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

屏東縣青山國民小學  藍乙琳

yilin892215@yahoo.com.tw

 

一、前言

    由於教育制度的改變、九年一貫的課程實施及家長學生需求更加多元,讓教師們感到莫大的壓力。「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十年江湖催人老」,昔日的教育尖兵;今日的杏壇老將則在每年的寒暑假掀起了一股退休狂熱風,離開爭戰二、三十年的教育職場。當退休教師卸下「夫子」的外衣時,也必須面對老年人共同的生命課題:調適身心功能與社會角色轉變的轉換與不確定感;處理衰退的身體與能力;面對配偶及親人的死亡;面對依賴他人的需求情境;及準備自己的死亡等種種問題(吳永銘,1998)。Erikson將老年期的發展危機定為「統整或失望」,老年人所面臨的挑戰是必須面對一個已活過大半的人生週期,背負著生理的限制及面臨有限未來的雙重重擔,內心掙扎著自己能否接受不可改變的過去及不可知的未來(引自周怜俐,2000),如果老年人自己能自我接納、認為自己過去一生是適當有意義的,並且能妥善安排過去生命中所遭遇到的成功與失敗,可達到「統整」的境界。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離開工作舞台的退休教師,與一般老人相同都要面臨到死亡的問題。死亡的陰影便籠罩在每個人的心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感受到它的迫切與威脅(孫效智,1999)。回憶過往的歲月;面對未來的日子。在人生的旅途上,一站又一站的來到最後幾個休息站,如何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坦然的面對死亡?進而綻放生命的晚霞?是每位退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俗諺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死亡是生命中最大、最終的無常,所以一位健全心理發展的老年人必須坦然地面對死亡的事實,超越此時此地的我,肯定死亡的必然性及不可避免的特性,才能成功地適應對死亡的準備與預期(吳永銘,1998)。面對離開舞台後所帶來的種種衝擊時,如果能有良好的心理建設與周全的準備,將能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一生。對於步入老年生涯的退休教師來說,當面對生死的無常時,如何建立一個正確且適當的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態度,無疑是老年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藉由本研究來了解退休教師的人格類型,提供相關單位實施生命與死亡教育相關輔導的課程,讓其了解死亡,進而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及反省自己的生命,並且從死亡的鏡子中看到生命的有限、生命的歷程與生命的美好,建立正確人生態度及積極正向的學習(林慧珍,2001

在物質文明發展、生活水準提高的今日,人人開始重視生活的品質,生活品質除了物質的享受外,更需要精神層面提昇,而精神的部分便考慮到生命的意義,但是生命意義的完成必須靠死亡意義的認可(王玉玫,2002)。Kastenbaum (1977)曾指出如果老年人能夠接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那麼死亡便可被視為是一個自然沒有威脅的結束,用和平寧靜的態度來接納它。在老人期發展的任務中,老年人為了心理能發展順利需要解決三大危機:自我價值感統整與工作角色偏差、身體超越與身體偏見、自我超越與自我偏見,而其中的自我超越是指接受死亡,對人生最終的旅程不憂不懼,將死亡視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結局,主動積極的計劃未來,跳脫出死亡的枷鎖;而自我偏見是指老年人的心中拒絕承認即將到來的死亡,沉溺於當前的自我滿足中。

西藏生死書的作者指出:「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引自孫效智,1999)。然而生與死是相生相成,互為因緣,有生則有死,有死方有生,生生死死,輪迴不已(引自陳錫琦,2000。所以認知死的必然性與不確定性,便能彰顯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唯有真實的了解,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

因此,透過本研究來瞭解屏東縣退休教師之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態度的現況,探討退休教師之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之相關情形,以提供有關單位、人員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三、文獻探討

(一)生命意義感的意涵

在生與死之間,每個人都不斷的尋找生命意義的解答。質問生命的意義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表徵,然而「存在」便是人類對自我的狀態最真實的表達(游恆山,1992)。

Yalom1980)將生命意義分為兩部分:一、宇宙的意義(cosmic meaning)宇宙間存在一個超乎人類之上的實體(神)。個人生命的目的與世界運作的律則皆在神的計劃之中。二、世俗的意義(terrestrial meaning)即為個人的意義,世俗的意義可以獨立存在宇宙意義之中,個人對其生命目的、生命價值的體驗與神無關,世俗的生命意義可以藉由利他主義、自我實現及自我超越中得到實現。

生命意義是具有主觀、獨特的特性,是個人知覺對其生命意義與目的之感受程度,屬於個人內心靈性的層次,它涵蓋信仰、價值、宗教與哲學,而且每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會隨著年齡、身分及時空的改變隨之轉變。研究者認為當一個人對其生命具有意義及目標時,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困境時,皆能忍受並想辦法安然的渡過逆境,開創嶄新的局面。本研究對生命意義感的測量,乃採用修編之生命意義量表(PIL)。其內容區分為自我評價、自我統整及自我實現等三個層面。

(二)死亡態度的內涵

人最終的命運都是死亡,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它,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有人認為人死後一切煙消雲散,生命不復存在,但經歷過死亡的人則感嘆,最重要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們對死亡的認識及死亡的態度(劉翔平,2001)。

死亡就像一道隔絕在我們面前的高牆,讓我們察覺到自己的無能,也時時提醒我們,再有限的時空中,我們還是無法真正做的了主,因為死亡隨時會降臨,結束我們的存在(劉見成,2005)。本研究指出死亡態度的內涵包括:死亡恐懼、死亡焦慮、死亡關切、死亡逃避、死亡接受(自然接受、趨近接受、逃離接受)、死亡否認等等,涵蓋的層面很廣泛,其各項層面皆互為因果之關係。

1、死亡恐懼

俗話說:「閻王註定三更死,絕不留人過五更。」所以死亡之恐怖,在於死亡之不可預期性,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終究會面對死亡。古希臘哲學家依比鳩魯曾說:「死是一切惡中最可怕的。」然而死亡會讓人覺得恐懼是因為人們不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人們對死亡事件本身感到害怕;死後的世界是否一切都停止了?(Yalom1980)因此死亡意味著生命的毀滅與存在的毀滅(金玲譯,1996),死亡是所有焦慮恐懼的來源,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正確地看待死亡能提升生活的經驗;統合死亡的觀念能成為生命的主人(潘素卿,1994)。

「死亡恐懼」Fear of  Death一詞,如 Kastenbaum Aiseberg1975)提出:死亡恐懼是人類在探討對死亡的態度或反應時,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與心理狀態(引自藍育慧,1995)。Becker Bruner1931)提出人們對死亡之恐懼有三方面,分別是對自己死亡之恐懼、對他人死亡之恐懼以及恐懼死亡所導致之影響。恐懼不論是單獨或合併發生,都會使人想到死亡時所引發的焦慮,進而形成個人的死亡態度(藍育慧,1995)。

2、死亡逃避

      人們逃避思考或討論與死亡有關的事物,儘可能迴避與死亡有關的字眼或象徵物,使自己暫時免於對死亡的恐懼。WongReeker Gesser1994)則認為必須將死亡逃避(Death Avoidance)單獨的區分開來,作為死亡態度的一個重要面向。

3、中性導向死亡接受

中性導向死亡接受(Neutral Acceptance)是將死亡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態度上不恐懼也不歡迎,視死亡為生命無法改變的事實,嘗試用最充實的方式使用有限的生命。在態度上是以「自然而然、平安自在」的方式來接受死亡。

4、趨近導向死亡接受

      將死亡視為通往快樂來生的通道,相信有幸福的死後生命存在,因對死後的情況較為確定,便能因應死亡的恐懼及焦慮,進而對死亡抱持著正面積極的態度(王玉玫,2002)。許多文獻指出,宗教信仰與趨近導向死亡接受(Approach Acceptance)有關。WongReeker Gesser1994)等人認為死亡接受對一般人來說是做好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心理準備,坦然接受、面對自己必死的結局,對此死亡的認知有正面情緒反應。

5、逃離導向死亡接受

當人的一生中,如果生活充滿痛苦與悲慘,無法有效因應生活中的問題時,或許死亡可能是一個受歡迎的選擇。換言之,對生活的恐懼超過對死亡的恐懼時,將死亡視為今生痛苦的解脫之道,對死亡的接受是為了逃離現實生活的痛苦。因此,逃避的死亡接受Escape Acceptance就正面而言並不是著眼於死亡的「善」,而是活著時的「惡」。

(三)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理論

活著(living)是我們當下存在的實況,「人生在世皆有一死」此一命題所表述的是死亡的必然性。也就是說,活著即死去(living is dying),死亡其實是生命的本質(引自劉見成,2005)。

生命與死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生命意義感的形成與死亡態度的建立會影響人一生的存在價值觀,在探討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時,從存在主義及人本主義著手最為貼切。以下就諸位學者的論點,論述之。

1、沙爾特之虛無的超越

沙爾特是存在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沙爾特的思想中,可分為對「存在的看法」與「生命的看法」兩大主軸。「存在的看法」中提出「虛無的超越(transcendence)」觀念,意識有不斷超越的能力,也就是意識具有不斷超越的能力,也就是「在想像中超越他們,越過它們的實際存有,無視它們的現實存有,而達到一種真正的存有」的虛無化能力(引自謝曼盈,2003)。因此意識能超越死亡的現實處境之窒礙,對未來的生命進行謀劃。「生命的看法」特別重視「時間」與「處境」兩大要素。在「處境論」中,沙爾特提出人活在世界上,其行動、思想與生活的處境息息相關。沙爾特認為,人是自己處境意義的決定者,因此人無法脫離客觀處境的存在限制(謝曼盈,2003)。每個人的處境所構成的要素為我的位置、我的過去、我的周圍、我的同伴、我的死亡(林靜如,2001)。

2、海德格之「與可見的死亡同在之存在」

海德格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學思辨回歸於事情本身,將日常生活予以減除之後,便能探討純粹意識,即指向存在的本質(邱兆偉,1996)。海德格曾說:「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引自劉見成,2005)並提出「與可見的死亡同在之存在」(existence with death in view)的人生存在價值觀(邱兆偉,1996,亦即生命的本質便是向死的存在,死亡是人類最後而最高的可能性。如果對死亡的態度是閃躲或逃避,便會遠離了生命的本質的真相,無法真實的活著。

3、弗朗克之生命態度與死亡看法

弗朗克主張的是意義治療學派,其理論被稱為維也納之第三種心理治療學派。其認為人可以用自由的心靈,在快樂、愛、痛苦、死亡、空虛、經驗裡,去追尋生命的意義,完成生命的使命(謝曼盈,2003Frankl1986)對人生存在分析觀點中,人活在世上便包含生與死兩個部份,死亡屬於命運的一部分,雖然生命是有限的,但不會使生命沒有意義,反而被賦予意義(侯冬芬,2004)。

4、羅洛梅之「再造的力量」

羅洛.梅是人本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面對人生中「生」與「死」的問題,羅洛.梅提出了「再造的力量」。羅洛.梅指出我們對死亡的覺察是來自於熱愛生命的泉源,真實的面對死亡的必然會帶來解放,反之,否認死亡、逃避死亡會導致真正的絕望。當一個人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才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思考生命的意義卻必須從死亡而來,在最強烈的生命經驗中,往往伴隨著的是強烈的死亡經驗(龔卓軍、石世明譯,2001)。因此依據羅洛.梅的觀點,死亡在個體的生命中,反而蘊藏巨大的潛在能量與生命力。

相關研究指出生命意義感愈高者,其死亡焦慮、死亡恐懼愈低,在死亡接受上愈能抱持著正確、樂觀的態度。一個人隨著時光的消逝,逐漸邁入老年人的階段時,其死亡態度是取決於過去生活經驗,從經驗中建立個人對生命意義的認知,每個人的認知及經驗不同,因此對死亡的態度,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及不同的色彩(王玉玫,2002)。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每個人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間有著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關係。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生命意義感之現況分析

  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上得分頗高。本研究之屏東縣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上,以「自我評價」層面得分最高,而在「自我統整」層面的得分最低。

(二)生命意義感之統計差異分析

在「自我統整」分層面上,研究結果顯示男性之退休教師較女性高。其原因可能是在性別角色認定上,退休「女性」國小教師面臨事業工作、婚姻與身體狀況等因素的衝突,以致女性在面臨人生轉折上對於自我的統整上,有著較多的迷失。

不同婚姻狀況之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及「自我統整」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面對退休後生活上的改變,婚姻狀況對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上有很大的影響,在退休後所多出來的閒暇時間,有配偶相互扶持、一同生活,自然地在生命意義感上有較高的表現。

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及「自我實現」分層面上有著顯著差異,有無子女與生命意義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人走到生命週期的尾端面對死亡的壓迫時,大部分的退休教師與一般老年人一樣,亦將子孫視為未來生命的擴大與延長。

若從宗教信仰上來探討生命的意義,研究結果顯示宗教信仰與生命意義感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藉由宗教的信仰來達到思想的成長,其生命便是有其意義與價值。不同宗教信仰之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及「自我統整」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身體健康狀況之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及「自我評價」、「自我統整」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陳肇男(2001)曾提到:「老年有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其中老本指的便是健康與財富,當失去了健康,人生便失去了彩色,因此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快意銀髮歲月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死亡態度之現況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退休教師在死亡態度上對死亡的恐懼較低,也較不逃避死亡,對死亡的態度上較為坦然接受。

(四)死亡態度之統計差異分析

不同性別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其為社會文化對兩性角色的期待有所差異,對於生與死的看法上,女性生活上較多的憂慮則對死亡的看法上傾向較多的負擔,男性認為死亡是生命中一個生活事件。在不同性別上,女性退休教師有較高的死亡恐懼。

不同婚姻狀況之退休教師在「死亡逃避」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在人生的道路上,已婚喪偶」比他人較早失去相扶持的另一半,在死亡態度上會有較為逃避的現象。另外,在「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且由Scheffe事後比較發現,「已婚喪偶」顯著高於「離婚或分居」。研究者認為逃避導向的死亡接受不是著眼於死亡的「善」,而是活著時的「惡」。因此面對另一半離開人世的事實,在死亡態度上演變為逃避導向的死亡接受,自然也就高於其他婚姻狀況。

居住狀況為「獨居」之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死亡逃避」及「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上得分最高;在「中性導向死亡接受」、「趨近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上得分最低。此顯示獨居老人對於生命與死亡的看法,與其他居住狀況的老年人相較之下,有較為負向的發展。

不同宗教信仰之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及「趨近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藉由宗教信仰使心靈上得到慰藉,也從各種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解釋死亡、面對死亡,對於死亡能用坦然的態度來面對。

不同身體健康狀況之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及「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經Scheffe事後比較得知自認身體健康狀況「普通」組及「宿疾」組在「死亡恐懼」及「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上高於「良好」組。因此身體健康與死亡恐懼有顯著的負相關。且自覺健康狀況較差時,缺乏生存的意志,對生活會感到厭倦,在死亡態度上會產生「逃避導向死亡接受」的死亡態度。

是否需要他人協助之退休教師在「死亡態度」之「死亡逃避」及「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分層面上有顯著差異。此一變項亦可與身體健康相互對應,擁有健康的身體,日常生活不需要他人協助者,便能自我料理日常生活起居,其對死亡態度也有較正向的看法,反之,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者,在死亡態度上,對於死亡會有逃避的傾向,或是有活著視為一種痛苦的想法產生。

(五)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相關分析

   1.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與死亡態度分層面之相關

研究發現生命意義與死亡恐懼呈負相關,生命意義感愈高,則愈不恐懼死亡、愈不逃避死亡,生命意義感愈高對死亡的態度愈相信死後的世界是美好的,愈能夠坦然地接受之結果相符合。

   2.生命意義感分層面與死亡態度分層面之相關

      即其生命意義感較高者,對死亡態度上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用坦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死亡,反之,生命意義感較低者,對死亡態度上趨向於恐懼、逃避或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退休教師具有積極的生命意義感

就全體受試的退休教師的生命意義感整體及「自我評價」、「自我統整」及「自我實現」三個分層面之平均數高於中間值,此顯示退休教師對於自我的生命價值有較高的評價,其對於生命的意義有較高的認知與期許,對於自我的生命體驗、接納生活、自我肯定及自我期望與實踐上有較高的反應,進而形成較為正向的「自我評價」、「自我統整」及「自我實現」。

2、退休教師具有正向的死亡態度

就全體受試的退休教師的「中性導向死亡接受」及「趨近導向死亡接受」分層面之平均數來看,受試者的平均得分高於中間值,此顯示退休教師對於死亡的態度較為正向的認知,對於死亡也以較積極、趨近接受的態度來面對。

在「死亡恐懼」、「死亡逃避」及「逃離導向死亡接受」三個分層面,平均得分皆低於中間值,此表示退休教師對於死亡恐懼較低,也較不逃避死亡,對死亡的態度上較為坦然接受。

3、不同背景變項的退休教師之生命意義感有部分達顯著的差異

以性別而言,女性退休教師自我統整上高於男性;以婚姻狀況而言,已婚有偶的退休教師的生命意義感為最高,並顯著高於已婚喪偶;以有無子女而言,有子女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及自我實現高於無子女者;以宗教信仰而言,有宗教信仰的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及自我統整上顯著高於沒有宗教信仰者;以自覺健康狀況而言,自認為良好的退休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自我評價及自我統整上高於普通或宿疾者;以需要他人協助而言,不需要的退休教師在自我統整上高於部分需要者。

4、不同背景變項的退休教師之死亡態度有部分達顯著的差異

以性別而言,女性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上高於男性;以婚姻狀況而言,離婚或分居之退休教師有較高的死亡逃避,已婚喪偶之退休教師在逃離導向死亡接受上高於離婚或分居者;以居住方式而言,與不同子女輪住的居住狀況之退休教師有較高的中性導向死亡接受;以宗教信仰而言,沒有宗教信仰的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與死亡逃避上顯著高於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者;以自覺健康狀況而言,自認為普通或宿疾的退休教師在死亡恐懼上高於健康狀況良好者,自認為普通或宿疾的退休教師在逃離導向死亡接受上高於健康狀況良好者;以需要他人協助而言,部份需要協助的退休教師在死亡逃避與逃離導向死亡接受上高於不需要者。

5退休教師之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間有顯著的典型相關存在

自我評價較高的退休教師會有較低的死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及較正向的趨近導向死亡接受;自我統整較高的退休教師會有較低的死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及較正向的趨近導向死亡接受;自我實現較高的退休教師會有較低的死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導向死亡接受及較正向的趨近導向死亡接受。

(二)建議

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其分述如下:

1、藉由參與宗教活動,使思想能得到成長、心靈獲得慰藉

有宗教信仰的退休教師,對於自我的生命意義能有較深層、更深入的探索,因為,宗教信仰是意義形成的重要來源,因此,在面對死亡的相關議題時,因為宗教信仰讓內心產生安全感和擁有較高的穩定性,以便能在內心裡找尋到安全感與不安全感的平衡點,用較坦然、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因此,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教師,可以參與宗教研習的活動,藉由宗教哲學的修習,來對自我生命意義進行思索與反思,並獲得積極正向的死亡態度與觀念,讓自我的身心靈達到均衡的發展。

2、注重個人身體的保養與保健,維持身體的健康

正如同一句廣告詞「身體若是健康,人生便是彩色的」。身體健康良好的退休教師能有較高的生命意義感,同時也較能用積極正向的態度來面對死亡。因此,退休教師平時應多注意自我的身體健康狀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讓自己的身體能得到最佳的關照,唯有健康的身體,生命才有其意義,並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

3、審慎面對自我的婚姻,共同經營前世修來緣

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一生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社會網絡相互支持,其中婚姻狀況便是一般人建構網路最直接的方式。現今社會離婚比率有不斷上升的現象,相關研究指出每五對結婚者中約有一對要面臨到離婚的局面,其決定是否會影響未來老年時期的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態度,此須大家反省深思的。因此,建議夫妻本是同林鳥,平時多溝通、多扶持,在互信的原則下,便能營造一段佳緣,建築一個團結的家庭。

    4、重視性別平等的概念,攜手共創融洽的兩性社會

在性別的角色認定上,女性面臨到人生的轉折時,比男性有較多的迷失與衝突,加上社會文化對兩性角色的期待有所不同,以致於女性因生活焦慮較多,而對死亡有較負向的看法。因此,建議在現今多元化的社會中,性別平等教育也愈來愈重視,多重視身旁的人,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異性的同胞,攜手共創融洽的兩性社會

 5積極整合生命的過程,並探尋其意義,進而坦然面對死亡

生命與死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自我生命意義感的形成與死亡態度的建立會影響人的存在價值觀。因此,建議退休教師在人生邁向生命盡頭時,運用歲月所累積的生命智慧來面對個人存在的價值,並坦然、無懼地面對自己的生死問題,展現個人的生死自覺。

     6、多從事社交服務性活動,落實「退休精英,風華再現」政策

人是社會群居的動物,人與人之間生活交集,構成了個人生命的網絡,並藉由從事社交服務工作來幫助他人,建構自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也因了解生命的存在,而以較積極正向的態度來面對自我的生死問題。因此,建議退休教師能多利用閒暇時間,至學校及醫療院所從事社交服務型休閒工作,貢獻一己之力,從事輔導及教學的利己利人工作,達到教育部所推動之「退休精英,風華再現」政策。

 

參考文獻

[1]王玉玫(2002)。老人尊嚴死的死亡態度,台中技術學院學報3181-190

[2]吳永銘(1998)。我國老人教育辦理現況暨發展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3]周伶俐譯,Erik H. Erikson Helen Q.Kivnick合著(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4]林慧珍(2001)。生命教育論叢-從談死亡看生命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56-274

[5]林靜如(2001)。沙特自由哲學及其在生命教育之蘊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6]邱兆偉(1996)。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輯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121-168),台北:師大書苑。

[7]金玲編譯,A. Schopenhauer著(1996)。愛與生的苦惱,北京華齡出版社。

[8]侯冬芬(2004)。雲嘉地區資深榮民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9]孫效智等(1996)。享受生命-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10]陳錫琦(2000)。佛教與生死-載於林綺雲主編之生死學(頁153-184),台北:洪葉文化。

[11]游恆山譯,Frankl 著(1992)。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

[12]劉見成(2005)。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一個哲學的省思,宗教哲學季刊3294-112

[13]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市:果實。

[14]潘素卿(1994)。老人的死亡態度之初探台中師院學報8163-183

[15]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16]藍育慧(1995)。護專學生死亡恐懼、死亡態度及照顧瀕死患者時個人需求與因應行為之探討。護理雜誌42175-89

[17]龔卓軍、石世明編譯,R. May 原著(2001)。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

[18]Wong , P.T.P.,Reker,G.T.& Gesser,G.Death Attitude Protile-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 In Nemeyer, R. A. Neimeyered,Death anxiety handbookRea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121-149).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1994.

[19]Yalom, I. D.Esisten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s.1980.