會接著出現,成為推動人類行為的動機。而需求的滿足必須逐級而上,但並不一定是完全依照順序出現,也可能會有跳躍的情形(廖文靖,1999)。
第二節 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動機,它是驅使人們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對於個體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吳文榮,2002)。所謂成就動機乃是一個人認為很有意義或很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作,並且願意花費許多精神和力氣去追求,以達成功或完美的心理歷程(盧俊宏,1994)。莫瑞(Murray)將成就動機界定為:「個體為完成困難的工作;為操弄、控制或組織事、物、人或思想;為儘快獨立地做好;為克服障礙而達到高的標準;為超越自己;為超越且勝過別人;以及為使得個人的才能透過成功的學習而增進自我尊重的一種慾望。」(時蓉華,1996)。而在學校教育下,成就動機所指的則是學生需求在學校課業方面表現良好的程度。
在動機理論上,認知心理學與人本心理學不同;以認知論觀點解釋學習動機的心理學家,將學習動機視為內在動機,惟對內在的涵義,學習動機認知論者認為,學習動機乃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一個中介歷程。即學習動機乃是學習者個人對學習事物的一種看法;因看法而產生求知的需求(張春興,1996)。認知心理學的成就動機理論的基本假設:人是主動且具有分析能力的;人會主動地尋求訊息、組織訊息、探索訊息的意義(江淑卿,1994)。他們強調認知活動中個人對於成敗歸因過程,裁示決定及影響個人成就行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成就需求不同者,其成就動機行為之所以不同,乃是於個人的歸因過程不同所致(時蓉華,1996)。面對學習,因人對成就需求的不同,有些積極、有些消極應對。艾肯孫(Atkinson,
1965)和魏納(Weiner,1972)認為個人有追求成就的動機,其主要貢獻是:
(一)追求成功的需要,成就動機的強弱從經驗中學習得來。
(二)力求避免失敗的需要,成就動機較強者,經成功而動機遞減。成就動機低者,因成功而增強動機。
(三)考慮成功的機率,成功與機率各佔一半時,成就動機反應最強。
(四)成就動機強弱受成功與失敗交互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使用回饋方式,提供進步和能力的資訊;如對於學生的能力,具以正向鼓勵性質的資訊(周新富,1998)。使學生得到獲取成功的訊息,並於成就中得到鼓舞,以提昇學習動機。一般而言,高成就動機者具有下列五種特徵(時蓉華,1996):
(一)它們往往願意接受具有一定難度的挑戰性任務。
(二)他們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動的成果。
(三)他們常常以旺盛的精力,採用新的方法創造性地完成任務。
(四)他們對於自己做出的決定負高度的責任。
(五)他們選擇與他人合作共事時,往往選那些有能力的人。
成就動機理論把需求層次論中可以應用到組織的因素挑出來;而Mc Clelland 是以人格特質、扮演角色以及所處環境作分析,探討不同情境者所要的需求。在其三動機需求理論( three needs
theory)中指出,工作中有三項主要的需求或動機(轉載自吳文榮,2002,引用萬瑩屏,2002):
(一)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1.超越別人,追求成功的慾望。
2.高成就需求者有把事情作得比別人好的慾望。
3.高成就需求者追求肩負責任,設法解決問題,獲得清楚的績效回饋,據以改善、設立挑戰目標。
4.想要完成某些困難事情的慾望。
(二)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
1.塑造和控制他人的行為,追求影響力的慾望。
2.高權力需求者喜歡對他人有影響力,偏好處於競爭性和地位導向的環境中。
3.影響、指導、教授或鼓勵他人成就的慾望。
(三)歸屬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
1.追求友誼和親密的人際關係,是讓別人喜歡和接受的慾望。
2.高歸屬需求者喜歡合作的關係,希望和別人有高度互相瞭解,不喜歡競爭的場合。
3.花時間在社交關係和活動上的慾望。
魏納(Weiner)指出:成就動機需求高低不同的學生,在詮釋成功和失敗的方式方面可能不同。兩者相較,成就動機需求高者會比低者更傾向把成功歸因於自我的努力與能力。此外,高成就需求的學生對失敗的反應也不同於高害怕失敗的(高焦慮的)。成就欲望高者,有較強的學習動機,遇到失敗、困難的事情會增強他的動機,但面對成功則會認為事情太輕而易舉因而減少動機,相反地,成就欲望低者常避難就易,不太敢冒險,但會因成功而增強學習動機。
第三節 歸因動機理論
歸因(attribution)是一種由別人或自己在社會情境中的某些行為結果,推論別人內部狀態或解釋自己行為原因的一種心路歷程(盧俊宏,1994)。歸因動機理論是在探討個人在工作表現上成敗之原因,分析結果如何影響學習的動機,由發生的結果來闡述行為的激起(林建平,1995)。在教育上,歸因理論主要是用來幫助教師瞭解學生失敗的型式為何;學生在學習成就上的失敗與否可以歸因來探尋,而學生的歸因往往會影響其未來的期望與行為。趙鎮洲(1992)認為下列四種歸因型式經常在學生身上發生:
(一)認為自己沒有能力。
(二)並沒有全力以赴。
(三)學習上實際的困難。
(四)存僥倖之心。
魏納(1972)提出二個向度(控制觀與穩定性)、四個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來解釋人們對行為結果的歸因模式。其後又更進一步就個人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歸因作了系統的探討,並把它們分成六大類的原因:努力、能力、難度、運氣、身心狀況與其他(林建平,1995)。而前四類的歸因又可區分成固定與不固定(stable
& unstable)以及內在與外在的(internal &external)兩大類;前者是與學生失敗的一致性(consistency)有關,後者則是與學生認為失敗的原因是產生於內在或外在有關。且其結果的歸因可分為三個向度:「因素來源」、
「穩定性」與「控制性」來探討(張春興,1996):
(一)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繫於個人條件(內控),亦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
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屬於外控。
(二)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任務難度是相當
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他認為人不把結果歸因於能力與努力方面,而是將結果的成敗歸因於任務難度和運氣。
(三)控制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綜合魏納(Weiner, 1979, 1982)自我歸因理論中六因素與三向度的理念與基本原則,成功與失敗的歸因型態,分別以表2-4-3 與表2-4-4
的內容分析表示之:
黃富順(民85)認為,當失敗歸因為內在、穩定、無法控制的因素時,如缺乏能力,會產生學習無助感,變得毫無動機可言。魏納(Weiner,
1972)的二向度歸因理論認為,個人對自己學習結果的歸因,會影響他們未來學習表現、學習堅持力及學習的情緒反應。蓋因自己沒有能力(內在)、無法改變(穩定),用盡各種方法無法控制時,會變得退縮和冷漠。將這些歸因按穩定度(穩定—
與不穩定)、控制性(可控— 不可控)及內外部(內在— 外在)等向度來加以解釋,如圖2-3-3 所示(林建平,1994):
其中「能力」的歸因具有穩定、內在與不可控的性質;「努力」的歸因具有不穩定、內在與可控的性質;「工作難度」的歸因具有穩定、外在與不可控的性質;而「運氣」的歸因則具有不穩定、外在與不可控的性質(林建平,1994)。
第四節 相關文獻回顧
一、網路素養
根據多位研究對素養的定義有數種解釋:素養(literacy)乃源自拉丁文“literatus”(倪惠玉,1994),傳統對素養的概念叫著重在「能力」的面向;素養包括了廣泛的技巧,意指在個人的專業範圍內,讀和寫的能力(施依萍,1997)。換句話說,素養最普遍的定義是一種、讀、寫算的能力,乃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基本能力倪惠玉(1994);張一蕃(1997)認為將素養(literacy)若譯為「識能」當更能表現其涵義,其為個人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而必須與外界做有效的溝通與互動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3]Silverblatt(1995)認為,傳統的素養定義指應用在印刷物上,也就是意指對書信、指示所學習到事物的知識。然而在資訊時代,素養的層面以已不再侷限於於傳統概念。素養的意義是動態演進的,隨著不同的時地而改變(Anderson,1975)。黃富順(1993)、倪惠玉(1994)、吳美美(1996)、張一蕃(1998)、何志中(1999)等人對「素養」一詞都有不同的解釋,但概略來說都較偏重於「能力」層面。
網路素養的定義綜觀國內外網路素養的研究大致可以發現,許多研究認為網路素養為資訊素養或電腦素養的其中一部分,但由於本研究取向在網路素養部分,因此對於非網路素養部分以外的電腦資訊素養,則不在本研究探討範圍內。茲就針對部分學者對網路素養定義看法彙整如下:
(一)劉駿州(1996):網路素養係指個人對使用網路的認知、評估、與需求的程度;使用網路所需的技能;網路社群成員如何在網路上遵循規則(倫理規範)與資訊或其他成員互動。
(二)李德竹(1997):網路素養係指具備網路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而在網路化環境下,能夠順利操作網路系統與檢索網路資訊資源,以解決問題。
(三)施依萍(1997):網路素養係指使用者對於網路媒介在技能層面的熟悉度與運用程度(技能層面),使用者對於網路上資訊內容的認知(資訊觀),及網路上功能的認知(溝通觀)。
(四)張一蕃(1998):網路素養係指了解網路資源的價值,並能利用檢索工具在網路上尋取特定的資訊並加以處理利用的能力。
(五)池增輝、張菀珍(民88):網路素養係指運用電腦以進行網路資訊檢索
的相關知識、技能與批判、創造思考等能力,包括網際網路功能、網路資源類型及資訊檢索策略的認識與應用。
(六)何志中(2000):網路素養係指個人在覺知資訊需求後,能利用網路去檢索、評估、組織和利用電子型式資訊的能力,並認同網路的價值,願意與人互動溝通,此外還必需能遵守網路倫理。
二、網路素養之相關因素與研究結果探討
(一)背景變項與網路素養之相關研究
國中學生網路素養常伴隨著其自身電腦素養的優劣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將國中學生的性別、家中上網設備、父母支持態度以及教師教學方式列為背景變項,以下茲就此三者分別敘述之。以性別來說,從過去學者探討性別與網路素養關係的文獻中,大部分指出男性的電腦素養優於女性,更進一步探究電腦素養內涵的差異時,可發現男性在電腦知識、電腦經驗、電腦硬體及電腦操作能力皆較女性為優(王振德、戴建耘,1986)。92年交通部統計處「網際網路使用狀況調查」資料中亦提到:男性上網比例高於女性;12歲∼未滿30歲上網比例較高;教育程度越高者,上網比例越高:就性別觀察,男性曾上網比例(50.5%)高於女性(46.7%)。[4]在家庭網路使用設備之相關研結果顯示,不論學生家裡有無購買電腦有關書籍和雜誌,其電腦態度並無差異(余民寧,1993)。中小學生家中電腦資源設備越豐富其電腦素養越高(蔣姿儀,1996)。家中擁有電腦的學生,其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皆顯著優於家中沒有電腦的學生(翁百安,1998)。由近幾年的相關研究發現,大部分研究結果都顯示家中網路設備與電腦素養成正相關,余民寧的相關研究距今已相距十年,在科技掛帥的現代環境,其研究結果有待商榷。而父母支持的態度上其研究發現,父母親會使用電腦的學生,具有較正向、積極的電腦態度(吳明隆,1993)。受雙親鼓勵的高中學生,並不具有較佳的電腦態度(湯惠誠,1994)。父母的信念會影響學生,即學生對電腦的行為表現也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Shashaani,1993引自翁百安,1998)。在教師網路教學方式部分,國內的研究並不多見,近年來僅有三篇:蔡俊男(2000)指出「時間」與「設備資源」是影響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備教學意願的全面性問題。林依潔(2001)研究技職教育體系會計教師使用多媒體網際網路教學的結果,發現性別、教育程度、主修領域、一般電腦軟體課程訓練、學校個人可用電腦軟硬體設備、家中個人可用電腦軟硬體設備在輔助教學軟體使用上有顯著差異存在。蘇怡安(2001)提到,使用滿足理論為基礎,以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國小教師網路使用動機、滿意度,必瞭解為使用網路的教師騎不使用網路之原因。結果發現國小教師不使用網路主要原因為教學、行政工作負擔中而無多餘時間、快退休以及訓練管道和資訊設備不足等因素(夏如春,2002)。
(二)個人網路使用狀況與網路素養之相關研究
受試者接觸網路時間較長者的網路素養,有較佳的趨勢(何志中,1999)。受試者接觸網路時間較長者的網路素養有較佳的趨勢(黃曉婷,2000)。發現有使用網路經驗較長的學生,其電腦網路素養較高(黃淑珠,2000)。受試者網齡越高的學生,其網路素養有越佳的現象(盧怡秀,2001)。網路收發信件、網頁製作經驗、線上遊戲經驗及網路購物經驗等,根據相關研究指出,網路經驗已成為現代青少年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本研究欲探討青少年的網路使用狀況以及影響青少年使用狀況的相關背景因素。然而,同時將以上這些相關項目例為研究變項去探青少年網路素養的相關文獻闕如,因此,本研究特將上述變項例為探討網路素養的重要變項之一,企圖釐清變項間之相關程度以及交互作用的關係。
第三節 小結
需求理論的中心思想是,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會驅使人們去完成需求滿足。本研究主要針對的是,當生理需求都獲得滿意的解決之後,人們便會開始對知識技能有所需要,於是知識需求便由此產生;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經由早期的農業轉變成工商業時代,甚至朝向高科技、高人才素質的產業發展,在此環境下,人們不再只是求溫飽,而必須面對求新求變的知識潮流,以保持自我處在優勢的地位,這種世界先進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更進一步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而運用在本研究中,所呈現的就是學生的自身學習意願,現今社會上大多數的家庭都能滿足基本需求(basicneeds),再加上台灣電腦硬體的發展與資訊網路的健全,驅使學生會去對資訊或網路更進一步瞭解,本研究就是運用認知與理解的需求,來解釋學習者自身學習意願的軀力。
在學校中,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意願的動力之一,許多研究都指出,成功的經驗對於下一次再重複嘗試同類型行為的頻率是有助益的,這也就是說如果學生能夠資訊學習的歷程中獲得較多的成功經驗,對於日後更進一步的資訊素養的提升是有明顯且積極的正向作用,除此之外,教師本身的教學方式、雙親所持的支持態度、接觸到的上網設備甚至性別等等,在研究中都是顯示具有高度相關的,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可以常見到,許多家庭父母高度贊同,也提供高級的網路設備給小孩們,但這樣的學生卻不見得有極高的網路素養,因此,本研究擬從學習者自身學習意願的影響,來探究這些變項相互間的影響關係。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背景因素 中介變項 依變項
圖3-1-1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研究問題:
(一) 不同的性別、家中設備、父母支持態度、學校設備與教師教學方式是否會影響國中生之網路素養能力?
(二) 透過不同的學習意願是否會影響國中生之網路使用狀況與能力以及是否互為因果關係?
(三) 探討不同的背景變項對學習者自身學習意願的相關程度。
(四) 探討國中生網路素養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之間的相對關係。
根據上述各項研究問題衍生出研究假設:
二、研究假設:
(一) 不同的背景變項會影響國中生之網路素養的能力。
(二) 不同的學習意願會影響國中生的網路素養能力。
(三) 不同的背景變項對學習者的學習意願之間具有相關程度存在。
(四) 網路知識、操作技能與使用態度互為相關。
(五) 學習者意願與網路素養具有因果關係。
(六) 高的學習意願之國中生具有較高的網路素養能力。
第三節 研究樣本
本研究分台北、彰化及嘉義三區為研究地區,目的在消弭地域性的差異,每一區取兩所中學施測,預計抽取之樣本人數約1000人。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方式進行,參考黃世杰(2002)電腦態度量表問卷、陳炳男(2002)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問卷有關網路素養問卷進行改編。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振德、洪榮昭、戴建耘(1986)。<台北市國小兒童學習電腦之態度現況調查>。《國教月刊》,33 卷(7/8 期),頁30-34。
江麗蓮(1997)。<各縣市推動TANet至中小學計畫簡述>。《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608,40-46頁。
李德竹(1997)。由圖書館資訊服務規劃我國圖書館資訊素養之培育方針與評量指標。臺北市: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6-2413-H002-031。
池增輝、張苑珍(1999)。<從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吳文榮 (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志中(1999),《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1993)。<國小學生學習電腦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 期,頁75-106。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期,頁4-5。
吳明隆(1993)。《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惠玉(1994)。《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依萍(1997)。《台灣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網路素養資訊觀層面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儀(1994)。<南部地區國小電腦素養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5 期。頁75-82。
翁百安(1998)。《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對國中生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男(2002)。《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祥(1999)。<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師友》,383
期,頁16-21。
教育部(2001)。《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曾憲雄、尹清海(1996)。<資訊化社會的搖籃—E-MAIL到中學計畫>。《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512,3-14頁。
曾志華(1995)。<淺談社會建構在數學教育上的應用>。《教師之友》,36 卷(5 期),頁45-49。
湯惠誠(1994)。《高雄市高中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士論文。
黃曉婷(2001)。《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珠(2000)。《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素養及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淡江大學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黃富順(1993)。<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摘要>。《載於成人基本教育研究專集》。台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蔣姿儀(1996)。《國民中小學學生電腦態度、電腦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駿州(1996)。<電腦網路的社區文化>。《社教雙月刊》,74
期,頁16-19。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瀛春 (1997) <淺談素養-網路素養>,《傳播研究簡訊》,第10期,第13-15頁。
謝宜芳 (2001) <資訊素養的相關概念>,《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7 卷第4期,第91-103頁。
廖文靖(1999)。《影響高職機械科學生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江淑卿(1994)。如何激發班級成就動機。學生輔導,33,36-39。
周新富(1998)。提升學習動機的教師行為。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3),53-57。
林建平(1995)。學習動機的歸因輔導。諮商與輔導,115,42-45。
趙鎮洲(1992)。如何增強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國教世紀,27(4),33-37。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蔡俊男 (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依潔 (2001)。《技術與職業教育體系會計教師使用多媒體網際網路教學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怡安 (2001)。《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經驗、使用動機及使用滿意度相關之調查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如春(2002)。《國小課程使用資訊科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從資訊教師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tkinson, J. W.(1965). The mainsprings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activity. In J. D.
Anderson,J.(l975). Literacy-A Focus on
the Future. Proceedings of the Australian Reading Conference.(ED136227)
Krumboltz(Ed.), Learning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Chicago: Rand McNally.
Silverblatt, A.(1995).Media Literacy: Key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s. London: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
Weiner,
B.(1972).Theories of motivation. Chicago : Rand McNally.
Weiner, B.(1982).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causal ascriptions. In M.S.
[1]顧敏,<現代圖書館學探討>(台北市:學生,民77年4月),頁31。
[2]資料來源: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3]資料來源: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引用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民89年11月2日,http://www.stic.gov.tw/stic/1/home_test/scitech/chapter-4.htm。
[4] 資料來源:92年交通部統計處「網際網路使用狀況調查」,民國92年10月3日,http://www.motc.gov.tw/service/ana92/9207-1.W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