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羿茨(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所)
壹、前言
人際間的溝通是為了滿足溝通的目標,正因為人們希望能夠滿足需求所以會有刺激,於是將溝通知識落實成為溝通之行為,男女兩性均是如此,藉由不同的溝通管道(面對面溝通、書信、電話、傳真等)表演著個体自我的溝通行為。然而,正因為網際網路特性異於傳統媒體或溝通媒介,且網路上溝通的對象可以一對一、一對多或作群體之間溝通;網路的使用者溝通介面包含有文字、圖形、影像、音訊等,使用者傳遞訊息方式可以是同步或非同步、雙向或單向進行,皆異於以往面對面的溝通、以文字為主的書信溝通或聲音為主的電話溝通模式。利用網際網路作為溝通管道可以構足什麼樣的溝通需求或目標,又帶給兩性溝通者什麼樣的溝通模式與影響呢?
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由於我們在網中看不見對方,網上溝通的訊息便成為研究的重要因素。雖然在在網中性別角色是具有多重選擇、多變的特性(例如:角色扮演、替換),女人可以選擇扮演男人,男人也可以扮演女人,甚至作其它性別的扮演。但這並不代表性別因素的影響在網路空間中已經不存在,我們可以從網上溝通訊息和網上的語言型態,來探討性別的語言特性與性別刻板印象是否仍繼續發生於網路空間中,人們進入了虛擬空間是否依然會複製現實世界的價值觀作為判斷依準?
根據一項Media Metrix註一的新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網路上的女性比例比去年上昇了5%到達50.4%,這是第一次網路人口裡女性多於男性。分析師Anne
Rickert說:事實上網路上的女性人數自1996年開始就逐漸而穩定的成長。女性上網人口比例的增加代表網路的聲音能夠真實的反應社會現況,網路上的文化價值才會多元註二。但是女性上網人數的增加,是否就可代表著兩性可泯滅傳統的性別意識型態與價值觀自由、平等地相處在虛擬空間中呢?
由於網際網路對人類生活的極大影響力,且它的特性異於傳統媒體或其他中介傳播,其溝通模式與特性一直是學者們非常感興趣的一部份。國內已有許多研究開始著手於電腦中介傳播(CMC)的研究,探討透過電腦媒介與面對面溝通的差異性,筆者很想了解真實世界裡的兩性溝通風格會複製於網路空間內嗎?性別差異會因網路中匿名的特性而改變嗎?網路上的溝通模式之特殊,例如:台語口音的模仿(麥擱共ㄚ、麥安ㄋㄟ共!)、故意用錯字(粗換企、來去)等,這些獨特的溝通文化中,男性和女性是否又有使用上的差異呢?
根據上述的疑慮下,想藉文獻回顧方式,了解兩性在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使用的溝通語言之差異,而這些差異是如何造成的。再者,更想了解男女兩性的網上溝通行為,再與現實生活中的溝通行為做一比較,期許可以更進一步瞭解兩性在網路與生活中溝通的關連性。
貮、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成五節點來探討兩性透過網際網路中介的使用差異,以及其形成差異的可能原因,是否複製了傳統的性別規範於網中。第一點先介紹溝通的概念,初步了解溝通的形成原因與型態,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溝通表現;於第二點帶入網路語言的使用文化與人際互動之社會關係與意義,並解釋了網路語言的風格與特色為何;在第三點則說明了真實世界兩性溝通的差異有哪些,用以與網路中的兩性溝通差異做一對照。第四點整理了網路中兩性溝通的相關研究,並為筆者的研究目的作一答覆。
一、 溝通的概念
溝通(Transaction)代表一方給另一方某種東西,且得到回應。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註二發現一個人的不同自我狀態與另一人的自我狀態交換訊息時,便開始使用溝通的概念了。溝通可分為三種型態(摘自Thomas
Ohlsson ed.,1996):
(一)互補溝通(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
互補溝通的原則是:只要溝通保持互補的方法,那麼對話會不斷持續下去,或進行到你不想再花力氣維持這個話題為止,這是TA的第一個溝通原則。
(二)交錯溝通(Crossed Transaction)
交錯溝通是,當對話被打斷或交錯時,溝通會停止(通常是暫時的),繼之而來的是新的或不一樣的溝通,這是第二個溝通原則。大部分的交錯溝通並不好,因為它實際上是一種溝通的阻斷。但是交錯溝通有時卻是有用的,人有時可能受果在一種無效的互補溝通模式中,其實可以有不同選擇及改變自我狀態,或是引導到另一個自我狀態,也就是交錯對方的溝通,當發現自己可以使用所有的自我狀態時,與他人做有意義溝通的可能性便大為增加。
(三)隱藏溝通(Ulterior Transaction)
與互補溝通、交錯溝通不同的是:隱藏溝通通常包括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傳達的是一個公開的、社會層次的訊息,及另一個隱藏的、心理層次的訊息。它可以是雙重的(四個自我狀態)或是角型的(三個自我狀態)。
以上三個溝通規則是:溝通的結果是由心理層次的內容決定,而非口頭的社會層次訊息。心理層次的訊息常是藉由手勢、表情、姿勢或語調等非口語的形式表達,隱藏的訊息並不表示不誠實(例如幽默經常是由隱藏溝通來達成)。
二、網路語言的使用
網路是一種文化形式,從網路語言的變化可否對照至現代社會生活的風貌呢?在一新的人際互動場域中,男女兩性使用網路語言及其網路行為的表現是如何呈現的?
(一)網路語言文化、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
從媒介的文化觀點出發,媒介作為一種文化的形式,其不僅與外界文化互動,本身亦有獨特之文化運作邏輯(Carey, 1989; Kellner, 1995;周君蘭,2001)。謝瀛春進一步指出,網路這項新傳播科技,做為人類傳播資訊、互動溝通時,就不再只是一種技術工具,而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出發,從網路的內容表現,「可約略看出一個社會如何看待此新科技,亦可略知這個社會的當代文化現象。」因此,網路可視為一種文化形式,從網路語言的變化中當然可以探索現代社會生活的風貌(周君蘭,2001)。
網路不但將一部部電腦串連成一個能彼此溝通互動的系統,更串連了一個個在螢幕面前的靈魂(蘇彥豪,1998),「人」才是真正讓網路有了生命的主角。我們不但能在網路中擁有自己的身份定位,還可以與其他參與者產生人際關係,不論是工作、專業知識、遊樂中的互助,網路上的虛擬空間結合了娛樂、商務、社交、學習等功能,並提供了許多人際互動的機會,其便利處有時連真實生活都比不上。網路空間的高度互動和主動參與的特性,有益人際之間的訊息交流,經由這些文字和語言訊息的累積,人們便能對網路中的互動者產生印象和進一步發展人際關係(Walther,1992;吳姝蒨,1996)。網路空間就像是現實社會的縮影,所以在這裡的人們同理會有想認識人、與人分享、尋求人際的支持與發展社會關係的需求(Walther,1994;Parks
& Floyd,1995;吳姝蒨,1996)。我們可從此一新的人際互動場域中,探察男女兩性使用網路語言及其網路行為與社會關係發展的關聯性。
(二)網路語言代表的社會意義
李英明(2000:62-63)認為,在網路的世界中,對話通常是與遠距離或不在現場的人進行,這造成了人際的疏離。同時,語言文字和符號所呈現的是一種言傳式和意會式的,較傾向「心靈式」的互動,其結果就出現了身體和心靈的分離。另外,由於網路具有匿名及多重身份的特性,因此也造成在網路即時聊天系統(IRC)中,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較短;談論話題不夠深入;少讚美句多批評句等問題出現。這種角色關係的模糊性,使得在網路中較不可能交到真心的朋友,人與人之間也缺乏信任感。
語言對社會造成的意義,不僅只在人際之間的互動關係,它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背景。而相同的語言在不同國家、年代中,它的意義也可能完全不同。此外,當我們在使用語言時,也必須要考慮當時的情境,因為在不同的情境下,語言也會呈現不同的風貌(周君蘭,2001)。男性與女性在不同情境下所使用的不同語言,則分別表現了其背後的社會意義。
同樣的,每個個體教育背景與身長環境的不同,所習得及語言表現的形式亦會有不同,各有其特色。
(三)網路語言的風格與特色
根據牛津字典對風格的定義和說話與寫作特色有關的部分,是某個時代、流派、作家或說話者所特有的表達方式與格調,或是文字創作採用的文體表達方式等。
溝通風格(Communicator
Style;簡稱CS)指的是「一個人的語言、非語言與次語言互動的方式,由此暗示其文字意涵應如何被採納、過濾及瞭解」(Norton,1983,1996;Dion
& Notarantonio,1991;候正琪,1998)。語言學對風格的看法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種:微觀方面,風格是個人選擇使用語言的習慣,藉以標示個人獨特之處。宏觀方面,風格指的是在某時間或某一時期內,由某一群人共享的語言習慣(Crystal
& Davy, 1990:1-10;周君蘭,2001),即該群體的獨特性。
在社會語言學的定義中,風格是說話者在特定情境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眾多可能的表達方式中,對一組語言特質的選擇。也就是說,風格是一種情境方言(situation dialect),說話者或寫作者面對不同的情境、不同參與對話者、或是不同閱讀者而選擇不同語言形式 (Crystal
& Davy, 1990:15-22;周君蘭,2001)。
所謂「語言」(Verbal)指的是一般人在與人溝通時所說的話;「非語言」(Nonverbal)是使用語言之外的人際傳播行為,如手勢、身體動作;「次語言」(Paraverbal)乃指運用語音所做的非語文傳播,如聲音中所包含的情緒。這三個要素相互影響,而且因為每個人的特質、思考模式、溝通方式不同,形成個人特有的溝通風格,也影響到對他人揭露訊息的類型、深度。或許一般人並不能清楚表達溝通風格的概念建構,但至少都能直覺的知道用什麼方式溝通才是最舒服的(高筱綺,1999)。男性與女性同樣地都在學習令人舒服的溝通方式。
Norton指出,人際溝通是為了減少人際間的不確定性,增進自我認知、與他人互動;為了與他人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人們便運用各種方式與策略進行溝通(Cutler,1996;高筱綺,1999)。在與人溝通的同時,至少提供了兩種資訊:內容(Content)和風格(Style)。溝通內容也就是訊息的文字意涵,是主要的訊息來源,較容易解讀;溝通風格則是與別人溝通的方式,會影響溝通內容,也會影響聽者的接收和解讀(Norton&Brenders,1996;高筱綺,1999)。溝通內容的重點在「什麼被說(What
is said)」,溝通風格則重在「如何被說(How it is said)」(Dion & Notarantonio,1991;候正琪,1998)。風格通常和訊息的傳達同時發生且相互影響,也往往提供了解讀訊息內涵的指標,如在溝通中加入一些顏色、音調、韻律或明顯的符號幫助了解。溝通風格若無法加強訊息的傳達,即表現在外的行為和本身的溝通風格相違背,便容易產生模擬兩可的情形,導致溝通難以繼續下去。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溝通風格存在,而且,和人格不同的是,溝通風格可以依不同的情境、場合和對方的反應,自由組合不同面向的溝通風格進行溝通(Dion
& Notarantonio,1991;Norton&Brenders,1996;高筱綺,1999)。
綜合上述,我們可將網路語言的風格定義為,網民藉由CMC傳播方式,依個人生活經驗、習慣用語以及網路的情境,因人、因時、因地表現出個人獨特的特徵或特性。男性與女性都會受其社會文化的養成,而形成不同的溝通特質,以不同溝通形式展現著。
三、真實世界兩性溝通之差異
許多研究指出在真實世界中,兩性的溝通模式是有差異的。其差異的產生是否因性別刻板意識而造成?而其不同處又是如何呈現呢?
(一)男、女兩性之合作/非合作性談話策略
常見的談話策略中,打斷、以沈默對抗多言、轉移話題、拒絕、否定…等,屬於非合作性的談話策略;支持性的回饋與提出鼓舞性的問題(提供對方繼續闡述的機會)…等,則為常見的合作性談話策略。
在對語言與性別的研究中,呈現的是男人經常打斷女人的談話,而打斷他人講話是一種非善意的舉動,是一種恃強凌弱的行為(Deborah Tannen,1994)。根據某些社會語言學家的研究,當合作性的女性碰到一個非合作性的男性,很容易使對話變成----男性貫徹他所要說的話。因為女性支持他要說的話,而且將控制話題的權力讓給他(黃惠慈,2001)。女性的問題是,當他們以合作性策略支持男性的時候,她便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帶進討論裡。她們的表現猶如球賽中的啦啦隊員或裁判,而不是球賽中的隊員。
(二)幽默的性別差異
「幽默」是社交型態中,用以維持階級、種族、性別之間的不平等的口頭武器。男人害怕說女人,因為男人認為幽默是一種攻擊,而且女人也不是從她說的去獲得社會認可,而是從男人對她的諂媚、殷勤中(Kotthoff,1996)。
一般而言,女性說話方式比男性仔細、清楚。研究顯示,男性認為諷刺型的社交方式,是他們形象中的一項正面元素。但女性則偏向風趣、好玩的社交形式,以維持親切可人的形象,獲取肯定。這些男女的溝通特質是來自於男女在團體中扮演角色之不同所型塑而成的。女孩在團體中多半扮演的角色有,創造親密和等值的氣氛;以溫和、可被接受的方式提出批評;試圖將別人的談話作正向解釋,努力去發掘對方省略下來的話或對方真正想表達的話(黃惠慈,2001)。女孩的遊戲是合作性的,競爭行為在遊戲中無足輕重。女孩間的差異不在權力的大小,而在於信任和親近。友誼可以被理解成親密、平等、互相護著對方、忠誠。因此,當成員之間的不平等形成時,女孩一方面努力維持平等的意識形態及合作態度,另一方面試圖在語言層面弭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而男孩在團體中多扮演的角色有,運用語言以確定其支配地位;運用語言爭取別人對他的注意力,讓自己站在團體的中央;傾聽者很少會給予說話者支持性的反應,而會以攻擊性的批評或笑話處理自己對別人所陳述內容的意見(黃惠慈,2001),他們的語言中經常含有攻擊及敵意的意味。
在一個男女混編的團體中,女生為合乎「被觀看的客体」的角色期待,因而努力嘗試扮演合乎男性定義下的「好女孩」,以獲得社會認可。而男生可能較無是否會因被女生喜愛與否,而影響他在團體中地位的顧慮。也因為無此顧慮,而較能在團體中自我展現、勇於發表(黃惠慈,2001)。
(三)溝通目的的性別差異
男性團體與女性團体在談話中的行為是為了達成不同的目標。男性通常將之作為異議的訊號,或在互相挑戰的狀況下,或在觸犯規範的情況下;女性則將為群體團結的表示,維繫關係或發揮緩衝功能之用。此外,依照具有性別差異性的笑誘因看來,典型的男性笑行為和典型的女性笑行為是存在的(黃惠慈,2001)。
女性的溝通行為中,女性明顯地提出多於男性的問題,且較傾向使用合作性的談話策略。女性的訊息在其中扮演的是支持性的功能,男性的訊息則是傾向於對立及批評對方(Herring,1993)。
四、網路兩性溝通之研究
真實生活中,兩性的溝通既然是有差異的,而透過網際網路的媒介,男女兩性使用的語言有無差異呢?其溝通內容與行為表現是否複製了傳統的性別角色之判準呢?
(一)網中兩性溝通研究開端
Susan Herring是最由提出兩性線上溝通研究的學者,她使用民族誌法分析網上族群討論的文章和內容,研究的結果顯示兩性的網上溝通是具有差異性的,而這些差異根據話題、數量和討論的態度區分為兩個類目,前兩者是指關係種類的差異,而態度分類則是指兩性間言語溝通上的差異(柯建志、莊淳惠,2001)。
Herring的研究採用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中的「理想言說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的架構分析網路上兩性溝通的樣態。研究發現CMC複製了日常生活中男女不均勢的樣態分析討論如許多女性主義者對公共領域的看法,強調「多公共領域」的存在(Fraser,1993;Herring,1993;方念萱、蘇彥豪,1998)。
Susan Herring(1993)指出兩性分類在線上的討論中,男性傾向帶領話題的討論在主流文化之中,男性喜好對抗和競爭的方式,要求更多的空間;女性則傾向更多的同情與合作,女性被鼓勵透過不同的聲音和交換彼此的經驗,去達到更大的理解。在刊登文章上,男女不但使用著可以區別的刊登形式,而且也透過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在解釋他人的行為,女性通常會優先喚起優雅的道德意識和考慮他人的需求;男性則偏好以競賽或是自由的規則與懲罰來喚起道德意識,主要表現在網路上的論述過程。而這種論述,究竟在這樣的一個場域中,兩性的互動文化,還是依舊以男性為主導嗎?或者是一個更為平等的兩性空間的開設呢?也許藉由這個女性賦權的過程,兩性間的價值觀將產生一種隱含的能動性存在。
(二) 兩性在網路世界中所處的溝通情勢
以網路討論群為研究對象,Herring(1993)呈現出網路上兩性語言溝通的差異,質疑電腦中介傳播是否真的促進了民主的討論。她的研究結果發現,儘管新科技擁有民主的潛力,但實際情況卻是一小部分的男性主宰了整個討論。男性使用的語言傾向於敵對(adversarial),從不必要的展示知識、強烈主張自己的觀點,到反駁、輕蔑不同意自己意見的人。兩性使用的語言修辭有著明顯的差異。男性在語言修辭上採用自我推銷和敵對的策略,在溝通的過程中,女性受到男性的檢查;男性的反應不是忽略女性的發言,就是試圖顯示她們的參與討論不合法(delegitimize)。這種語言溝通的方式使女性感到不舒服,因此自然較少參與討論(周君蘭,2001)。
根據Herring的研究發現,在兩性實際參與線上活動的數量上,男性的參與總數高於女生。她認為當女性在討論區表達她個人的信抑或觀點時,男性總是公開地反對這種表達自信的行為,所以當女性嘗試想要平等的參與線上討論,卻成為男性不滿或中斷討論過程中選擇沈默的女性,是對抗在男性領域中常見的溝通過程中權力和優勢的分配(Herring,1993)。若將網路空間看成一有規範的區域,對於線上帶有的傳統性別角色暗示,網路形成為男性主控地位的空間,女性則會感受到被威脅與隔離。
(三)兩性網路溝通語言之差異
在Herring(1993)的研究中,兩性在語言溝通上的差異是由態度這個類目來討論的,而女性較男性多以面對真實世界的態度來參與網上的討論。Herring證明兩性可以用語言和修辭上的組成來辨別差異,她指出了男性語彙具有(強烈堅持主見;自我推銷;假設性的;修飾後的問題;權威傾向的;挑戰他人;幽默/諷刺)和女性語彙(較少堅持主見;辨解、替代性;詳細、正當的理由或藉口;直接的問題;個人傾向的;支持他人)的不同處。
這些傾向是以群組討論中的訊息為基礎所做的觀察和分析。在CMC的溝通場合中,使用者可能會感受到特殊的性別規範,雖然互動雙方會刻意適應線上溝通的情境,但事實上參與溝通的兩性在CMC的情境中其實還是遵照FTF(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的性別規範來進行互動(Hiltz&Johnson, 1990;柯建志、莊淳惠,2001)—即複製了現實社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於網中了。
Herring的研究是支持了兩性在線上溝通時維持社會既有性別結構的論點,在網路上以工作為目的的團體中,她分析了成員間電子郵遞名單的訊息,發現了如果是以男性為主的訊息,其內容談論的大部分都是有關對立的互動,而以女性為主的訊息內容則談論大多是與人合作的互動;女性的訊息在其中扮演的是支持性的功能,男性的訊息則是傾向於對立及批評對方。
Lea和Spears提出,在CMC中,男性的訊息通常較女性更長,而且使用較多「男性的」語言(如果斷、堅持、挑戰、批准等口氣),相較之下,女性則傾向使用較少對立性的言詞及命令式的風格。這些兩性線上溝通的特徵同時也出現在面對面溝通的情境中,而且希望這些兩性溝通特質在網路消失似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Spears和Lea也提到,傳統的兩性權力差異反映在發言權的掌握、對於回應訊息的注意力程度,以及溝通風格(柯建志、莊淳惠,2001)。
(四)網上性別角色的複製
網路科技與傳統大眾媒介(如電視、報紙、收音機)的主要不同,在於其具有互動、回應的特質。使得人們的溝通行動變得與過去大眾媒介時代的方式不同。網路媒介創造出全然不同的公共領域意義與型態,網路參與的互動性、主動性、主場選擇等特點,事實上是提供一個較優良的公共領域發展條件—女性會因此更積極的參與討論、增加主動性,但刻板意識依舊複製在言語中。
因為在線上溝通的過程中,參與溝通的個人傾向於想要知道與他互動對方的性別,所以CMC情境中的性別結構似乎仍帶有與面對面溝通相同的包袱,CMC的情境與現實社會中的溝通情境一樣具有某種約束性的暗示(Soukup,
1999; 柯建志、莊淳惠,2001)。
在吳姝蒨(1999)研究結果中提到,「電腦中介傳播」不只是傳播媒介,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培養溫情與情感知識的社會環境,缺乏社會線索不會成為關係發展的因素;此外,「虛擬關係」的發展和再現,會呈現出分享、接近等與真實社會人際關係相同的關係內容。
既有的資訊科技體系的結構理路是一股無以敵擋的社會力,它所具的內在理路本身多少決定了人們彼此之間的互動模式,也影饗了人類生產和消費的方式。從之前的論述與相關研究中,我們可知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與行為互動,在虛擬社群中同樣也會有所發生,因此日常生活的利社會行為也會在網路世界中開展。
1.網路中的匿名仍舊依性別角色複製的判準
在一項針MUDs(Multi-User
Domain/ Dungeons/ Dialogues)所做的溝通研究中顯示,女性的角色反面能夠獲得更多其他人的注意,無論這個女性的角色是否主動引起別人的注意,而且比男性更能夠得到專業上(電腦技巧或遊戲方法)的協助,這種提供女性較多專業的協助的同時也會被要求一些相關的好處(Bruckman,1994;
吳姝蒨,1999)。也就是說若男性網民「認為」對談的他方是女性,便直接賦予的社會價值判準,主動得給予協助。
網路媒介最特殊也是受到爭議的應該算是它的「匿名性」與「虛擬真實性」的特質。由於網路並非是個實体的空間,因此在網路上的符碼也並非真正能夠代表一個實体的表徵;也就是說,包括像性別、年齡、階級等人口學的變項、在網路上其實是不存在的。參與者只是利用一個ID,在網路空間中與他人進行互動,而誰也不知說藏在ID背後的實体究竟為何(黃啟龍,2000)。但參與其中的網民還是依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來判斷談話的對方是男性亦或是女性。
對於電腦網路的匿名性,Reid(1993)認為:「電腦上只存在文字與形象,肉體無影無蹤,網下的人特別是女性可以自由展現多元自我,透過文字和形象的操弄因此可以泯除肉體帶來不可避免的性別標記,從而重塑網路傳播的性別文化,實現性別平等文化之理想」(摘自袁薏晴,2001)。我們似乎可以說,在網路社會中個體超脫了他的肉體,每個人只要擁有一台個人電腦,連上網路後,人人都擁有在虛擬社群中重建我們身份的能力。雪莉.特克曾說:「在電腦文化中,助長認同多元化思潮的另一因素是網際網路。」,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經由在許多自我的建構中創造多元身分。因此,在網路空間中性別這個主觀變項,已經逐漸從個體的身上去除。透過虛擬變性,可以讓人體驗到另一性的經驗,或拋棄性別約束;甚至對於性別刻板印象有所省思。男性可藉由線上的角色扮演成為女性,現身於虛擬空間中,引來大批的愛慕者、熱心的人幫助他解決問題。男性網名也透過這樣的過程,享受當女生的特權。也許這樣的經驗對於人們來說,就某個層面來說,是可以使得兩性之間增進對於異性的了解。不過,似乎人令人質疑的是,「女性吸引人、女性需要幫忙」仍然是擺脫不了現實傳統的兩性價值觀(袁薏晴,2001)。
網路空間裡具有匿名的性質,真實身份和性別是可以隨意扮演的,所以在網路上與人互動中,性別和身份往往是趨向模糊不清的。網路空間裡和親身溝通不同的是,在與人互動時若沒特別說明,在彼此態度的對待上容易因不清楚對方性別而不知所措,尤其是在線上交談、線上遊戲、文章發表等完全藉由文字線索表達的情境裡,性別往往被模糊了。而且由於匿名的特性,性別在網路空間中很容易錯置,使用者可以輕易扮演不同的性別角色。若扮演著女性的角色,比較容易受人幫助,他人在言語的應對上也明顯較男性角色不同(郭欣怡、林以正,1998);在網路友誼的建立方面,性別的差異還是會造成影響(Baym,1998;高筱綺,1999)。真實生活中性別差異的影響,在網路空間裡還是存在的。
2.網上男女溝通方式仍舊依照性別刻板印象判準
一般而言,性別在溝通才能的評定上有刻板的印象,男性的溝通因為被視為有效率、任務導向、有目標且清楚,因此常被認為較具溝通才能,女性的溝通則反之(Spitzberg&Duran,1993;Baron&Clair,1996;孫秀英,2001)。
McCroskey(1997)研究學生的溝通才能與溝通懼怕時發現,女性在書寫的溝通懼怕上較男性為高;而網路成癮者又多為缺乏社交與自信的年輕男性(郭欣怡、林以正,1998),可見性別在網路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而網路是否又提供了無自信者的另一發揮自我空間呢?而女性在現實社會中被動而少言的……是否也能利用網路空間展現另一面的人格呢?這些暫且不在本文中深論。
女性能夠在網路社會挑戰傳統由男性所支配的現實文化,創造出一個更為平等的兩性空間嗎?許多研究仍然指出,在線上生活中,兩性的分類仍然是繼續存在的。語言學者蘇珊.賀琳(Susan Herring)的研究指出,言說的根本性差異常常可以反映出性別得不同,男性和女性不但使用著可區別的言說形式,而且也透過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在解釋和判斷他人的行為。某些男性的網路使用者崇尚競爭與批評,喜歡以專家自居,不容尊嚴受損,常常對與自己意見相左者唇槍舌戰,造成網路戰火綿延;傾向在主流的討論中帶領話題,他們的道德標準來自於規範的形成,或是透過論述的過程。女性的網路使用者則比較欣賞意見交流,即使意見有異,仍希望在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以謙和的態度與對方溝通。這種性別有異的溝通形式事實上就是反映出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男性喜歡發表肯定且具權威的意見,而女性則傾向更多的同情與合作,女性通常是透過意見交流的方式,來理解他人的想法,所以常常在發表意見之後自陳見識較淺,「就教於各位」、甚至以「小女子」自謙式屬名。在線上的互動中,女性通常會優先喚起她們的道德意識,並且考慮他人的需求。蘇珊.賀琳(Susan
Herring)曾說:「男性會在一些以女性為中心的討論區中,試著要主導話題;但相反的,當女性企圖要在男性為主的討論區中得到公平的對待時,線上的男性是根本就無視妳的存在,甚至遭到批判,認為她們的討論根本不適於男人的話題。」(引自袁薏晴,2001)
綜合上述,人們似乎仍舊是將現實生活的價值觀帶入線上生活,兩性對於網路下的認同還是無法從網路上剝離。Bechar-Israeli(1995)提出:「認為人的認同,包括性別,是會隨著人進入虛擬世界中的。」,也就是說,伴隨著電腦中介媒體的出現,並未形成人類民主的實現,反而再製了現實生活的不平等,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於兩性的雙重標準將再度轉移到虛擬空間中(李禮君,1998)。
從社會建構主義的點來看,網路上討論的、溝通的文字符碼或傳遞的交換訊息,所建構出的並非是虛擬的社會形式,而是由參與者在其日常生活實踐中真實的反映,將運用網路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溝通形式與溝通場域。因此網路溝通的場域正如同一般社會溝通的場域一樣,而網路上傳遞的符碼(文字的書寫及其表現方式)也正如社會中呈現我們眼中、耳中的影像或聲音一般(黃啟龍,2000)。正因在網路的溝通場域中會自然地反映真實社會形式,則便複製了現實社會文化中的性別刻板印象至網中了。
參、結語
雖然目前國內部分研究指出,男女兩性在網路中的溝通型態還是複製了真實社會的性別角色文化。不過,筆者認為,男女兩性在談話風格上的不同,其實也是由雙方的對話建構出來的,主宰兩性言語中的意識不是單一男性就可以行使操控權力的。而網上的兩性對話的主宰意識其實也是這種互動被建構出來的。正如同Tannen對自已所用的互動性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重要的信念一樣:個人的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從互動中創造的;情境也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從對話及行為建構出來的;在互動中沒有單獨的角色,而是共同參與的方式;語言的特性,如說話的音量,不是以一對一的情況發生,而是被動態付予的,語言的意義也是。
基於此理念,無論是現實社會中的兩性溝通亦或線上的對話,都不會有固定的型態,它是會受到變動的個人特質的影響的。故,筆者期許網路上個人的特質是會改變的,也就是說網上男女兩性的溝通是會改變的,而它會改變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受到真實社會男女行為特質的轉變而影響—文化中的所謂性別刻板印象將會有所變動了。
並建議女性偶爾放棄支持性的聽者以及鼓勵性的問題,偶爾打斷對方的陳述,以堅持自己的話題取向。女性對自己習於使用何種談話策略,多一些反省與自覺(例如是否在面對不同意見時,為了謀求對話的進行免於衝突或為了使對話內容避免對立,而輕易使用自我削弱的談話策略、放棄自我主張)。筆者期許男、女性網友能正視溝通型態的複製,改變男女不平等對話,並希望藉由網路空間帶來新的革命、新的世界秩序。
參考書目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
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第56集,頁183-218。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
李禮君(1998),《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 以女權上路新聞網與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中情感關係的組成與發展」》,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周君蘭(2001),《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清華大學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吳統雄、饒培倫(1999),《台灣網路民趨勢系列調查,1996-1998》,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議論文集(2):17-42。
柯建志、莊淳惠(2001),《線上兩性溝通風格研究》,資訊會研究(1),嘉義:南華社會研究所。
柯淑芬(1999年),《網際網路虛擬實境中使用者行為與設計議題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明洲等(1998),《電腦網路溝通》,台北:科技圖書。
高筱綺(1999),《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及其個人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候正琪(1998),《雙向全動視訊會議使用者之溝通風格,溝通懼怕與電視呈現之研究—以交大遠距教學課程教師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毓良(2000),《台灣BBS上的男女對話型態差異》,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薏晴(2001),《從Gender到Gybergender》,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11-9.htm
孫秀英(2001),《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成癮症」之初探》,「Net’98 Taiwan-網路新紀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黃惠慈(2001),《大學生男、女談話策略之比較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杏陵。
黃啟龍(2000),《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論文。
謝國平(1986),《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謝瀛春(1998),《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理論探討—從「文化即傳播」的向度談起》,「中文網站教學系統規劃研究報告」,頁69-92。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蘇彥豪(1998),《網路空間的公共與私密—以TANet女性主義BBS站為例》,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Susan
A.Basow著;劉秀娟,林明寬等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Deborah
Tannen,吳幸宜譯(1994),《男女親密對話》,台北:遠流。
Ian
Stewart著,邱溫譯(2000),《伯恩—溝通分析學派創始人》,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Thomas
Ohlsson,Annika Björk,Roland Johnsson原著,黃珮瑛譯(1996),《人際溝通分析:TA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張老師。
Allen,
B.(1995). Gender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ex Roles 32(7):557-563.
Herring,
S. C. (1993)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2)
註一是美國知名的統計產業觀察業公司,專量測網站流量並提供有關網路訪客量等重要數據。
註二摘自袁薏晴(2001),《談網路社會中另一種兩性互動文化—以Shesay網站為例》,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0/10-4.htm
註二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於西元1910年五月出生於加拿大的蒙特婁,本名為Eric Lennard Bernstein,在他與精神分析學派決裂後,改用溝通分析的新字彙來呈現他的想法和論點,1958年,提出TA(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主要術語和觀念。其創造的溝通分析理論(TA)對於人的生活分析有極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